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对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成为施工企业获得效益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本文就如何做好水利工程成本控制为研究课题,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做好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组织设计;制度
一、前言
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加强水利工程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原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在承包单价既定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水利企业的利润。因此,在日益激烈的水利施工市场竞争中,强化施工成本控制对提高水利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当前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谈谈自已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管理优化措施
1.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部分管理人员全面预算意识淡薄,随意增加或减少既定设计方案和规划内容,增加了管理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致使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系统性和秩序性缺乏,管理较为混乱,不利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因此,建立和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是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前提和基础。
在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务必针对不同的岗位、工种和职能部门,按照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要求,建立一套包括具体执行程序、监督检查以及考核奖罚在内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每个工作人员、工种和职能部门的权利范围、工作程序、机械设备的使用及责任,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对成本控制系统的影响。例如,在某一项目施工中,由于项目管理混乱,各项机械设备定时保养和维护制度不够完善,致使机械设备在达到保养时间或出现故障前兆时,仍然进行施工,一旦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时,常常由小修理变大修理,甚至出现部分机械设备提前报废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降低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工程施工的成本,而且也影响了工程其他工作的进度,无形中延误的工程项目的工期。
2.做好原始记录
原始记录是施工索赔、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消耗分析的重要依据,是反映施工和管理活动的最真实、最原始的资料,也是施工成本控制最基础的工作。不仅涉及到施工准备、现场管理等项目,而且也包括各种资源的类别、数量,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护时间、限制时间等具体内容,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人员数量较多、工作面分散、施工区域较广,所以,务必充分协调各个部门,保证原始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同时,及时加工、处理原始记录,使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施工成本控制水平特征,并结合具体施工和管理的情况,统计分析施工成本,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务必及时进行修正,对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务必进行总结和推广。例如,在某一工程施工中,通过科学分析现有人工工资、项目的业务量等数据资料,并结合现场实地调研后,发现该工程存在人员过剩的现象,一些人员出工不出力现象严重,经与相关人员协商沟通后,对人员进行了相应调整,充分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3.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获得经济效益是水利工程施工单位最基本的目的和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务必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生产、组织施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内容,其施工条件分析、工程项目的施工平面图、具体施工方案以及施工进度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成本的变化。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通过科学合理地考虑待建工程的合同要求与施工条件,拟定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使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切实可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项目施工中,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质量标准以及经济效益之间是一种互相矛盾的关系,加速工程项目施工的期限,直接导致各种资源效率的降低和施工成本的提高,而拖延工期一方面造成工程直接费用和管理费用增加,另一方面面临着由于违约而承担的罚款等法律后果,同样工程质量的降低必然导致工程返工,而提高工程标准将面临着施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务必合理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和保证工程质量与工期的基础上,寻找效益和质量间的最佳平衡点,从而降低和控制工程施工成本,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力度,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一般超过一年,并且建设规模较大,无疑增加了施工组织设计的难度,致使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之处,尤其是一些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受外界因素较为敏感的地下工程、导流工程等项目时,务必在施工中优化组织设计,使其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期更趋于合理,从而达到节省工期、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例如,在某一隧道出口施工中,按照原计划需要将现行公路进行改道,经与业主协商沟通并经业主同意后,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浅埋深暗、挖法进洞的方式在现行公路之上修建钢梁桥,这样既实现了原有项目的功能,又避免了大面积的开挖,节省了工程施工的成本。
4.降低材料成本
通常情况下,材料费用支出在所有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中占到一半以上,因此,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重点。根据材料成本控制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材料采购控制和材料发放控制两个方面。
在材料采购控制方面,为了控制和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务必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需求编制采购计划,严格执行采购审批、多家询价、进货检验以及大宗材料招标采购、盘点清查等规定,有效防止材料大量积压、变质和贪污盗窃现象。在材料实际采购中,由于审批不够严格,乱采购、多采购原材料的现象十分突出,致使各种原材料成本价较高,原材料大量积压,管理费用上升,周转资金困难。例如,在某一项目过程中,虽然按照原来材料的购买渠道,购买价格明显低于施工地购买的价格,但考虑材料的运输费用后,在当地购买原材料的总成本远远低于原来材料的购买成本,因此,在保证材料质量不变的前提,采用当地购买的方式采购原材料,无形中降低了材料采购的成本。基于施工企业长远的发展,务必与有实力的材料供应商建立业务和合同关系,按照招标采购的办法,增加水利施工单位讨价还价的能力,从而降低采购成本。
在工程施工材料发放控制方面,为了控制和降低材料的成本,务必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制定详细的材料计划使用清单,并严格按照材料计划使用清单领取材料,不得超量领用,对于一些人为浪费、营私舞弊等行为引起的材料超用,应加大处罚力度,达到以做效尤的目的;对于一些由于工程量变化、设计修改、施工工艺改变等方面引起的超用材料,在进一步核实的基础上,经审批后及时发放。同时,明确材料领用相关责任人,落实责任人材料出库签收制度,确保材料用量责任控制落实到具体人身上。此外,相比其他工程项目,水利工程项目周期长、规模大、施工条件较为严格,这些情况的存在致使材料的总量难以精确地预测,工程完工后常常出现一些周转性材料和剩余材料。如果在项目完工后缺乏材料清查和回收入库工作,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只有形成事前计划、过程控制、完工考核的控制体系,才能杜绝材料浪费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和控制项目成本管理对于提高水利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要注重建立和完善运行管理制度,收集和整理原始资料,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大原材料和周转性材料的采购、发放及回收,并在索赔的各种情形发生时,及时提出索赔的请求,才能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施工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的环境下,使中国水利工程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樊秀英.浅析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A].2015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2]郑晓江,唐奎.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施工技术与合同管理[J].水电站设计,2013(01).
[3]杨振玉.浅析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方法[J].吉林水利,2014(11).
论文作者:周小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材料论文; 成本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成本控制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