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对我国汽车销售业的冲击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邵冰[1](2020)在《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以国家干预为出发点可以获取最大限度的贸易利益并提高本国的经济福利。日本政府通常被认为是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个典型。日本作为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的岛国,其人口众多,国土面积狭小,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能源及市场等多重客观因素的制约。但是二战后,日本经济从战乱后的一片废墟中迅速崛起,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在国际经济竞技场上连续摘取“经济大国”、“金融大国”、“最大债权国”等桂冠,并成功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可以说,日本经济大国地位的取得与其对外贸易活动的有效开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许多分析认为,日本经济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日本政府成功地实施了战略性贸易政策。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日本政府为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和实现产业重建,采取了限制进口、振兴出口、积极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年)是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日本的贸易政策内容开始由限制进口、替代进口向出口导向、扩大出口转变,日本政府调整关税政策替代进口限制并设置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税率,逐步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来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重点扶植重化工业的发展。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年),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进入高级阶段,协调与竞争并重,一方面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政策以减少各国的谴责,另一方面,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积极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地进行资源配置,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通过减量经营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的出口竞争力,从而促进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带动国内经济的回升和发展。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为应对冷战后新时期国内外经贸发展战略环境的变化,日本继续推行贸易与投资并举的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同时继续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积极开展战略性贸易外交,利用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调进一步获取贸易优势并促进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观战后70多年以来日本的经济发展,“保护产业、扶植出口”一直是贯穿日本贸易政策的一条主线。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实行的是初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通过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和具有“外部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并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日本实行的是高级阶段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即确定合理的规模经济产业国际分工原则,通过规模经济产业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在世界范围内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以继续获得贸易优势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看,由于不完全竞争和不完全信息的存在,以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外部性和经济秩序不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的内在缺陷为国家干预经济和贸易活动提供了原因和依据,且在某些条件下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它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转移垄断利润、强化竞争优势,因此维护国际贸易利益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实现国家利益需要正确的贸易政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植战略性产业发展,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根据日本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适合日本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也为日本国家战略从“经济中心导向”向“大国化目标”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业层面看,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以产业政策为中心,将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结合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全力扶植那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经济性的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使其以强劲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赶超欧美经济大国的战略目标,不仅实现了产业的现代化,而且促进日本产业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战后日本的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半导体工业的大发展,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成功运用的典范。从企业层面看,日本特殊的企业组织体系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有着重要的关系,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载体,独特的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运行机制,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开辟了稳固的前沿阵地。日本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与产业发展和贸易利益密切结合的特征,日本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中同样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此外,日本企业的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互配合,日本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均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灵活运用和追求动态效应等特点。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既对日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能力提高带来积极效果,也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当前,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关键阶段。在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结构不完善等问题,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仍以进料加工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最能代表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看,当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速呈结构性放缓,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给全球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虽然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且从发达国家应用的角度进行阐释和研究,但是在发展中国家也同样适用,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指引。纯粹的市场经济或许有益于世界经济和福利的改善,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未必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国际市场普遍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所决定的市场不完善性为一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日本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经济和贸易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要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二是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三是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五是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张卫东[2](2020)在《中美贸易战对沪深股市相关板块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缺乏动力,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巨大考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同样忧虑重重,企图通过挑起外部斗争来化解国内矛盾,以一己之力向全世界发起挑战,实施“全球收缩、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对内通过减税和加息推动制造业回流,对外通过惩罚性关税和技术壁垒保护本国产业。以“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为特征的贸易保护政策正在差使其从世界其他国家身上攫取更多的利益,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例。中美建交以来,经济相互依存,获得了双赢的局面,但到了特朗普时代,中美关系变得难以预料。贸易冲突没有赢家,注定是双方受损,作为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美经济的衰退也会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美贸易战爆发为研究背景,在对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后,首先,从近两年中美进出口商品贸易额入手,挑选出农产品、车辆及其零部件、电气设备以及纺织制造四个板块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用2017年11月3日至2018年8月10日共41个交易周的数据,以及随后70个交易周的数据,利用事件研究法对197家沪深两市相关板块上市公司的周收益率数据进行研究,探讨了中美贸易战爆发对相关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性和收益率产生何种影响。