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能表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论文_1胡水朝,2兰青,3肖树清,3刘宇,4林涛

浅析电能表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论文_1胡水朝,2兰青,3肖树清,3刘宇,4林涛

(2345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萍乡供电分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1)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改造工程不断开展,电能计量设备特别是电能表的使用数量急剧增加,电能表资产管理成为供用电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的电能表资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本文详细阐述了条形码技术的优势以及特点,研究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资产管理及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为今后条形码技术在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能表;资产管理;模式;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逐渐增大了对资源产业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电能产业。而这种现代化的经济发展需求也迫使电能产业不断更新和转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提高电能表资产管理以及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摆在所有专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条形码技术是一种代替手工进行数据输入的工具,使得数据输入准确快速,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应用条形码技术后,电能表资产管理人员对出入库电能表的基本参数进行全部登记,进一步提高数据录入的可靠性。现就电力系统电能表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谈几点粗浅认识。

1电能表资产管理的传统模式

1.1电能表入库管理

传统的电能表入库基本采取手工信息录入形式,由工作人员在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打开“电能表资产入库”操作界面,选择好相应的电能表参数信息,将电能表编号单个或成批连号的输入入库,如果在操作当中,电能表参数有一个选错,那么整批的电能计量装置录入工作将会全部出错,发现及时尚可进行修改,如这些电能表已发往各供电单位,在各供电单位已处于成品、已配、运行、预换、发出等一系列的状态中,此时的修改将会十分困难。因此,传统的电能表入库参数录入的工作是十分复杂的。

1.2电能表校验管理

目前的电能表校验工作基本已采用了全自动检定系统,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校验。电能表校验时局编号的手工录入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而且还不能保证手工录入完全正确,当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引起错误时,就增加了查找和核对的工作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速度和工作质量。

1.3电能表配送管理

经过校验合格的电能表,在电能计量信息系统中打开“计量器具配送管理”操作界面,生成配送计划,然后配送表计出库,无论数量的多少,都是手工输入,极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导致操作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尽管通过多个工作人员的核对也不能确保准确无误,增大了电能表配送管理的误差率。

1.4电能表资产盘库

完整的电能表资产管理应包括新表区、待校区、成品区、废品区等综合管理,电能表资产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库存量的实物和系统中的各类电能表进行清点,但是表架上放置的电能表离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地点可能比较远或根本不在同一房间内,传统的资产盘库工作基本以手工劳动为主,在频繁的搬运工作中,电能表损坏的几率较大,导致了一定的资产损耗,给电能表资产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

2电能表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途径

电能表主要指的是测量电能设备消耗电能程度的仪器,这种仪器的应用对于确定用户用电指标、提高电能产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衡量作用。所以,增强电能表的资产管理,提高计量统计的准确度和精确性至关重要。我国传统的电能表资产管理主要运用了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和一表双卡的管理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应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易发生人为弄虚作假以及管理数据上的不准确性,这为资产管理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困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一个电能表从出厂到入库、检验、配表以及使用、拆回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条形码,这对整个资产的管理效率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具体流程为:首先将出厂的电能表利用光电扫描仪器将每个电能表的条形码传输到统一的计算机中,使电能表安全入库。之后进入电能表检验程序。在这个程序中,专业的技术人员要将电能表的条形码再次传输到计算机中,直接利用计算机中的检测程序进行机器检测,而检测的结果会通过计算机的计算程序自动生成,确定电能表是否出现误差,从而产生结论。对于检测合格的产品信息数据进一步输入到信息数据库中,并登记为已检验的状态。在进行电能表走字测验中,注意将电能表的条形码以及起始码都输入到计算机中,检查此时电能表的表数,进行记录。再将电能表的终止码扫描,进行记录。比较两者的表数区别,登记在计算机数据审核信息系统中。系统会自动判别合格的产品,直接存入产品合格信息数据库中,产品显示为已检验合格。检验合格的产品要经过电能表配表程序。利用扫描仪器成批地对电能表进行输入,计算机系统自动将产品进行配表,数据显示为已配表状态。这时的电能表可以用于安装和使用。

安装人员根据自动配表数据表对电能表进行逐一安装,确保安装程序和安装对象的准确性。从整个电能表的设置流程来看,我们发现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在电能表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环节和程序都离不开条形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准确性,简化了传统安装中的繁琐程序,真正实现了电能表资产管理的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计量管理主要指的是计量部门针对电能表所测量的数据、方法、显示形式、表达方法以及检测结果等一系列问题所进行的管理,充分保证了计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计量方法的客观性,从而准确地计算出电能表中电能资源的传输和消耗情况。我国电力产业目前应用的是现代化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这种系统主要以计算机管理软件为核心,利用信息数据库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产生准确的统计结果。在传统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对于信息数据的处理一般都是通过人为手动进行录入,这样不仅增大了技术人员的工作任务量,延长了有效的工作时间,还具有一定的错误率,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改变了这种现状,一组或多组,甚至巨大的数据量输入,只要轻轻按一下数据扫描按钮,并选取与之相对应的电能表产品编号就可以轻松解决。另外,对于所有数据的提取以及分析都可以运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避免了人为处理数据的困难以及不准确性。同时,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随时观察电能表运行检验数据,快速搜索电能表的原始检测数据,这对于提高电能表检测效率,强化计量部门统计数据,降低电能计量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为适应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更好地树立供电企业依法计量、科学计量、准确计量的良好形象,各地供电公司电能计量检定中心应加大对电能计量装置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软件研发的工作力度,探索适合计量工作实际的最佳工作流程,使电能计量装置的计算机管理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创新型的条形码电能表资产管理实现了电能表运行位置的跟踪管理和各类计量资产账、卡、物的实时动态管理;实现了电能表分类统计核算和资产管理信息的自动生成;杜绝了各种非法表计接入;杜绝了未经计量检定中心检验贴码的电能表进入公司电网运行,有效防止了丢表现象的发生,使电能计量装置从购入、内部流转、运行使用到退出运行的全过程始终保持管理严谨化。

参考文献:

[1]王明胜.远程预付费用电管理系统的运用[J].新疆电力技术,2009,3.

[2]郭友君.电子式电能表在计量管理中的重要应用[J].魅力中国,2009,30.

[3]王立新.探寻一种电能计量新方法[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0,4.

[4]管晓鹃.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资产管理及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硅谷,2011,17.

作者简介:

胡水朝:360302197512191035

论文作者:1胡水朝,2兰青,3肖树清,3刘宇,4林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浅析电能表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论文_1胡水朝,2兰青,3肖树清,3刘宇,4林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