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马晓鹏

供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马晓鹏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台区线损异常率高低是营销基础管理好坏的具体体现,近年来供电企业对台区线损异常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笔者所在单位的线损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好地推进了降损增效的经营管理目标。

关键词:台区;异常;降损

1五种异常现象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1.1异常现象之一

(1)台区之间的线损率不对应,出现异常,一些台区的线损率连续很长时间保持在异常高的数据,然而其他的相邻台区却并没有出现这样持续增高的异常情况,而是呈现出较低的线损率并且有的台区还出现了负值的现象。

(2)出现此类状况的原因:电网用户和相对应的台区内的共用变压器上面的数据不对应。也可以理解为,变压器和它所供的用户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所以发生异常现象。某些城镇在台区实施技术改革之后,老台区中一些电线电缆上面的标识并没有及时更新或者出现了未挂标识的情况,而城镇又多采用电缆地埋的方式,当用户量增加,供电企业供不应求时,需要增添新的公用变压器,因此需要改变台区,但是由于相关电线电缆上的标示无法辨认,而造成了变更后无法使变压器和相应的用户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出现了“变与户”不相对应的情况,记录的数据和资料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从而使线损统计出现较大的差错。

(3)建议解决方法:首先,对线损率增高的异常的台区实施用户和相对应的变压器关系的核查工作,仔细核对每一个用户的资料是否和变压器的用电量相符合。其次,调出客户的原始资料和现有的资料进行核查和整改,如果出现不同的信息,要依据原始信息资料表进行整改。

2异常现象之二

(1)在某一段时间内,台区内的线损率异常变化,数据漂浮不定,幅度很大,并没有呈现稳定的趋势,使得频繁发生幅度变化很大的异常波动。

(2)出现此类状况的原因:人为因素占了绝大部分。在统计用户用电量时,当电脑上的数据出现问题时,需要抄表员去现场记录数据,落实抄表工作,然而一些不负责任的抄表人员通常会出现托人带抄和估计抄写这样的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有时虽然抄表员能够按时到场,但是由于素质有待提高,办事不细心,出现了抄写错误、或者是漏抄的现象,甚至故意包庇亲朋好友,出现故意少抄的现象。

(3)建议解决方法:对抄表的正确率严格把关和考核,坚持以100%严格要求抄表员,严惩出现的错误抄写行为,杜绝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企业数据上的紊乱,使企业遭受损失。

21.3异常现象三

(1)台区内原线损率长期正常稳定,短时间内线损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随后较长时期内在某一值附近排徊。

(2)出现此类状况的原因:公用台变总表、分表、TA错误接线或故障。除“变与户”不对应和抄表质量低下原因外,引发短时间内线损率较大幅度升高或下降的原因还有很多。常见的有:季节性用电及临时用电、追补电量、用户窃电、公用台变总表与分表及TA错误接线或故障、表计及TA更换后用电量没有进入台区线损报表统计等。实际工作中以公用变压器低压总表、因TA错误接线或故障造成计量不正确最常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是因负荷上涨TA配置欠合理所引发的计量不准。

(3)建议解决方法:应检查以下几方面:是否有临时、紧急用电电量未计入的台区,是否存在窃电现象,抄表是否到位,台区内用户供电线路三相是否平衡。若线损率大幅度下降,应检查是否有临时性追补电量及囤积电量进入。上述原因检查无误排除后,可根据“较长时期徘徊在某一值附近”的现象,重点检查公用台变总表和用户的表计与TA运行情况,表计、TA接线有无错误和故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表计、TA轮换后的两三个月内会引起台区线损较大幅度波动,通常表计全部轮换约一个月后,台区线损才能恢复稳定。这类正常原因的线损波动有别于其它原因的线损波动,查找时应仔细鉴别。台区表计的有效管理:建立完备的用户表计档案,保留完整的换表记录及故障表登记;定期检查总表和用户表工作状态,排除可能发生的TA、表计接线错误;推广使用性能先进的电能表,加快高耗能表计的更换;坚持台区巡视,尽早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

.4异常现象四

(1)台区线损率偏高,功率因数偏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出现此类状况的原因:线路无功补偿不理想。由于认识和管理、体制的原因,低压无功管理粗放,就金东电网而言:2008年400V低压配电网的损耗占全网损耗的43.05%。