最后,在事件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上市公司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中美贸易战爆发为解释变量,样本公司流通股对数、换手率、市盈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控制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考察了贸易战爆发和证券自身因素分别对样本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分析统计数据及模型结果,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从沪深股市整体板块来看,中美贸易战爆发对市场影响不大。(2)中美贸易战爆发对于不同板块的影响不同。(3)美国主要打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4)长期来看,中美贸易战对沪深两市相关板块影响逐渐减弱。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对我国政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长期应对准备,同时积极谈判磋商。(2)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企业开辟海外新市场。(3)充分挖掘内需潜能,引导企业深耕国内市场。(4)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政策扶持。同时对相关行业企业提出应对措施。
杨洋[3](2018)在《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气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垄断特征明显。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正面临低油价的冲击,存在常规油气采收率低,非常规油气田的开采难度大等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旋律下,油气垄断企业如何高效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油气垄断企业经营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现有国内外文献对油气垄断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主要基于行业或产业层面,将垄断属性与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以具有垄断属性的油气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市场结构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利用分析归纳、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有关研究方法,围绕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的垄断属性、影响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提升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和建议等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总体逻辑思路是:通过研究我国油气垄断的属性、油气垄断的市场集中度,分析确定我国油气垄断的市场结构,考虑到我国油气垄断的特殊性,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时,将垄断作为单独的一类影响因素,与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共同研究,发现各类影响因素对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根据各类影响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参考现有研究,构建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三家油气垄断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多角度评价和比较分析,提出提升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策略和建议。主要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一是研究借鉴市场结构、技术创新有关理论,界定了我国油气垄断存在自然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三重属性,分析了我国油气行业和国外油气行业的市场结构类型,分析描述了我国油气企业在垄断经营前提下的技术创新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二是采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分析垄断属性、油气企业内部和外部存在的诸多不同因素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利用ISM模型分析多因素的影响作用方式和层级结构,利用DEMATEL模型分析各类因素的影响强弱关系。三是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油气垄断企业2005-2017年的数据为依托,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实证评价。基于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以投入为导向分析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效率;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从整体出发评价三大油气垄断企业的综合技术创新效率。最终发现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利用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或较高水平,整体技术创新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并具有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四是基于比较视域,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我国油气垄断企业与10家代表性国有大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比较评价,采用同期横向比较方法对比分析我国油气垄断企业与国外三家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发现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水平与国内代表性企业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但与国外代表性企业相比偏低。五是基于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依托实证评价结果,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两种视角,从国家创新政策、油气经营管理体制、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文化等诸多方面,为我国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提出了策略与建议。本文的研究丰富完善了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方面的理论研究,对未来我国油气行业的改革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对油气垄断企业在今后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调整技术创新战略,降低经营活动和技术创新过程的成本,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提供指导和参考。
许建彬[4](2011)在《G公司轿车市场营销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汽车工业刚刚走过了50多年的风雨路程,伴随着WTO的加入,中国汽车行业格局的不断演变,汽车工业对我国GDP比重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汽车产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我国汽车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更好的打造自己的品牌则变得尤为重要,“得市场者得天下”,借鉴国外先进的营销模式,评析自身的优劣势,建立起适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营销模式是重中之重,汽车营销模式的研究关系到轿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汽车工业虽然已经发展了尽半个世纪,但是真正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才刚刚初步建立,无论从汽车制造业上还是从汽车销售业上,我们都还远远落后于其他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汽车的制造业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占有很关键的地位,但是汽车销售业的发展在整个汽车工业中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那么理所当然的,汽车营销模式是整个销售体系的关键和重要组成部分,创建科学的、适合自身企业的营销模式是支撑整个企业营销体系高效运作的关键所在。我国是一个汽车工业新兴的国家,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出适合我国汽车工业企业自身发展的模式是我们现在的任务所在,在学习国外先进汽车营销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属于我们自己的汽车营销模式是我国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之道,生存之路。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了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大背景,也别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式和环境,通过这样“抛砖引玉”的论述引出论文将要研究的有关汽车营销模式的理论,并在国内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出现代营销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最终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第二部分则是列举出国内传统的营销理论和新兴的营销理论。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是从分析中国的轿车市场环境入手,通过对中国轿车业发展的现状和中国轿车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以及影响中国轿车业发展的营销因素的阐述,进一步完成第四部分对G公司发展历程的论述,特别是以G公司的轿车营销模式为例,通过对这些模式中优劣势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对G公司的SWOT也做了分析,得出G公司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通过对国内外模式的列举和分析,引出G公司的“EOD”模式,并且进行了论述,从而对第六部分中的有关G公司的创新模式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解决在创新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本文通过对G公司的营销市场的考察,收集了许多有关轿车营销模式的真实资料,结合相关营销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究与分析。