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102619720716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极大的提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一定的发展进步。高层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中常见建筑形式,其施工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和推动,由于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难度较大、建筑材料损耗较多、交叉作业施工普遍及施工工艺复杂的特点,使得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比较普通建筑的施工技术有本质的不同。本文介绍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对其施工技术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思考
一、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特点
1.施工工期偏长
对于高层房屋建筑结构而言,施工工期偏长,是其主要施工特点之一。通常情况下,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工期在1年-2年左右。因此,高层房屋建筑在施工中便会涉及到季节的更替。一些建筑企业或施工单位则通过缩短结构的方法,来进行施工工期的缩短。同时,部分企业也会通过优质施工模板的选取与应用,来进行施工成本的降低和施工周期的缩短。
2.施工高度高
高空作业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另一主要特点。施工人员不仅要做好施工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操作人员的高空垂直性运输与作业,更要在各个施工环节中确保高空防护工作的完善。既不应出现高空用水、用电以及通讯等方面的问题,又要严格避免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高空坠物等情况。除此之外,进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人员,也要在施工中具备完善的高空作业安全知识与意识,以此杜绝因操作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现象。
3.基础埋置较深
高层房屋建筑在施工中的基础埋置相对较深,受建筑高度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基坑深度较深。通常情况下,高层房屋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应大于5m。但在施工中,深基坑、深基础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需依照土质情况来进行地基的处理,并由此选取出适合土质情况的施工方案,以此在提升高层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减少造价成本与工期长度。
二、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1.排水与通风技术
第一,技术人员首先应该对高层建筑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与统计,比如建筑人口密度等。这样以后,施工技术人员就能够立足于这些数据来确定排水与通风工程的整体规模。第二,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结合之前收集的各类资料,以及建筑工程自身的特点,进行整个排水工程的设计。第三,基于排水与通风工程的设计方案,来进行具体的施工作业工作。在这个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原则上应该按照施工图纸等各类文件中的要求来进行具体施工。但在施工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应该跟技术人员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避免整体施工出现不可挽回的问题。第四,预设的施工方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对于排水工程来说,应该结合整个排水系统的上下水进行结构优化,最终使得排水工程在各层建筑体系中都能够顺畅铺展开展。第五,排水与通风工程在建设与预实验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类问题,而施工方则应该及时进行各类抢救工作,最终能够保证工程的整体成效。
2.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是为确保地基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基坑支护技术即是进行基坑侧壁的支护与周边的加固,使深基坑施工与结构稳定获得安全保障的技术形式。对于高层房屋建筑而言,支护技术的构建与实施,应与实际施工情况和图纸情况等进行结合,以此发挥出支护技术的作用与优势。同时,由于高层房屋建筑基础埋置较深,这使得深基坑在支护过程中的难易程度要明显高于基础性基坑支护形式。在实际施工中,基坑支护为临时工程,但其因开工数量颇多、图纸变化复杂以及基坑支护施工条件差异等情况,使得基坑支护的工程造价普遍偏高,且施工周期也相对较长,并伴随突发性事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灌注桩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是当前高层房屋建设施工的主要结构形式。在其施工过程中,灌注桩施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以钻孔灌注桩施工来说,钻孔过程中应对孔内及孔外的水位差和泥浆浓度进行控制,进而确保护壁、固壁状况的良好。而清孔则应按照两次顺时针清孔,再一次逆时针清孔的顺序进行操作。钻孔及清孔结束后,应确保钢筋笼的规范安放及混凝土的有效浇筑。通常,钢筋笼在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制作,并且要保证其满足主筋环向布置、箍筋直径及间距、主筋保护层、加劲箍间距等因素的控制合理。最后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于材料配比、浇筑的厚度、捣震规范、浇筑防护等因素进行准确把握,同时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内的现场监管。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灌注桩施工的高效、规范,从而为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4.钢筋连接技术
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中钢筋的使用量是相对较大的,且对钢筋大小需求上也是极为严格的。所以在进行钢筋制作中要从做好分类堆放上入手,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等问题,同时还要从施工图纸上出发,做好合理安排工作。在大型建筑工程中钢筋节点分布也是比较密集的,所以在开展灌浆施工或是安装施工时很容易对节点产生影响。因此在施工中要从提升施工稳定性上出发,做好磨具制作工作,同时还要选择好焊接措施,在提升焊接品质的同时来节省钢筋材料。只有完善施工标准,才能提升钢筋连接的效果,才能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5.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在现阶段我国高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预应力技术可分为先张法预应力技术与后张法预应力技术两种。其中,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即是利用模板的支撑张拉预应力筋,以及钢筋的绑扎与混凝土的浇筑,直到混凝土在满足预设强度后,再放张预应力筋,进而将预应力施加给构件混凝土的技术形式。此种技术先多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制生产工作。而后张法预应力技术,则是优先进行构件截面内预应力管道或的预设,或进行预应力筋的缓粘接,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直至结构混凝土或构件符合施工要求的强度时,再进行结构内预应力筋的直接性张拉,以此为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施加的技术形式。该项预应力技术除应用在高层房屋建筑的梁板、墙板以及底板位置外,还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的混凝土桥梁结构之中。
6.模板技术施工
高层房屋建设施工中,模板施工的技术控制至关重要。工程实践证明,模板施工造价仅占工程总造价的20%,然而其工程量和施工周期分别占到了总工程的35%和50%;并且其施工质量对于混凝土浇筑质量和结构稳定定具有深刻影响。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首先应保证模板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充分合理;同时实现其支护措施的设备的系统充分。然后,确保模板施工方案的应用合理,对于关键环节的模板施工,其施工方案应进行必要的专家论证,确保施工过程合理。最后,作模板材料、模板选型等内容的具体控制。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模板施工成本、施工周期及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结语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使得施工技术得到不断升级。但由于我国现有高层建筑施工理论和技术还不成熟,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践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地、规范地管理,使得我国高层建筑行业逐步迈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李婷.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分析与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7~27.
[2]王艳芳.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1):13-14.
[3]王春燕.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7(06):15-16.
[4]薛志强.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的分析与思考[J].山西建筑,2018,44(25):103-104.
论文作者:张文秀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高层论文; 预应力论文; 基坑论文; 技术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