(3)建议解决方法:低压无功就地平衡降损。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在低压线路中点或负荷集中处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对电动机就地补偿(随机补偿)。综合对比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性、可操作性,以电动机就地补偿最简单易行,有最佳的无功就地平衡效果,降损作用最明显,且不易发生过补偿现象。

1.5异常现象之五

(1)台区内,线损率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较高的状态,并且原因不是十分明确。

(2)出现此类状况的原因:首先原因不明便排除了常见增损因素,如人为因素等。通常是由于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也就是三相负荷不平衡。

(3)建议解决方法:首先,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详细了解三相电流中负荷的分布,用电脑软件绘制条形图或者波状图,来进行形象具体的对比和分析。其次,针对不同的用电时间段,早晨、中午和傍晚,来测量负荷的分布,应该根据用电量不同的时间段或者是不同用电量的用户,将负电荷分配到三相上的数据达到一种均衡。再次,关于中性线。中性线指的是三相电中的一种接法将负载的一段接到中性点上,然后将中性点引出,作为中性线。中性线良好的绝缘运行必须保持所有设备良好的接地性,并且做好负电荷数据记载。另外,要重视和用电用户的沟通工作,结合当地的用电情况,做好负电荷调相工作,防止出现失衡状态。

2案例

2.1台区异常情况

某5721公用变压器台区是2014年8月新增的台区,自负荷切割后台区线损持续异常,线损率和损失电能量随着台区供电能量增大而增大。根据采集系统日线损率和用户电能量统计分析,发现台区的线损率随着户名为某市海州区锦屏镇某某水泥预制厂用户的用电能量增大而增大。根据现场勘察,该水泥预制厂用电设备属于冲击性负荷用电,主电动机预制砖头时每秒冲击10次以上,用户使用的几台老旧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合计容量24kW,使用的电能表额定电流为3×5(60)A,接户线为25mm2铝芯绝缘导线。

2.2原因分析及处理

首先将该户的电能表临时拆除送市计量中心校验,结果为合格。同时利用钳形电流表现场对考核表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初步检测,基本一致,排除了表计自身误差问题。由于用户负荷的特殊性导致电流的非线性比较严重,瞬间尖峰电流最大值可能超过该户电能表最大标定电流,导致计量不准确造成线损增大,申请于2015年1月7日将该户3×5(60)A电能表更换为3×10(100)A电能表。经过一周的供售电能量统计分析,该户仍然存在用电能量增大损失电能量随之增大的现象。该户的电能表接户线为电缆4×16mm2进线,在正常生产时发现导线有发热现象,可能存在卡脖子现象导致线路损耗。经上报领导审批后将该户电缆进线改造为120mm2铝芯绝缘导线架空进线。更换后对供售电能量数据统计,异常现象还是存在。用户的电动机为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功率因数低。帮助用户安装了电容器对电动机进行随机补偿(滤波),安装后线损仍然异常。随后因市场不景气该户停产一年多,台区没有出现线损超限,直至2017年开始生产,台区又出现线损异常现象,经对现场设备和供电线路排查无异常现象。经过查阅资料和咨询计量专家后将问题的突破点放在电能表精度上。将总表和用户的电能表进行比对,发现总表和用户表的常数分别为6400imp/kWh和200imp/kWh。电能表的常数相当于每千瓦时脉冲的次数。常数大的脉冲数多,常数小的脉冲数少,也就相当于1kWh比作一个固定的计量带宽,常数6400imp/kWh的电能表将1kWh的计量宽度分为6400个小计量带宽,密度大、带宽小;而200imp/kWh的电能表分为200个小计量带宽,密度小、带宽大。而该户的用电属于冲击性负荷且每秒冲击次数很多,造成电流为非线性呈锯齿状且密度较高,导致常数小计量带宽较大的电能表漏计密度较高电流波形中的尖峰电能量,从而出现该用户生产的时候线损增大的现象。由于计量中心没有常数大的直接计量电能表,经领导审批,于2017年5月25日对该户进行计量改造,改造为经电流互感器的电能表计量,此表常数为6400imp/kWh。整改后台区线损率随着该户的用电能量增大而增大的问题得到消除。

3结束语

降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项需常抓久治的重点工作。在日常的运行管理中,必须因地制宜地掌握好方法,在实践中将分析制定的措施运用起来,肯探索,勤总结,才能有效地做好台区降损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晓霞.线损异常分析及管理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04.

论文作者:马晓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供电台区线损异常分析及处理方法研究论文_马晓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