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后中亚五国经济体制改革_经济论文

独立后中亚五国经济体制改革_经济论文

独立后的中亚五国经济体制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亚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五国论文,独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20(2003)03—0086—05

中亚各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是建立在经济结构的调整基础之上的。因此,中亚国家的干预比较明显,尽管采取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然而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仍然占有明显的主导优势。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表现为经济结构的改变,主要标志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即人们所谓的“工业化”。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铸造了中亚各国经济结构的单一化模式。经济结构的单一化使得中亚各国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依赖国际贸易、依靠少数几种出口商品和单一的出口市场,并时刻担心受到国际贸易的限制或者受到国际形势变化的影响。这种经济发展态势,无论如何无法保证中亚各国的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因此调整各国经济结构是中亚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一、中亚市场经济体制现状

中亚国家独立初期,就面临着两大经济任务:第一是实现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第二是选择适宜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1]独立后的中亚五国,都以市场经济为各国发展的基本经济模式。然而,中亚的市场经济有其特别之处,因为它面临的问题,与别的国家不一样,即先由单一经济结构的转变,过渡到市场经济,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经济转轨当中,中亚国家首要的任务就是完成思想观念上的转变。通过独立初期转换思想观念,中亚各国经济改革的最大成就是打破了长期禁锢社会思维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迷信”、“计划经济崇拜”和“平均主义意识”,使社会自上而下地逐渐接受了“所有制关系多元化”、“管理方法多样化”、“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等新思想和观念。[2]

只有观念转变了,中亚各国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改革的目的。如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就说:“与国家社会经济形态转换有关的重大变革往往会同人的意识上发生的一些复杂变化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哈萨克斯坦还没有市场经济赖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和最强有力的群众基础”,目前哈萨克斯坦的“社会思想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传统”,这种条件规定了在哈萨克斯坦只能建立“社会取向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市场经济”。[3]在进行市场经济模式的探索中,中亚各国的路子是不一样的。纵观10年来的改革成就,可以将中亚五国的市场经济分成两种类型:一类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渐进式;另一类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休克疗法”。[1]塔吉克斯坦的经济改革步伐最慢,然而根据本国情况,塔吉克斯坦采取了渐进的经济改革方式。[4]下面分别简要论述。

第一类型: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改革当中,显得最平稳。改革之初,卡里莫夫提出了经济改革的五项方针:经济优先于政治;国家是主要的改革者;法律至上;实行强有力的社会保障措施;分阶段地向市场经济过渡。[5]乌兹别克斯坦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出发进行经济改革的:(1)实行自由竞争的经营机制;(2)减少国有经济的比重;(3)建立市场经济体系;(4)与世界经济接轨;(5)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职能;(6)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6]

在独立初期,土库曼斯坦与大多数独联体国家一样,实行向市场经济过渡和转轨的基本经济政策。土库曼斯坦的改革力求稳妥,坚决摒弃“休克疗法”,并且立足于本国现有的实际进行改革。按照尼亚佐夫总统的话说,土库曼斯坦选择的是分阶段逐步改革现行体制的方针。他提出土库曼斯坦经济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具有强有力社会保障的市场经济”,即“社会市场经济”。[7]1991年至1995年为经济转型期。这一时期,属于经济改革的最困难时期。1996年至2002年是经济增长期。从1996年开始,土库曼斯坦经济改革出现良机,经济恢复开始。直到现在,出现了连续六年的经济增长期。土库曼斯坦在进行“社会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改革方案,如进行能源出口、大力增加投资和引进外资、建立自由经济区(注:开设自由经济区是土库曼斯坦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一环。自1992年12月通过建立自由经济区的决定后,现已有8个自由经济区。自由经济区对外商和外资提供一系列优惠。对区内企业自取得利润之时起的3年内不征税,在以后的3年内按低税率征税。对自由经济区内的商业企业降低出口税、土地租赁费和公用事业费。(施玉宇,土库曼斯坦经济发展现状、外经合作与土中经贸关系。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2,(4).)。

塔吉克斯坦经济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物价改革、所有制改革、农业体制改革、外贸体制改革和降低进出口税税率等。[4]按照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д·卡里莫夫先生说:“1995年11月,我国议会通过的经济改革纲要规定了实施改革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5年到1997年,是克服经济危机的阶段。……从1998年到1999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结束结构改革,通过在工业、金融和银行部门推行市场改革,建立有效的信贷体制和征税体制,完成大型企业的私有化等措施。第三阶段从2000年到2003年。在这一阶段,依靠国内积累和扩大同外部世界的联系实施国民经济现代化,实行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纲要。”[8]然而从第二阶段的改革看,塔吉克斯坦经济虽然有一些积极变化,可是从总的形势来说,经济仍然没有摆脱危机。[12]

