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伴随着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的破坏也逐渐严重。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程度增加,导致地下水资源总量急剧下降,加上人们的破坏污染,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尤其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地下水资源,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利用率非常高,在某些地区,几乎成为了城市用水的唯一渠道。但是由于人们在地下水源的开采过程中一些商业行为的破坏污染,导致地下水资源恶化,严重影响了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本文针对目前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的防护措施,有助于实现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
关键词:环境地质;地下水资源;开采影响
1.引言
水资源的短缺一直是我国面临的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尤其是伴随经济的发展,地下水资源总量急剧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也伴随着人们的用水量逐渐增加,然而地下水资源数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生活需要。为了缓解用水压力,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使水资源情况恶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了使环境地质中的地下水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开采,本文详细分析了目前的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并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了阐述,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解决地下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
2.1我国地下水资源开采的现状
我国地下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总量逐渐下降。然而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逐渐发展,许多地区几乎完全依赖于地下水资源,一旦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出现问题,将导致严重的后果。目前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不足以支撑人们的生活用水需求,并且我国的地下水利用率占水资源总量的很大比例,一些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也逐渐增加了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情况,因此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所面临的局面不容乐观,如果不及时的采取防护措施,将会酿成不良的生态环境问题。
2.2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形式
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形式主要有三种:裂隙水、岩溶水以及孔隙水。其中孔隙水的水量最大,并且分布的范围最广。我国开采最多的就是孔隙水,相比于岩溶水与裂隙水,开采的难度也相对较小。
3.地下水资源开采对环境地质产生的影响
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涉及到很多问题,通过相关的资料调查,我国的地下水资源利用量是全球地下水资源利用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范围严重不平均,对地质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于过度开采,伴随着地面沉降等情况的发生,并且严重污染了地下水资源。
3.1地下水资源受污损
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地下水资源会受到严重的污染。过度进行开采,会使地下水资源的水质恶化,并且地下水资源的恶化是不可逆转的,很难恢复。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会导致地表水被污染,同时由于土壤污染也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地下水资源一旦被污染,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污染的地下水系统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平衡,自愈能力较差。由于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在开采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很难察觉,无形中就增加了对地下水资源的防护难度。如果地下水资源污染长期没有被发现,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引起土壤污染,影响植物的生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发生海水入侵现象
过度的开采地下水资源也会导致海水入侵现象的发生。在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过程中,海水会出现倒灌,回到陆地的现象。由于海水本身所含的矿物质以及盐分含量都相对比较高,不利于人们直接使用。一旦出现海水入侵现象,海水渗入到地下水系统中,就会破坏淡水资源,导致淡水资源受到污染,淡水资源的破坏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由于海水的渗入,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也带来严重的威胁。
3.3地面发生严重变形
在地下水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会使地面出现严重的变形,包括地面的塌陷以及沉降等现象。地面的塌陷是由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采造成的。过度的开采,会导致地面的强度下降,从而引起地面的塌陷。一旦出现地面的塌陷,即使采取地面填土的措施,也无法进行补救。地面塌陷主要发生于岩溶水含量较丰富的地区,以及沿海地区。然而沿海地区的塌陷会导致风暴潮,海岸线向大陆靠近,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范围以及生命健康。地面的沉降现象在伴随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中也时有发生,地面沉降主要是指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开采以后,使地下环境受破坏,地质松散,导致地面高度出现局部下降的现象。地面沉降严重破坏了地质环境,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地面沉降主要发生于地下水资源开采量相对比较大的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过度的开采,导致出现地面沉降现象愈加严重。
4.地下水开采造成的环境地质影响的防护措施
4.1加强地下水资源开采的动态监督
为了降低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开采的监督力度,制定相关的开采条例,严格约束开采行为。在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开采的相关规定,同时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成立监督小组,对违反开采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的管理,通过监督,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情况也要进行及时的反映,防患于未然。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情况也要进行及时的记录,相关部门要做好及时的反馈,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在管理控制的范围内,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2从源头对地下水资源进行防治
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防治力度。防治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要在源头上进行把关。首先严格禁止污水的直接排放,要将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以及各行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理合格之后再进行排放。如果污水直接进行排放,一些有毒物质就会渗透到地下水系统中,严重破坏地下水资源,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受到污染的地下水一旦被人们直接使用,将会酿成很严重的后果。
4.3有效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力度
有效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力度。建立合理的开采方案,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平衡。通过采取相关的宣传措施,大力弘扬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节水意识。同时对地下水的用水结构进行改进,避免结构不合理造成的地下水资源浪费,合理布局。在保证日常用水情况下,合理开采,提高地下水资源的利用率。
4.4加强雨水及其他水资源的利用
加强雨水及其他水资源的利用情况。雨水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来源,雨水通过渗入到地下,形成地下水进行储存。因此要加强地表对雨水的吸收作用,通过吸收雨水,来增加地下水资源的总量。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地下水资源在水资源的利用率中占据很大比例,但是在对环境地质中的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中,由于开采的不合理,导致地下水资源总量急剧下降,并且在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其他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栾鹏宇.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233.
[2]靳文.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因素与建议[J].黑龙江科学,2017,8(21):18-19.
[3]张森.环境地质中地下水资源开采产生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0):126.
论文作者:尹兴斌,洪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水资源论文; 地下论文; 地质论文; 地下水论文; 地面论文; 环境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