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急速发展,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加重。基于此环境下,积极响应国家提出“海绵城市”理念,在设计中强调“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及其建筑设计方式,在满足生态效益的同时,赋予城市更好生态景观。通过设计,使项目成为一个以自然生态为基底,以雨水收集为景观特色的生态城市基地,彰显其崭新的魅力,为生活添姿添彩。本文对特色小镇在进行简单阐述,简单讲解特色小镇与海绵城市关系。
关键词:特色生态小镇;海绵城市;建设要点
特色小镇往往是旧与新、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特色小镇的生态建设,应结合“海绵城市”的理念,综合考虑新建片区与老旧片区中水生态基础设施之间的有机联系。新建片区可以通过建造大型地下调蓄池、大规模改造雨水管线等措施实施,而老旧片区大多是在传统建设模式下形成的生态格局,由于空间条件有限,其内部往往潜伏着不容忽视的水问题,改造存在一定的难度。正因如此,增加水生态基础设施,在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显得十分必要。
1 “海绵城市”的理论背景及其内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遇到降雨能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调节水循环,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让城市变为能够吸纳雨水、过滤空气、过滤污染物质的超级大海绵,具有降温、防洪、抗旱、捕碳等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阻绝水与生态的问题,迈向真正的生态与低碳城市。在海绵城市概念问题上,存在对海绵城市与低影响开发之间的认识误区,简单地认为海绵城市就是低影响开发,混淆了广义低影响开发与狭义低影响开发。一方面,《指南》指出海绵城市统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系统,因此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海绵城市注重保护与源头控制,与低影响开发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
俞孔坚博士曾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海绵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物体,其本身存在水分特性和力学特性。水分特性是指海绵对水的汲取、释放、保持等特征;力学特性是指海绵作为一种弹性固体,具有压缩、恢复等特征。早期的澳大利亚学者利用海绵的这两种特征来形容城市对周边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海绵城市”的概念从海绵的水分特性上理解,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可以在降雨过程中对雨水进行吸收、调蓄和下渗,待到干旱或其他需要的时候再将存蓄的雨水"释放”出来;“海绵城市”的概念从海绵的力学特征理解,是指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以及环境变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传统的城市建设理念将土地利用作为重点,对自然地貌改造较大,并且容易产生碳超标排放、雾霾加重、地表径流增加等问题,属于一种粗放式的建设方式。而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理念则强调城市发展应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并且注重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低碳减排、维护原有生态环境、减轻雾霾、不影响地表径流等方面都比传统的城市建设方式有优势,是一种城市建设的低影响开发策略。
2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生态问题
2.1 特色生态小镇概念
为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促进创新创业、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兴产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建设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态融合”发展的重要原则,其中生态元素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也是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2 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生态问题
1)雨水系统有待完善
不透水硬质铺装地面是小镇广场、道路的基本铺装形式。每当暴雨来临,大量雨水因无法就地下渗而被直接排放造成浪费;干旱季节时,因降水不足而抽取湖泊水或地下水作为景观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因此,在特色小镇建设时,应设计下沉式绿地等有蓄水功能、低影响的水生态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绿地空间。同时,应增加建筑屋顶绿化面积,将建筑雨水管线与城市公园水系进行衔接,从而充分收集与利用水资源。
2)水循环问题