在对本文的研究中,一方面介绍当今有关轿车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在宣传一些国外先进的营销模式的同时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轿车市场营销理念,为中国汽车生产及经销商企业确立正确的市场营销战略提供借鉴,在对G公司的轿车营销理论进行研究的同时,提出自己在营销模式上的见解,从而为G公司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廖颖端[5](2010)在《广东汽车专卖店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与员工离职倾向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起点。近年来中国企业遭遇了巨大的社会责任危机,客观上迫切要求企业主动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方法。但是,国内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理论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尽管学者们对企业员工社会责任及其标准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但大多停留在理论推演和对责任标准应对之策等方面,从企业角度思考员工社会责任管理的文献较少,为本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可能。已有的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声誉的关系等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本文从员工离职倾向切入,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离职倾向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对以往企业社会责任、员工满意度和员工离职倾向及企业社会责任、员工满意度和员工离职倾向关系相关研究和理论进行综述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设计了基于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三个具体指标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自行裁量责任”;员工满意度指标体系具体用“员工对企业整体的满意度”和“员工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两个指标来衡量;员工离职倾向指标体系仅包括“离职倾向”这一个具体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研究框架和假设。本文以广东汽车专卖店员工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随后对问卷所获得数据利用SPSS16.0和AMOS17.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通过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与员工离职倾向有显着的负相关性,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员工满意度有显着的正相关性;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员工离职倾向和员工满意度有显着影响;企业在法律责任、自行裁量责任方面的表现对员工满意度两个维度“对企业整体的满意度”、“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有显着影响;对企业整体的满意度在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中不起中介作用;对工作回报的满意度在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部分员工个体属性在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上存在显着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汽车专卖店尤其是广东省的汽车专卖店强化社会责任实践,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员工离职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参考价值。
张蹇[6](2010)在《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论文的选题和本人对相关领域已有成果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的目的是:在理论上超越已有的研究成果,开拓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法律理论,填补国内外在此方面的理论空白;在对现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国际国内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参与WTO和UNESCO等有关国际组织的未来谈判提供法理参考;试着为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制定提供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具体而言,想要实现以下目标:1、厘清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2、试图清理出一套有关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理论;3、设计一套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方案。无论是对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规则还是对相关国内规则的研究,最终的落脚点还应该是在于通过制度和法律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尽管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具体实施这些规则的过程中,目标会因时因地而各有不同,但研究国际和他国的文化产品贸易规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建立和运行,其最终的目标只能是而且必须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文化安全。本人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的选择,在体例安排方面除了引言外,将论文分为五章。引言部分是对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及角度路径等进行描述,统领全文。第一章主要是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中所涉及的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细致的划分,并阐述了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知识产权贸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章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语义、原则、渊源和价值理念等基本原理进行辨析溯源,从而厘清本文研究的内涵与外延,为接下去的研究界定研究范围;第三章是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法律制度,主要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和WTO的相关规则进行实证考察,认为,一方面WTO规则当中存在有关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规则,但不够全面和细致,有的还可能会与《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产生冲突的地方;另一方面,其他国际公约有会充实和发展WTO相关规则的内涵。第四章在考证相关有关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法制度基础上,论述在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中的自由贸易和文化产品保护之争以及这两者争议的解决路径选择;第五章主要论述中国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制度安排。在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现状和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如何借鉴国外的做法和经验;在WTO和UNESCO等相关国际谈判中,中国应坚持的立场和策略;如何在建构中国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以应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挑战,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有好又快增长,这些问题都是本章论证的重点。
赵晶[7](2008)在《基于CGE模型的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汽车产业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加入WTO之前,社会各界曾普遍担心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低,国内汽车企业难以抵御跨国汽车企业的强大冲击。然而加入WTO过渡期后我国汽车产业不但没有被冲垮,反而取得相当的发展。一方面以合资为基础的汽车工业,有效地挡住了关税大幅下降后进口汽车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冲击,另一方面汽车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值得大家探究。事实上,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日益加强,迫使合资企业外方的跨国汽车公司的技术转移战略由原来的输出低端技术转变为输出先进技术的技术,这为提高技术溢出效应创造先决条件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加入WTO后的汽车产业发展为背景,利用嵌入FDI溢出效应子模块、拆分产业数据库、构建汽车产业历史基线和预测基线等技术手段扩展CGE核心模型。进而,在此扩展后CGE模型基础上,通过模拟嵌入FDI溢出效应子模块后汽车产业的不同发展情况,从动态一般均衡这个比较新颖的视角分析研究FDI溢出效应对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包含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二章通过概述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和加入WTO后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引出FDI溢出效应在汽车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为第三章作铺垫。第三章在简介FDI溢出效应的基础上系统分析FDI溢出效应影响汽车产业的途径如市场竞争效应、示范——模仿效应、产业链接效应、培训效应分析、产业聚集效应等;进而阐述了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效果,包括促进我国汽车市场竞争、提高我国汽车产业质量、加速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最后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FDI溢出效应的现实约束。第四章构建了一个嵌入FDI溢出效应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第五章以第四章的模型为框架,通过模拟、比较加入FDI技术溢出效应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不同场景,指出FDI溢出效应对中国汽车及其上下游关联产业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关于促进FDI溢出效应影响汽车产业的启示。
