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技巧与创新论文_李志正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64

摘要:EPC项目设计阶段是总包方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阶段,合理化的设计管理可以在保证业主需求及建筑品质的前提下控制工程造价,识别和管控建造及运维风险,节省项目投资,前瞻性的为建设单位节约项目运营成本。本文依托于中欧装配式建筑EPC项目,通过对设计管理活动的实践探索,旨在总结设计阶段项目如何通过设计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创新来落实装配式项目的“目标成本”的管理和管控,实现价值创造。

关键词:设计管理;装配式建筑EPC项目;技巧和创新;价值创造

1前言

中欧装配式建筑EPC项目是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的首发配套建设项目,被列为天津市2018年度装配式建筑工程示范项目,也是天津首个以“装配式+EPC模式”实施的商服综合体。

2项目概况

本期研究的项目是我司在津承接的首个EPC+钢结构装配式建筑项目,是集生活配套、社区医疗、运动健身、特色餐饮、亲子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体验式综合商业街区。占地面积约2.4万㎡,建筑面积约6.5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4.7万㎡,地下建筑面积约1.8万㎡。建筑装配率为50%,绿建二星,满足国家海绵城市相关要求。

项目由我司与天津市某设计院组成联合体承接,合同范围包含规划许可证及之后的全部报批报建报装、修详规设计、方案深化、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专项设计及大宗材料与设备的招采、工程建造、调试和验收交付,是全生命周期相对完整的总承包项目。

本项目设计阶段价值创造的技巧和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重点工作:招采资源前置、模块标准化设计、建造方案比选。

招采资源前置是解决品质与成本之间矛盾的控制手段,模块标准化设计应用于装配式建筑可以标准化复制,在深化设计中注重建筑部品标准化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建造方案比选可以在兼顾成本控制的前提下实现建造有序,便利施工。

3设计管理技巧与创新

3.1招采资源前置

设计管理团队从招采前置着手,在方案设计完成后初步设计启动时就着手招采工作,组织有经验、有实力的专业分包单位提前入场参与初设图纸的设计及深化,为概算编制提供精确数据支撑,使概算更为准确,降低业主风险,使总承包商获得风险溢价。设计从指定品牌、材料优缺点等角度出发,配合招采,严格把控外立面材料、机电设备、电梯、装配式泳池等的选择。“专业人做专业事”,充分发挥专业分包的专业设计能力,帮助项目在设计阶段就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利用优质分包的经验对设计方案与施工图进行会审、核量、报价与指标分析,使项目设计与招采高度融合,确保设计优质、成本可控。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分包寻求合作的期望,借助其资源辐射面,考察更多的同类项目和类似工程,收集同类工程的招标文件、合同版本与结算指标,汇总建立分包成本数据库,检索分析成本组成与利润点。

例如立面,设计方案采用的千思板为指定品牌板材,采购成本高,采购周期不可控,一旦选用,项目后期建造进度及招采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必须从招采入手,向业主做出合理化建议(见表1:方案外立面材料、种类选型分析及建议)。

3.2模块标准化设计

设计管理团队从平面功能着手,标准化商业营业网点布局及交通核布置,为后期构件部品装配式详图设计、工厂标准化生产提供保障,实现模块标准化设计。如疏散楼梯设计,除无法调整外均采用一下标准化设计模组,现场施工简便高效的同时加快施工周期:

3.3建造方案比选

3.3.1以桩基方案比选为例,侧重根源优化

通过分析桩径变化与单桩承载力变化规律,得出结论:桩径越大,桩身单方混凝土承载力越小,混凝土含量增多,配筋加大,承台、砖胎膜、土方及防水工程量增多(见下表2:单桩承载力分析(桩径变化与承载力变化相互间规律))。

通过对0.65m与0.80m桩径的桩基工程总量对比分析(见下表3:0.65m与0.80m桩径的桩基工程总量对比分析),得出结论:0.65m桩根数较0.80m桩多118根,但混凝土节省约五分之一,纵筋节省约三分之一,箍筋节省约五分之一。同时,若进行试桩试验优化,650由于单桩承载力低,有优化空间,按照传统试桩经验,0.65m的桩基方案可优化量约10%,意味着1122根的桩基个数可优化为1010根左右,但单桩承载力高的800桩基方案基本无优化空间。

基于以上数据支撑,在优先选择0.65m钻孔灌注桩的桩基方案基础上,通过对钻孔灌注桩与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方案比选,得出结论:0.6m后压浆桩根数较0.65m钻孔灌注桩多81根,但混凝土节省约五分之一,纵筋基本持平,箍筋节省约五分之一,我们优先选择设计后压浆钻孔灌注桩,实现整体桩基工程造价节约10%,实现成本控制与设计、商务测算的完美融合。

4结语

综上,总承包商在设计阶段建立集成设计管理体系,通过招采前置、模块化设计、方案比选等措施,完善项目设计管理,综合利用专业分包资源,对设计方案进行全方位比选与多维度评价,提升EPC项目的设计优化能力,从项目成本的源头抓起,向设计管理要效益,强化目标成本的把控。

设计阶段成本分解主要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成本测算和分解。因此总承包方重视成本控制的抓手就是将成本管理重心前移,在项目设计进场甚至投标阶段形成详细、准确的设计管理策划,结合设计管理的一些技巧,加强设计优化深化管理创新,确定限额设计控制指标,从根源获得项目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尔旦,孙长超,李托.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管理要点[J].山西建筑, 2018.

[2]杨思忠,任成传,刘兴华.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厂设计与管理技术探讨[J].混凝土世界,2017(9).

[3]孙英.针对突出问题 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J].住宅产业, 2016(12).

[4]张川,周东锋.装配式绿色建筑创新设计与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8.

[5]纵斌.基于施工易建性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研究[J]. 施工技术, 2018.

论文作者:李志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管理技巧与创新论文_李志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