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工程项目区已取得一定生态与经济成果,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其退耕后续产业也呈现出一定的问题。本文以定西市通渭县地区的退耕工程为例,总结了该地区实施项目以来取得的成果,同时剖析了关于退耕后续产业发展的一些存在问题并提出一定建议。
关键词:退耕还林;成果模式;后续产业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六盘山西部之麓,北邻秦岭地槽边缘,西接祁连山之尾,据陇西黄土高原的核心。全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全县土壤以黑垆土和黄绵土为主。通渭县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系陇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2011年被国家列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
一、工程实施情况
自2000年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开始以来,通渭县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面积44.63 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完成19.05万亩,荒山造林完成24.18万亩,封山育林完成1.4万亩,项目涉及全县18个乡镇,322个村40.35万人,人均退耕0.47亩。退耕还林工程的全面实施,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状况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退耕还林工程在增加地表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基础上,涵养水源,将天然降雨较多的保留在土壤中,减少地面蒸发,使土壤保持长期湿润。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在大量坡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水土流失减弱,同时退耕还林后的一些经济林逐渐取得的良好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为老百姓增收带来了希望,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退耕还林区的状况及基本模式
通渭县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实现生态资源效益最大化”原则,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域,重点流域,偏远山区以营造生态公益林为主,注重发挥生态防护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地发展核桃、花椒、山杏等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并已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当地地域优势及光热充足的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打造属于“鸡川、陇川、新景”等苹果良种片区,成为提升地方势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截止2015年底,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苹果8万亩、梨0.8万亩、核桃1.2万亩,但是受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降水量的制约,经济林仅限在人工供水便利的耕地内发展,在退耕还林区域中占有的比例很小。目前退耕地以营造生态林为主,树种主要有山杏、刺槐、云杉、侧柏、沙棘、山毛桃。主要退耕还林模式为:退耕阶地内以山杏纯林、刺槐纯林、侧柏纯林、云杉纯林;刺槐+沙棘、云杉+山毛桃混交模式等,其中李店乡三湾村的优化模式已取得良好生态效益,被评为全县退耕还林先进示范区。
三、退耕后续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户对退耕补助依赖性较大
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我县生态林比重较大,多数退耕地块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退耕农户收入来源少,对补助依赖性较大,补助到期后,基本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具有两面性,负面效应是短期内使农户预期收入下降,主要原因是退耕引起农户实际耕地面积减少,造成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户粮食减产,同时,由于林业不像农业,短期内受益效益低,收入下降,从而引发一些农户退林还耕,严重影响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2、科技服务水平严重滞后
目前,部分农户对于种植经济林虽有一定积极性,但也有较大盲目性,主要依靠自然条件,且政府在产业模式的具体经营方面提供的指导较少,同时也没有良好的科技服务作为支撑,造成经济林减产,苹果销路差,价格低,难以形成种植规模化,从而使农户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3、自然灾害频发,导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
通渭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区,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年平均降雨量仅有300mm左右,又加之夏季时常持续高温干旱,地表水分过度蒸发散失,致使造林成活保存率差,同时,有些林地坡度大且土质疏松,如遇暴雨冲刷,造成地标裸露,苗木摧毁,若采取补植补造又需增加大量工作及资金的投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
随着退耕面积的增大,绿化工程的深化实施,林草植被有效恢复,林业有害生物也随之扩展蔓延。此外,监管部门对放牧毁林的违法行为,处罚问责力度不够,且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导致实际处罚监管工作难以展开。
5、退耕地块分散,后续产业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发展相对滞后
一是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大部分退耕还林地块呈现出分散零星状态,且退耕地退出的耕地大多是坡陡,交通不便,产量较低,离家远的坡耕地,这些地块退耕后,年轻劳力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病残看管退耕后的苗木,劳动力不足,使退耕后的林地管护困难。此外,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通渭县只能大面积发展抗旱、抗寒性较强的灌木树种,林业的经济优势展现较为薄弱,其次,根据近几年实施退耕还林的实际,结合各种自然条件及相关政策,后续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林副产品加工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退耕户进行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导致因退耕产生的经济效益不高。
四、对策及建议
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提升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助推精准扶贫的重大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通渭县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尊重规律,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实施“生态固本”战略,完善管理机制,高质量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实现脱贫攻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依靠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总结省内外相似生态环境地域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经验,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如发展林内养禽,肉鸡、肉鸽等禽类;结合乔灌草退耕还林模式发展优质牧草种植,为发展牛羊产业提供丰厚的资源基础。
2、积极探索适宜于本县的退耕还林优化模式
探索适宜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经济型退耕还林模式,不仅是实现生态良好,农业增效的关键问题,也是提高植被覆盖度,增加水土保持功能,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措施,因此,立足退耕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状况,采取不同抗旱保墒技术措施,利用自然降水资源,总结出适宜当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退耕模式,仍是退耕中迫切解决的任务,如在养分较好、交通便利、能有效利用公路雨水的山区公路沿线发展苹果+蔬菜模式;在半山区退耕地域内发展山杏嫁接仁用杏+紫花苜蓿+地埂花椒林草立体复合模式;利用光热资源充足,环境质量良好地域发展果蔬林草套种+生态鸡养殖模式等。
3、加强补植补造,森林管护,病虫害防治及森林防火
造林补植是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果极为重要的举措,今后应对凡当年退耕造林未达到验收标准的,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栽补,这就要求国家加大退耕还林专项的补贴,研究表明,一些灌木如柠条,山毛桃,沙棘等生长期为三至五年,因此,退耕地域内达到一定年限的灌木需进行人工平茬,以保证已种植灌木的持续生长与存活。
4、加强培训,有效提供技术支撑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必须保证质量完成,而先进的科学技术造林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产实践中,要加强以林业知识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技术培训,号召林业工作人员针对生态林的种植,经济林的栽培及加工利用技术和退耕还林技术要点及前景,进行认真钻研,将自身所学所知传授农户,通过现地培训与农户手把手的讲解,以便农户掌握相关知识。培训人员不仅是林业工作人员,还应将相关科研单位、高效力量有效整合,强化退耕还林技术扶贫,优化产业创新,通过培训,促进经验交流,增长知识,增加技能,以加快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快速发展,保障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
参考文献:
[1]张明君.试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暨退耕还林后续发展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7):101.
[2]靳雪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实施成效[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6(02):36-37.
[3]马春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保障措施探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03):79.
论文作者:吴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退耕还林论文; 通渭县论文; 生态论文; 农户论文; 模式论文; 产业论文; 耕地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