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拖累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二元经济体制的约束,我国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长期分割和对立。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战略,而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任务远未完成,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正在建设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新农村建设、工业化和城市化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三者间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和实践界逐步凸现出来。是对立还是互动,谁是政府第一价值取向,孰轻孰重等问题开始争论起来,目前学术界和实践界意见很不一致,尚未有定论。本文欲从中国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探讨三者的关系。
一、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认识的误区
目前,对三者关系认识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种观念是认为新农村建设拖累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如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参加2006年搜狐主办的“新农村建设”沙龙时就指出,“新农村建设必然和城镇化是同时进行的,如果没有城市化,眼睛光看着农村,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失败的。新农村建设这个口号应该加以补充,就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而且要把城镇化放在最主要的地位”①。华生也认为,城市化率低是我国新世纪发展的主要矛盾②。主要论据是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偏低,在资源包括政策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仅新农村建设搞不好,而且延缓了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还有的人更片面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就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这样会忽略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国家加大加重对农村的投入比例,减少对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投入,造成城市化与工业化已用和可用资源的“侵占”或“旁落”。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大多对中央工作重心逐渐向农村转移的做法提出了异议;持有这种观念的地方政府大多使新农村建设处于被动或流于形式,也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
第二种观念是认为工业化妨碍了新农村建设。刘福垣认为,社保、教育、医保这三大问题是挡住农民进城的门槛,实际上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拖了农村发展的后腿[1] 7。持有这种观念的人是很普遍的,不仅存在于地方政府层面,而且更广泛存在于知识分子和普通老百姓中。人们长期受“无工不富”思想的约束,认为建设新农村更多的是向工业和城市索取,尤其在新农村建设还没有形成了自身供给系统之前。目前,欠发达地区政府大多实施“工业强省”或“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而无一例外的是没有一个省或市实施“农业强市”发展战略。所以,持有这个观念的人认为工业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障碍,工业化分散了政府的工作重点和行政资源,地方政府往往不能同时顾及两个方面,在目前政绩考核机制既定的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必然成为政府第二甚至第三选项。
第三种观念是新农村建设仅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补充,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农村建设的障碍。谢扬认为,新农村建设历史上有过这样那样的经验教训,但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2] 13。也有人认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认为城市化占用了农村发展资金和农民廉价土地,主张放慢城市化步伐。持有这个观念的人认为城市化的发展就是要消灭农村,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田园秀美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认为城市化发展只注重改善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忽视农民生存的诸多利益。实际上更准确地说,我国的城市化应为“城镇化”,本文使用城市化概念是沿用大多数人熟悉的一种习惯说法。如果把城市化理解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就能把城市化的发展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而不是要把两者对立起来。本文认为,小城镇是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二、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要搞清楚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三者的关系,必须把三者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分析,孤立和静止地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会走进死胡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和最终归宿。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中国现代化进程决定了三者“殊途同归”
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是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和运行前提,三者的运行规律既要反映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要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1.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一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二元经济体制造成的工农和城乡的矛盾与对立,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不和谐的音符。工农和城乡的不和谐绝不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本身所造成的,既有长期以来认识偏差的原因,也有经济规律使然。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下,必然要协调好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使三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2.中国式现代化使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殊途同归”
邓小平率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慎重而现实的思考,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并用“小康”概念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随后提出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思想。工业化与城市化包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中,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中国农村也要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战略,当然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奋斗目标之一。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过去这两个轮子大多行驶在城市之间,新农村建设就是为弥补这一缺陷而加上的一个轮子。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至少应该有三个轮子,有三个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三点比两点支撑更加稳定更加全面,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在其征途中必然出现这样或那样有别于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现象与问题,如城市化普遍滞后于工业化,“三农”问题成为现代化前进中最大阻力,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混淆等等,但与西方国家一样,在实现了现代化后,这些问题都将随之迎刃而解,即现代化使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殊途同归”,“同归”于未来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笔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应该而且必须辩证地统一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1.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方面工业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遇到的最大阻力在于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尤其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农村地区[3] 66。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工业化支撑新农村建设主要表现在:首先,工业化为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搭建经济支持平台。工业反哺农业的首要内容是依靠集中在城市的非农产业所提供的税收,对农业予以支持[4] 72。其次,工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就业岗位。我国整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总体偏低,发展空间大,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也将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拓展了工业化发展所需的空间,为工业化开拓了更大的市场容量,即在一定程度上,新农村建设是为中国工业化服务的。工业化要在市场经济中才能完成,而当前中国却表现出了严重的城乡市场分割的现象。1999年以林毅夫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就指出新农村运动的出发点或初衷,是为了解决当时中国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问题,把农村作为走出工业化过程中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内需不足、城市市场疲软的突破口。虽然这一观点遭受到很多质疑,但今天看来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实际上,一个富裕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新农村完全可以实现林毅夫等学者的初衷,为中国工业化的提升打开上升通道。
