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A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研究_科技论文

基于OA视角的学术论文网络发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论文论文,视角论文,网络论文,OA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OA视野下的网络期刊及仓储

自学术期刊危机产生以来,开放存取或开放获取(Open Access,简称OA)这个概念令许多学者和出版界眼前一亮,并积极参与尝试。2001年,布达佩斯会议首次将通过因特网免费提供全文的一部分文献命名为“开放访问文献”。从此,在学术界、出版界和图书馆界产生了一场旨在使学术论文可经因特网免费获取、传播的开放访问运动。

目前开放存取公认的两种途径——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仓储得到研究界普遍关注。开放存取仓储可分为学科仓储和机构仓储。其中arXiv是知名度最高的学科OA仓储,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收录了1991年至今的物理学、数学、非线性科学、计算机科学、数量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文献。截至2010年9月,全球已有16个国家、53个研究机构和管理资助机构制定了明确的开放获取政策。96家科教机构提出开放存储政策,要求成员在机构知识库中开放存储学术成果。与此同时,开放出版期刊也在快速增长,当今世界上同行评议的开放出版期刊已达5300多种[1]。面对全球蒸蒸日上的OA态势,我国OA期刊发展如何?笔者认为值得思索。

开放存取仓储包括机构仓储和学科仓储。根据DOAR的统计,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登记的OA机构仓储仅仅8个。面对各国开放存取的加速发展,与OA紧密相关的论文网络发表在我国似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通过对读秀知识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的检索,发现探讨此类问题只有寥寥20余篇,与大量发表的OA研究论文相较仅仅是其冰山一角,而且研究者主要集中于赵蓉英、刘国亮、曹兴等人,他们在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质量管理、共享模式及版权保护上做了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在“先发表后评审”的OA模式中,论文的网络发表这一环节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2 学术论文网络发表与传统期刊论文发表利弊比较

从目前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大多认可赵蓉英的观点,网络发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2],传统期刊论文转化为网上信息的属于广义范畴的网络发表,而目前众多学者探讨的是狭义的论文网络发表,即从论文的公布、传递等环节全部都是在网上进行,目前研究者普遍以这种原创的学术论文网络发表为研究对象,本文亦然。论文的网络发表与论文在传统期刊发表利弊大约可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从发表的模式来看,论文的网络发表具有周期短、容量大的优势

众所周知,论文的传统发表需要经过投稿、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诸多环节,导致发表周期长;网络发表采取“先发表、后评审”方式,能够通过网上论文发表平台系统自动生成,因此周期很短。远远低于传统期刊发表论文的周期,同时,海量的平台能够接受更多论文,而传统期刊由于版面有限往往无法满足大量学术论文的发表需求。

2.2 从论文的质量管理上看,目前网络发表质量管理略逊于传统期刊发表

网络发表虽然具有信息传播时效性强、检索功能齐全、交互性强、阅读灵活等特点,但是质量参差不齐是论文网络发表发展的一个瓶颈[3]。由于宽松的发表环境,使人们有可能会放松对论文严谨的把握。虽然一些仓储,如“中国科技在线”也采用了同行评议法,但是发表在先的论文,由于观点的随意性、数据的不确性有可能左右读者的判断力,使得人们在引用网络文献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而传统期刊一般有着严格的三审制度,在论文质量把关上具有明显优势。

2.3 从引用文献角度,网络发表的论文易于被引者采用

纸质版的论文往往是单一的引用渠道,而网络期刊支持超链接,通过相关引文、注解或参考文献可快捷地连接到所需的论文,引用和被引用的文献都可以通过超链接很方便地组织到一起,方便读者的使用,依靠因特网广泛的传播性大大提高论文的被引用率。据调查,OA出版可以显著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2001年,Lawrence以RsearchIndex为研究工具,分析了1119924篇来自计算机科学及相关学科的会议论文,结果证明获得较多引用而且发表较晚的论文有很多都是可在线获取的论文;没有上网的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是2.74,而上网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为7.03,后者是前者的2.6倍[4]。当然论文的提早公开可能导致OA论文比传统论文更多地被引用,这部分引用不是由在线发表引起的,而是由提早公开带来的[5]。尽管如此,网络发表的论文引用率还是显而易见的。

2.4 从论文编辑角度来看,网络发表的论文更具时效性与灵活性

由于论文的网络发表一般都有支持的技术平台,无论作者的发表、编者的审稿,还是历史记录的查询都可以通过技术平台实现。不受时间空间的约束,作者可以随时对自己发表的作品进行修改。而一旦作者投稿于传统期刊,只能依据编者的意图进行删改,因此在论文作者观点更新上,网络发表更为灵活、自由。

