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是激发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试图分别以优化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从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训练技能和开启思维等方面为切入点,就如何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优化 新课导入设计 有效性
所谓优化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就是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环节时充分考虑新课程理念、教材、教师、学生四者的关系,设计出各种各样、妙趣横生且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导入,激发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优化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初中数学新课导入设计呢?对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究,下面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优化新课导入设计,营造氛围——导之以情
1.游戏激情法。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4.2代数式时,考虑到课前的引例——“一隧道长米,一列火车长180米。如果该列火车穿过隧道所花的时间为分,则该列火车的速度怎样表示?”比较难。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我和学生一起做了“火车隧道”的游戏。通过这个“火车过隧道”的游戏,一方面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确火车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是等于隧道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度,轻而易举地化解教学难点。
2.儿歌激情法。例如,我在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讲授“用字母表示数”这节内容时,考虑到借班上课,师生之间都很陌生,很有可能会出现冷场。因此,在新课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儿歌“数青蛙”,唱完儿歌后提问:如果这么一直数下去,那么你一辈子都数不完,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表示我们所数的数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优化新课导入设计,激发兴趣——导之以趣
1.悬念激趣法。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设置悬念的导入手法,在影视剧和故事当中经常被应用,我们对此并不陌生。而我们所任教的数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难免有缺乏趣味的内容。针对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教师能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产生探求问题奥妙所在的心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体会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欢乐,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2.故事激趣法。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是智力开发的阶段,他们年纪小,涉世不深,见不多识不广。在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故事时,学生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听课的积极性往往都很高。因此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课堂上适当穿插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或实例,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吸导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
三、优化新课导入设计,训练技能——导之以知
1.复习铺垫法。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低级向高级这一客观规律的,学生学习也是这样,是循序渐进的。因此,我们在新课导入时,可以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复习旧知识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联想,分析,逐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仅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同时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新知识的学习,消除了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效果。
2.练习铺垫法。练习铺垫法导入新课,就是根据新课教学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为新课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四、优化新课导入设计,开启思维——导之以智
1.提问质疑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确实,学习需要思维,而思维始于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2.类比推理法。类比是人们认识事物、理解客观规律的一种手段。波利亚认为“类比就是一种相似”。从数学的角度说,类比,又称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把一个数学对象已知的特殊属性迁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紧扣新课与旧知识的联系,适时运用类比推理法导入新课,将会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优化设计值得探讨和研究。为此,我们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对每一次新课的导入都能精心的设计,并精心组织好每一次新课的导入,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定能被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一定能增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一定能提高。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也一定能够获益非浅,更加喜欢数学,数学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也定能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尧城 向鹤梅 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范火良 等《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论文作者:彭 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新课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隧道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激发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6月总第20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