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走出经济困境,出路何在?——回归周年的香港经济分析及其发展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出路论文,困境论文,经济分析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7年下半年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使香港也不能幸免,整个经济呈现出进一步萧条的趋势,后果令人担忧。更令人担忧的是,人们似乎暂时还没有找到走出困境的出路。香港目前确实面临困境,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对香港而言却未尝不是件好事,这可能成为对香港经济结构,特别是已开始浮现的泡沫经济进行调整的大好时机。香港特区政府虽然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但缺乏一个高屋建瓴的总体思路,还没有能抓住香港经济低迷的症结所在。香港走出困境的根本思路,就是发挥香港具有中国大陆这个巨大腹地的优势,通过与国内经济的整合,绕过外部需求不振的困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巨大和资源丰富的作用,为香港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内部需求和市场动力,从而刺激经济尽快走出低迷。近期能够“短平快”地使香港尽快摆脱困境的重大举措,应当首推在旅游业开展一个大手笔的合作。从长远来看,则主要应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
一
97年7月香港回归时,经济形势确实一派大好。1997 年的香港达到了自己前所未有的历史最高点,整个国内外舆论包括港人自己都在为一个更加辉煌美好的发展前景而欢欣鼓舞。然而时隔不久,亚洲金融危机就从泰国首先爆发了。在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香港经济内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香港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很快陷入萎缩和萧条的困境,香港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首先,自1997年第四季度亚洲金融危机波及香港之后,香港的失业率不断上升。据最新统计资料,今年第一季度,平均失业率达到3.5 %,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点(表1),比去年第四季增加幅度高达40%。1—3月中,3月份的失业率最高,为4.3%,以此计算,失业总人口超过14 万人。香港政府失业问题跨部门工作小组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失业率仍会停留在较高的水平,而且可能会继续上升。(注:参阅刘冰:《香港经济进一步萧条?》(《香港传真》1998·4·24))
表1 1997年和1998年第一季度香港失业率及就业不足率(%)
月份
97年1-3月
2-4
3-5
4-6
5-7
6-8
7-9
失业率2.5 2.6
2.5
2.4
2.4
2.4
2.2
就业不足率1.1 1.2
1.3
1.2
1.2
1.2
1.0
月份 8-10
9-11
10-12
98年1-3月
失业率2.32.42.5
3.5
就业不足率1.01.11.3-
注:就业不足,指雇员每星期工作少于35小时。
在这方面,尤以食店百货运输失业情况令人担心。饮食业职工盟总会理事黎文沛表示,自97年12月至今年3月末,已知的结业食肆共40 多间,受影响员工约2000多人。另据他所知,去年饮食业从业员(包括酒店饮食部)平均有19万,最高峰时达至20万,今年预料会降至18万人。百货商业雇员总会秘书邓祥胜则表示,自今年2 月起百货业被裁员工约有600人,其中要求员工提早退休及辞退兼职雇员约有100至200人。 运输业方面,货柜运输业职工总会主席谢浪表示,经济不景引致较多员工开工不足及收入下降。(注:参阅《食店百货运输失业情况令人担心》(《信报》98·4·2第7版))
其次,金融危机导致香港住宅物业市场在97年最后一季急挫,到今年4月末,在不足八个月的时间里,香港楼价已下跌约三成半。 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数字显示,截至98年4月底的四个月内,由33 间银行批出的新做楼宇按揭贷款,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0%。收紧信贷又导致了存款收缩,使利率高企及流动资金紧缺。至3月份,港元存款已较97年9月水平减少了2.7%。
由于地产业已在香港的经济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6年,地产业约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10%;1997年,建筑业及房地产服务业的雇员人数约为40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为12.4%;至98年3月, 在港使用贷款总额接近一半是与物业有关的信贷,包括批予建造、物业投资与发展的贷款以及住宅按揭,单计住宅物业的贷款就占到在港使用总贷款的22%),因此楼价下跌所带来的通缩效应,对整个经济带来了更为广泛和严峻的震荡。今年首季获批准可动工兴建的楼宇已由去年7 月起连续七个月下降,建筑业的失业率也已由去年同期的3.3%急升至5.6%。去年第三季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香港楼市正处高峰,私人住宅单位总存量的价值估计为38710亿港元。 因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楼价下跌三成半,等于实际上冲销了港人13550亿港元的资产值, 相等于减少本地银行体系总存款约50%。
