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探析论文_吴进,陈斐斐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创伤中心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90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常规护理组45例和针对性护理组45例,常规护理组予护理常规,针对性护理组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功能改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凝血功能状态、下肢行走能力;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数。结果:针对性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功能改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护理前两组凝血功能状态、下肢行走能力相似,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凝血功能状态、下肢行走能力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针对性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数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效果好,可改善凝血状态和下肢行走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数。

关键词:骨科创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方式

骨科创伤手术可能导致血流停滞和静脉损伤,并会增加血液粘度,对下肢静脉回流产生不良影响,可影响回流障碍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应立即给予有效治疗,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血液循环的改善。本研究分析了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90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常规护理组45例和针对性护理组45例,针对性护理组男、女例数32例和13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 43 岁,平均年龄(56.82±6.21)岁。下肢骨折有22例,骨盆骨折18例,腰椎骨折有5例。常规护理组男、女例数31例和1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 42 岁,平均年龄(56.32±6.74)岁,下肢骨折有22例,骨盆骨折18例,腰椎骨折有5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予护理常规,针对性护理组予针对性护理。第一,基本预防护理。手术治疗过程需要保证动作轻柔,以有效保护四肢和骨盆静脉,避免静脉内膜损伤。术后给予患肢抬高,促进术后下肢回流改善而缓解水肿和疼痛。第二,术后引导患者加强下肢训练,加强下肢肌肉收缩,促进肌肉力量的增强,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改善静脉回流[1]。第三,药物护理。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若有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减少症则给予维生素K拮抗剂进行治疗,对患者用药进行密切监测,并对肝肾功进行监测。第四,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需要协助其抬高患肢,必要时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第五,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和背动脉搏动情况。一般情况下,与对侧肢体皮肤温度,肢体皮肤温差不应超过3℃;第六,护理并发症:溶栓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是否出血穿刺部位,观察是否有流鼻血,牙龈出血等,若有出血情况需要及时处理。若患者有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如果有,则考虑是否为肺栓塞,并尽快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3]。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功能改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凝血功能状态、下肢行走能力(0-34分,分值越高越好);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卡方和t检验被用于检验计数、计量数据,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度对比

针对性护理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满意度对比[例数(%)]

2.3两组功能改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对比

针对性护理组功能改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2.24±1.45d、14.56±3.61d优于常规护理组16.45±2.17d、18.41±3.57d,P<0.05.

2.4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数对比

针对性护理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数3(6.69)低于常规护理组10(22.22),P<0.05。

3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于下肢。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等,甚至可出现难治性溃疡,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采用溶栓方法,其可一定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但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机制比较复杂,除了有效治疗,还需要加强护理。通过有效的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康复锻炼指导等,可改善患者下肢功能和凝血情况,促使深静脉血栓消失,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4-5]。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予护理常规,针对性护理组予针对性护理。结果显示,针对性护理组满意度、凝血功能状态、下肢行走能力、功能改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数方面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更好,P<0.05。

综上所述,针对性护理在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效果确切,可改善凝血状态和下肢行走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数。

参考文献:

[1]广清青.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9):144-145.

[2]王立山.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65-66.

[3]常晓朋.药物联合物理预防在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02):294-295.

[4]汪雅东,王闯,王大福.骨科创伤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3):71+77.

[5]姜绍帅.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J].双足与保健,2017,26(21):149-150.

通讯作者:汪妍妍,女,1983.01,汉族,扬州,东南大学,创伤中心,外科护理,护理,本科,护师。

论文作者:吴进,陈斐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  ;  ;  ;  ;  ;  ;  ;  

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探析论文_吴进,陈斐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