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理念的渗透和融入,不断地促进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以电力行业的发展为例,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其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即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中应用自动化运行技术,大大地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同时也间接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为整体性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而作者则针对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引言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国步入到电子信息时代,不仅增加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结合发展,满足了当下人们对输电配电质量和电力输配工作的发展要求,促进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的效率。
1.电力自动化运行技术的运作优势
其一,可以优化输配电环节的运作,大大降低能源损耗。在实际的输配电管理过程中,应用自动化电力运行技术,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的传输予以智能化的控制,还会自动优化传输效率,对设备技术以及电网线路等予以合理的把控,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力能源的耗费,满足现阶段所推落实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化趋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作进行实时监控。在实际的电力输配环节的运作过程中,应用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切实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予以实时监控,还可以对电力输配系统中的各类参数值予以切实的观察,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类电力输配元件予以控制,而后对电力传输予以更佳的调配,极大的提升电力传输的质量,保证电力系统的运作满足实际的运输标准。
其三,可以及时将故障消除,极大地提高了输配环节的运作效率。电力系统中输配电环节的运作中,应用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促使输配电环节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在此过程中,出现电力运作故障时,自动运行系统,将会对故障予以显示,并通过警报的方式进行提示,督促有关的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人员及时将故障问题予以定位,并及时地对故障予以分析,结合实际的数据库信息,应用高效的处理方法,配合专业的技术维修人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故障予以分析,而后科学的、高效的将故障问题予以排除,有效地提高电力输配电运作效率。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面临的问题
2.1电力输送搭配管理不到位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电力自动化应用的日益广泛,使得电力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益高效。当前,我国在实施电力输配电以及用电管理过程中,都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施系统管理,这样就让电力管理工作呈现出更为繁杂多样,致使在输配电力资源过程中极易产生较为混乱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尚未做好电力输送自动化这项输配电运行技术
所谓电力输配工作,就是对电力资源实施进一步的规划建设,为落实电网电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此,电力工程要实现自动化,其主要方式就是电路输配工作一定要对电力资源进行全面开发,力求与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协调,以便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在这期间,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开发好电力输配运行技术。一旦出现开发不到位,极易给电力保护工程带来负面影响。
2.3电力工程人员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管是实施电力输配送,还是建设电力用电工程,都必须有一支专业水平高的人员来实施管理。电力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高低将对电力工程建设产生很大影响。实践表明,要做好电力建设工作,真正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拥有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的电力工程队伍。而在当前,我国的电力工程团队的专业素质还不够高,业务能力还不够强,这势必会给我国的电力工程建设和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3.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措施
3.1增加对输电配电技术投入度
技术是输电配电自动化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输电配电技术的落后是阻碍我国电力领域发展的主要问题,也是当下电力事业较为突出的难题。面对这一发展形势,要想促进输电配电工作的高效运作,提高输电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水平,首先要增加对输电配电技术的投入。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技术经验,增加对输电配电技术的研发力度,完善当下输电配电技术的弊端,为电力自动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善管理方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企业经营最重要的是要追求经济效益,因此为了实现企业的经济最大化,就必须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是高度重视每一个员工的作用,做好奖惩制度,调动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和创新积极性。二是政府协调,各公司与公司之间沟通协调好,做好送出线路接电网端的布局,使其资源优化。三是按照电网的规划,加快电网的改造,优先做好增加电网传输容量、提高电网输配电的安全和质量项目,合理设置变压的容载比,使电网的结构更加合理。
3.3加强电力控制设备的温控以及防潮设计
影响设备长期可靠安全运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温度和湿度。较高的温度会使设备产生运作不稳定以及信号失真等不良现象。为此设计者在合理选材的同时,可以直接采用增大期间外壳以及散热器两者接触面积的方式,同时保持接触面处于光滑状态,可辅助使用空调和导热膏。在控制设备工作中,潮湿环境不仅会产生漏电现象,还将直接形成短路。所以设计者可通过增强设备灌封与密封等方式,处理控制设备防潮工作。或增大各电气间隔距离,防止发生短路事故。
3.4提高输配电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无论是什么领域,什么性质的企业,工作人员是工作高效运行的保证。就当下输电配电工作效率低下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缺陷,是影响电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输电配电自动化效果,首先要增加对工作人员的关注度,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工作人员,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培训,建立合理化的培训周期,构建人力资源破译产业体系。对于人员的招聘环节来说,要保证聘用的工作人员具有高技术操作能力和高储备量的知识积累度,保证其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来为输电配电自动化工作做保障。
3.5健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进程
实践表明,强化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进程,不仅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来实施电力工程管理,也要根据我国电力行业的规范要求来实施电力工程管理。为此,电力相关部门一定要大力推进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建设,并力求使这项标准化工程建设管理更为规划、更为完善。另外,国家还应把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规范要求制定出来,以此来让电力企业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进而推动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最终提高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当前人们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越发增加,要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就要将信息化理念融入到行业发展中,提高行业的运行效率,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进而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作者对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和输配环节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旨在为有关电力企业的运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清平,朱婵.浅谈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4):162-163.
[2]杨振宇,咸久维.自动化运行技术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182.
[3]黄铿.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究[J].科技展望,2016(06):79-80.
论文作者:胡子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电力论文; 输配电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能力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