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市型工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增长点论文,工业论文,经济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都市型工业的提出及其内涵
在我国都市型工业的提出最早是源于1996年上海的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经过上海市工业三年的实践发展,我们认识到都市型工业是既为城市生活服务、有利于城市功能转变,又适宜在城区生存、企业轻型化的工业。从产业形态看,都市型工业具有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包括以简单加工为主的家庭工业)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大型企业(包括业态复杂多样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存;以依靠小型设备、介于小型作业和手工作坊生产之间的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与以依靠先进设备、从事社会化大生产和集约化生产为主的先进生产方式并存;高附加值产业与低附加值产业并存。从与其它工业的差异看,都市型工业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知识水准要求和附加值相对较高;能耗少、污染少、运量小;个性化、流行化、变化快;生产场地空间兼容性大,前店后厂、大楼铺面、工业大厦均可适宜。目前,在上海市拟就的有关上海发展都市型工业的初步方案中提出了服装服饰业、食品工业、包装设计、印刷出版与制作业、室内装饰装潢业、计算机件及其他电子信息产品业、工艺美术品、旅游产品及健身器材产品制作业等六种都市型工业行业。在这六个行业中蕴含了无限的商机。结合武汉市工业发展的战略和主要目标,我市都市型工业的发展也应提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来考虑。它必将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我市都市型工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武汉市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领域主要在服装业、食品饮料业、包装业、室内装饰装潢业、家具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等六大类,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各行业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是加快我市工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整体功能、改善就业结构、解决社会难题的需要。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一)服装服饰制造业。全市服装行业共有1592家企业,年产值40亿元,年销售额已达60亿元。已创知名品牌有太和、雅琪、劲松、爱帝等,逐步形成较有特色的“汉派服装”生产企业群。从技术装备和设计水平看,在国内占有一定的地位。销售网络也向全国各地延伸,就业人数日益增多。
(二)食品饮料业。涉及的门类齐全,除采盐、制糖外,啤酒、白酒、饮料、冷食品、调味品等22个门类都已具备;规模相当,全市街、乡、村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已有1500家,职工10万余人。1997年工业总产值66.12亿元,销售93.13亿元,利税16.86亿元。 目前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13.6%,利税占全市工业的28%;基础较好,逐步形成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三资食品企业已成为新的支柱。
(三)包装装潢制造业。这个行业现有企业2697户,固定资产28.7亿元,职工44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2万人。97 年全行业工业产值88.3亿元,利税9.72亿元。我市对包装产品的市场需求所占比重较大,为发展武汉包装装潢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涉及到包装机械、印刷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八大门类基本完备的包装工业体系。
(四)室内装饰装潢业。我市的装饰装潢业规范管理较晚。近几年武汉市轻工行办针对行业管理分散的局面,协助市政府行使管理职能,相继出台了一些地方政策和法规,促进了装饰装潢业的健康发展。据对200多户不完全统计,其98年装饰营业额已达到35亿元, 从业人员愈10万人以上。
(五)家具制造业。全市家具制造企业413户,职工3万人。已发展成:个体、私营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区街企业发展壮大,外资企业崭露头脚,市场发育逐步健全,以名店家具城带动整个家具行业发展的格局。
(六)电子信息产业。近几年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年产值加上运营部分已超过80亿元,从业人员已达5万多人。我市的电子信息产业正依托大专院校、 科研院所形成了一批以通信产业为龙头,以电子信息、新材料、激光为基础的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骨干企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上述六个行业在全市工业中居于较重要的地位,逐步形成了产业优势。初步统计,六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已达320 亿元,从业人员约60万人,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发展都市型工业的环境渐趋成熟
从都市型工业的内涵和我市发展的现状看,其分布和发展的趋势与其内涵特征相一致。从武汉市近几年的工业结构调整取向及有关配套政策的出台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环境。
一是从投资环境看,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必定拉动一部分消费市场。从1999年到2000年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将更为宽松,物价基本平稳,投资体制改革的步伐将加快。预计未来两年我市GDP 的增长将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将有所增长。这些将给消费品的生产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是1998年我市出台了有关政策,将拉动这些行业的发展。如《武汉市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三年改革发展与脱困总体方案》、《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等。市有关部门正围绕这两个方案拿出分步实施方案。从发展的行业、安置就业人数、经济总量占比和纳税额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参与市场竞争。而这六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实施方案提供了良好的拓展空间。
三是武汉将作为全国解决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中融资、贷款难问题的试点城市,可望为都市型工业的六个行业争取到切实可行的项目,武汉市已着手组织有专家学者开展调研活动,考察国外扶持中小企业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并计划培养一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有关部门将研究并提出扶植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这也将为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贷款环境提供较好的政策环境,同时也为六个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好的融资环境。