楼价下跌也对公共财政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过去十年,来自土地及与物业有关交易的收益,平均约占政府总收入的21%,当中大部分来自补地价,土地收益大幅下降将会大大减低1998年预算案中的财政盈余。由于地产业对香港经济举足轻重,住宅楼价下挫三成半估计将会令今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削减最少两个百分点。可以说,楼价超乎预料的急跌在相当程度上动摇了港人对经济前景的信心。(注:参阅《住宅物业下跌对经济体系的影响》(《恒生经济月报》1998·5期))
第三,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对外贸易的影响也逐渐显露。与1997年同期比较,今年头两月,香港进口下降6%,整体出口额下降2.9%(其中转口下降1.7%,港产品出口下降10%)。而且2月份的情况更严重。港产品出口和转口贸易都比1月分下降了超过20%,贸易赤字高达187.9亿港元,相当于进口额的17.6%(表2)。(注: 参阅刘冰:《香港经济进一步萧条?》(《香港传真》1998·4·24)。表2中第四栏数字参阅《粤港信息日报》98·4·2《香港贸易赤字收窄》一文。上述两文对香港今年头两个月取得的贸易逆差数字出入很大。后者为176亿元, 相等于进口货值的8%,较去年同期的贸易逆差为256亿元,相等于进口货值的11%。)
表2 1998年2月香港进出口贸易
1998年2月货值 与1997年2月
(亿港元)
比较
进口 1067.5 +4.4%
整体出口880 -1.2%
港产品出口115.8 -8.2%
转口764 -0.1%
贸易差额 -187.9
-
与1998年1月 1998年1-2月
比较 与1997年同期比较
进口
-5.7% -6%
整体出口 -23.1% 2.9%
港产品出口-24.6% -10%
转口 -22.9%-1.7%
贸易差额 +13.4*
-
注:*表示1998年1月贸易盈余13.4亿港元。
此外,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影响,香港各行各业产品出口亦呈下降趋势。香港电子业商会会长认为,今年香港电子业除了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香港电子产品出口东南亚数量下跌外,同时也受到区内低成本国家出口增加,削弱了香港竞争力以及内地港口设施改善,减少经香港转口产品数目等因素影响,使1998年香港电子业出口表现难有佳绩。香港玩具业会长说,1997年香港玩具出口于第四季度开始放缓,影响了全年总出口成绩。他估计,1997年香港玩具出口较上年只会有6—7个百分点的增长,而今年表现预计不会太理想。(注:参阅《受金融风暴影响香港增长放缓》(《金融早报》98·1·12))进入98年以来, 很多厂商都订单锐减, 即使到了5月份,生意前景仍然极不明朗,很多厂商都指出,这是多年以来未有出现过的淡市。
第四、香港金融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活跃程度大大降低。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简达恒最近表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大是极为罕见的,银行在筹资、贷款增长、资产素质和盈利能力方面均受到影响。今年第一季度香港银行整体存款增长1.8%,相对缓慢;本地贷款下跌0.8%,反映银行采取审慎的贷款政策以及贷款需求较呆滞;此外,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本地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第一季度银行的问题贷款有所增加。(注:参阅金融早报98—5—30)
另据最近一项关于香港股市的调查显示,在被访者中,认为恒生指数将高于现水平的比例比以往明显下降,认为维持不变的比例则上升。此外,香港同业拆借市场比以往淡静得多。目前,在香港的各家银行对于通过在同业拆借市场中借入短期资金,再贷出长期资金的业务(主要是房地产按揭贷款业务),持更为谨慎的态度。尤其是以往在香港同业拆借市场中非常活跃的日资银行,最近不断收缩在港业务。因此,银行间的资金拆借金额比1997年减少。另据香港投资基金工会的调查报告显示,1997年12月底, 基金工会44 家会员公司在香港管理的资产总值为800亿美元,比1996年同期的1000亿美元,下降了 20%。基金投资于亚太区股市的比例,也从96年底占总资产的78%,下降为97年底的56%。这说明,基金在香港股市中的投资也在下降。(注:参阅刘冰:《香港经济进一步萧条?》(《香港传真》1998·4·24))
第五,相对于其他行业来看,香港旅游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由于97年是回归年,香港各界原对该年度的旅游兴旺抱有极高的期望。没想到由于交接活动严格限制了国内游客访港,从而使香港旅游业从5 月份就开始明显转淡。7月1日回归交结完成后,本以为可以重新迎来更加繁荣兴旺的景象,更没想到金融危机又爆发,导致1997年成为香港旅游业最困难的一年。97年访港游客数目下跌了11.1%,是八年来的首次下跌,也是自1960年以来跌幅最急剧的一次。特别是作为香港旅游业的重要来源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游客大幅下降。97年上半年到港的韩国及东南亚旅客人数增幅还达到了9.8%,下半年则下降了23.6%,令到去年全年下跌了 7.9%。进入98年后,旅游业的形势比97年更为恶化。今年头两个月来港旅客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4.5%,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旅客人数持续去年的跌势,其跌幅分别为61.5%、30.5%及70.4%。按目前形势估计,全年总入境旅客人数将会再下跌2%。
