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等于失业吗?——人力资本理论与就业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毕业论文,人力资本论文,理论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04)03-0047-04
一、问题的提出
人类进入本世纪50年代之后,高等教育在全世界有一个大的发展。目前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危机主要是一种欧化现象。失业率从1973年的3%上升到现在的10%,这与其他的OECD国家的失业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整个OECD在20世纪80、90年代都经历了严重的失业。在一些国家这种现象更严重,只有少数的国家(特别是日本和美国)没有如此的严重。知识分子失业,反映了高等教育过剩,这不仅反映在对国际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上,而且反映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讨论中。有人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如果发展规模过大,必然出现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解决这个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问题的必要性。因此,如何看待知识分子失业问题,便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问题,也是教育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二、失业是市场经济的人才特征
1.什么是失业?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两年,我国普通高校又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过去在计划市场经济下,按照计划分配,可以说不存在失业的问题。一般的,人们认为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会产生失业,但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来就是劳动力过剩、就是教育过剩?大学毕业就是失业?这里就有一个对“失业”概念如何把握的问题。
什么是失业?按通常解释可以定义为:凡达到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又有就业要求,但不能找到有收入的工作,失去劳动报酬,丧失生活资料来源。但在统计失业时又有明确规定。欧美国家规定:16岁以上平民非收容人口中,在统计前一周没有工作,而且必须是在过去4周内作过具体努力寻找职业未着落的人,视为失业。不过有两类人不论是否寻找工作都视为失业,即被临时解雇和等待新的工作达30天的人。如果没有工作却又不符合寻找工作条件的人就不算失业;符合寻找工作条件,但由于长期找不到工作而失去信心,不去劳工部门登记失业,也不作失业计算。
2.失业是市场经济的特征
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寻找工作,了解工作要求是否符合自己专业、工作兴趣、未来发展方向、工资待遇、工作地点等等。如果寻求职业时间超过官方统计规定,便视为失业,而且是摩擦性失业。从表1中可明显看出世界上各国失业率的状况。
表1 标准失业率(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
资料来源:《经济展望》经济合作组织,1994年。
根据表1,问题的严重程度一目了然,西班牙位居第一,失业率为22.4%;爱尔兰第二,失业率为15.8%。1983~1993,大多数国家都经历了失业率的增长,其中芬兰、意大利、法国、瑞典更为严重,而美国由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而产生失业率的下降。求职本是为了谋生,但在知识分子当中,只要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对职业的选择便会从谋生转向对理想的追求,注重潜能的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最典型例子莫过于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1900年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后即失业,两年之后,才在伯尔尼的专利局找到固定工作。看来,失业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但笔者认为,大学毕业是否就是失业,这要看毕业生试图寻找工作的时间范围,或者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就业要求是否一致,如果不相匹配,就不能视为失业。因此,教育经济学对此问题的争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三、理论的分歧
关于大学毕业是否就是失业,涉及到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毕业生影响的问题。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根据不同的理论假设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以下主要介绍四种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工作分层模式”、“工资竞争模式”、“工作竞争模式”、“工作搜寻模式”,从这些理论之间的分歧可以看出,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并不必然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
1.“工作分层模式”——毕业生失业现象增加
该模式主要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它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the primary segment)和次劳动力市场(the secondary segment)。在主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前景好;而在次劳动力市场,则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便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因为,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根本无法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所得利益的差别,并且由于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于是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根据这种理论,高校扩招的结果将导致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的机会减少,并且由于毕业生不愿意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从而导致毕业生失业的增加。
2.“工资竞争模式”——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
该模式主要依据新古典主义劳动经济理论,它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是可以上下波动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随劳动力市场上该种劳动力供求关系而变化。假设劳动力市场只有两类劳动者:受过高等教育者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者,根据该模式便有以下推论:如果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加,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就会下降;另一方面,在劳动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高校扩招会导致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数量减少,根据物以稀为贵的供求规律,这类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将上升。可见,该模式认为高校扩招将不会导致毕业生失业率的上升,而只会使毕业生工资水平降低,由此还可以缩小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者之间经济收入的差距。
3.“工作竞争模式”——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机会减少
该模式主要依据教育经济学中的筛选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支队伍,一支为工作队伍(Job Queue),另一支为求职者队伍(Person Queue)。工作队伍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对技能和生产力特征有所要求,队伍中的工作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付予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工作队伍中靠前位置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按照该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其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其结果是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由于受教育水平是决定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相对位置的主要依据,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教育,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者,为了在求职者队伍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也会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受教育水平都不断上升,于是便出现过度教育和“文凭病”等现象。可见,根据该理论,高校扩招的后果将是毕业生文凭贬值和过度教育现象的加剧。