廖秀健[8](2006)在《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以农产品反倾销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倾销与反倾销问题一向是国际贸易领域容易引发争议的敏感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伴随着国际市场的日益饱和,同时鉴于滥用自由贸易的行为给各国经济造成危害,国际上倾销与反倾销的矛盾之争愈加激烈。在国外对华掀起的反倾销浪潮中,美国扮演了“领头羊”的角色。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中美经贸关系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其政治意义恐怕己超过了经济意义。目前美国不但是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也是反倾销立法最完善的国家。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我国的反倾销立法相对滞后,加强对美国反倾销法研究,无论是有效应对美国针对中国产品采取的愈演愈烈的反倾销调查,还是借鉴美国成熟的反倾销立法完善我国的反倾销立法,抵制外来的大肆倾销,均具有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法律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国际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理论、国际制度理论就美国对华反倾销及其对我国的经济、贸易救济政策影响作全面的法经济学分析,辅之解剖麻雀式的案例分析方法对刚刚结案的美国对华涉案金额最大、最为典型的虾类农产品反倾销一案进行深入细致的法经济学剖析。同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整理与研读现有中外文献资料和案例,到出口企业以及反倾销主管部门、有关出口商会进行调查研究的前提下,紧密结合WTO反倾销规则,以美国法律体系为背景,全面阐述和分析美国反倾销法律制度,以此为应对美国对华反倾销指控寻找法律对策。通过美国对华农产品典型案例剖析,深入分析中美农产品贸易状况、农产品反倾销的现状、特殊性原因,对于有效预防和应对国际农产品反倾销,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健康发展,保证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稳健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全文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反倾销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倾销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该章首先从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对倾销与反倾销的内涵给以界定;然后就学术界对倾销与反倾销的各种观点进行了梳理。接下来对本文的研究方法——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理论给以了介绍;最后运用博弈理论对倾销与反倾销进行了经济分析,为以下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美国反倾销法律规则及其经济分析,分别就美国反倾销立法的历史演变、法律渊源、美国反倾销法与美国其他贸易救济法的关系、美国反倾销法实施机构等立法概况、实体规则、程序规则、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美国的反倾销法近年来的最新发展五个方面对美国反倾销进行了法律分析。美国反倾销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统一体,实体法包括倾销的确定、损害的确定、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反倾销措施、反规避措施等,此部分是美国反倾销法的核心。研究中发现许多文献对公平价值、国内产业、损害等非常重要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有些解释模糊,甚至不准确。在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后,对这些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的反倾销工作主要由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主要程序时限均由法律明确规定,只有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诉讼活动才被法律或当局所确认,否则即为无效。结合美国反倾销的最新资料,文章分析了美国的反倾销法近年来的最新发展:2000年10月通过的招致外界强烈批评的美国反倾销新政策——“伯德修正案”以及美国商务部于2005年4月5日公布的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更为不利影响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调查中的单独税率和组合税率的新规定》。同时,从反倾销对美国国内产业、进口商、消费者以及国外出口商、生产商等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损益进行了经济分析。最后,指出了美国反倾销法具有已演变为最重要的贸易保护政策手段、具有极大的不公正性和随意性、美国对反倾销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导致了美国反倾销措施日益扭曲,恶化了国际市场环境,也从根本上损害了自身利益等方面的特点,但它却具有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显示出其注重程序正义的英美法系的传统特色。美国反倾销法的立法宗旨可谓是恢弘大气,声张正义,可是它的实际执行措施和自己的立法宗旨却自相矛盾。第四章美国反倾销立法对中国影响与对策。结合论文第三章美国反倾销的法律分析,就中美反倾销法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找出我国反倾销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对策,以达“他山石,可以攻玉”之效。第五章美国非市场经济规则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结合论文第三章美国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分析,指出它是目前对认定中国出口产品倾销成立影响最大的歧视性规则。但是,通过研究认为,在对待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态度上,我国不应该神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获得美国对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同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中国产品的出口问题,它可能使我国遭受更为严峻的反补贴指控;在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时,我国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能为了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以更大的经济代价换取对方的补偿。第六章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在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影响、原因的基础上,分别从企业、行业、政府三方面探索我国应对和防范美国反倾销的对策。认为政府应通过积极的外交途径,将反倾销问题列为双边谈判的重要议题,加深与美国等国的理解与合作,消除其对中国的误解,使其正确认识中国现状,从而改变对中国的反倾销政策。同时,建议我国政府部门应针对国外带有歧视性反倾销调查行为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对等歧视的报复措施”,达到以牙还牙之功效。第七章美国在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的立场对中国的影响与对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反倾销法与国际多边反倾销规则的相互影响,说明美国反倾销法早于国际反倾销法,并对国际反倾销法的创立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结合多哈回合部长宣言所确定的反倾销的概念、原则、目标,以及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历程及其谈判各方的主要观点、产生分歧的经济原因。美国特殊利益集团、政治家和选民与美国贸易政策的均衡决策机制决定美国在当前WTO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的立场,从国际制度论、博弈论的角度预测了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结果,指出美国反对反倾销改革的立场会对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对此,提出了中国在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应当采取的立场以及谈判策略的建议。第八章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针对美国对华的虾类农产品反倾销案分别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角度进行了案例分析。对本次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原因、反倾销前的市场背景,反倾销后的市场变化以及对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经济损益进行了系统的经济分析,对美国反倾销法的各项决定案件成败的关键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法律分析,提出了我国应对农产品反倾销的对策。该章的目的是将前面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理论分析的结论回归到实际农产品反倾销的案例中进行实践检验,探究出农产品倾销与反倾销的特殊性,达到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服务之功效。
董本云[9](2006)在《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本项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索了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波特价值链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研究,分析了汽车消费关联效应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汽车消费和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并对汽车消费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了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对影响汽车消费的各种要素作了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汽车消费趋势的影响;为了揭示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就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和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并指出了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丰志培[10](2005)在《中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中国加入WTO后的近几年我国轿车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已成为工业化新时期的主导产业。我国已经成为继美、日之后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在汽车业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轿车产业组织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这一背景下从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S—C—P范式入手,运用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部分原理和分析手段,以2002年以来为例考察我国轿车产业的产业组织状况。认为其市场结构在政府规制逐步放松下的向垄断竞争转变;市场行为的竞争性显现,并有加剧的趋势;而相应的市场绩效为相对效率低下,技术进步乏力,但在轿车产销高速增长下,厂商维持了较高的利润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文章是利用2002年以来的最新资料进行的实证分析,并得出了初步的分析结论,以期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WTO对我国汽车销售业的冲击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TO对我国汽车销售业的冲击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4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不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一般分析 |
2.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和性质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概念 |
2.1.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性质 |