第二类型: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

哈、吉等国也纷纷进行经济改革,目标都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吉尔吉斯斯坦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放开物价、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私有化和非国有化等。[9]

独立后,哈萨克斯坦“亟待解决的任务首先是经济任务”。[10]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曾经宣称,哈萨克斯坦将在15年内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之列。[11]然而,10年过去了,情况又如何了呢?从目前的资料可以看出,1996年哈萨克斯坦经济开始回升,1998年经济回升受挫,1999年经济仍无大的起色,但较预期的要好。[12]从《独联体国家国民经济统计手册》显示的数字看,1996年,中亚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哈萨克斯坦处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之后,列第三位。1999年,在土库曼斯坦缺乏数据的情况下,仅次于乌兹别克斯坦列第二位。[13]

塔吉克斯坦经过渐进式改革,目前经济状况出现良好的增长势头。与上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增长1.7%,1998年增长5.3%,1999年增长3.7%,2000年增长10.3%。亚洲开发银行将塔吉克斯坦列为2001年中亚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14]

根据上述两种改革的类型,中亚的市场经济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分阶段地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主要代表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总统表示要把土库曼斯坦建设成为“第二个科威特”。土库曼斯坦为自己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先进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在2000年以前在各方面取得完全独立,克服落后状态,扎扎实实地巩固朝发达国家前进所必需的经济、社会实力。[1]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表示要结合土耳其的经济模式,走出一条符合乌兹别克斯坦的市场经济之路。

第二种模式是全面推行自由市场经济,主要代表国家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在独立初期曾经受到俄罗斯的影响,后来采取了一种渐进的方式,有可能采取以土耳其模式为基础兼备东方一些国家特点的市场经济模式;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宣称要为吉尔吉斯斯坦摸索出一条“第三条道路”,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社会保护、社会公正等长处相结合道路。[9]阿卡耶夫认为,“吉尔吉斯斯坦私有化计划是经济改革的最主要的优先方向之一。”“通往自由社会大门的钥匙只有三句话:第一,私有化;第二,私有化;第三,还是私有化。”[1]

必须注意到,吉尔吉斯斯坦选择的混合经济制度既结合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体制,又坚持了国家的必要调控。(注:1998年1-9月,乌兹别克斯坦国内总产值增速由上半年的5.2%降至4.4%;哈工业产值由上半年的正增长降为负增长1.2%;吉尔吉斯坦国内总产值的增长幅度由上一年的10%降至1.4%。土库曼斯坦1-9月的国内总产值增幅达4%。塔吉克斯坦1-10月的工业生产增长了7.1%。(陈明山,中亚地区的形势特点及发展趋向。现代国际关系,1999,1-2。))

二、中亚市场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

中亚在向市场经济的大门迈进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极其棘手和复杂的。我们认为以下因素是制约中亚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一,中亚各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单一化的模式,工业基础单薄,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比较成功的市场经济改革,应该是现代化的工业化过程,保持和促进农业的持续增长。还必须要有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特别是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占有主要地位,而中亚各国还远远达不到这一要求。

第二,中亚各国没有自己国家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国内统一市场,这些是苏联时期由联盟中央所控制的领域,不可能让中亚各国独立发展。

第三,生产能力低、商品短缺,使得国内的供需矛盾突出,病因在于经济结构单一。

第四,多数国家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降。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表现严重;而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情况平稳。[16]中亚各国经济下降的总幅度超过独联体的平均水平,其中,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下降约为50%,土库曼斯坦约为40%,塔吉克斯坦约为70%。[9]

第五,经济上的依赖性强,缺乏明确的外贸方针,对外贸易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在苏联解体后,经济上的矛盾不断出现。因此中亚各国对世界各国的商品只要符合其需要都一律进口。还加入不少的国际组织,使中亚问题变得十分复杂。

具体到中亚各国国内,经济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也相当突出。中亚各国市场经济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中亚五国各项综合经济指标持续大幅度下降;第二,财政状况更加恶化;第三,投资减少,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持续大幅度下降;第四,物价持续上涨;第五,贸易额连年下降,引进外贸和技术不多;第六,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拖欠工资严重。