旅游业不振也对香港经济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酒店业首当其冲,入住率持续下跌,预计今年会下跌至约70%,收益也将受到严重影响。由于购物及用膳是游客两项主要的消费(97年占游客消费总额的61%),因此旅游业的大幅滑坡,使本地特别是以游客为主要对象的零售商及饮食业东主,受到的打击最大。整体而言,今年的游客消费预期下跌8 %,零售及饮食业收益将减少约1%,并将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拖低0.2个百分点。(注:资料来源:CDE中心数据库)
第六,由于香港各方面发展低迷,最近不少银行及证券机构纷纷大幅调低香港经济增长预测。3月底,中银把香港98年经济预测从4.2%降为3.2%,日本通产省智囊团把预测从3.8%降为2.6%,IMF则从4.1 %降为3%,亚太经合组织(APEC)更是调低,认为只有0.9%的增长(表3)。(注:参阅刘冰:《香港经济进一步萧条?》(《香港传真》1998·4·24))
表3 1998年香港经济增长预测*
机构 增长率(%) 机构 增长率(%)
APEC0.9中银 3.2
IMF 3.0香港政府 3.5
雷曼兄弟0.5渣打银行 3.5
第一波士顿 2.2日本通产者智囊团 2.6
注:*截至1998年4月14日
恒生银行高级经济研究经理关永盛表示,从今年第一、二季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相较去年同期表现明显变差,在此情况下,恒生肯定调低经济增长数字,预期今年的经济增长为3%以下。他认为, 香港的经济调整期将会持续下去,何时复苏则难以估计。万国宝通经济研究员罗念祖预测,香港失业趋势无改善,失业率见5%机会甚大。 汇丰高级经济研究员黄锡辉,更以“非常差”来形容香港首季的经济表现,并预计今年增长率只有2%。(注:参阅《香港经济日报》98·5·5) 经济增长预测不断下调,将严重动摇外资和一般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而投资不振,对1998年香港能否实现政府原定经济增长预测(3.5%),将进一步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
香港目前确实面临困境,但是与大部分持悲观看法的人不同的是,我们认为,尽管香港经济在这次金融风暴下受到了冲击并造成了很大损失,但从另一角度看,对香港而言却未尝不是件好事,换言之,这可能成为对香港经济结构,特别是已开始浮现的泡沫经济进行调整的大好时机。
首先,自80年代初开始,特别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展和深化,香港经济也开始了令人瞩目的转型。前十几年支撑其高速发展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业,纷纷将工厂或生产线的大部分迁往内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在香港只留下高增值生产部分和指挥服务中心部分。香港由制造型经济转型为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服务型经济,不但导致了其空前的繁荣,而且大大提高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转运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它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从长期发展来看,香港经济转型后存在的不少问题,例如香港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问题,香港经济的支撑点问题,香港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问题,香港经济长期发展的成长动力和新支柱产业问题等等。在一派繁荣的景象下,人们往往很难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但在危机中,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并开始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次亚洲金融危机就起到一个很好的警钟作用,并使香港发展出现新的契机。香港如果能够利用这次金融危机付出的重大代价,来换取对服务型经济主导条件下的发展路向进行必要的调整,那么对香港未来长期发展来说这种代价也是完全值得的。其次,近二十年来,香港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具有区位优势及其本身具有的运作优势,使香港成为中国通往世界和世界通往中国的必不可少的一座桥梁。由于国内外投资者都利用香港在中国内地和亚洲地区以及全世界进行商务活动,导致对香港各项需求过度增长,从而造成了香港目前的高成本运行结构。这种高成本的运行结构正在使香港逐渐丧失其竞争优势,对其长期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客观上有调整的必要。这次金融危机使香港经济低迷,需求不振,价格下跌,客观上也是抑制长时期以来的过旺需求,拉低现行的经济运行成本结构,实际上是对香港经济高成本结构的一次强制性调整。
