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文学论文,批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59(2002)01-0062-05
作为新世纪的第一个年头,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开始透露出某种与过去告别的 姿态,显现出更多的理性成分:90年代的那种喧哗与骚动正在悄无声息地消失,理论界 与批评界在跨过一个世纪的门槛之后,似乎也跟着成熟起来,更着重于重新探讨和思考 一些具体实际的当代文学问题。
文学史研究:走向学科的学理思考
伴随着中国当代文学50年开始由现状走向历史,当代文学史的研究日渐成为当代文学 研究的重要课题。1999年,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先生主编的《中 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正式出版,引发了从2000年开始的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新一轮热潮 。北京、上海、福建、苏州等地举行当代文学史写作与理论研讨会,2000年11月在广东 召开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1届年会,也将文学史的写作作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如果 说2000年的文学史研究更多的是将洪、陈的两部文学史作为主要对象和基点,并由此涉 及到文学史的诸多问题,那么,2001年的文学史研究则更多地从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出 发,对当代文学史分期、观念、史法、史笔与写作的逻辑、风格进行更具学理性的梳理 和探讨。
文学史研究首先遇到的是分期的问题,这不仅因为分期才能展示出文学在时间上的演
变,分期还联系着文学史研究的文学演变标准,而且,当代文学分期的上限一直是与现 代文学纠葛在一起,下限则是不断发展的“当代”。这从学科建设上说,倘若学界无法 达到基本的共识,其研究就会出现极大的障碍。而20世纪的终结,则给了研究者在一个 大时段中解决文学史分期的可能性。2001年伊始,《复旦学报》就展开了“中国文学史 分期问题讨论”,由章培恒、陈思和两位先生主持,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分期讨论 开始,讨论的出发点是打破以朝代更迭为文学史断代分期的标准,寻找更能显示文学特 点的分期法。就当代文学领域而言,焦点集中在现、当代文学的分界与90年代文学在文 学史中的地位。
谈蓓芳从当代文学“首先是指当前的文学,也包括在时间上与当今相衔接、在性质上 与当前同一范畴的文学”的概念出发,提出“从1917年的文学革命到80年代的文学都属 于现代文学范畴”的大胆设想,理由是“80年代前期的文学乃是向以‘五四’为标识的 二三十年代文学传统的回归”,到90年代,“融合着人生追求的文学自身价值”取得了 主导地位,“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产生距离”,所以90年代“也就成为当代文学的开 端”①。陈思和则认为“90年代文学很难成为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它“并没有超越 ‘五四’新文学传统”。他分析了90年代文学通过多种冲突并存的形态而达成多元化发 展的趋势,联系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现象,认为90年代文学“只是20世纪文学史发 展过程中‘共名与无名’状态多次循环的又一次再现”②。丁帆则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 中,从文学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提出问题。他认为“90年代末由经济而文学的 根本意义上的人的文化观念的质变”应该是“文学史断代的理论依据”,由此他否定了 “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的划分,认为“五四”到90年代以前是“现代化” 与“现代性”的一个漫长过渡。90年代完成了社会结构转型的最后阵痛,所以中国文学 在经过了80年代“‘现代性’的反复回归与‘后现代性’的超前演练”后,在90年代发 生突变,进入了“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共存时期,并与现代、古代文学根本断裂③ 。郜元宝则否认当代文学有这样的“根本断裂”。他认为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只是“带 着特殊的时代印记而将自己深深织入了中国的‘现代’”,“它仍然处在一个尚未完成 的‘现代性计划’之中”。尽管80年代至今文学总是不断地创新,但文学的“现实处境 ”和“精神资源”仍然与晚清以来的文学处境的精神资源相一致,它“不过是未曾中断 的历史的延续”。