2.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貌似冲突,但实际上是互动的。两者是人口在不同区域或空间的积聚和集中,有着水平与地域的差异,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小城镇的不断升级,城镇逐渐升格为中小城市也是可能的。两者在分工上也有不同,城市化是解决工业化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新农村建设则是对现有农村资源进行优化和再整合,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
首先,城市化通过积聚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来促进新农村建设。这里的城市化是指在新农村建设中重点发展中小城镇。因为新农村建设本身也需要生产要素的空间聚集,中小城镇是最理想的场所。新农村建设中要把城市化的重心下移,从过度注重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转向重点发展中小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必要的条件,也使农村地区形成田园秀美的小村庄与繁荣整洁的小城镇和谐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其次,新农村建设可以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建设将大大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民更多地转移到城市二、三产业。要素流动让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相得益彰。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不可能奢望将农民留在农村来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目前,国内有学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必将减缓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顾文选,2006)。笔者认为,随着农村公共设施和服务的改善,良好的居住与生产条件会吸引一部分外出流动人口重新回到农村,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回流的有限性,而且发展现代农业也必然会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在农村劳动力“进出”中还是以“出”为主。新农村建设不等于农村城市化(张天舸,2006),但农村的繁荣在于城市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只有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农村的现代化。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国内学者的意见也大相径庭。分歧主要集中在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还是城市化促进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上,即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但都承认两者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笔者认为,要动态地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关系,不同阶段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作用存在着差异,不同时期的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影响也有不同。众所周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城镇转移是城市化的主要特征,而工业化与城市化本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经济发展与结构变革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5] 45。虽然,不同阶段的工业化与不同时期的城市化互动模式有较大差异,但无论工业化处在哪个阶段总是对城市化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无论城市化处在哪个时期总是对工业化有较大的支持作用。只要工业化与城市化任务还没有完成,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没有完成,两者总是在互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动,并在互动中促进新农村建设。
三、在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中加快新农村建设
在明确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三者的互动关系后,针对三者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已发展多年,已有一定的基础和实力,笔者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来弥补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足;在继续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推进新农村建设,从而最终使三者协调发展,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加快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改革
二元经济体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大多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三者之间不和谐的原因就在于此,由于时间的积累,有些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但解铃还需系铃人,破解二元经济体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虽然,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但我国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仍在趋于强化。2006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纯收入3587元,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3.28∶1③。
多年来困扰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性体制因素,如资源在城乡不均衡分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等,也逐渐成为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三者实现有效互动的障碍。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必须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站在中国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循序渐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根据条件成熟程度,不失时机地在重要环节取得突破。
2.发挥第三产业成为三者之间互动的桥梁作用
目前,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三者难以形成有效互动,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第三产业不够发达,无法发挥三者之间联系与互动的桥梁作用。克拉克(C.Clark)定理表明,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GDP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但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低于与我国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而且增长速度在逐渐放缓。
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缓慢,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经济重型化倾向比较严重,这不仅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也压制了对知识劳动者的吸纳能力,使我国城市化水平难以大幅度提高,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快速转移,工业化的发展也由于三产结构的失衡而受到限制。所以,一定要积极扶植与加快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努力改变三产结构,积极发挥第三产业在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中联系与互动的桥梁作用,通过第三产业这个桥梁让三者实现有效的对接,共同服务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注释:
①②该观点来自于搜狐“新农村建设”沙龙中的“茅于轼、华生、陈剑波激辩新农村建设路径与方向”一文,参见http://business.sohu.com/20060329/n242541615.shtml.
③数据来自于2007年3月2日国家统计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