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_谢碧红

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_谢碧红

长安镇图书馆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目前存在于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客观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关于优化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对策。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准,保障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档案管理保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问题;改进策略;

前言

在我国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的人事管理活动中,人事档案管理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人事管理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人事档案管理是一切人事管理活动开展的根本依据与保障。主要是由于在人事档案中,记录着个人所有的工作经历、学历、工作业绩等各类基础性资料,人事的晋升与调动等人事管理活动都要以此为依据。那么,对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来说,其属于文化事业的重要单位,更加应当注重人事档案管理这一关键的人事管理环节,为相关的人事管理活动的落实提供重要的档案资料保障。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许多的客观问题,并不能够切实的发挥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职能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深度分析这些客观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水准,为人事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真实的、完整的档案资料,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分析目前存在于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客观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人事档案管理意识

从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具体情况来看,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管理意识,并不能够摆正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位置,单纯的认为对于公共图书馆事业来说,人事档案管理只是形式化的工作,并没有实质意义。同时,基于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内部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外聘人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较低,对于工作的态度不够严谨,也缺乏重视程度。此外,公共图书馆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着一定的复杂性特征,工作量较大。而公共图书馆所设立的录用门槛又较低,致使许多人都不能够适应这种工作复杂的工作环境。因而,导致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流动性较大,难以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基础设施较为欠缺

由于我国社会体制的革新发展,对于各行业各领域都有了更加严格的基础设施要求。但是,在实际的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中,还是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现象。多数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是在运用比较陈旧的传统手法,进行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从人事档案资料信息的采集整理,到归档总结处理,是一个比较繁琐切且系统化的管理工作。在整个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环节上,如果还是运用陈旧的管理工作手法,不但不能做到系统化的处理,还会致使在人事档案管理处理的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有许多都是不能及时发现的,这就致使很对的人事档案存在着不够真实完整的现状。这些现状的存在,都是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所导致的。

(三)滞后性较为严重

从目前的公共图书馆的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中看,在信息化的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上,只局限于模块式的管理,并没有实行较为全面性的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目前的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只存在与内部模块中的基础信息与目录中体现。这就造成了整体的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着内部衔接不当问题,也是造成人事档案内部管理工作呈现着错综混乱的真实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探微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策略

(一)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想切实的实现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优化,就必须先树立正确的人事档案管理意识,摆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位置,将人事档案管理作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工作重心,切实的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虽然,我国目前多数的公共图书馆,都是聘用外部人员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人事档案管理的职能作用,保障人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就必须合理的设立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录用门槛,实行培训上岗机制,切实的提升所有人事档案管理在岗任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更好的保障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进展,为公共图书馆的一切人事管理活动提供重要的档案管理保障。

(二)逐步完善基础性设施

对于公共图书馆的人事档案管理来说,基础性设施主要包含着两个方面。其一,是硬件设施。基于公共图书馆的人事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特征,且工作量巨大,从人事档案的采集、分类、整理到归档封存都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那么,随着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人员的不断流动,人事档案资料就会随之不断的更新、调整。而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现实需求。因而,这就需要建立起规范化、标准化的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体系,对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模块的划分,并明确责任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人头上。切实的提高公共图书馆所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操作的规范性与标准化。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业绩较为突出的、操作最为规范的相关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予以奖励。从而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公共图书馆内部所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对待工作的积极性,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身人事档案管理相关操作的规范性;其二,引入先进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对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环境予以改善。人事档案系统软件,不仅能够对所有人事档案管理操作进行监控,避免了人为性的错误操作发生。同时,对于一些公共图书馆内部的人员解聘、聘用、晋升等管理行径,能够进行自动化的人事档案调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实际的工作量。而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环境上,应当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对人事档案保存库进行科学的防潮处理,避免一些时间较为久远的人事档案资料因受潮而出现残缺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构建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为了能够更好的保障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准,就需要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有效的利用信息化科学技术,构建起信息化的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以大数据为核心,建立起 团委、工会、纪监及党委等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化交流空间,实时的监控相关人事动态变化,自动化的采集与整理相关人事档案资料。从而切实的避免人为性操作导致出现人事档案资料不全的情况,更好的保障人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公共图书馆的人事管理来说,一切的人事管理活动都要以人事档案为依据才能够实现高效的人事管理。因此,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必须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深度分析存在于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进而制定出相关的改进措施。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为公共图书馆人事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完整的人事档案资料,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俭英,张成芳,郭淑芬.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浙江档案,2017,23(11):591-341.

[2]姜欣,江一哲,蒋雅琴.加强公共图书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之我见——以辽宁省图书馆干部档案整理工作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6,33(08):391-421.

[3]刘莉,曹利群,孙晓云,耿理清.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0(23):150-151.

论文作者:谢碧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  ;  ;  ;  ;  ;  ;  ;  

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考论文_谢碧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