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2013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数字化阅读排行解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文化论文,系统论文,龙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公共图书馆期刊数字化阅读现状
根据2013龙源期刊数字化阅读调查数据,纵向比较龙源历年发布的排行榜单,可以清楚地发现,2013年度国内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公图”)数字化阅读TOP100期刊名录与往年相比,存在较大的重合度。亦即,历史上受公图读者青睐的期刊,本年度同样普遍受到关注。一方面,这表明高质量的品牌期刊,在数字化阅读市场上地位相对稳固;另一方面,说明公图这种典型机构用户数字化阅读的口味和取向,也相对稳定和容易把握。
如果单独分析2013龙源期刊国内公图数字化阅读TOP100榜单,可以发现,上榜期刊种类主要是财经商业、文学文摘、时政人物、生活、专业刊物、教育与学习等几个大类。其中,商业类期刊有24家,占24%,文学文摘类期刊占22%,时政人物类期刊占18%,专业刊物占15%,生活类期刊占13%,教育与学习类期刊占6%。这表明,国内公图受众的阅读兴趣比较广泛,但阅读率最高的是财经商业类和文学文摘类(二者占比近50%),时政人物类、生活类和专业类刊物也有不俗的表现。
表1 2013国内公共图书馆、个人付费阅读TOP100之TOP10期刊比较
不仅如此,如果横向比较2013国内公图数字化阅读TOP100和2013国内个人付费阅读TOP100两份榜单,可以发现二者上榜期刊的重合度高达46%。即近半数期刊是公图和个人付费阅读TOP100的“双栖”期刊,它们集中分布在时政人物、文学文摘、生活、商业四个大类中,四类期刊分别占“双栖”期刊的28.3%、28.3%、17.4%和17.4%。这说明,大众化的、普遍受欢迎的期刊主要分布在这几个类别中,这和原貌版纸质原刊的状况大体一致。
国内个人付费数字化阅读TOP100,这是国民个体真正自我买单付费阅读的期刊数据,能够较好地反映公众的阅读取向,较好地反映个人用户真实的市场需求。对比2013国内个人付费阅读TOP100榜单,可以发现,期刊种类与公共图书馆基本重合,只是各自占比有所不同。其中,生活类期刊占37%,文学文摘类占20%,商业类占18%,时政人物类占17%,教育与学习类占7%,文化类占1%。比较发现,在公图中最受欢迎的是财经商业类期刊(占总数的24%),因为公图读者社会经济地位和知识文化水平相对高端,管理层和精英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经营管理、投资理财的意愿相对较高,而个人付费用户多数是熟悉和常用新媒体的时尚年轻人,比较注重生活质量和个人化的生活方式,因此更青睐生活类期刊,它们占上榜期刊的37%;专业类刊物在公图读者中较有市场(占15%),个人用户则基本不感兴趣,因为公图读者中专业人才比例相对较高;文化类期刊在个人用户中拥有一定的读者(占1%),而公图中基本无人问津;上榜种类重合的文学文摘类、时政人物类和教育与学习类期刊在两份榜单中表现得半斤八两,旗鼓相当,这类期刊一直是各类期刊阅读市场广受欢迎的常青树,它们在今年的排行中依然表现突出。
如果再横向比较国内外公图两份榜单,同样能够发现一些不同点。从海外公图上榜种类来看,生活类占41%,文学文摘类占26%,商业类占15%,时政人物类占14%,专业刊物占2%,文化类占2%。而国内公图读者的兴趣相对广泛和多样,其中他们最感兴趣的是财经商业类和文学文摘类,二者占到总数的46%;国外公图读者最青睐的是生活类和文学文摘类(二者占总数的67%),特别是生活类竟占到总数的1/4,这和国内公图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公图仅占13%)。此外,国内公图读者对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类刊物和教育与学习类刊物也比国外读者更感兴趣,国外公图读者对中文专业类期刊和中文教育教学类刊物,基本不太关注,相反,国内读者不太感冒的中文文化类刊物,国外读者则表现出一定的阅读兴趣。
表2 2013国内外公共图书馆数字化阅读TOP100之TOP10期刊比较
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期刊数字化阅读现状
