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中医医院 四川 广安 638500)
【摘要】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选出10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就诊的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全部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多伴有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临床上可以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作为糖尿病患者出现微血管病变发生以及进展中的重要评估指标,定期进行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及时早期预防微血管病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187-02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主要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微血管病变患者长期处于血液高凝状态以及纤溶亢进状态,多个系统以及器官容易出现损伤,进而导致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而早期预测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干预治疗,控制微血管病变。糖化血红蛋白能够间接的反应过去2~3个月内机体的血糖浓度、糖代谢等状况,我院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用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评估中,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在2016年3月—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选出1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我院就诊的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符合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观察组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在45~70岁,平均(62.9±5.8)岁;对照组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在48~73岁,平均(63.5±6.2)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大,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入院后空腹12h后,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4ml,将2ml静脉血注入到封闭管中,在封闭管中注入抗凝剂,摇匀后静置2h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剩余的2ml静脉血注入到普通试管中自然凝固,离心分离血清中,进行血糖的检测。
1.3 统计处理
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本研究中计量数据的处理,对比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表中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血管增殖、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形成微血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早期并发症的常见类型,会对全身多个脏器造成损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2]。若不能及时控制微血管病变就会导致病情的恶化,进而发展到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而早期发现微血管病变并加以干预治疗则能延缓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是在临床诊断上,微血管病变的早期无明显症状或是无特异性症状,而很多患者在出现典型症状时放到医院就诊,此时多为中晚期,且出现全身性的并发症,耽误了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机,预后不佳。
过去临床上常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来评估机体的血糖代谢状况,但是这两项指标仅能评估某个点的血糖水平,并不能反映过去一段时间机体的血糖代谢状况,而且还会出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检测空腹血糖水平正常,但是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的现象。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血糖水平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其是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不可逆的反应,其与血糖浓度呈正比例关系,糖化血红蛋白可以评估机体近8~12周内的血糖控制情况,所以又被作为糖尿病诊疗中的金标准。健康人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4%~6%之间,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当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8%以内,则能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那么就表明患者存在长时间的血糖偏高现象,容易出现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导致酮症酸中毒等。由于糖尿病患者出现微血管病变时会出现毛细血管内壁的粗糙以及内皮的受损,毛细血管基膜增厚,患者血小板被异常激活,进而导致体内瘀滞大量的血小板,大量活性物质被释放出来,最终引发微血管内皮损伤,一旦出现缺血缺氧反应,就会导致损伤加重,诱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因此,还可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检测,评估机体的血小板功能以及活化情况,预测微血管病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李素芬[3]等人认为: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概率也就越高,而良好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能预防微血管并发症发生。还有学者提出将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果糖胺联合起来检测能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利于临床医师早期诊断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干预治疗[4]。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医师应重视对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于存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风险的患者早期干预控制,预防微血管病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龙艳,苏珂,彭鹰,等.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2):147-150.
[2]喻彬.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江西医药,2014,49(8):771-773.
[3]李素芬,石节丽,李瑞霞,等.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2型糖尿病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1):10-13.
[4]李静.血清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中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61-62,65.
论文作者:刘建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微血管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糖尿病论文; 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