为此,郜元宝提出的概念是“晚清至今尚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 它包括1949年至今的“当代文学”,至今尚无下限④。从这些讨论中可以看到,当代文 学已经被纳入一种“大文学史观”中,这种“大文学史观”从80年代初提出“20世纪文 学史”理念而逐渐浮出地表,但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20世纪还是个时间限定,这个限 定中的文学史常被看作是现代+当代的文学流程。而2001年有关打破朝代更迭为分期的 文学史研究,显然更加注重文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与科学,体现出对文学史自身体制的更 高追寻。而且,在不少讨论文章中已将“现代性”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核心概念, 注重到全球化进程与民族文学历程的复杂关系,这很可能产生创新的史识史观,给21世 纪的当代文学研究带来价值理念和思维方法的转换。
对“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的重新思考,是2001年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 现象。这一年11月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就专门讨论从1949年到19 76年的中国文学。这里,一些青年学者的观点值得注意,北京大学的李杨以“没有‘十 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的质疑方式提出问题,他认为“左 翼文学”、“延安文学”、“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都是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 现代性范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时期的作家群、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修辞方式乃 至情感形式、历史命题,“都无法真正摆脱与过去时代的联系”,“十七年文学”与“ 文革文学”的道德理想主义、政治道德化的认知方式、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对乌托邦 的梦想等已经与民主、自由、个人性、文学性等“一道构成了我们在20世纪这个特殊的 语境中认识世界和认同自身的基本方式”⑤。复旦大学的郜元宝提出要重新解释“十七 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的现代性,认为“这是‘发现’当代文学之‘现代性’的第一 步工作”,他承认“文革”是场“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的大劫难, 同时又提出“不能从根本上否认这一时期的现代性追求”,由此他提出哈贝马斯的“现 代性方案”与汪晖的“反现代的现代性”的说法供人参考⑥。与重新思考“十七年文学 ”与“文革文学”相呼应的是像王尧的《思想历程的转换与主流话语的生产》⑦、程光 伟的《关于50至70年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形象》⑧、萨支山的《试论50至70年代“农村 题材”长篇小说》⑨等论文的发展。随着“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的提出,预计在今后几年内,1949年——1976年的当代文学研究会出现一种更深入的局 面。
对当代文学史的关注,必然要触及到文学史史学与文学史写作诸多问题的探讨,《文 学评论》2001年第2期集中发表了一组笔谈。在笔谈中,孙绍振提出“把不同历史语境 的作品,纳入同一审美历史语境作系统的评价”,让文学史“负起提示审美历史经验积 淀的任务”⑩;南帆分析了文学史写作中所遭遇到的个人话语与普遍话语的联系与分歧 ,提出文学史写作的相对主义问题(11);昌切揭示了洪、陈两部文学史写作上启蒙立场 所带来的问题,言外之意则在强调“持守学术立场”(12);徐岱反对文学史写作中的“ 文体等级论”和“科学性”,认为“科学主义的以事实为本的价值观,不能成为包括文 学史写作在内的人文活动的衡量尺度”(13);周宪则倡导从小叙事进入当代文学史,认 为这样可能“拓展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历史透视”(14)。2001年当代文学史的研究,理 性地带动了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建设。
长篇小说批评:从创作总结到文体的理论建构
在当代文学批评方面,2001年延续了90年代文学批评对长篇小说创作的关注。90年代
是中国20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高潮,与20世纪末期文学批评对长篇小说的吹呼相比 ,2001年的长篇批评显得冷静沉着,而具备了一种当代中国长篇创作的理论建构意义。