下面举一则材料来说明这个问题。

“1997年6月,哈全国月平均名义工资为7864坚戈(不包括小企业工资),约合110美元,在独联体内位居第二,仅次于俄罗斯,但城乡差别较大,农业领域的平均工资为3096坚戈,只有平均水平的40.2%。各部门之间的差别也很大,政府机关平均13846坚戈,高出平均水平80%。卫生、社会保障、教育和文化艺术领域分别为5377坚戈、1071坚戈、5907坚戈、5200坚戈,分别占65.5%、64.8%、73.8%和65.4%。退休金1997年初为3283坚戈(约合44美元),残疾补助金只有2852坚戈(不到37美元)。”[11]

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状况在独立初期是中亚五国中较好的,货币稳定,市场繁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由于乌兹别克斯坦缺乏外汇支付能力,特别是担心本国的资金流到国外,使得外国投资者不愿再到乌兹别克斯坦经商。加之,乌经常采取易货贸易,易货贸易又远不如现汇贸易灵活,易货周期长,供货不及时和货款拖欠不还的现象也屡有发生,由此导致投资减少,贸易额下降,大大地削弱了乌兹别克斯坦经济的发展。所以,乌兹别克斯坦目前经济上的问题还比较多。这些都影响着乌兹别克斯坦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下降。

据1999年资料,哈萨克斯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420美元,乌兹别克斯坦为700美元,吉尔吉斯斯坦为403美元,塔吉克斯坦为167美元。[13]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中亚各国老人的退休金都无法保证按时发放。以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来论述,1999年8月,吉尔吉斯斯坦职工月均工资为870索姆(合20美元,170元人民币),(注:另一份资料中提供的数据是“人均月工资1010索姆,折合23.5美元”。(李春来编译,1999年吉尔吉斯斯坦社会经济状况统计数字。东欧中亚市场研究,2000,1。)官方公布的职工退休为300索姆(合7美元,60元人民币)。塔吉克斯坦教授的月均工资仅为11美元,职工的退休金还不到两美元。土库曼斯坦居民生活水平大体上与吉尔吉斯斯坦相当。[17]这种严重的经济状况,制约着中亚的改革与发展,使中亚各国努力解决国内目前存在的吃饱穿暖的大问题,哪里有精力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呢?中亚五国普遍存在着财政困难、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等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仍然相当漫长。

哈、吉两国的市场经济则有着较好的前景,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基本上采取了一种开放的经济政策,所以这些年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在整个中亚国家中,与中国的贸易额也逐年上升。

上述这些问题,中亚各国政府的决策机关已经注意到,并力图扭转这种形势,然而限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中亚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改革的收效一直不大。从理论上来说,中亚各国的经济改革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然而中亚各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和结果并没有使全体人民消除贫困,也不能使各国人民的社会福利、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扩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没有达到经济结构改变和社会成员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中亚各国的经济改革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三、中亚国家的经济共同体政策

在独立之初,如何摆脱困境,改革落后的依附型经济体系,使经济复苏,是中亚各国政府最关心的问题,而经济的复苏与社会的稳定又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中的两个重要的问题,因此中亚各国都主张采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全面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及各地区的经济组织建立联系,中亚各国都实施了优惠力度更大的经济税收政策。

然而,中亚各国在摆脱经济危机和实现经济转轨方面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济的倒退、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资金的紧缺都是目前中亚各国最紧迫的问题,其中资金的筹措相当不易。有研究者指出,对于中亚各国来说筹措资金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廉价出卖资源;二是大量引进外资。出卖资源可以说是中亚各国普遍采取的吸引外资的一个主要模式,而大量引进外资并不是每一个中亚国家都这样做了。因为引进外资对这些国家来说则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目前中亚国家投资环境差,市场观念淡薄,涉外法规不健全,对外经贸合作尚不规范,在很多方面不按国际惯例办事。”[18]

中亚各国目前最紧迫的就是规范国际经贸法规,吸引外资,全面开放要有宽松的环境,当然全面开放并不意味着所有商品全部都要由外来商品替代,在这方面要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可以加大力度开放的产业部门,包括诸如通讯、能源、交通运输、石油、天然气的开采等,而对诸如金融、保险等部门来说,则可以与外部进行合作。