第三,长期以来香港供不应求的资源短缺局面又造成了其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上的过度投机性炒作,使香港经济的泡沫成分不断加大。泡沫经济的出现,不但进一步增加了香港总体运行成本,而且造成虚假的供求矛盾和对非生产领域的过度投资,造成银行和金融机构恶性循环及不良债务增加,加之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已成为香港服务型经济的主体(如上所述,1996年,仅房地产业就约占到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32%;1997年,房地产业的雇员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率为12.4%;至98 年3月,在港使用贷款总额接近一半是与物业有关),更对香港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客观上也有必要进行调整。在这次金融危机打击下,以证券和地产为代表的资产紧缩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损失,实际上可以看成为对香港前期发展模式的强制性调整。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包润石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讲到:在我们停下来看看这场危机的实际后果对香港产生了什么影响时,我们发现许多相当好的结果。香港的泡沫,特别是夸大的财产和有些股票的价格在去年秋天得到了调整。由于房地产的价格下降,香港的竞争力增大了。(注:包润石:《在过渡期和危机过后,促进美国在香港和亚洲的利益》(1998·3·24))
第四,即使撇开经济危机不谈,香港本身也面临着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压力。香港经济一直呈现较为明显的周期波动规律, 短期而言大致3年左右面临一次周期性调整。按此规律推测,香港经济于1995年下半年出现的低迷不振,实际上预示了1998年将会面临经济调整的要求。(注:参阅谭刚:《回归周年的香港经济》(CDI内部研究报告)) 正如有舆论指出的那样,当香港的货物与服务难以在国际市场中竞争时,高成本结构本身会产生自然调节,需求减少会诱发通货收缩,并令内部物价下跌,直至经济重新恢复竞争力。(注:参阅《香港经济步入通货紧缩阶段》(《金融时报》97·11·24))从时间上看,这与回归一年来的香港经济调整大致吻合。只不过东亚金融危机使香港上述周期性调整提前到来。而且加大了经济调整的深度和长度,同时也可能影响到香港经济复苏的难度。《香港经济日报》也发表评论指出,尽管香港如今面临的经济调整,同样始於资产价格大幅脱离基本因素、经济泡沫随金融风暴被戳破,却不存在任何的结构失衡。消费疲弱、资产价格大幅下调、失业率上升、经济活动萎缩是经济泡沫被戳破的必然结果,香港正经历的经济调整其性质以周期性的放缓为主。(注:《香港经济复元能力胜日本》(《香港经济日报》98·5·7))
三
如何使处于低迷的香港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如何把香港已具备的种种有利条件转化为使香港经济迅速转好的实际推动力,如何为香港今后的良性发展寻求一个好的支撑点,毫无疑问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香港特区政府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今年首季香港经济出现负增长后,已采取许多措施刺激和复苏香港经济。我们认为这些措施对于缓解危机,稳定局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我们又感到这些措施力度远远不够,都还是些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性措施,缺乏一个高屋建瓴的总体思路,还没有能抓住香港经济低迷的症结所在,还不能从根本上找到使香港走出困境的出路。在这方面我们愿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供参考。
首先我们认为一定要有一个总体思路,统领全局的大思路。
众所周知,香港是当今世界上最典型的完全开放的自由港经济,它自身并没有多少资源,主要是依靠完全出口导向的制造业和完全对外开放的金融、贸易、运输、旅游及各种服务业。因此对于这种对外依赖性极强的经济类型来说,外部环境的恶化对其打击绝对是致命的。可以说,这次的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的打击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于香港的出口市场和金融贸易运输旅游等服务对象,很大一部分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风暴的打击下经济严重衰退,势必导致香港经济需求不振,市场低迷;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货币纷纷大幅贬值,相对于继续坚守联系汇率制,依然保持币值坚挺的香港来说,无疑会打击其出口竞争力,冲击和挤占其出口市场,从而进一步加剧香港经济的萎缩和困滞。我们认为对香港经济来说,这才是根本的要害所在。这个问题不解决,香港即使有再好的基础和自身条件,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都不能使香港经济摆脱目前的困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总体的大思路呢?我们认为,就是发挥香港具有中国大陆这个巨大腹地的优势,通过与国内经济的整合,绕过外部需求不振的困礁,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巨大和资源丰富的作用,为香港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内部需求和市场动力,从而刺激经济尽快走出低迷。
与国内经济整合,当然是各方面的。但如果说近期能够“短平快”地使香港尽快摆脱困境的重大举措,我们认为应当首推在旅游业开展一个大手笔的合作。
