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营配协同的方法论文_周玉琴,程功

电力系统营配协同的方法论文_周玉琴,程功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宁国市供电公司 242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送、配电应用等环节构成的,电力系统为了完成这个这些环节要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组成了电力的配电与消费的过程,因此电能在同一个区域不断地形成为一个整体,对于电力的消费和生产要保持平衡,因此电力的使用以及电能的变化影响着电力系统,建立完整的电力系统就要对电力的消费与生产进行统一的管理。

关键词:电力系统;生产与消费;应用

电力企业要不断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力系统的平衡稳定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环节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主要是围绕营销与配电两个方面进行的,现在各大电力企业的营销部门和配电管理还是两个独立的机构,尽管在同一个企业中,电力营销和配电的供注重点不同,工作目标也不相同,所以在整个电力工作中营销与配电难以保持良好的沟通配合。

一、电力系统的构成

电力的运用逐渐产生了电力系统,电力系统也是逐渐发展完善的,其中电源、电力网络、负荷中心是电力构成的三个主要部分。电源是各大发电厂,发电站将一次性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电能,使能源无限的循环使用;电力网络主要是指有各个变电所、输电配电线路组成的,主要就是将电能输送到负荷中心;负荷中心主要是将电能转变成具名用户所需要的电压。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紧密,所以输送电力的过程比较复杂。电力系统内部的输电量大,电力产生的经济效益高,但是电力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会才生巨大的灾害,不仅威胁到企业经济利益还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安全。所以电力安全的保证是特别重要的,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要配置不同的控制装置和相应的警报装置,形成电力安全保证系统,这样对于电力系统出现危险的可能性逐渐减小,尽量避免灾害发生,这也保证了电力系统在生产以及消费的过程中安全性增加,在紧急情况下把灾害的程度控制到最小,也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电力系统出现异常状态时,电力系统内部要对电能进行转移,对于各种运行状态的转移,是控制电力系统异常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电力系统的配电与营销

近期开展的营配贯通工作,依托电网 GIS,虽逐渐加强了营销与配网间的联系,但未在业务系统上建立起直接联系,相互间沟通不畅的弊端逐渐显现。很多单位只能依靠电话、联系单等线下沟通的方式来实现营销与生产间的业务沟通与消息传递,此类沟通方式存在沟通效率较低、责任区分不明、环节手续繁琐等问题,给各自业务的顺畅流转带来较大影响。围绕统一的企业目标,为使营销与配网联系更加紧密,本文将从日常具体业务系统出发,以流程形式实现消息与资料的传递,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沟通机制,提高沟通效率和处理效率,最大程度发挥营配贯通业务应用的成效。

三、营配协同界面研究

3.1 营配交互内容

在日常供电业务中,营销和配网的业务往往相互关联。要实现各自业务的顺畅流转,就必须使交互信息得到快速传递。例如营销的“高压新装”业务,要完成新装用户在电网 GIS 上的设备对应,需要生产配电人员先期完成 GIS 图上的设备绘制工作,此时,营销侧就需要将该用户的专变资料信息传递给配电人员。根据不同的流程、业务内容,按照营销向生产传递消息和生产向营销传递消息分类。

3.2 营配交互环节

在明确营销与配网生产间的交互内容后,还须确定交互的时间节点,即在流程或是业务的什么环节进行消息的传递。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处理问题,使流程的流转周期最短化。从营销系统和配网生产管理系统内不同流程的流转环节可知,配网生产在修改电网设备时,都是通过 PMS 系统的异动单实现的,即配网生产向营销侧发送信息的时间节点都是异动单发起的,而营销向配网生产发送消息的环节,是根据不同的流程类型决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的“空间地理信息维护”环节是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中变压器、表箱等与生产线路、接电点建立对应挂接关系,从而确保系

