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级党组织在忙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组织论文,村级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有8.6亿农民,农村党支部书记是亿万农民致富的领头雁、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可以这样说,村支书是党的农村政策得以在千家万户落实的桥梁,是广大农民向党和政府表述心声的纽带。“要致富,得有个好支部”,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开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第一责任人”的村支书,其工作环境宽松的程度又直接关系到这支队伍的稳定。
那么,当前村支书心头上有哪些困惑、疑虑?如何抹去他们额上的愁云?对此,我们有选择地对江苏省东台市300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分片组织了100名村支书座谈。
“病像”举要
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党员队伍中的精英和骨干,他们中的大多数同志有较好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乐于奉献。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上,他们能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被调查的300名村支书对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工作不折不扣。但调查中也发现,在村支书工作热情高涨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杂音”,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程度不同地动摇着这支队伍的“军心”:
●摊派集资不间断。这次调查的300个村,经济基础有强有弱,群众思想活跃的程度也不一,但从回收到的280份问卷统计看,91%的村支书反映,过去困扰着农村支书工作的两上缴、计划生育、殡葬改革、上河工等“四大难”,如今除少数“钉子户”刁难外,正逐渐为群众所认可,其工作的难度已大大减轻。可是,时下名目繁多的收费,使村支书成了部门利益和农民利益之间的“焦点”。据被调查的村支书反映,近两年来他们除向农民正常收取两上缴外,还经常接到有关部门的指令,先后向农民收取拖拉机黑色路面费、车船使用税、自行车税、带有强制性的农保费、育龄妇女计生保险金、门牌号码费、合作医疗费、追加的农业税、合作基金会投股金、生猪罚款、追加的蚕种特产税、水产特产税、以劳代劳费、大化肥厂集资、铁路集资、黑色路面费、幼儿园集资、追加的河工费、房产权发证费,等等。姑且不谈这些费用合理不合理,就说这些收费都一律落实给村干部,尤其是推到村支书身上,能不影响村支书及其他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关系吗?其可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针鼻子”能吃得消吗?
●兴办企业缺门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许多村的集体积累在逐渐减少,村支部和村委会对农民“统”的功能有所削弱,很多村拿不出多少集体积累来整改水系、兴办福利,而要增加集体积累的主要途径是兴办村办企业。可事实上,由村一级来兴办企业又谈何容易,有214名村支书反映有以下因素制约着:一是缺人才。广大农民由于长期厮守在自家的三分地上,很少有懂得什么是工厂管理、市场营销的。有的村办企业连普通工人也难以招收到。溱东镇有个村仅700多个男劳力,其中有500多人加入了中国8000万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大军里去了,村里办个厂,经常为缺工人而担心。二是缺少项目。据安丰镇洋洼副支书介绍,该村先后办过7爿厂,结果倒了7爿,前后亏损25万元,原因就出在农村地处偏僻,信息不灵,不了解市场行情,所上的项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最后免不了被市场所淘汰。三是缺资金。如今村有资金很少,甚至倒挂,即使银行愿意贷款,村办企业又没有谁敢担保,因而村支书普遍感到办企业资金问题异常突出。
●工资待遇欠合理。村支书们反映,少数群众夸张他们在职时是“挖人家的老子(实施殡葬改革)、杀人家的儿子(计划生育)、抠人家的袋子(收取各种费用),”以为会拿很高的报酬。事实上,由于村规模有大有小,集体经济有厚有薄,村支书与村支书之间的年工资差距很大。象东台市三仓镇有4个村支书年工资超万元,最高的达2万元,而新曹乡有的村支书年工资仅2千余元,低于年人均收人。据统计,6%的村支书认为工资待遇偏低。甚至少数村由于村有资金倒挂,包括村支书在内的所有村组干部去年的工资到97年4月还没有拿到手。报酬偏低,给村支书工作在家庭内外造成了很大的被动。不过,所有村支书最担心的还是他们离任后的去处及工资待遇,普遍希望有关方面要拿出具体的对策,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其他诸如各层各级对村里工作的轮番检查、验收、达标、升级等可有可无的活动,都程度不同地牵扯了村支书的精力,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对村支书这支队伍的稳定性留下了“隐患”。
“症结”号脉
有的村支书形容自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既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又要不断向群众收钱,还要做好村里的其他一揽子工作。他们迫切希望有关部门为他们“松松绑”。那么,形成上述制约村支书工作积极发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上级的政策被一些地方部门截留。各级党委、政府再三强调要控减农民负担,可到了一些部门那儿就打折扣,执行时就走调变味了。他们各自从部门利益出发,把负担一味地向农民身上转移,视农民兄弟为“唐僧肉”,这样就把矛盾的聚焦集中到村支书身上,村支书被迫带人去向农民讨、向农民要。78%的村支书反映,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每年度订阅报刊(主要指党报党刊)不得超过村当年的提留款。去年有一个村按规定已提留了2000多元,可到年终订阅数超过了6000元,订了6报24刊,各行各业都向村里施压。象这类揩农民的油、增加村支书额外工作量的事屡见不鲜,村村都有所反映。
●集体经济十分脆弱。办企业难,说到底是集体经济薄弱所致,经济基础差,人才招不进、留不下来,当然“缺人”,所需的资金也必然无人愿意担保,结果肯定是“缺钱”,这是一种恶性循环。集体经济脆弱,作为村支部办任何集体事业都得向群众伸手,自然“统”的能力就不强,村支书办什么事就难以达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再说,没有一定的集体积累,农民就成了村组干部真正意义上的“衣食父母”,工资都得从农民身上提取,怎么可能大幅度提高村支书及其他村组干部的待遇呢?可见,发展集体经济,对国家、集体和个人都显得极为迫切。从调查的情况来看,80%的村集体经济都不够理想。而凡是集体经济好的,那里的村风、民风都相对好,村支部一班人的报酬也高,开展工作就没有什么难度。
●部分农民分不清负担和义务的界限。一方面少数部门打政策的擦边球,增加农民的负担;另一方面部分农民分不清什么是应控减的负担,什么是应承担的义务,误把“义务”当“负担”,这样使处于夹层中的村支书左右为难,甚至遭到个别“钉子户”无理刁难,这也是造成村支书工作难开展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