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梅
(哈尔滨市血液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摘要】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于哈尔滨市血液中心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的245例不足量血液进行分析。结果:在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献血不足量比例为0.417%。主要原因是献血不良反应与采血护士穿刺技术较低,其中,献血不良反应比例为0.267%,采血护士穿刺技术造成采血量不足比例为0.150%。并且,团体献血组采血量不足比例为0.290%,与街头献血组相比较不良反应比例较低。结论:要减少采血不足量情况发生,需预防献血反应和提高采血护士穿刺技术。
【关键词】 无偿献血;采血不足量;原因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386-01
采血不足量是指血液采集量低于标准采集量的10%。由于血袋内抗凝剂已经定量,血液不足量会造成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失衡,导致红细胞与其他成分发生变化,最终可导致部分血液报废。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于我中心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出现的245例不足量血液进行分析,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于我中心无偿献血者中不足量血液245例。献血者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在245例献血者中,有59例为团体自愿献血,186例为街头个体无偿献血,采血量为200-400mL。献血地点均为我中心固定献血点。采血护士均具备执业资格,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
1.2 方法
按《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标准》,合格的血液容量是标准量的±10%范围内,不足量血液则低于标准量10%。根据本中心《献血不良反应记录》与《月采血总汇表》,将245例献血者分为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组与街头个体无偿献血组进行统计,主要分析献血不良反应与穿刺技术两种原因。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样本率的比较采用检验。
2.结果
2.1 采血量不足人数统计
本中心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的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不足量血液245例,献血不足量比例为0.417%。其中,团体自愿献血组不足量比例为0.290%,街头个体组不足量献血比例为0.485%(如表1所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采血量不足人数统计
组别 总采血人数不足量人数不足量比例(%)
团体自愿组20356 59 0.290
街头个体组38389 186 0.485
合计 58745 245 0.417
2.2 采血量不足原因分析
如表2所示,由于献血不良反应造成采血不足量比例为0.267%,其中,街头个体献血组中献血不良反应比例为0.317%,高于团体自愿组的0.172%,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穿刺技术导致采血不足量比例为0.150%,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2 采血量不足原因调查[(n)%]
组别 献血不良反应 穿刺技术
团体自愿组35(0.172) 36(0.177)
街头个体组122(0.317)*52(0.135)
合计 157(0.267) 88(0.150)
注:与团体自愿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有的献血方式可分为街头献血和团体献血两种方式,其中,街头个体献血不良反应率约为0.485%,团体献血不良反应率约为0.290%,团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要远远低于街头个体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造成这一情况的因素较多,与团体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团体献血者均事先知晓自己将要献血,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而个体献血者包含大量的初次献血者,即兴献血的成分较多,缺乏充分的心理和身体准备,极易导致精神紧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不良反应率升高。与此同时,街头个体献血者很大一部分没有坐做好准备,不了解自身身体状况,献血前往往出现过度疲劳、空腹、睡眠不足等现象,造成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对于献血不良反应情况,有关人员应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尽可能减少不足量采血的产生。首先,做为采供血机构应加大献血常识的宣传力度,缓解献血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其次,对于团体献血者,有关人员应事先安排团体采血时间、采血地点,让献血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随机抽取献血者进行心理疏导,可采用播放音乐、聊天的方式分散献血者的注意力,尽可能减少献血者的紧张情绪,要求献血者保证充足的睡眠;再次,应做好对献血者的体检工作,对于存在晕血、晕针的特殊情况,应谢绝献血;最后,应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志愿献血者队伍,并定期开展培训或组织活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
由于穿刺技术导致采血量不足所占比例为0.150%,个体献血组与团体献血组并无明显差别,结果表明,采血量不足与是否为即兴献血是没有联系的,多因穿刺失败或献血条件较差所引发,由此可知,在采血过程中,穿刺是采血成功的关键因素。据可靠调查,医疗卫生工作人员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高,采血量不足所占比例不断降低[2]。这就要求采血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技能和优质的心理素质,对于自身血管条件不好,穿刺成功率不高的献血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让更有经验的采血人员进行穿刺。反之,应谢绝献血者。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择取58745名无偿献血者中245例不足量血液进行分析和研究,献血不足量比例为0.417%,其中,团体自愿献血组不足量比例为0.290%,街头个体组不足量献血比例为0.485%,而个体或团体献血者由于采血护士穿刺技术造成采血量不足比例分别为13.5%和17.7%,结果表明提高采血护士穿刺技术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及采供血机构应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有效改善献血环境,强化社会群众的献血意识。在采血过程中,应多与献血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采血技术,构建一支具备优质心理素质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最大限度减少采血不足量的情况,杜绝血液资源的浪费[3]。
【参考文献】
[1]艾俊,王飞,乔敏,郑珊峡.263例采血不足量原因分析与对策[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3,01(12):59-60.
[2]李萍,季宝建,赵光显.大学生献血不足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4,31(03):269-270.
[3]童凤超.无偿献血中采血量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4):2646-2647.
论文作者:张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2
标签:献血者论文; 足量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团体论文; 比例为论文; 血液论文; 个体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