众所周知,香港作为弹丸之地,其本地居民的市场消费弹性是极其有限的。酒店业、餐饮业、百货零售业、一般服务业都主要靠外来游客来刺激和带动。可以说,在目前香港百业萧条的状况下,搞活旅游业对振兴香港的内需消费市场尤其具有“强心针”的作用。但是要想做到这一点,在目前情势下,唯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最大限度的放宽国内到港的旅游和商务活动限制。香港也有人看到了这一点。去年年底香港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对香港旅游业的“威胁不仅是占来港游客总人数30%左右的东南亚、日本和南韩游客数量的持续下降,还有是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被吸引到区内较便宜的地方之可能性。唯一能预见到的一个有利因素是大陆当局有可能放宽国内居民及人员来港之限制而使大陆游客增加。”(注:参阅《一九九八年香港经济展望》(《中华评论》1997·12))
然而,如果我们看一下香港政府目前采取的刺激旅游的措施,就会感到力度实在是太小了。今年5月底香港出台的刺激经济7项措施中提出,由七月起,将来港观光的内地居民旅行团的计划名额扩大30%,即每日名额由1142人增加至1500人。(注:参阅《深星时报》98·5·30) 这对于刺激香港内需和搞活香港市场无异于杯水车薪,是完全无济于事的。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国内尤其是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居民迅速富裕起来,外出旅游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如果能够采取得力措施把这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吸引至香港去旅游、公出和搞商务活动,加之凡内地赴港之游客和人员一般都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何愁不把整个香港市场带旺起来。香港经济与国内经济的整合,从长远来看,主要应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
发展高科技产业问题,长期以来在香港一直是一个引起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在产业界尤其是制造业界和学界中讨论尤为热烈和认真。越来越多的人们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自80年代香港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后,虽然经济转型获得成功并建设起世界第一流的服务型经济,但却没有及时把握机会促使制造业转型和升级,高新技术亦没有得到发展。然而这个问题始终似乎并没有引起港英当局的重视,也未见到其针对发展高科技产业采取任何有效的政策和行动。相反,正如有台湾学者指出的那样:香港遍布(内地)各地的工厂企业,主要满足于藉强度高的密集劳动,藉国内的廉价劳动力,以取得高增值;而在香港所涉及的服务业的脑力劳动和从事制造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虽有专业基础,但是一般仍较少人应用新科技。香港的企业经营一向缺乏长远规划,目光短视,急功近利,着重于短期效益;企业内部又缺乏资金积累用于研究产品的开发,而政府又在积极不干预的幌子下,不愿意支持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注:参阅江素惠:《香港的科技产业革命》(《信报》98·6·15)) 由于长久以来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微不足道,因而香港在这方面的发展越来越落在韩国、台湾、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后面。
去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香港的金融、地产、旅游、零售等服务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相对而言,多年来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台湾和新加坡所受冲击明显要小得多。在这种情势下,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问题才引起了香港特区政府及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尤为重要的是,香港特区政府开始打破多年来“不干预”的惯例,采取行动直接倡导和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香港特首董建华亲自推出了产业革命大计,并成立了“创新科技委员会”,邀集海内外的专家,每月定期聚会探讨,为香港的产业发展找寻最新出路。此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又于近期成立了“创新产品开发院”,以协助香港公司开发新产品,适应市场发展新需求。