入选党政机关TOP100的期刊,就其种类而言,时政人物类占22%,文学文摘类占20%,商业类占14%,生活类占38%,专业类刊物占5%,教育与学习类占1%。除常青藤型的生活和文学文摘类以外,占比最大的是时政人物类,榜单排名前三的《三联生活周刊》《公务员文萃》《炎黄春秋》都是此类期刊,《公务员文萃》《领导文萃》《党建》《法制与社会》《领导之友》《党政干部学刊》等“红色”期刊赫然在列,无不体现出“党政”的色彩。即便是排名相当靠前的文学文摘类期刊《啄木鸟》,其实也是公安部主管的刊登警事题材的文学刊物,多刊载一些纪实性很强的报告文学,在党政机关读者中颇具影响力。可见,这些期刊都折射出该领域读者的职业诉求,他们的阅读兴趣具有突出的专业读者的综合特征。
表3 2013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数字化阅读TOP100之TOP10期刊
就国内企事业单位的情况而言,入选TOP100排行的近半数(48%)是财经商业类期刊,这些期刊和企事业单位读者所从事职业的性质比较贴近,因此这种较高的占比很好理解。但是,有一个现象比较特别,那就是,教学教育类期刊在其中所占比例也较高。根据龙源2013年6月的月份调查数据,国内企事业单位数字阅读TOP20期刊中,教育教学类期刊共有7种,占到TOP20期刊中的35%,比例相当高。企事业单位读者除了热衷与自身业务相关的财经商业、科技网络类期刊之外,由于都是干部、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各种白领,普遍文化素质较高,工作生活稳定,很多已经成家立业或为人父母,他们除了关注财经商业、科技网络、人文社科类刊物,谋求提升自身竞争能力、促进个人发展和职位升迁外,还特别关注子女教育,希望通过阅读与子女教育相关的教育教学类刊物,寻求能够帮助孩子、教育孩子、提升孩子学习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秘方和绝招。因此,此类期刊阅读率较高,其实也不足为怪。
三、基础教育市场期刊数字化阅读现状
研读2013基础教育机构数字化阅读TOP100榜单,从其种类来看,基本集中在文学文摘(特别是文学故事类)、教育与学习、生活娱乐等几个大类中。其中,文学文摘类占45%,生活类占18%,教育与教学类占27%,商业类占3%,时政人物类占3%,动漫游戏类占1%,专业刊物占1%,未分类占2%。
可见,中小学基础教育机构阅读兴趣比较集中,基本只涉及文学文摘类、教育与教学类和生活类,三者占比90%。特别是占比最大(45%)的文学文摘类期刊(主要是文学故事类),其受众主要是中小学生,他们对文学故事类期刊表现出很强的兴趣,由于年龄普遍较小,因此一般都比较喜欢故事类的期刊(通俗易懂、适合其阅读的《故事会》以11万的阅读量荣登榜首)。同时,由于年轻、时尚、普遍熟悉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使用,因此文学故事类期刊占比突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青少年才是真正网络阅读的一代。
表4 2013基础教育市场数字化阅读TOP100之TOP10期刊
榜单占比第二位的是教育与教学类期刊,这个27%的占比主要是国内基础教育机构中任职的教师们的贡献,他们重视教学技巧、教育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中国的基础教育机构是一个庞大的阅读市场,3亿上下中小学生的市场容量是任何有抱负的出版企业无法无视和忽略的。与此同时,庞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也是期刊阅读市场的一支劲旅。
四、高校期刊数字化阅读现状
研读2013国内高校数字化阅读TOP100排行,从期刊种类分布来看,文学文摘类占25%,生活类占25%,财经商业类占22%,时政人物类占18%,专业刊物类占3%,教育与学习类占6%,文化类占1%。
表5 2013国内外高校数字化阅读TOP100之TOP10期刊
对比2013海外高校TOP100榜单,可以发现,期刊种类分布有别于国内,其中财经商业类占34%,生活类占19%,专业刊物占19%,文学文摘类占12%,教育与学习类占3%,时政人物类占8%,文化类占5%。
比较国内外高校两份榜单,可以发现,国内外高校用户的期刊阅读存在较大的差异。就阅读兴趣而言,国内高校读者最感兴趣的是文学文摘类,国外高校最感兴趣的是财经商业类,这表明国内高校用户相对感性,国外高校用户相对理性、现实和讲求实用。社会上常有声音反映,国内不少大学生躲进象牙塔,不谙世事,走出校门,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差。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阅读面的选择也许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对比国内外高校期刊阅读其他各类别在榜单中所占比例,可以发现,国内高校时政人物类上榜比例比国外高出10个百分点,国外高校专业期刊上榜比例比国内高出16个百分点,国外高校文化类期刊上榜比例也高于国内。这种阅读兴趣的差异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内高校读者重政治(热衷时政、人物)、轻技术(不重视专业)、轻人文的特点。国外读者也更加“去政治化”、更加重视专业技术和了解中国文化。对比国内外高校期刊阅读上榜刊物的刊期,可以发现,二者最青睐的都是月刊,但国外往往较多地选择刊期较长的中文期刊,也许国外高校读者的中文水平和接触中文刊物的时间,限制了他们像国内读者那样,自如地选读刊期更短、时效性更强的中文期刊。