2001年的长篇批评依然热衷于对90年代的长篇创作作总结性发言,只是这种发言有了 更多的批评意味。陈美兰认为90年代长篇的艺术探索和精神探索是不平衡的,在精神探 索方面并没有出现应有的特质(15)。她从价值建构的角度指出90年代长篇创作的4种状 况:一是对原有价值的颠覆和消解,这更多体现出精神“狂欢”的乐趣;二是在传统的 精神价值上“显示自己偏执的固守”;三是表现出价值立场“经常在位移”;四是“在 同一精神上滑行”,难以提供精神的新启悟(16)。路元彬以四大现象来概括90年代的长 篇写作“事故”,它们分别为:城市误读——欲望的表征;空间叙事——时间的淡出; 对偶然关注——认肯命运;重归古典——形式的穷途(17)。雷达在提出90年代是中国现 代长篇创作的第三次高潮时,努力为这个高潮寻找它的创作特点,认为“非审美化倾向 ”是这个高潮的重要表现,90年代是创作“个人化”充分发展的时代(18)。而更能体现 出批评建构意义的是批评界对长篇小说文体的探讨,对此,《当代作家评论》作出了重 要的努力。王一川从“文体是意义在语言中的组织形态”出发,在分析了90年代何以出 现长篇小说文体创新高潮的原因后,认为90年代长篇文体的新趋势是“正衰奇兴”(19) 。孙郁批评90年代的长篇写作“被一种虚幻的写作理想蒙骗了”,而未能释放汉字的潜 能,减弱了本土文化的内功,与国人的思维经验相背离,认为“长篇小说的中国化,还 有长长的路要走”(20)。汪政、晓华则对当前长篇文体的观念与实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和分析,认为这个时代的长篇文体的状况是“对惯例的遵守与对惯例的偏离”所构成的 “动态平衡”,恪守惯例的长篇“形制”、面向客观的写实类依然是创作主流;在惯例 的边界逡巡游弋甚至闯关的现象却“特别显眼”,长篇小说在一些作家那里已成为“主 观性的心理化文体”,建构着某种“不必分辩经验来源”的精神或心理世界。他们借助 于巴赫金的理论,讨论了近年来长篇创作的“狂欢化”,认为“狂欢化”倾向是“中国 作家走出意识形态阴影获得健康的创作心态的重要标志”(21)。在小说文体的讨论中, 青年评论家谢有顺的《通往小说的途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精神震撼力。这篇文章从故 事、结构、小说表现的现实,作家与现实的冲突、作家直面时代的勇气等层面展开论述 ,提出作家要把故事“从美学推向存在”来“完成故事的时代精神”,批评了只解构而 未能结构“新的艺术秩序和精神真相”的创作;尤其是他对“新写实”“体验缺席”的 写生活的批评和对余华、格非、王安忆等人探查“当下存在的真实状况”的分析,以及 对中国作家的“人格虚化”的揭示,都对当前长篇小说创作的进展有着冲击性的促动作 用。谢有顺认为,当代作家面临的不是知识、智慧或才华上的困难,而是“心灵的困难 ”(22)。在对90年代创作作出艺术总结的同时,当代文学批评自然也不会放弃对进行中 的创作进行追索性的评论。就长篇小说而言,2001年引起当代文学批评特别关注的作品 是尤凤伟的《中国一九五七》、贾平凹的《怀念狼》和莫言的《檀香刑》。对《中国一 九五七》,批评界有着较高的评价,认为它“还原了一段精神意义上的历史真实”,是
一部“反抗遗忘、警惕失忆的文本”,它的重要性在于将反右这段历史从社会学意义“ 引至存在的维度”(23),艺术上实现了“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由对峙关系向互渗 关系的转化,实现了从“艺术反思”到“反思的艺术”的追求(24)。在《怀念狼》的评 论中,批评界指出了小说所蕴含的“人类优患”主题(25)和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哲思(26) ,探讨了作品中傅山与烂头的复调演奏(27)。《檀香刑》是2001年的长篇新作,其题材 与叙事的特殊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有人从小说对酷刑的展示看到一种“刽子手哲学” 的文化内含,看到作者对专制的冷酷与看客麻木的批判,看到人类的局限和阴暗(28); 也有人从中读到“另类历史”,认为作品所描绘的刽子手行刑史,是“刽子手和民间话 语共同创造的历史”,以及“精英知识分子的溃败史”(29)。这些即时性的作品批评, 注意到了创作的新因素,评论的背后也隐含着评论者对当前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思 考和把握,审美的倾向更多地指向人的精神世界。
自觉于当代文学批评的“先锋意义”
直接对当前创作发言,及时地提出和总结文学创作的问题,对各种新涌现的文学现象 作出批评者自己的思考,这是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使命。2001年,当代文学批评对“女 性文学”、“新生代”、“另类”写作、“个人化”、“欲望化”、“私人化”、“时 尚化”写作等等写作景观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并持一种理性的学术姿态,既不无端地吹 捧也不无端地指责,而是更自觉于文学批评的“先锋意义”。