2.1.3 战略性贸易政策与幼稚工业保护论的区别 |
2.1.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容体系 |
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渊源 |
2.2.1 比较优势与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 |
2.2.2 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2.3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体系 |
2.3.1 利润转移理论 |
2.3.2 外部经济理论 |
2.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评析 |
2.4.1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突破 |
2.4.2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局限和消极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演变 |
3.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萌芽阶段(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 |
3.1.1 限制进口的政策 |
3.1.2 扶植和振兴出口的政策 |
3.1.3 保护和扶植国内产业的政策 |
3.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级阶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6—1973) |
3.2.1 实施分阶段贸易自由化政策 |
3.2.2 实施有利于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关税政策替代直接进口限制 |
3.2.3 通过放松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3.2.4 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战略性地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 |
3.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形成时期(经济稳定增长和泡沫经济时期1973—1991) |
3.3.1 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 |
3.3.2 实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来保证更多的贸易利益 |
3.3.3 战略性地促进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
3.3.4 发挥对外投资和经济援助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
3.4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高级阶段的稳定发展时期(经济长期低迷时期1991—至今) |
3.4.1 贸易政策的重心向贸易和投资并举的方向转变 |
3.4.2 实行多层次、灵活的自由贸易战略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 |
3.4.3 发挥在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并主导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与主要实施方式 |
4.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制度基础 |
4.1.1 国家战略与贸易政策的关系 |
4.1.2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为有效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奠定基础 |
4.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实施方式 |
4.2.1 依据动态比较优势确定战略性目标产业 |
4.2.2 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保护和扶持战略产业发展 |
4.2.3 推动企业联合,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效应 |
4.2.4 构筑产官学协作的国家创新体制 |
4.2.5 推行战略性贸易外交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层面分析 |
5.1 战后日本产业现代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结合发展 |
5.1.1 产业政策与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5.1.2 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着不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 日本汽车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2.1 汽车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2.2 日本政府对汽车产业采取的保护和扶植政策 |
5.2.3 日本汽车产业贸易政策的战略性调整 |
5.2.4 日本汽车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3 日本钢铁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3.1 钢铁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3.2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保护政策 |
5.3.3 日本政府对钢铁产业的扶植政策 |
5.3.4 日本钢铁产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效果 |
5.4 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
5.4.1 半导体产业的战略性特征 |
5.4.2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保护政策 |
5.4.3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植政策 |
5.4.4 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效果与半导体产业国际竞争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企业层面分析 |
6.1 日本的企业组织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1.1 企业集团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强大的基础载体 |
6.1.2 系列企业体制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有力的运行机制 |
6.1.3 综合商社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提供稳固的前沿阵地 |
6.2 日本的企业并购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2.1 日本企业并购的模式与特点 |
6.2.2 通过并购实现规模经济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条件 |
6.3 日本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3.1 日本对外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有机结合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发展、贸易利益密切结合 |
6.3.3 跨国公司及经营战略中蕴含着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 日本企业的技术进步与战略性贸易政策 |
6.4.1 技术贸易与战略性贸易政策相配合 |
6.4.2 促进技术引进与研发的政策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表现 |
6.4.3 企业研发战略的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积极效果及消极影响 |
7.1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特点 |
7.1.1 目标明确 |
7.1.2 重点突出 |
7.1.3 灵活运用 |
7.1.4 追求动态效应 |
7.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积极效果 |
7.2.1 促进经济高速增长 |
7.2.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7.2.3 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
7.3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消极影响 |
7.3.1 贸易摩擦频发 |
7.3.2 经济对外依赖加深 |
7.3.3 产业“空心化”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1 当前外贸形势突显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
8.1.1 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 |
8.1.2 贸易摩擦形势严峻复杂 |
8.1.3 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
8.2 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
8.2.1 重视发挥政府的干预和支持作用 |
8.2.2 在尊重WTO原则基础上,合理利用贸易政策工具 |
8.2.3 培育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4 制定合理的对外投资策略 |
8.2.5 实施出口鼓励措施,集中力量开拓国际市场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美贸易战对沪深股市相关板块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贸易战产生的基础 |
2.1.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
2.1.2 新贸易保护理论 |
2.2 股票收益率相关研究 |
2.3 中美贸易战相关研究 |
2.4 中美贸易战对国内行业的影响 |
2.4.1 相关券商研究报告 |
2.4.2 国内学者的研究情况 |
2.5 文献评述与展望 |
3 中美贸易战爆发原因及对沪深股市的影响 |
3.1 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原因 |
3.1.1 遏制中国崛起 |
3.1.2 中美贸易失衡 |
3.1.3 打压中国科技产业发展 |
3.1.4 指责中国违反WTO规则 |
3.2 中美贸易战升级 |
3.3 中美贸易战对沪深股市的影响 |
4 沪深股市相关板块选取 |
4.1 中美进出口贸易额 |
4.1.1 2017年和2018年中国自美国进口贸易额 |
4.1.2 2017年和201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额 |
4.2 沪深股市板块选取 |
4.2.1 板块选取 |
4.2.2 股票选取 |
5 中美贸易战对沪深相关板块影响实证分析 |
5.1 事件研究法 |
5.2 事件研究分析 |
5.2.1 对进口板块上市公司的影响 |
5.2.2 对出口板块上市公司的影响 |
5.2.3 对整体板块的影响 |
5.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3.1 解释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
5.3.2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5.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对政府的建议 |
6.2.2 对企业的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
1.2.2 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 |
1.2.3 垄断与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主要观点、思路与方法 |
1.4.1 主要观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重点 |
1.5.3 研究难点 |
第2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与现状研究 |
2.1 相关理论和概念界定 |