2.5 从互动交流来看,网络发表的论文交互性上明显优于传统期刊的发表

网络发表大都通过技术平台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互,作者与读者能随时随地沟通,作者可以随时根据读者的建议对其作品进行修改,同时了解读者的反应,对评价论文质量、提高作者的研究水平大有裨益。

2.6 从论文保存角度,网络发表的论文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网络发表的科技论文通常是保存在硬盘、服务器等存储介质上,当这些介质受到损坏时,就会对其中的信息造成一定的风险,从而影响论文的正常传播、交流。而传统期刊易于收藏、翻阅。

综上所述,在论文网络发表模式中,无论是作者、读者、还是同行评议专家,因为因特网这个特定的环境,他们的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中的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论文的作者,作为学术成果的创造者,其学术活动的方式、环境、条件都将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他们在突破传统出版理念时,及时更新观念,以开放存取的视角面对因特网上学术的发展,促进知识共享。

3 案例分析

目前国内运作较好的OA三大学科仓储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它们为学术论文的网络发表提供便捷的通道,为快速交流创新思想和科技成果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笔者认为有必要回顾其建设和发展历程,以期了解我国论文的网络发表。

从表1可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应该是三大仓储中运作最好的一家。界面友好,版面内容丰富,而且质量水准、创新性、影响力在学术界日渐树立起口碑。但其他两家也各有特色。奇迹文库是由一群年轻的科学、教育与技术工作者创办,非赢利性质的网络服务网站。他们以为中国研究者提供免费、方便、稳定的Eprint平台为宗旨;并提倡开放共享理念。他们对论文发表的要求相对宽松,已经正式出版的文章如果作者拥有网络权仍然可以在Eprint服务器上张贴。对于在Eprint服务器上能否张贴别人的文章,原则上是不可以的,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是允许的:(1)版权所有者允许在互联网上由他人复制、传播其作品;(2)超过版权保护期限的经典性文献。但在发表论文上他们审核相对宽松,网站上充斥太多的广告,与严肃的学术气氛格格不入。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联合建设,是一个以提供预印本文献资源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实时学术交流系统。它由国内预印本服务子系统和国外预印本门户子系统两部分构成。它的页面是依托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网站而建设,收录论文有限。但由于是粗略审核,该系统在论文质量、仓储建设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表1 三大学科仓储比较

值得一提是,2003年创建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目前它的权威性、良好质量已经成为国内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重要平台。2010年5月他们推出新版网站。采用了先进的SOA系统设计架构,用户界面更加清新友好。譬如:首发论文增加了全新的论文模板,包括中文模版与英文模板,实现了论文信息与作者信息的智能化提取;优秀学者与自荐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增加了学者的分项浏览功能与搜索功能,开设了学者访谈等专栏,并对热门学者的最新动态进行跟踪报道;并定期选取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为主题展开深度挖掘;新增了论文快搜和标签等功能。他们还对前50名高效首发论文按三星级以上论文占总评审论文比例排序,对在线发表论文星级统计排序、在线发表论文统计排序、优秀学者专栏浏览次数统计、“优秀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学者人数统计排序等。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数据更新量首发论文共48067篇、优秀学者论文共73831篇、自荐学者论文共21656篇、科技期刊共403791篇。笔者选择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上发表论文前10位高校排序统计数据如图2、图3。

从以上图例可以看出,在线上的“优秀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学者主要来自国内许多知名高校,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发文率较高的院校主要分布在理工院校,而综合性大学及师范类院校在前10名中较少见,原因在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更多地是面向科技领域的研究者,当然我们也看到基于OA角度的论文网络发表逐渐在高校中开始拥有稳定的作者群。

图2 在线发表论文前十名高校统计

图3 “优秀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学者人数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统计数据截止到2010年11月30日

另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发展OA仓储时,还注重与传统期刊结合。他们创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电子期刊为正式刊物,择优选取在线发表的四星五星级优秀论文,颇具学术影响力。依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报道,在2010年所列出的前504种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综合期刊中,《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报复合影响因子为0.929,排名第22位。以上数据均表明,《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报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期刊所发表论文的影响力在全国科技期刊界不断扩大。

