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老字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字号论文,中华美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是什么?是风物,是物产。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各地的土特产品非常丰富,花色品种非常的多,这些土特产品也都是各地地域文化的代表或浓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不少名优产品“异地生根”,到异乡落户,不仅保留了原品种的特色,而且又融入了当地的文化,适合了更多人的口味,形成了新的特色。这次话题,还是要从老北京说起,但是要跳出北京这个圈子来,面对全国。
北京隆福寺
提起隆福寺,恐怕大家都有所耳闻,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有很多人是从品尝隆福寺小吃记住隆福寺的。当然在隆福寺遗址上修建的隆福大厦更是有名。
隆福寺是老北京著名的喇嘛庙,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在仁寿坊东四牌楼大市街之西,马市北,其街以寺得名”。庙前自然就形成了市场,开庙之日也就自然形成了庙会。市场的小吃品种最为丰富,如豌豆黄、芸豆卷、艾窝窝、驴打滚等,都是在清末从宫廷中流传出来的具有特色的小吃品种,尤其是豌豆黄,相传是清代慈禧太后所欣赏的小吃之一。由于庙会的名声越来越大,“隆福寺小吃”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隆福寺市场和隆福寺街经营小吃的满汉回各族都有,什么姓氏都有,字号也很多,但都在“隆福寺”一杆大旗下,都以“隆福寺”做幌子。于是“隆福寺”也就成了一个统一的字号。
北京是六朝古都(西周燕国、辽国、金国、元朝、明朝、清朝),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荟萃了全国饮食品种的精华。一则为封建帝王服务,从而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宫廷小吃,另一方面生长在天子脚下的臣民们也创造了大量的精美小吃,在民间流传,从而形成了京都饮食文化的两大派系。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一流传甚广的《竹枝词》,对当时北京小吃的盛况做了生动的描述。词云:“京果炸糕聒耳朵,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买得,又听硬面叫饽饽。三大钱儿卖好吃,切糕鬼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豆浆,才吃茶汤又面茶。”
隆福寺历史上有几次被毁,几次重建,现在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得清。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隆福寺由于着了一把大火再加上年久失修,便日渐残破。民国年间更是破败不堪。解放后,人民政府整顿了隆福寺摊贩,将近500户原东单东大地的小摊贩迁到隆福寺。1956年,办起了“东四人民市场”。隆福寺从此就成了历史。1964年,又在庙会内外小吃的基础上,组成了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小吃店,经营品种在五六十种以上,基本上保持了传统的风味特点,炸焦圈、炸糖包、豆腐脑、麻酱烧饼、豆汁、凉糕等最有代表性。现如今,隆福寺小吃已在北京开了十几家连锁店。隆福寺小吃之所以受人欢迎,不仅在于服务热情周到,而且还和它的物美价廉有关,吃杂碎汤、豆面丸子等流食添汤不加钱,能让顾客吃饱吃好,使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天津狗不理
包子是北方人喜爱的家常食品,也是主食之一,虽然南方人也吃包子,做得也很精致,但是毕竟不是主食之流,就姑且不论。既是主食,当然爱吃的人就多,会做的人就多,卖的人也就很多。在过去如果要吃上天津狗不理的包子,则要排排队等上一阵儿才能如愿,只要您能耐心烦。
天津,旧称天津卫,有“九河下哨天津卫”之说。明朝永乐大帝朱棣曾在此渡河,因是“天子津游之所”故称“天津”。明清两代,天津因漕运而繁荣,并日渐繁华,在清末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大都会了。在侯家后,来自武清县的农民高贵友,独自经营一个包子铺。高贵友的乳名叫“狗子”,性格倔强,少言寡语,与顾客不说话,谁也不搭理,更不与人闲谈。谁要买包子,就把钱放在一个大碗里,狗子
按碗里的钱付包子,顾客买了包子或吃完包子撂下筷子就走,谁也不理谁。时间长了,人们就戏言:“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这句话传来传去,就变成“狗不理”了,而且越叫越响。
在过去,有句俗话:“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是说天津人吃开口饭的居多,能白话,能嚷嚷。而狗子却一反常态,和别人不一样,卖货不卖嘴,靠货招徕客人,来个闭口做买卖,反而越做越火,这可以说狗子在有意无意之间标新立异,经营有独到之处。