2.1.1 市场结构理论 |
2.1.2 技术创新理论 |
2.1.3 油气资源及其产业 |
2.1.4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
2.2 油气垄断现状分析 |
2.2.1 我国油气垄断属性分析 |
2.2.2 油气垄断市场结构分析 |
2.3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2.3.1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做法 |
2.3.2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的成绩 |
2.3.3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
2.3.4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2.4 小结 |
第3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1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多重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垄断属性影响因素 |
3.1.2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
3.1.3 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
3.2 基于ISM模型的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3.2.1 建立影响因素集及分析相关性 |
3.2.2 构建可达矩阵 |
3.2.3 描绘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3.3 基于DEMATEL模型的影响因素强弱分析 |
3.3.1 模型分析步骤 |
3.3.2 模型构建与计算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确定评价指标的原则 |
4.1.2 确定评价指标的依据 |
4.1.3 基于投入与产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4 评价指标的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 基于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的评价 |
4.2.1 DEA方法 |
4.2.2 改进时间序列DEA模型 |
4.2.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4 应用及结果分析 |
4.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 |
4.3.1 BP神经网络方法 |
4.3.2 评价指标处理 |
4.3.3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应用 |
4.3.4 BP神经网络评价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比较研究 |
5.1 与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
5.1.1 比较分析模型及比较样本企业选择 |
5.1.2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比较分析 |
5.1.3 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分析 |
5.2 与国外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 |
5.2.1 国外样本油气公司简介 |
5.2.2 国内外油气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 |
5.3 小结 |
第6章 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策略及建议 |
6.1 研究结果及原因分析 |
6.1.1 研究结果 |
6.1.2 原因分析 |
6.2 策略与建议 |
6.2.1 基于企业管理层面的提升策略 |
6.2.2 针对政府层面的提升建议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G公司轿车市场营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1.6 本文创新点 |
2 理论综述 |
2.1 传统营销理论综述 |
2.2 新兴营销理论 |
3 中国轿车市场环境分析 |
3.1 中国轿车业发展现状 |
3.2 中国轿车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
4 G 公司发展历程与 SWOT 分析 |
4.1 G 公司发展历程 |
4.2 G 公司 SWOT 分析 |
5 G 公司轿车业务模式分析 |
5.1 国内外汽车营销模式 |
5.2 国内外汽车营销模式分析 |
5.3 G 公司“EOD”营销模式 |
5.4 G 公司营销模式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 |
6 G 公司经营模式创新 |
6.1 G 公司组织模式分析 |
6.2 G 公司商业发展模式 |
6.3 G 公司盈利模式创新 |
7 研究结论及不足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广东汽车专卖店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与员工离职倾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综述 |
2.1.1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容 |
2.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容 |
2.1.3 企业社会表现 |
2.1.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5 企业对员工的具体责任研究 |
2.2 离职理论的相关探讨 |
2.2.1 离职的概念 |
2.2.2 离职倾向的概念 |
2.2.3 离职的影响 |
2.2.4 离职模型 |
2.3 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理论 |
2.3.1 工作满意度定义 |
2.3.2 工作满意度之影响因素 |
2.4 企业社会表现、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 |
2.4.1 企业社会表现与工作满意度 |
2.4.2 企业社会表现与离职倾向 |
2.4.3 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背景介绍 |
3.1.1 我国汽车销售模式 |
3.1.2 我国汽车销售业营销人员凸显的问题 |
3.1.3 我国汽车销售业履行员工责任的必要性 |
3.2 研究模型 |
3.2.1 研究模型框架 |
3.2.2 相关变量的概念界定 |
3.3 问卷设计 |
3.3.1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的设立 |
3.3.2 工作满意度指标体系的设立 |
3.3.3 离职倾向指标体系的设立 |
3.4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
3.4.1 人口统计变量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3.4.2 人口统计变量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3.4.3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3.4.4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3.4.5 员工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3.4.6 工作满意度在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
3.5 数据统计工具及方法 |
3.6 预测试分析 |
3.6.1 项目分析 |
3.6.2 因子分析 |
3.6.3 信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统计分析 |
4.1 被试 |
4.2 信度分析 |
4.3 效度分析 |
4.3.1 效度分析的判断标准 |
4.3.2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效度分析 |
4.3.3 工作满意度的效度分析 |
4.3.4 离职倾向的效度分析 |
4.4 相关分析 |
4.4.1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工作满意度相关分析 |
4.4.2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离职倾向相关分析 |
4.4.3 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相关分析 |
4.5 假设检验 |
4.5.1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4.5.2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4.5.3 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4.5.4 工作满意度的中介效应 |
4.6 方差分析 |
4.6.1 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 |
4.6.2 不同年龄的员工群体的方差分析 |
4.6.3 不同学历的员工群体的方差分析 |
4.6.4 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群体的方差分析 |
4.6.5 不同职务的员工群体的方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 研究结果 |
5.2 研究结果讨论 |
5.2.1 不同属性的被调查者对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影响 |
5.2.2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5.2.3 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5.2.4 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 |
5.2.5 工作满意度在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与离职倾向的中介作用 |
5.3 研究的启示与建议 |
5.3.1 加强对员工法律责任的承担 |
5.3.2 加强对企业自行裁量责任的承担 |
5.3.3 树立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的理念 |
5.3.4 倡导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
5.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5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6)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本论文研究目的 |
二、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三、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所持的基本观点 |
四、论文研究的基本进路和视角 |
第一章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导论 |
第一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中的文化、文化产业 |
一、“文化”的解读 |
二、文化产业 |
三、文化产业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内涵及其对象的分类 |
一、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内涵 |
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对象的分类 |
第三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与相关国际贸易之关系 |
一、国际文化服务贸易与国际服务贸易的关系 |
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与国际知识产权贸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渊源、价值、原则 |
第一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论要 |
一、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语义分析 |
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渊源 |
三、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特点 |
四、普遍与多元: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贸易基础和文化基础的理论探析 |