五、农家书屋期刊数字化阅读现状
农家书屋是公共文化服务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文化惠民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重要的一环。以龙源调查所得的天津农家书屋期刊数字化阅读TOP100排行作为个案和样本,可以分析和推断我国农家书屋期刊数字化阅读的基本概况。
从上榜期刊的类别(据龙源2013年10月提供的标准)来看,综合文化类期刊最受欢迎,占上榜期刊总数的19%,文学故事类占16%,生活情感类占11%,养生保健类占11%,农业乡村类占8%,时政新闻类占8%,教育教学类占7%,娱乐时尚类占7%,商业财经类占6%,社会科学类占5%,职业职场类占1%,体育健身类占1%。
表6 2013天津农家书屋数字化阅读TOP100之TOP10期刊
由此可见,和人们的直觉差距较大的是,真正和农村直接相关的农业农村类期刊,并没有成为最受农家书屋读者欢迎的期刊种类,而综合文化类期刊却成为阅读率最高的种类(《读者》以近22万的阅读量居首),文学故事类、生活情感类和养生保健类这些常青树型的文学、生活类期刊仍有不错的表现。在城市里的国内外公图和海内外高校颇受欢迎的财经商业类期刊,在我国的农家书屋并没有太大的市场,入选农家书屋TOP100的只有区区6种期刊,这说明经济、文化、社会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对经济、管理、商业方面知识和资讯的需求远低于城市。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农村各个方面都很落后,养生保健类期刊占比11%和生活情感类占比11%的成绩,就从一个侧面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对养生保健、生活情感方面的知识也产生了较大的需求,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已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
六、公共文化服务系统机构用户期刊数字化阅读总体情况
以上是2013国内公共服务系统各类机构用户期刊数字化阅读基本情况的分析。接下来,依据龙源各类机构用户数据相加而来的总体数据,对2013国内机构用户龙源期刊数字化阅读的总体情况作总体性的解读和分析。
根据2013国内机构用户数字化阅读TOP100总排行榜单,从期刊种类来看,生活类占据总排行的32%,财经商业类占23%,文学文摘类占22%,时政人物类占16%,教育与学习类占4%,专业刊物类占2%,文化类占1%。而海外机构用户TOP100总排行中,生活类占40%,文学文摘类占27%,商业类占15%,时政人物类占14%,专业刊物类占2%,文化类占2%。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内机构用户期刊阅读兴趣较国外广泛,上榜期刊种类多于国外。国内机构用户期刊阅读兴趣主要集中于生活类、财经商业类和文学文摘类三个类别;国外机构用户阅读兴趣主要聚焦在生活类和文学文摘类两个品类(两项占比67%),尤其是生活类竟占到了40%。国内机构较欢迎的财经商业类期刊海外机构要低出8个百分点,国内有一定市场的中文教育与学习类期刊国外基本不太关注。而时政人物类、专业刊物类和文化类期刊,国内外用户的阅读兴趣并无太大差别。这说明,国内外机构用户的期刊数字化阅读市场的兴趣和关注点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国内外机构阅读上榜期刊的刊期来看,国内月刊占44%,半月刊占25%,周刊占14%,旬刊占13%,双月刊占2%,双周刊占2%;海外月刊占60%,半月刊占18%,双月刊占9%,周刊占8%,旬刊占4%,双周刊占1%。这说明,海外机构偏向于刊期较长期刊的阅读,国内机构则热衷于刊期较短、时效性较强期刊的使用。
这些差异的存在,是国内期刊出版机构在内容生产和市场投放方面都有必要引起注意和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