戊戌变法(1898年)前后,袁世凯时任直隶总督,坐镇天津卫。他也听说狗不理包子很好,就特意买了两盒孝敬慈禧太后,快马送进北京,以取欢心。狗不理包子一下子进了皇宫,从此名声大震。后来,包子铺又正式命名“德聚号”。可是人们仍然习惯地叫它“狗不理”,而“德聚号”的大名却鲜为人知。
狗不理包子历经百年不变的原因,就在做工和用料上,用半发面擀皮,增加面的韧性和嚼头,肉馅选用新鲜的腰条、后肘,按照肥三瘦七的比例(春秋两季则为肥四瘦六),用排骨汤和馅。另放定量的酱油、香油、姜沫。包子的大小匀称,皮褶疏密有致,似白菊朵朵,煞是好看。
现在,狗不理有了分店,也搞异地经营,但要吃包子的人仍须耐心等候。
西安辇止坡
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古称“长安”,位于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为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大汉和盛唐的帝都都在长安。在中国古代进入中央集权制社会的前几百年,西安目睹了辉煌灿烂的一幕。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西安做为主角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西部重镇的地位并没有变。黄土高原,放眼望去,极目天际而一览无余;黄土高原,苍莽雄浑,干燥炽烈,造就了西北人剽悍、狂放、豪迈的品格。这里的人们以秦艽和牛羊为食,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牛羊肉烹制技术很高,味道也极其鲜美。
西安的腊羊肉,与浙江的金华火腿、湖南的腊肉相媲美。西安的腊肉铺中,尤以西大街老童家的腊羊肉铺最为著名。老童家以同羊肉(大荔县产)为原料,这种羊肉质肥嫩而且不膻,易烂可口,味道鲜美。说起老童家的腊羊肉,也有一段颇为离奇的故事。
相传在1900年“庚子事变”中,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西狩。在仓惶出逃之时到了西安,一路上颠沛流离、肌肠辘辘,好不难挨。当路经西大街一石条坡路时,慈禧忽然闻到了煮腊羊肉的香味,忙命止辇进膳,品尝后深叹煮羊肉的手艺为北京城皇宫里的御厨所不及。因慈禧太后闻香止辇品尝,所以,老童家的腊羊肉从此名声越来越大。后来,兵部尚书的老师邢廷维老先生手书“辇止坡”三个大字相赠,以纪念两宫驾临之盛事。再后来这三个字也就成了老童家羊肉铺的字号了。
现在,邢老先生的手书仍挂在店门口,似乎在向世人炫耀着它的来历不凡和辉煌,展示着它的百年风韵。
无锡三凤桥
有“太湖明珠”美誉的无锡,历史悠久,风景秀美,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以工商业而名闻全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很多。地灵人杰,历朝历代都有引领时代风骚的才俊之士。
无锡肉骨头是无锡名产,远销上海和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用猪排骨加黄酒、黄豆酱油、白糖及多种香料烹制而成,呈酱红色,骨酥肉糯,咸中略带甜味,鲜香可口。现在,生产这种肉骨头的字号,最有名的有两家,一家是“三凤桥”,一家是“陆稿荐”。
无锡的肉骨头,也有一个很优美的传说。从前,有一个乞丐流落到了无锡。也有人说,这个乞丐是济公变化的。这个乞丐常受一个肉店老板的接济。一日,乞丐将远行,临行前赠给肉店老板一袭蓑衣。老板不以为然,便将又脏又破的蓑衣当作烧草丢入灶膛中。当时,正在烧煮肉骨头。忽然,大家都感到一股奇香扑鼻而来,老板方知这蓑衣乃是件宝物,就急忙伸手向火中去抢,可惜已经晚了,仅抢得几根草屑出来。当天的肉骨头出奇的香,味道出奇的美。第二天烧煮骨头时,老板即在灶膛放入一根草屑,果然和昨天一样的异香扑鼻,而且香飘无锡城。
据有关资料知悉,无锡肉骨头起源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5年),由南门外莫兴盛饭店的厨师马发大和惠礼桂烹制的酱烧肉发展而来。后来,无锡肉骨头的烧制形成了南北两大派特色,有紧汤和宽汤之别。南派以魏祥泰,王裕兴两家为代表,用笼圈紧汤烧制,称为“紧汁烧肉”;北派是指北大街通运路等多家,用木接口宽汤烧制,又称“氽汤熟肉”。
1927年7月,北门莲蓉桥堍“升昌复”肉庄的王姓老板,在城中的三凤桥开设分店,取名“慎余肉庄”,它后来者居上,兼收二派特色,形成了如今的风味特色。因地处三凤桥,所以人称“三凤桥肉骨头”。
全国各地的美食老字号,多如繁星,数不胜数。就是一个城市里的“故事”,恐怕一时半会也讲不完。如北京的全聚德(烧鸭)、天福号(熟肉)、浦五房(熟肉)、稻香村(糕点)、烤肉宛(烤肉)、大顺斋(糖火烧),天津的十八街和桂发祥(麻花)、耳朵眼胡同(炸糕),长春的真不同(酱肉),西安的天锡楼(羊肉泡馍),上海的冠生园(糕点),广州的致美斋(糕点),保定的马家老鸡铺等等,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风味,各有各的特点。鉴于笔者学识有限和案头资料不丰,对有些老字号的精髓挖掘得还不够,对他们的经营之道未能做较深层次的剖析,于此深表遗憾。还好,我以为其中会有许多东西对读者有所帮助,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