四、协同消息方法研究

4.1 消息需求分析

依据配网生产和营销的工作要求和流程内容,初步分析协同消息应该具备以下几点功能:嵌于流程的消息需具备引用流程必须信息的功能;不同的业务流程其消息内容需不同;消息需通知到人,并可选择派工与否;具备短信通知的能力;具备附加文件的能力;流程中可查看消息处理情况。

4.2 消息处理方式

营销与配网生产间的消息处理过程较为类似,以营销侧发起营配协同消息为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步骤一:营销人员在营销相关业务场景下编制消息内容,选择协同配网生产部门及相关人员,如需要上级指派的选择部门或班组负责人,进入步骤二;如无需上级指派的则选择班组处理人员发送消息,进入步骤三。步骤二:配网生产部门或班组负责人查看营销发送过来的协同消息内容,根据消息内容指定部门或班组人员进行处理,指派完成后进入步骤三。步骤三:配网生产部门或班组负责人查看营销发送过来的协同消息,根据消息内容完成相关业务后,填写处理结果,自动将处理结果通过短信方式告知营销人员。

4.3 消息协同方法

4.3.1 跨域消息实时传递

由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与配网生产管理 PMS 系统分别是分布式部署的企业级应用,且各自组织机构和人员不同,为满足不同业务人员的协同需求,实现两个系统间的高效协同,本项目研究了基于 Web Service 的消息发送机制,在相关业务流程中的相应环节实现跨系统消息实时传递。首先建立营销系统和配网生产 PMS 系统中市县公司的对应关系组织映射,根据当前登录人获取其所在市县组织信息,再通过 Web Service 实现双方系统中人员信息的相互访问,为消息的点对点发送提供了支撑。最后基于Web Service 实现流程中消息的相互发送,并启动相应的协同工作流程,依赖两个系统中的工作流来实现营配协同消息的流程化管理。

4.3.2 跨域文件上传下载

基于营配业务及系统的现状,本项目研究了基于WebDAV 协议的跨域文件上传下载服务,WebDAV协议允许用户通过 HTTP 保存和共享文件,并支持文件锁和版本控制,通过搭建基于 WebDAV 协议的 HTTP 文件服务器可以有效的支撑营配协同的文件服务应用。

4.3.3 消息送达回执服务

本项目进一步研究了消息送达及回执服务机制,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或生产管理 PMS 系统中发起消息的同时向对侧的消息接收人员发送一条短信,在协同消息处理完成的时候向对侧的消息发起人发送一条回执短信,从而实现了营配协同消息的闭环处理和实时提醒。

4.4 应用实例

下面介绍一个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向配网生产管理PMS 系统发送消息的案例。2015 年 2 月 12 日,某低压居民申请用电,营销系统发起“低压居民新装”流程,在完成表计安装后流程进入“空间地理信息维护”环节。此时若营销业务人员在电网 GIS上找不到对应的接电点,就无法完成“空间地理信息维护”操作,将影响营销业务流程正常流转,同时会影响用户与配变拓扑关系的建立。因此营销业务人员发送营配协同消息,将需要新建接电点的任务通知到生产 PMS 系统中相应的人员。配网生产人员在接收到工作任务的短信提醒后,进入电网 GIS 进行接电点维护,再通过 PMS 系统的待办工作任务打开营配协同消息,将处理情况填写后反馈给营销业务人员,营销业务人员收到短信提醒后完成“空间地理信息维护”操作,整个低压新装流程顺利完成。

总结:电力系统中的营销与配电之间要相互协调,保证电力系统营配协同是目前电力工作的主要目标,这样侧能使得营销与配电生产可以互相促进,大幅度提升电力系统的质量,保证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摆正了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无功优化研究[D]. 赵彦辉.沈阳工程学院 2015

[2]基于强化学习一致性算法的碳—能复合流无功优化研究[D]. 谭敏.华南理工大学 2016

[3]基于电网分区的配电网无功优化[D]. 刘小华.西南交通大学 2015

论文作者:周玉琴,程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管理》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营配协同的方法论文_周玉琴,程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