五、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规制对象 |
第二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价值理念 |
一、当代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价值理念 |
二、未来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价值理念之构建 |
第三节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基本原则 |
一、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公共利益保障原则 |
二、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法律保留原则 |
三、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的比例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际文化产品贸易的国际法规范 |
第一节 GATT/WTO 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之规范 |
一、GATT1947 |
二、WTO 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关的规则 |
三、GATT/WTO 争端解决机制中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关的争端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之规范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54 年海牙公约》和《1970 年公约》 |
二、《佛罗伦萨协定》及其《内罗毕议定书》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公约》 |
四、小结 |
第三节 双边/区域协议对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之规范 |
一、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三、欧共体/欧盟的文化产品贸易规则 |
四、小结 |
第四节 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关的其他国际协定 |
一、与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有关的国际知识产权公约 |
二、多边投资协议(MAI)草案 |
三、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多样性公约和WTO 规则之冲突与调和 |
第一节 文化多样性公约与WTO 规则冲突之分析 |
一、认定条约冲突之规则 |
二、文化多样性公约与WTO 规范的可能冲突之处 |
第二节 在文化多样性公约框架内寻求调和之方法 |
一、国际条约之间的冲突规则 |
二、在文化多样性公约框架内寻求调和之方法 |
第三节 在WTO 框架内寻求调和之方法 |
一、DSB 对国际文化产品贸易争端的管辖权 |
二、非WTO 协定在DSB 争端解决中的适用问题 |
三、文化多样性公约在DSB 解决文化产品贸易争端中的援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管制法体系之完善 |
第一节 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管制法之现状 |
一、中国现行文化立法 |
二、加入WTO 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冲击与挑战 |
第二节 其他国家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政策和规则的经验与启示 |
一、美国的经验和启示 |
二、加拿大的经验和启示 |
三、法国的经验和启示 |
四、日本的经验和启示 |
五、韩国的经验和启示 |
六、可供中国借鉴的国外文化产品贸易管制之成功经验 |
第三节 建立完备的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法律体系 |
一、国际文化产品贸易规则的目标定位 |
二、我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三、构成中国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体系的各系统与要素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基于CGE模型的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汽车产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
1.2.2 FDI 溢出效应的研究综述 |
1.2.3 溢出效应的一般均衡研究综述 |
1.2.4 小结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章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回顾与现状 |
2.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1 初期建设阶段(1953~1978) |
2.1.2 发展壮大阶段(1979~1993) |
2.1.3 调整与发展阶段(1994 至今) |
2.2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描述——加入WTO 后的发展新阶段 |
2.3 小结 |
第3章 FDI 溢出效应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
3.1 FDI 溢出效应 |
3.1.1 概念界定 |
3.1.2 FDI 溢出效应的发生渠道 |
3.2 FDI 溢出效应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途径 |
3.2.1 市场竞争效应分析 |
3.2.2 示范——模仿效应分析 |
3.2.3 产业链接效应——上下游产业间溢出分析 |
3.2.4 培训效应——人力资源溢出分析 |
3.2.5 产业聚集效应分析——汽车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
3.3 FDI 溢出效应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 |
3.3.1 提高汽车产业质量 |
3.3.2 加速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 |
3.3.3 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
3.3.4 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
3.4 中国汽车产业FDI 溢出效应的现实约束 |
第4章 嵌入FDI 溢出效应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
4.1 MCHUGE 模型特征 |
4.2 外资汽车产业和内资汽车产业的技术处理 |
4.3 技术外溢模块 |
4.4 基础数据库的拆分 |
4.5 基准模拟场景设计 |
第5章 汽车产业FDI 溢出效应与汽车产业发展的模拟分析 |
5.1 汽车产业FDI 溢出效应的模拟场景设计 |
5.2 低增长情形下汽车产业FDI 溢出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
5.2.1 内资汽车产业技术进步596的一般均衡分析 |
5.2.2 twistcar 偏好变化596的一般均衡分析 |
5.3 高增长情形下汽车产业FDI 溢出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以农产品反倾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以往研究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五、论文的框架结构 |
六、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倾销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
一、倾销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定义 |
二、学术界对倾销与反倾销行为的观点 |
三、法经济学分析方法理论 |
四、倾销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
第三章 美国反倾销法律规则及其经济分析 |
一 、美国反倾销立法概况 |
二、美国反倾销法的实体规则 |
三、美国反倾销法的程序规则 |
四、美国反倾销法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规则 |
五、美国反倾销法修改的最新进展 |
六、美国反倾销的经济损益分析 |
七、美国反倾销法评析 |
第四章 美国反倾销立法对中国的影响 |
一、中国反倾销立法概况 |
二、中美反倾销立法的比较 |
三、完善中国反倾销立法的对策建议 |
第五章 美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
一、美国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反倾销歧视性政策 |
二、美国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原因 |
三、未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反倾销应诉的影响 |
四、中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对中国的影响 |
一、美国反倾销的总体状况 |
二、美国对华反倾销现状 |
三、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影响 |
四、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
五、防范美国对华反倾销策略的对策建议 |
第七章 美国在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的立场对中国的影响 |
一、美国反倾销法对多边反倾销规则的影响 |
二、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中美国和其他成员的立场 |
三、反倾销规则谈判的利益分析 |
四、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难点分析 |
五、多哈回合反倾销谈判展望 |
六、中国应采取的立场和谈判策略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典型案例分析 |
一、美国对华虾产品反倾销案情介绍 |
二、美国对华虾产品反倾销案特点分析 |
三、美国对华虾产品反倾销案的法律分析 |
四、美国对华虾产品反倾销案的经济损益分析 |
五、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 |
二、外文类 |
三、互联网网站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9)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与背景 |
1.1.2 汽车产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2 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2.1 消费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 |
2.1.2 西方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 |
2.1.3 消费理论的新发展 |
2.2 经济增长理论 |
2.2.1 西斯蒙弟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2 马尔萨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3 凯恩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 |
2.2.5 其他经济增长理论 |
2.3 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3.1 克拉克的理论 |
2.3.2 马歇尔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 |
2.3.3 钱纳里的结构经济学 |
2.3.4 筱原三代平的产业结构理论 |
2.3.5 创新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车消费的关联性研究 |
3.1 汽车产业的关联方式 |
3.1.1 前向关联 |
3.1.2 后向关联 |
3.2 关联效应理论 |
3.2.1 投入产出理论 |
3.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3.2.3 产业集群理论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汽车消费现状 |
4.1.1 我国汽车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2 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现状分析 |
4.2 汽车消费的国际比较 |
4.3 汽车消费的变化趋势分析 |