这里,对女性文学的批评依然保持着文学批评的“显学”风貌,这不仅因为90年代林 白、陈染的“私人化”、“躯体化”写作曾经激发了批评的某种灵感,而且70年代出生 的女作家创作的爆炸性和市场效果,成了文学批评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女性文学的批评 ,又一定要涉及到诸如“私人化”、“躯体化”、“欲望化”、“另类写作”等一些近 几年来批评的热点话题。因此,从某个角度说,女性文学批评具有当代文学批评的“先 锋意义”。很明显,2001年的女性文学批评已深入到女性、性与文学、文化、文学史的 关系把握上,并对此作出了审美的或文化的判断。丁帆在梳理了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的 轨迹后,着重分析了西方女权主义影响下的90年代中国女性的“欲望”写作,认为这种 “欲望述写”删除了女人作为文化存在的社会属性,用“性话语”突入到女人的“性心 理”,不但借用了女权主义的文化和文学理论,同时也借助于全套的后现代话语理论, 这决定女性写作的超越性、前卫性、时尚性和商业性。而对90年代后期的女性“另类” 的写作,他认为是滑出了人性的轨道,走向了极端(30)。赵树勤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出发,提出大众传媒构筑的“符码幻象”与“女性思维的形象性、幻想性的感性化特征 ”的天然吻合,认为90年代的女性写作具有“启蒙女性灵魂的重要意义”、“都市化特 征”和“与西方文学趋同”、“对本土经验弱视的局限”(31)。上海的评论家在考察自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上海文化市场与上海女性写作的联系中,看到了上海女作家对于上海 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恋母’般的情结”和“认同”,认为“都市化的程度直接影响着 女作家的审美态度”,主张一方面要欢迎“都市新女性生命力的张扬”,另一方面“不 能放松对女性的形而上的精神格局的关怀,不能忘记终极关怀和自我健全”(32)。2001 年关于女性文学批评的主要观点,比较集中于北京召开的“女性文学与70年代出生的女 作家’的讨论”(33)会上,在这次讨论座谈中,孟繁华比较了6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与70 年代出生的女作家的差异,认为陈染、林白等女作家是以伍尔芙的“自己的房间”为意 象表达独立,以“性”作为突破禁忌的主要能指,这“隐含了她们对自由的争取”;而 卫慧、棉棉等的“半自传性”作品则“不经意”地“向男性和世俗表现出迎合”,“缠 绵着阴柔的调子与亨利·米勒式的反叛与疯狂”,性成为“例行公事”、“公开的秘密 ”和“单纯的欲望”,而不再是前代女作家笔下的“自恋媒介”。然而细读之下,这些 “另类文本”的“性描写依然执着地言说着权力与禁忌”,“讲述的仍然是自恋的故事 ”;谢冕则认为“现今当红”的女作家“不仅不反对男性‘窥视’,而且主动地展示” ,“表现出对于世俗的迎合”;肖鹰提出女性叙事的内存危机问题,认为那种“固执于 绝对独立的自我而拒绝世界”的“个人化”叙事,不仅使女性的反叛意义似是而非,而 且“瞬间即末路穷途”,成为“再次丧失自我的宿命”;赵栩也认为“70年代出生的女 作家”的“准自传体”,在“貌似疯狂的后面”给人留下的是“缺乏深度的平面化感觉 ”;林凤却认为这新一代女作家是“末世的狂花”,比陈染、林白更彻底地颠覆了“男 性权威话语和男性意理中规范”,批评了这些新一代女作家“批判精神的丧失”,提出 要警惕“大众传媒以男性窥视的视点染指女性文学的商业操作,将女性写作作为巨大市 场资源开发利用”。
除了女性文学批评,对所谓“新生代”的创作思考也具有较鲜明的当代文学批评特征 。“新生代”是个宽泛的内涵不明确的创作群体概念,被放置在这个群体的诸多作家曾 因为他们的“边缘化”、“欲望化”、“个人化”的叙事策略和言语方式而深受90年代 文学批评的“激赏”,并被称作是五四以来文学传统“断裂”的表现,体现出与80年代 文学“一刀两断”的文化姿态。但2001年在当有人提出“告别新生代”(34)时,对“新 生代”的批评也在“告别”90年代即时批评的立场、态度和方式,而更着重从价值、精 神的向度上探讨“新生代”的创作困境。涂险峰在商品化、都市化与“新生代”的“欲 望化叙事”、“自我与角色”、“犬儒主义”表现的关系探讨中,清理了“新生代”的 “价值遮蔽”、“自我在角色中的失落”以及“犬儒主义”式的对“商品现实”的表达 。尽管涂险峰从理论上肯定了“新生代”创作对于“商品现实”的表达,但他所祈望的 是“新生代”走出人在商品现实中的“无根性”,“从种种厌倦和寻求刺激的狂欢中停 顿下来,开始寻找爱和‘精神的光亮’”(35)。贺仲明在肯定“新生代”“回归文学的 自我主体”的意义时,又比较明确地阐述了“新生代”的“反抗”“仅仅停留为一种姿 态”,“忽略了现实和大众生活”,“没有对社会政治和文学现实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创作心志“普遍浮躁和缺乏自信”(36)。黄发有则以邱华栋创作为个案阐析“新生 代”的精神困境,认为“新生代”的“个人化写作”是“以创作个性冒充个人精神”, 写作逐渐沉入“破碎的漂流”,用“细节的真实代替整体的真实,暂时的真实冒充成历 史的真实,缺乏了精神上的穿透性”,也体现出“作家对历史的淡漠”(37)。傅其林在 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的比较中也提出大陆“新生代”创作所缺乏的“苦苦冥思”及“现 实的深度与理想色彩”(38)。
