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论文_韩亚勇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论文_韩亚勇

四川港建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本文先叙述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分析了结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预防混凝土裂缝的措施,通过科学选择水泥、合理配置和施工中预防等方面的论述,希望可以为有关人士做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预防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进步,其建筑也面向高层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施工过程中,现浇混凝土使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施工管理人员意识的提升,开始重视混凝土裂缝对整体质量的影响,并对造成结构裂缝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研究,以求尽量减少建筑施工中裂缝的产生。

一、大体积混凝土概念

我国建筑行业至今为止对大体积混凝土还没有明确的参数概念,但是在工程施工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定义。为确保构筑物的工程质量,当混凝土体积过大时,就需要要使用技术手段,防止构筑物受温度等原因影响产生裂缝、变形。尽量采取方法降低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等问题。我国相关专家著作论述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尺寸定义为其几何尺寸大于1m[1]。随着社会需求的加大,各种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大型水利工程不断涌现,大体积混凝土在其中得到广泛应用。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因其施工技术要求和工程特点等,需要在工程实践中科学管理,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情况,提升施工质量。

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质混合成的混合物,具有很强的抗压性和耐久性,但是由于体积面积大的原因,导致其具有了抗拉强度弱和易开裂的弱点。混凝土裂缝有两种,一种是宏观裂缝,一种是微观裂缝。造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为外荷载过高、结构次应力过强和变形变化超限。总的来说就是受温度、不均匀沉降和收缩等原因影响。最终造成混凝土变形变化超限,不同结构之间产生的约束为外约束,内部结构之间产生的约束为内约束。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大多数为外约束造成,本文主要研究受结构变形影响出现的裂缝。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裂缝原因:第一,混凝土收缩裂缝。指混凝土收缩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主要为水含量和水泥含量比例差异产生的,混凝土中水和水泥含量比例越高,收缩越大。另外,水泥种类的不同,混凝土收缩也有所不同。粉煤灰水泥和中低热水泥可以产生较小的收缩量。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引起收缩,这种收缩应力超过其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出现开裂。第二,温差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内部和外部温差过大就会出现裂缝,产生温差的原因是混凝土内部水泥硬化发热造成的,体积越大越容易出现裂缝。很多建筑需要大面积、一次性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后,水泥水化生热,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出,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和表面温差相差较大,导致内部出现压应力,表面出现拉应力,混凝土抗拉强度降低,这时就会产生裂缝。第三,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散热程度不同,形成温度梯度,提高混凝土拉应力,降低自身强度。混凝土表面的拉应力大于自身基线抗拉程度,就会造成裂缝,一般混凝土施工后三天左右产生裂缝。另外降温时期,混凝土逐渐产生收缩,促进混凝土硬化收缩,造成开裂。

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

(一)科学选择水泥

经过大量调查发现,水泥中含有的矿物质是影响水泥水化程度和速度的主要物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水泥的过程中,可以挑选散热小的,如火山灰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并且混合过程中,控制用量,一般情况下,每立方米混凝土最多使用400千克水泥即可,如果施工环境和要求允许,可添加粉煤灰以减少水泥用量,更加便于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升和易性。另外,由于混凝土施工周期较长,不能在短时间内计算负荷,有关技术人员要将计算混凝土强度的工作向后推迟一段时间,这样可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

(二)科学配置

混凝土的科学配合比是提升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可以选择粒径较大的粗骨料作为原材料,因为粗骨料表面积较小,可以减少水泥浆包裹粗骨料的程度,控制水的使用,降低水化热反应,这样就能减少混凝土收缩[2]。需要注意的是,粗骨料的直径不能过大,如果太大会引起混凝土离析,所以选择连续级配碎石直径为20mm左右,或者选择5mm左右直径的中粗砂作为细骨料的主要原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为了减少裂缝,可使用泵送混凝土,并在设计过程中对内部成分进行严格的调整。另外,混凝土中的黏土和淤泥等也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如降低混凝土抗渗能力和强度等,容易出现裂缝。所以设计人员进行混凝土配比时,要严格控制粗集料、细集料的含泥量,并保证混凝土不含有其他杂物,以提升混凝土质量。

(三)施工中的预防

施工过程中,“质量”因素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裂缝的产生,就要切实掌控各种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质量”因素。施工阶段是预防的重要阶段,要注意下面几方面,第一,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监察,为了降低裂缝的可能性,施工人员要从源头做起,从本质上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第二,施工质量的好坏和设计方案由很大的关系,所以质量的控制就是设计过程的控制。施工单位要发挥作用,熟悉图纸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三,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造成裂缝。施工人员要明确混凝土抗拉强度越高,对内外部温度的要求就越低,这样才能控制裂缝的产生。因此,只有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才能抵抗温差产生的抗拉强度。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混凝土不同龄期,计算出对中心和表面的温度要求数值。经过调查和实验表明,将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差异控制在20℃以内,不会因为温度差异产生裂缝。因此一定要控制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温度差,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方法。内部降温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在内部预埋水管,内部循环冷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立刻通过水管中的循环水对其进行降温,尽量减少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温度差,降低裂缝产生概率。虽然这种方法效果很好,但是实际运用中花费成本较大,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另外还有一种是外部保温法,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表面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薄膜和草垫子等,同时向混凝土表面定时喷洒热水,降低混凝土表面和中心的温差,这样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不会降低,减少裂缝的产生。这种操作方法简单,成本较低,适合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中应用。

(四)加强后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一定的养护措施来降低后期裂缝情况的产生,通过提高表面温度来减少温差,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裂缝。养护过程中,考虑到湿度的作用,因为混凝土会因为干裂造成收缩,尤其是大风天气中,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如果不采取措施,会产生剧烈收缩,产生裂缝。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分流失速度。例如在雨雪天气中,做好清雪排水工作,防治雨水进入基坑中,影响混凝土硬化[3]。在大风或者高温天气中,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潮湿的布,定期喷水,防治水分过快流失。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和经验,使用正确的方法,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

结论: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是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如果产生裂缝,不但会降低工程质量,还会导致内部钢筋腐蚀等问题,影响结构的承载性。所以施工人员要提升重视,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做好调查,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混凝土开裂的情况,进而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天文.桥涵工程施工中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分析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8):136-137.

[2]张春霞.论水利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技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8(25):292.

[3]迪里木拉提·阿布都克力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产生裂缝预防方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9):35.

论文作者:韩亚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8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论文_韩亚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