4.3.1 世界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2 我国汽车消费的发展阶段 |
4.3.3 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 |
5.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
5.1.1 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
5.1.2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5.1.3 城市化水平 |
5.1.4 业内竞争 |
5.2 消费者的收入情况 |
5.2.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
5.2.2 居民收入差距 |
5.3 汽车价格 |
5.3.1 原材料供应 |
5.3.2 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程度 |
5.3.3 产业内重组情况 |
5.3.4 汽车进出口及加入WTO 的影响 |
5.4 消费政策 |
5.4.1 汽车消费政策 |
5.4.2 汽车消费的附加成本 |
5.4.3 汽车金融服务 |
5.4.4 消费观念 |
5.5 消费环境 |
5.5.1 市场经济法律法规不完善 |
5.5.2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 |
5.5.3 相关服务业没有统一标准 |
5.6 能源供应 |
5.6.1 能源储备 |
5.6.2 能源价格 |
5.7 城市规划与交通管理 |
5.7.1 城市规划 |
5.7.2 交通设施与交通管理 |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6.1.1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拉动作用 |
6.1.2 我国汽车消费对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的拉动 |
6.2 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1 我国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2 我国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6.2.3 我国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6.2.4 我国汽车消费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 |
6.3 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1 我国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3.2 我国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6.4 我国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6.4.1 我国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6.4.2 我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6.5 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总体描述 |
6.5.1 我国汽车消费的积极作用 |
6.5.2 我国汽车消费的消极作用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汽车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7.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拉动作用 |
7.1.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1.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本省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的拉动作用 |
7.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1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钢铁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2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橡胶产业的拉动作用 |
7.2.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公路建设业的拉动作用 |
7.2.4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其他行业的拉动作用 |
7.3 吉林省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1 吉林省整体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3.2 吉林省私人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总量的拉动作用 |
7.4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多元统计分析 |
7.4.1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主成分分析 |
7.4.2 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对策与建议 |
8.1 提高收入水平,促进汽车消费 |
8.1.1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
8.1.2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
8.1.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收入预期 |
8.2 加快技术创新,降低汽车价格 |
8.2.1 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规模经济 |
8.2.2 企业加强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
8.2.3 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
8.3 完善汽车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 |
8.3.1 整顿汽车收费,鼓励小排量汽车消费 |
8.3.2 完善汽车信贷服务体系 |
8.3.3 尽快推出燃油税 |
8.3.4 优化消费环境 |
8.4 政策安排 |
8.4.1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
8.4.2 加快开发新型汽车原材料,促进原材料的循环使用 |
8.4.3 加快开发石油替代能源 |
8.4.4 推广使用柴油汽车 |
8.4.5 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法规 |
8.4.6 科学进行交通规划和设计 |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一:全国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附录二:吉林省汽车消费的逐步回归分析过程 摘要 Abstract |
(10)中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 |
1.2 基本假设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和内容结构 |
1.4 研究方法探讨 |
1.5 主要观点和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业组织理论综述 |
2.1 产业组织理论渊源 |
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1 市场结构理论 |
2.2.2 市场行为理论 |
2.2.3 市场绩效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2.3.1 芝加哥学派 |
2.3.2 新制度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
2.3.3 可竞争市场理论 |
2.3.4 新的分析方法的引入 |
2.4 我国汽车产业组织分析的综述 |
第三章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
3.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简要历史 |
3.1.1 世界汽车工业中心的四次转移 |
3.1.2 世界汽车产量增长及构成 |
3.1.3 世界汽车的普及的基本情况 |
3.2 世界轿车发展的基本现状与走势 |
3.2.1 简单回顾 |
3.2.2 基本现状与走势 |
第四章 我国轿车发展概述与轿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4.1 我国轿车发展概述 |
4.1.1 起步阶段(1958-1982) |
4.1.2 全面发展阶段(1983-至今) |
4.2 轿车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4.2.1 汽车业已成为我国工业化新时期的新兴主导产业 |
4.2.2 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
4.2.3 从汽车关联性出发,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
第五章 我国轿车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轿车供给的因素 |
5.2 影响轿车需求的因素 |
第六章 我国轿车产业组织分析 |
6.1 我国轿车的市场结构分析 |
6.1.1 市场集中度的测量 |
6.1.2 对集中度的评价 |
6.1.3 纵向一体化 |
6.1.4 规模经济 |
6.1.5 进入壁垒 |
6.1.6 产品差异化 |
6.2 我国轿车厂商的市场行为分析 |
6.2.1 价格行为 |
6.2.2 产品策略 |
6.2.3 有关广告宣传活动方面的策略 |
6.2.4 并购重组行为 |
6.3 我国轿车产业的市场绩效 |
6.4 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的关系分析 |
第七章 我国轿车产业组织政策与建议 |
7.1 产业组织政策简述 |
7.1.1 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与分类 |
7.1.2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 |
7.1.3 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 |
7.2 我国轿车产业的结构规制与行为规制 |
7.2.1 轿车产业的市场结构规制 |
7.2.2 轿车工业的企业行为规制 |
7.3 我国轿车产业的其他相关政策 |
7.3.1 轿车产业的技术政策 |
7.3.2 轿车产业的消费政策 |
7.3.3 支持关联产业发展的政策 |
7.4 产业政策建议 |
7.4.1 继续推动汽车产业横向重组和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7.4.2 促进汽车零部件的发展 |
7.4.3 改善轿车消费环境 |
第八章 基本结论和研究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WTO对我国汽车销售业的冲击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D]. 邵冰. 吉林大学, 2020(03)
- [2]中美贸易战对沪深股市相关板块影响研究[D]. 张卫东.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3]油气垄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D]. 杨洋.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1)
- [4]G公司轿车市场营销模式研究[D]. 许建彬. 中国海洋大学, 2011(12)
- [5]广东汽车专卖店对员工承担社会责任与员工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 廖颖端.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6]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D]. 张蹇. 苏州大学, 2010(10)
- [7]基于CGE模型的FDI溢出效应对我国汽车产业影响研究[D]. 赵晶. 湖南大学, 2008(09)
- [8]美国对华反倾销的法经济学分析 ——以农产品反倾销为例[D]. 廖秀健.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9]我国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研究[D]. 董本云. 吉林大学, 2006(11)
- [10]中国轿车工业的产业组织研究[D]. 丰志培. 合肥工业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