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乐亭县闫各庄中心卫生院 河北唐山 063600)
【摘要】目的:探讨TNF-α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分析。方法:将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的TNF-α水平和CK-MB、cTnT水平,分析TNF-α与CK-MB、cTnT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NF-α、CK-MB、cTn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TNF-α比较,cTnT与TNF-α比较,r值分别为0.9521、0.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有一定关系,其水平越高,心功能损伤程度越重,临床可将TNF-α水平作为防治心功能损伤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心肌功能损伤;TNF-α水平;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03-02
重型颅脑损伤为临床急救中的危急重症,在发病早期即可继发心肌损害,这在临床尸检中已经证实。但目前临床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心肌功能损伤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导致部分患者预后不良,提高了患者的致残和致死率[1]。为了提升临床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效果和防止心功能损伤,本研究分析TNF-α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的关系,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2月—2016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的8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47例,女性37例,年龄21~68岁,平均(46.53±13.27)岁;将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69岁,平均(45.01±13.65)岁;所有观察组患者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平均(6.2±1.7)分,受伤后到就诊的平均时间为(1.7±1.1)h,其中,61例闭合性损伤,23例开放性损伤;致伤原因,26例钝性打击伤,41例道路交通伤,17例坠落伤;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抢救,给予稳定生命体征、降低颅内压、处理原发伤、改善脑水肿、营养脑神经等对症治疗,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TNF-α。对照组于体检时抽血检查CK-MB、cTnT、TNF-α。CK-MB采用湿化学法测定,cTnT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法测定[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间TNF-α、CK-MB、cTnT水平比较,见表1。
观察组TNF-α、CK-MB、cTn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间TNF-α、CK-MB、cTnT水平比较(x-±s)
3.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引发早期心肌损害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以下四点有关。第一,直接损伤下丘脑及脑干网状结构,使交感神经体质释放增多,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引起冠脉痉挛收缩,心肌缺血损伤。第二,心血管中枢直接受累,导致循环衰竭甚至心脏骤停。第三,颅脑损伤使得中枢对心脏的控制和调节功能紊乱,交感神经活性增高。第四,体内大量释放内源性炎性因子,直接损伤心肌和心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3]。因此,炎性因子在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心肌受损中有重要作用。
TNF-α为炎症因子瀑布效应的关键因子,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诱导NO生成,使得炎症信号通路及免疫细胞被激活,并诱发其他炎性因子表达,使得炎症正反馈作用放大,导致机体炎性损伤更为严重,并直接损伤冠状动脉,减少心肌供血供氧,导致了心肌损伤[4]。而CK-MB和cTnT对早期心肌损伤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这两项指标可为临床评估心功能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NF-α、CK-MB、cTnT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MB与TNF-α比较,cTnT与TNF-α比较,r值分别为0.9521、0.9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TNF-α水平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损伤有密切关联,针对TNF-α的早期干预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程度。
【参考文献】
[1]唐忠,陈启富,徐岩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和TNF-α变化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3):16-19.
[2]刘晓兰.TNF-α和IL-6与重型颅脑损伤后心肌功能相关性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6,44(2):192-194.
[3]陈华文,祝伟,李树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21(6):577-580.
[4]瞿鸿义,李升,李国.重型颅脑损伤与继发性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07(4):222.
论文作者:赵志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损伤论文; 颅脑论文; 心肌论文; 水平论文; 统计学论文; 功能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