四、发展我市都市型工业的目标和措施
(一)都市型工业各门类的发展目标和思路
根据全市九五期间产业规划和工业布局,列为上述都市型工业的六个行业预计到九五末期工业总产值(营业额)将达到580亿元, 从业人员略有增加。六个行业将抓住国家启动住宅消费市场和家庭轿车市场的机遇,加快发展,形成规模,为武汉市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服装业。组建三个年产销额30—50亿元的大型服装企业集团,创3个全国知名品牌,建立3个年销售50亿元的大型服装、面料批发市场,建立2个服装业配套中心和2个专业公司,“九五”期末汉派服装年产销额达180—200亿元,年利税20—30亿元,出口创汇3—5亿美元,同时带动我市纺织服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食品饮料业。重点抓好“双十、一城、一园”,即十类重点产品、十至二十家重点企业,建设东西湖食品工业城和沌口食品工业园,到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利税总额30亿元。
3.包装业。突出重点,发展高档印刷、彩印高档纸箱、纸浆模型及可降解包装材料、机电一体化定量包装机械及装潢设备、玻璃瓶罐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我市包装工业建成年产值120亿元,年利税13.2 亿元,能服务武汉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名牌战略、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体系。
4.室内装饰装潢业。在抓好行业的清理整顿基础上,着力健全管理工作体系,完善市场监督机制,针对市场管理分散局面,下一步拟定一些配套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力争该行业的年装饰营业额尽快达到50亿元。
5.家具制造业。开发高档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宾馆、卧室、客厅、厨房、办公等不同用途家具系列, 形成“汉派家具”风格, 到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5亿元,年均递增34.1%,销售收入60亿元,年均递增35.8%,利税12亿元,年均递增53.7%。
6.电子信息产业。今后五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将以20%速度增长,产值达到140亿元,其中通信产业达到80—90亿元, 数字式视听产品达到20亿元,基础元器件10亿元,软件产品接近10亿元。其它电子产品10—20亿元。
(二)发展都市型工业的措施
1.发挥我市工业综合优势,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
武汉发展都市型工业,首先要突破“大而全”,“小而全”,打破内部自行协作配套的旧格局,突出工业发展重点;其次是在大力发展轻工、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上,调整“资本密集型”的“重型”工业,大力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的“轻型”工业,以“高、精、尖、薄、轻、短、小”产品为重点,构建资源节约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体系。合理规划都市型工业布局,在市区重点发展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知识密集型工业,在郊区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2.认真履行职责,继续加强行业管理。
理顺行业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强化行业管理职能,发挥行办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的作用,抓好行业发展规划、技术法规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开展信息交流服务活动,利用简报、信息发布会等形式定期为全行业发布行业的各种信息;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工作,促使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力争行业的产品质量上台阶;开展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保证技术和质检队伍素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3.加快企业重组,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调整企业组织结构,通过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行业改组改造。加速资本营运,推动资产重组,实现股权多样化。以资本为纽带,通过股份制改革,盘活现有存量,实现企业规模扩张。打破条条、块块分割,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都市型工业资本结构形成多样化,国有资本、集体资本、个人投资、域外投资等多种形式、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资本相互结合,互为一体。
4.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外资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加强对外交流,寻找机遇,加大引进资金,合资合作力度,扩大出口创汇,发展开放型、外向型企业,与国际市场和国际惯例接轨。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通过多种网络和渠道,掌握国内国际最快最新产品信息和技术发展动态,搞好产品开发和经营决策,不断更新换代;多渠道地筹措企业发展资金,鼓励企业用好用活出口创汇政策,有条件的企业争取自营进出口权;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吸引外资,加强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
5.依靠技术进步,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发展都市型工业,要把创名牌扩大市场占有率,塑造企业形象放在首位,以创名牌带动企业经济起飞。依靠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艺术含量的新产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树立市场评价意识,严格把好各道工序关。选择一批有影响、有基础、有发展前途的优势产品作为培育名牌产品的目标,从科学管理入手,向规模经济方向发展,全方位调度,扶植创造一批名牌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着重抓好三个一批:一是巩固和发展一批现有名牌产品,二是培养壮大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产品,三是开发储备一批高技术含量、高创汇、高效益的产品。到2000年力争使我市重点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达到工业发达国家九十年代初期的水平,名牌产品质量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6.制定相关的行规行约,促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
要为发展我市都市型工业创造一个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而不能让相关的产业门类自生自灭。统一规划,整个协调,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相应的管理办法,配合物价、工商等部门,防止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打击不正当竞争。加强宏观管理手段,扶优抓大,培植我市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