4.“工作搜寻模式”——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时间延长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取决于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相互搜寻行为。大学生刚从学校走向社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但对工作要求过高,总希望挑选一个待遇高、职位理想、工作在中心城市的岗位。由于求职者对劳动力市场缺乏准确的信息,于是等待观望,以致延误就业时间。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搜寻用人单位一样,用人单位也在搜寻大学毕业生。假定大学毕业生的边际生产力是一样的,但他们的可接受工资不一样,而且用人单位知道大学毕业生的可接受工资的频率分布,但不知道具体某一个求职者的工资要求。这时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提高聘用工资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选择它的可能性来缩短搜寻时间。因此,用人单位面临着提高聘用工资和延长搜寻时间之间的选择。如果放松求职者边际生产力相同的假定,则用人单位就不仅要考虑搜寻时间和工资成本,还要考虑求职者的能力。在工资为既定情况下,只有求职者的能力达到了某一可接受标准,用人单位才会接纳他并停止搜寻;否则,会继续搜寻,直到边际搜寻收益与边际搜寻成本相等时为止。
当劳动力市场的双方都追求最佳的搜寻策略时,就业的难与易就将由如下的匹配函数来决定:
M=M(U,V,Z)
式中M表示匹配成功的工作岗位数量,也即工作能够落实的大学毕业生数量,U表示愿意且正在寻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数量,V表示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Z表示影响求职者和空位之间匹配效率的其他因素,比如在岗搜寻者的人数、搜寻密度、搜寻方法等。可见,根据该理论,高校扩招的结果是毕业生搜寻工作的时间延长。
四、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存在问题与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与描述可见,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对毕业生就业确实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影响,这将取决于有关理论所假设的条件在特定环境中是否成立。同时,由于现实状况的复杂性和理论假设的简约性,对于某一国家某个时期而言,这种影响也将会十分复杂,它可能符合某种模式,也可能是几种模式描述的现象同时发生,当然也可能出现理论所不能预见的现象。
近几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每年都有近八九十万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1)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需求总量看,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呈逐年递减趋势;从学校层次看,用人单位的需求越来越向重点院校集中,部分部委所属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的需求相对前几年明显减少;从地区之间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求量相对大一些,而东北、西北等地区的部分省份需求量相对较小。(2)毕业生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许多毕业生愿意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到效益好的单位工作,不愿意到中小城市或基层单位工作。(3)由于目前国有企业正处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还未完全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而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面临着机构改革、精减编制,一些单位提出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两种情况,决定了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也不可能大量吸纳毕业生。
根据上述表现,可以认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高校扩招将会使毕业生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结果将可能是以下现象中的一种或几种: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率降低;毕业生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毕业生“高才低用”者比例增加;毕业生临时就业者比例增加;毕业生相对经济地位下降。另一方面,尽管高校扩招,受过高等教育者在我国还是相对稀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还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可以肯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找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获得自己的工作。
当前,我们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研究招生并轨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自主择业首先需要劳动力市场发育得比较完善,与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要配套(如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这一点是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进程密切相关的;其次需要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比较完善,能充分提供各方面的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有效的服务;再者需要社会上能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没有这三点很难真正做到自主择业,而且自主择业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近期内国家仍要通过政策法规、计划指导、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对毕业生就业进行宏观调控。
第二,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只要目前这种城乡差距和东西部差距不改变,大学毕业生拥挤在城市和沿海的局面就不可能完全扭转,但可以通过一些政策来改变他们对于在城市和沿海就业较难与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较易之间的选择组合,比如,如果他们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工作,那么可以减免他们的上学贷款,允许他们可以随时报考研究生,对他们离开原单位不作特殊的限制,给他们自己创业提供各种便利和优惠等。
第三,建立全国联网的公共工作银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存进工作银行,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也存进工作银行,而且这些银行全国联网。工作银行的信息免费对所有的招聘者和求职者开放,双方都可以在工作银行中各取所需。公共工作银行的建立既可以促进效率,即大大降低工作搜寻成本,使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得到更好的匹配,也可以促进公平,因为在没有公共工作银行的情况下,很多用人单位是通过私人关系等非正式渠道来招聘所需人才的,显然,这种聘用方式对于没有或很少社会关系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公共工作银行的建立可以避免这种不公平。正因为公共工作银行能兼顾效率和公平,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有的国家比如西班牙甚至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把所有空位信息都告诉公共就业服务中心(PES),而且只有在空位信息告诉PES三天之后,用人单位才可以采用其他的聘用渠道。
最后,大学毕业生也要转变就业观念。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它却在本文中获得了新的理论“工作搜寻模式”支持。我国现在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业环境变紧在所难免。如果大学毕业生仍固守传统观念,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无异于自己把工作选择空间变小了。因此,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当降低工作搜寻中所持的可接受工资水平,减少搜寻时间,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