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职业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为了广大劳动人民合法权益,我国早就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法律明文规定劳动者有权维护自身安全等合法权益。目前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检测、评价一直没有清晰的界限和有效的途径,报告不统一,导致报告书的检测结果权威性差,最终影响的是劳动者们的权益。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前言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很大,工作环境导致职业病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工人因为工作环境差年纪轻轻就患上疾病。近些年,职业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为了广大劳动人民合法权益,我国早就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法律明文规定劳动者有权维护自身安全等合法权益。目前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的识别、检测、评价一直没有清晰的界限和有效的途径,报告不统一,导致报告书的检测结果权威性差,最终影响的是劳动者们的权益。我们需要重视该行业的发展,预防、控制该类疾病对人们的危害。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需要对辖区内专项整治活动涉及需要进行检测的用人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信访、职业病例的用人单位,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超标的企业需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保证职业病危害的严格控制。
1.2方法
1.2.1人员配置
采样活动均按照国家/国际检测标准分析方法、相关规范以及作业指导书进行。现场采样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后持证上岗。现场采样过程中,安排采样人员共8名,采样负责人1名,组员2名,采样前一天利用2h提前分配第二天的工作安排,符合现场记录的采样记录。试验分析的人员配置为固定分析人员共5名,分析当日采集的样品并完成报告。
1.2.2现场管理
配备评价人员共2名,项目经理1名跟车,对检测现场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并及时出具评估报告。
1.2.3进度保障
目标为2016-12-31前完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完成检测报告与相关评估报告的编制。
1.2.4技术难点
项目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工作,需要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所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予以明确,准确预估并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确保能顺利完成委托检测工作要求的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1.2.5解决方法
采用技术手段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知识以及原理,采用现场调查与查阅《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资料的方法明确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与明确检测因子。严格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中的相关要求开展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按照《关于印发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指导意见等文件的通知》(沪安监职安〔2014〕3号)要求出具检测报告。
2结果
25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督检测工作顺利完成,结果如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
超标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下:高温不合格点数7个、环氧树脂粉尘不合格点数1个、金属粉尘不合格点数21个、木粉尘不合格点数1个、砂轮磨尘不合格点数13个、炭黑粉尘不合格点数1个、噪声不合格点数71个。
2.2结果与职业健康风险分析
2.2.1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如下:锅炉及辅助设备制造企业共1家,合格1家;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共1家,超标1家;船用配套设备制造共2家,超标2家;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共1家,合格1家;阀门和旋塞制造企业共1家,合格1家;黑色金属铸造企业3家,超标3家;金属成形机床制造企业1家,超标1家;金属成形机床制造企业1家,超标1家;金属制厨房用器具制造企业工6家,合格1家,超标5家;矿山机械制造企业1家,超标1家;木制品制造企业1家,超标1家;内燃机及配件制造企业2家,超标2家;其他传动部件制造企业1家,超标1家;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2家,合格1家,超标2家;蔬菜加工企业1家,超标1家;塑料零件制造1家,超标1家;共计25家,合格7家,超标18家。
2.2.2职业健康风险分析
本次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检测涵盖生产企业15个类型,共计25家。职业危害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中,高温、噪声与粉尘是主要超标项目。高温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夏季狭小车间的设备为未能将有效隔热措施做好,车间内通风不畅而造成岗位高温超标。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会出现各种生理功能障碍,包括神经、消化、循环、代谢以及体温调节系统功能的障碍等。造成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狭小车间内,产生噪声的设备未能设置吸音/隔音措施,没有采取良好的物理隔断措施,噪声叠加而造成噪声超标。长期工作在强噪声环境下,内耳器官器质性病变的可能性增加,永久性听阈偏移,造成噪声性耳聋。噪声环境下作业时间越长、噪声频率越高、强度越大,越容易发生噪声性耳聋。粉尘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狭小车间内,岗位排风装置与操作位距离过远,粉尘聚集而难以排除,车间对产生粉尘的岗位没有做好隔断措施。粉尘侵入皮肤造成皮肤干燥、感染,容易出现皮炎、粉刺等;粉尘侵入眼睛造成急性角膜炎、眼睑水肿、角膜混浊以及结膜炎等;粉尘侵入呼吸系统造成局部刺激作用、呼吸系统肿瘤、肺部病变、肺粉尘沉着症以及尘肺等。
3讨论
3.1现阶段检测与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简述
(1)检查信息缺失遗漏。危害因素检测过程中是需要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但是在在执行检测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工作人员不能端正工作态度,检测采样数据信息不够仔细,数据处理分析不兼顾实际情况,甚至会出现重要检测信息的遗漏。上述种种都将导致检测结果不科学,无法保证劳动者的人生安全和合法权益。(2)检测时方法不切合实际。采样方法是关系到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一环,对于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应当十分重视。对于不同工作环境的检测应当因地制宜选用最合理的方法进行检测。一旦出现不负责的检测工作者,对检测环境不了解制定的检测方法不合理,最终导致检测结果可信度不高,无法为劳动者争取合法的权益。(3)评价报告没有及时查新。从业人员在撰写评价报告的时候往往都是参考以前的模板,不关心最新的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制度。有些更新之后的法规可能和之前的完全不同,没有参阅最新标准编写的报告看是合乎情理,实则相反。有些生产企业的不合规的地方都会被撰写人员认为是合理操作,上诉种种都将导致报告单的不准确性。
3.2针对现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1)提高检测部门检测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专业人员应当首先对法律知识又充分的了解,只有检测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法律专业知识才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检测工作,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评价工作。同时,要求检测员在对企业进行检测前要对相关企业有充分的了解,深入企业基层了解劳动人员的工作环境后再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制定切实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建立检测报告审查单位,对生成的检测评价报告进行严格审查,保证每一篇的检测报告都是按照规范格式书写,保证检测评估报告的权威性。(3)检测时应当相互监督。检测人员应受到监督,避免出现和企业联合欺劳动者的情况。企业可以选出员工代表和检测人员一起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必须严格准守行业的而检测规范和准则,根据不同生产方式进行分类采样,要做到信息的不遗漏,不删改。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吕占博.小议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范畴[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51.
[2]胡瑚.试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模式[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6):158.
论文作者:李梅峰,, 李成玉,,李光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职业病论文; 因素论文; 粉尘论文; 工作论文; 噪声论文; 评价论文; 人员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