显然,无论是对“女性文学”,还是对“新生代”的创作,2001年的当代文学批评有 了比较鲜明的批评立场和价值判断。批评不再纯粹是对文学现象的呐喊助威,也不是从 “炒”上出动的“骂派”,这表现出当代文学批评的进一步成熟。
除此,当前诗歌创作的现状与发展、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都市化、民间意 识与当代创作的关系、当代文学的评奖、现实题材的创作等问题,也都是2001年当代文 学研究与批评关注的对象。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 厦门 361005
注释:
①谈蓓芳:《再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2001.1。
②陈思和:《试论90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复旦学报》2001.1。
③丁帆:《论近二十年文学与文学史断代之关系》,《复旦学报》2001.2。
④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2001.3。
⑤李扬:《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文学评 论》2001.2。
⑥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2001.3。
⑦见《当代作家评论》2001.4。
⑧见《文学评论》2001.6。
⑨见《文学评论》2001.3。
⑩孙绍振:《审美历史语境和当代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1.2。
(11)南帆:《文学史写作:个人话语与普遍话语》,《文学评论》2001.2。
(12)昌切:《学术立场还是启蒙立场》,《文学评论》2001.2。
(13)徐岱:《观念更新与当代文学史写作》,《文学评论》2001.2。
(14)周宪:《从小叙事进入当代文学史》,《东南学术》2001.1。
(15)陈美兰:《这个时代会写什么样的长篇小说》,《文艺报》(京)2001.8.25。
(16)陈美兰:《价值重建:面对当下中国文学思考》,《文学评论》2001.4。
(17)路文彬:《90年代长篇小说写作现象分析》,《文艺争鸣》2001.4。
(18)雷达:《第三次高潮——90年代长篇小说述要》,《小说评论》2001.4。
(19)王一川:《我看九十年代长篇小说文体新趋势》,《当代作家评论》2001.5。
(20)孙郁:《文体的隐秘》,《当代作家评论》2001.5。
(21)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试论当前长篇文体的观念与实践》, 《当代作家评论》2001.3。
(22)谢有顺:《通往小说的途中》,《当代作家评论》2001.3。
(23)谢有顺:《一九五七年的生与死》,《当代作家评论》2001.3。
(24)吴义勤:《艺术的反思与反思的艺术——尤凤伟长篇小说<中国一九五七>阅读札 记》;《当代作家评论》2001.1。
(25)费秉勋、叶辉:《<怀念狼>怀念什么》,《当代作家评论》2001.1。
(26)丁帆:《“新汉语文学”的尝试》,《当代作家评论》2001.1。
(27)段建军:《灵与肉的交响》,《当代作家评论》2001.1。
(28)谢有顺:《当死之比活着更困难——(檀香剂)中的人性分析》,《当代作家评论 》2001.5。
(29)张伯存:《挑战阅读》,《当代作家评论》2001.5。
(30)丁帆:《中国的女权主义文学到底能够走多远?》,《长城》(石家庄),2001.3。
(31)赵树勤:《自由的飞翔——知识经济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趋势》,《理论与创作 》(长沙),2001.2。
(32)《把握时代脉博,拓展写作空间》,《文学报》2001年第1208期。
(33)孟繁华等:《女性文学与“7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中国女性文学》2001.1 。
(34)施战军:《告别“新生代”》,《小说评论》2001.3。
(35)涂险峰:《商品化与人的价值的无限性——九十年代都市小说价值现象初探》, 《文学评论》2001.6。
(36)贺仲明:《反抗的意义与局限——“新生代”作家精神批评》,《小说评论》200 1.4。
(37)黄发有:《迷茫的奔突——邱华栋及其同代人的精神困境》,《小说评论》2001.1。
(38)傅其林:《海峡两岸新生代小说研究》,《小说评论》2001.1。
标签:文学论文; 现代性论文; 中国文学史论文; 小说评论论文; 当代文学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当代作家论文; 艺术论文; 当代文学作家论文; 文学评论论文; 当代历史论文; 复旦学报论文; 女性文学论文; 长篇小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