对于这样一个关乎香港长远发展的根本战略性问题,人们由不认识到开始重视,政府由不干预到积极推动,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认为,对香港来说,真正实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目标,不仅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而且如果仅凭香港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尽管有专家指出,香港具备多种发展高科技的优越条件,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银行业务发达、资金充足、融资方便、管理制度和体系健全,可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筹集必要的资金;作为国际贸易中心,香港具有维持经商的有利环境,包括税率低,税制简单,系统而完善的法制体系以及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完善的服务机构和遍及全球的商业网络,对致力发展高新科技的公司有相当的吸引力;作为国际信息和航运中心,香港具有世界最先进的通信系统设施,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和良好航空,航海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为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营销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注:参阅《香港有条件发展高新科技》(《上海证券报》98—5—6))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些有利条件其实都只是有利于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外部条件。而现在香港缺乏的恰恰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内在推动力。首先,香港的产业基础和经营传统,从来都是以投资少见效快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为自己的根本特色,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基础上企图建立起高科技产业所必需的长期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经济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工商企业界,可以说既没有这方面的冲动和激情,也没有这方面的预期和需求。
其次,发展高科技产业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必需是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来完成的。对于这种高风险的长期行为,如果没有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资金和市场上给予保证,单靠企业行为是根本无法支撑的。特别是讲到整个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政府倾全力给予支持才有可能。正如台湾学者所说,目前世界各国由於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都逐渐调整其科技政策。例如政府更主动积极地投入科技发展的推动并重视基础研究,善用科技人力,并培育新一代人才。更值得重视的是,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及地区如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近年来均由政府主导,推出深具野心的高科技发展计划。(注:参阅江素惠:《香港的科技产业革命》(《信报》98·6·15)) 尽管现在香港政府已开始有所行动,但仅仅成立“委员会”“开发院”,请些专家来聚会探讨,甚至拨款5亿港元注资给应用研究基金,肯定都是远远不够的。然而,实事求是地讲,要让香港政府改变长期以来的行为方式,恐怕也是非常不容易甚至是勉为其难的。
第三,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相应的人才。也可以说,香港在发展高科技产业上,专业人才欠缺是最关键的一环。众所周知,香港长期以来培养和需要的都是从事经营、商务、推销、设计的专业人才,而极少从事基础研究和开发的专门人才。而发展高科技产业没有这样的人才,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进行的。对于香港来说,由于缺乏基础研究的环境和条件,缺乏使用这方面人才的市场需求,因此所谓把这方面人才吸引到香港来只能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要香港从现在开始自己培养这方面人才,从现实来看几乎也是不可能的。
正是以上三个方面,才是导致香港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虽讨论研究经年,虽人人都能讲几句其重要性的话,但始终没有行动的根本原因。而时至今天,这三个方面仍然是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不可逾越的根本障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根本的出路是走与国内相结合之路。因为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三大劣势,恰恰是国内的三大优势。而国内在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劣势(如资金、信息、市场等等)又恰恰是香港的优势。两者的结合,将对整个中国包括香港的高科技产业发展产生极大的整合效应,而且只要找到适合的整合方式,困挠香港的上述一系列问题,都可以在基本不触动香港现有经济社会模式的前提下予以解决,这对于香港发展高科技产业来讲,无疑会给以极大的信心。
标签:香港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美国金融危机论文; 香港经济日报论文; 金融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失业率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