特色小镇往往是在原有古镇、村落或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空间中建立起来的,是既传承历史、又创新未来的特色空间。小镇老旧片区的水循环系统一般不太完善,基础设施比较陈旧与落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应综合考虑新建片区与老旧片区的水系统融合,将新旧片区看作统一的整体,对整个水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规划,并通过更新与改造陈旧生态基础设施,以更新、更好的形式进行衔接,实现整个片区水系统的良性循环。
3)小镇之特色问题
“特色”是小镇的竞争力与魅力所在。小镇的“特色”体现在独特鲜明的产业特色、人文特色、生态特色与功能特色。生态特色是展示小镇最直观的手法。然而,现阶段一些小镇的生态景观设计只是一味地追求“小镇风貌”,盲目模仿国内外相似案例,而忽视了小镇自身的特性。如何利用水生态基础设施,保持小镇鲜明的“特色”是建设生态型特色小镇的重要问题。小镇的公共绿地、屋顶绿化、道路与广场以及滨水空间等设计,应结合其“特色”产业、“特色”人群和“特色”功能需求,通过不同“海绵体”因地制宜的组合,形成场地特有的海绵景观。
3 特色小镇中海绵城市如何运用
3.1 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通过绿色化、生态化的措施,增加城市地面下渗能力,使更少的雨水以径流的方式进入城市排水系统中,到达减轻城市排水系统压力,进而减少城市内涝灾害。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有效保护现有河湖等自然海绵体,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水体不受城市开发活动的影响或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使受到破坏的水体的水文特征和生态功能逐步得以恢复和修复;通过打通城市断头浜等手段来扩大自然海绵体,完善城市河湖连通工程体系,加强城市及周边江河湖库的水系连通,改变河湖水量及水动力条件,增加城市水域与湿地面积,使城市水系具备足够的雨水调蓄与排放能力;通过新建生态屋顶、生态广场、生态水池等人工海绵体,充分增加城市蓄排水能力、调水能力,从而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3.2 减少水体面源污染
针对地表水污染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水体污染负荷超重等问题,利用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等功能,通过建设“雨水花园”等措施,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化学、生物及物理特性进行污染物移除,从而降低面源污染。海绵城市把雨水初期径流量所含的大量生活污染、面源污染控制在最低程度,这在技术层面简便易行,可以去近年来开展截污纳管工程相得益彰。
3.3 立体绿化生态景观营造
特色小镇培育发展的是不同于产业园及传统小镇的传统产业,而是集聚创新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因此,小镇的景观营造应为创客们提供不局限于标高±0.00的公共绿地活动空间,例如可以向上延伸至不同层高的立体绿化。这就要求特色小镇的建筑设计有别于城市中单调的高层建筑,无论是维持原有建筑、更新改造建筑或是新建建筑,都应是具有符合小镇气质的建筑形态与外观。立体绿化是营建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在不同层高处增加可利用的绿化面积,营造轻松、舒适的交流和活动空间。
3.4 广场道路空间生态景观营造
除了封闭的办公空间,创造多样的广场空间能够满足户外交流、集体活动等的空间需求。广场的形式不仅限于地面,可以将广场向下延伸形成下沉式广场,不仅能够解决雨季蓄水问题,还能提升广场空间与工作、生活的环境质量,根据雨量及蓄水量形成不同层次的景观效果。荷兰鹿特丹的雨水广场就是典型的例子。特色小镇的道路系统规划应加强交通的便捷性与可达性。除机动车外,小镇的交通方式应优先考虑公共交通或步行交通,通过构建“绿道”系统组织小镇的绿色出行体系,减少机动车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与影响。这种生态优先的交通方式,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创造机遇,同时也营造了小镇户外安静、安全、开放、舒适的生态环境。
总之,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特色小镇的生态策略研究,并不是单纯的雨水收集与水资源利用,而是以建立水生态基础设施为核心,展现特色小镇“特色”水生态的系统性研究。建设一个生态特色小镇,通过利用“海绵单元”营造水生态基础设施,来完善特色小镇“雨水系统”;通过衔接新老片区之间的水循环,来提升小镇的特色之处,以满足小镇“特色”产业、“特色”人群和“特色”功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白明明,陈园,刘世华.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特色生态小镇[J]. 园林,2017,01:18-22.
[2] 记者 罗帮义.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样板区 海绵城市生态环保建设示范区 苍洱旅游休闲度假特色区[N]. 大理日报(汉),2016-10-15A01.
论文作者:梁倩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小镇论文; 海绵论文; 特色论文; 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雨水论文; 片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