4 障碍与前景

据曹兴的小样本调查和实地走访,他认为网络发表论文在目前的知晓度、认同度和使用程度都不太理想[6]。事实上,笔者也考察了目前各高校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情况,结论是传统期刊依然是他们的首选。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客、个人网站风行的因特网上,人们可以不因传统期刊的喜好而作,不为稿酬而写,各类文学体裁粉墨登场,大批网络写手应运而生。为何因情景而作、因感而发的文学作品网络发表能够很快博得人们的青睐,而学术论文的网络发表为何始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如下方面的障碍。

4.1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缺乏完整的条例

学术成果往往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大量心血,当他们把学术成果公之于世时更多地是想得到社会的认可,而目前对于网络上发表的论文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评价条例模糊,作者对网络发表形式的社会认可度充满了忧虑。

4.2 传统的考核标准束缚,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单位的科研考核机制是必须发表在权威刊物上的论文才能作为科研人员职称评定及晋升的条件,并给予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因此,科研人员更偏好选择在业界学术影响力更大的期刊作为论文发表的平台,以期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声誉;而目前网络发表论文尚未纳入科研绩效的考核体系,更没有专门的评估机构对此进行过学术价值的评价。因此,作者的顾虑和读者的不信任使得论文网络发表举步维艰。

4.3 版权保护模糊

学术论文网络发表与共享的版权纠纷主要体现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论文作者权益侵权[7]。无论是国外的arXiv、Springer Open Choice,还是国内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对于库内科技论文的版权管理一律采取版权归作者的原则。现行科技论文网络版权的法律依据主要是2005年由国家版权局与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对网络环境下科技论文网络著作权人采取保护的措施。此外,还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和《著作权法》。但是目前,科技论文网络版权的保护还处于一种不明确的模糊状态[8]。以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为例,其网站上设有学术监督栏,对一些违规的作者予以谴责,并3年内禁止在其网站上发表论文,对维护版权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复制、盗版其网站上的论文再在其他网络平台上发表或者在科技期刊上发表,则没有相关的技术措施。网络发表与共享平台应当充分重视作者的论文版权保护,使用数字签名或数字指纹技术来保护网络科技论文的版权,从而保护作者的著作权权益。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行强制性存储政策,其有效实施可与开放获取运动有机地结合[9]。2007年,美国就签署强制性开放存取政策,该政策要求受NIH资助的研究人员必须将其经过同行评审的最终版本论文存放在美国医学图书馆在线文档库PubMed Central中。

2006年,我国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对由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的课题实行强制性存取政策,规定所有在研课题结题前课题承担人必须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表2篇以上论文,注明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及编号,结题时认定与其他刊物等同[10]。而这些举措都大大激励作者论文通过网络发表,促进学术交流。

目前国内一些机构也已经先行一步,例如在2010年10月结束的中国柏林会议上,中科院推出了强有力的扶持政策,鼓励研究人员将发表的、公共资助项目产出的论文存储到所在研究机构知识库中,并积极提供开放获取;支持开放发表论文,试验支持该院作者在重要开放出版期刊发表论文。

对于论文网络发表的质量管理,笔者还是认可同行评议机制,因为同行评议机制决定着学术界的社会认同、荣誉归属以及资源和利益的分配,虽然它可能因专家科学道德水平等影响因素而失去公正性,但它仍然是较为完善的数字学术出版质量控制机制之一[11]。而且通过网络平台能够实现评议专家、评议对象和读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从而促进知识共享。

虽然还有很多科研人员对OA很陌生,对论文的网络发表这一形式存在犹豫,但是我们应看到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宣传力度上成功的经验。自2007年3月开始,论文在线主编李志民博士先后在武汉、北京、广州等地的30多所高校开展了论文在线宣传活动,引起了高校师生广泛关注,目前该在线已经得到了近40所高校的认可,其发布的论文认可为符合研究生毕业、职称评定要求的论文。高校的认可不仅提高了论文作者对评价的信心,同时论文在线也获得许多宝贵的学术资源。虽然这些是星星之火,但是扩大宣传、优化评价机制始终是OA实践中的导向。

在OA建设中,为了促进论文的网络发表,除了呼吁政府、地方机构尽管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笔者认为还可以尝试建设开放存取论文引文数据库,通过对其OA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情况分析,提高网络发表论文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我国学术信息的获取性和可信度;还可以在审核基金项目时,建立基金支持开放存取的政策,要求受基金资助的论文必须以某种开放存取的形式提供访问[12]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势必鼓励更多学术研究人员把自己的成果放在网络上公开取用。

收稿日期:2011-01-13

标签:;  ;  ;  ;  ;  

基于OA的学术论文网络出版研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