中亚五国独立以来,在经济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绩是主要的。特别是中亚国家“奠定了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法律基础,由过去的封闭性转向开放性。所有制、金融、外贸、农业等方面的改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国也都在想方设法走向世界。当然,各国距市场经济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还称不上是合格的市场经济国家。”[19]

中亚国家近期都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相关的经济发展政策,如哈萨克斯坦的2030年发展构想、吉尔吉斯斯坦的丝路发展战略、土库曼斯坦的油气立国战略等。除此之外,各国政府还针对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产业结构单一问题、资源富国战略短期无法实现、缺少经济发展的支柱等,逐渐提出并组建经济共同体的战略。本文着重谈论经济共同体。

(一)参加国际经济合作组织

为了调整和改变单一、落后的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中亚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国家区域集团化就是一个明显的措施。

这个措施的主要原则就是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经贸交流,参加或者组建新的国际性的经济合作组织,以保护中亚各国的经济利益。而各外国势力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也积极吸收或支持中亚参加或者组建各种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种次区域性经济集团。目前,在中亚地区共存在着以下几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或者经济集团。

1.经济合作组织。这是由伊朗、巴基斯坦、土耳其等3国于60年代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1992年2月16-17日,伊朗、土耳其、巴基斯坦三国首脑在德黑兰召开最高级会议,正式决定吸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阿富汗等7个国家为新成员国,并于同年11月28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由上述各国外长签署了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宪章,从而正式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经济集团。有关人士认为,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潜力很大,可形成仅次于欧共体的第二大经济组织。

2.里海合作区。1992年2月17日,伊朗宣布与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五国建立里海合作区,成立里海委员会,总部设在德黑兰。

3.俄白哈吉一体化条约。1996年3月29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署了“关于加深经济和人文领域一体化条约”。(注:关于这个一体化条约,赵常庆先生有专文论述。(常庆,从三国“统一空间”到四国“一体化”。国际观察,1996,3。)

(二)组建中亚五国的经济合作组织

1994年1月,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首先宣布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条约”。4月,吉尔吉斯斯坦宣布加入。1998年3月26日,塔吉克斯坦也正式加入“统一经济空间条约”。后来该条约更名为“中亚经济共同体”。2002年2月28日,“中亚经济共同体”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20]

新的中亚经济共同体,是受到西方等发达国家的影响带动起来的一个经济共同体。中亚经济共同体的内容包括在经济改革、社会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都积极吸收国外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参加其它国家的经济共同体或者建立新的经济共同体,必然要从共同体中输入与本国传统因素和社会经济结构不同的要素,由于外国资本的输入,对本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发生影响,会引发各方面的冲突和对抗,引起民族矛盾和社会分化,甚至会使原有的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者重新组合,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来相关的影响。

中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举步维艰,然而度过阴云后,又会柳暗花明。中亚与其它国家建立新的经济共同体,会影响到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中亚各国会出现两种结局:即良性的结局和恶性的结局。良性的结局包括:第一,有可能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由于共同体经济的稳定增长,使中亚各国在国家的宏观计划化经济过程中,通过某种计划,将国内的资源、有限的财力和生产要素,尽可能有效地组合起来,在经济共同体的促进下,求得尽可能符合国家长远利益需要的发展。恶性的结局包括:第一,会使中亚的市场经济改革中断。原因在于中亚各国传统的社会力量反对改革,而一部分要求改革的社会力量则急于求成,双方会发生冲突,从而破坏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第二,经济共同体的“示范效应”,会对中亚各国形成巨大的压力,损害中亚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因为大众对共同体国家经济模式的追求与中亚各国超越发展水平和承担能力的急迫心理,可能影响决策层采取不切合实际的经济措施和经济战略,更加引起经济改革的混乱。经济改革的混乱,也会导致社会稳定的失调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产生深刻的影响。赵常庆先生指出了中亚五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第一,经济困难不少;第二,市场经济进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第三,各国经济发展前景会有所不同。[19]

然而任何国家的经济改革都与一定的政府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理论上说,利益集团压力的平衡就是社会的现状。来自社会各集团的所有压力,始终是社会政策的决定因素,事关政府的所有事务,均取决于互相冲突的集团压力,这是认识一般政府与特定经济政策的关键所在。”[21]中亚国家的经济改革之所以未见大的成效,即与各国实际的自然资源、社会环境有关,也与政策决策层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收稿日期:2003-11-10

标签:;  ;  ;  ;  ;  ;  ;  ;  ;  

独立后中亚五国经济体制改革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