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杰
长沙市第八医院(长沙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湖南长沙 410199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5例,混合感染组35例,其他组110例,选取同时期2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比较各组受检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前,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患儿WBC、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患儿WBC、PCT、CR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诊断中,通过对血清中CRP、WBC、PCT进行测定,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指导抗生素用药、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白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
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不成熟,机体抵抗力低下,加上对宫外环境不熟悉,大大增加了疾病发生的风险。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呼吸道炎症,又分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和吸入性肺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发生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感染、中毒症状,胸片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肺部炎症改变[1],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感染发病临床症状普遍缺乏特异性,传统血培养病原学确认技术难度大,且等待结果时间较长,直接影响临床诊断、鉴别、治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使患儿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临床血液检查具有快速、操作简单、伤害小、依从性高等优势,通过对CRP、WBC、PCT等血清指标进行检测[2],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及220例健康新生儿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21例,女性99例,出生年龄2~30d,平均(13.2±2.5)d,将220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5例,混合感染组35例,其他组110例。选取同时期22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男性117例,女性103例,出生年龄1~30d,平均(13.4±2.1)d。4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P>0.05),存在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我院现有的ROCHE P800仪器对本组全部受检者新生儿血清进行检测,包括CRP、PCT水平,参考标准:PCT>0.25mg/ml为阳性,CRP>5mg/L为阳性。采用SYSMEX 1800i仪器对WBC计数进行检测,参考标准:WBC>20.0×109/L为阳性。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首次检测,持续治疗7d后再次检测,对比4组新生儿WBC、CRP、PCT治疗前后差异[3-4]。
1.3 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实验所获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作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x±s)经t检验,差异于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CRP比较
细菌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患儿治疗前血清CRP均高于对照组及其他组新生儿;治疗后该两组患儿血清CR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详见表1。
2.3 血清WBC计数比较
治疗前,混合感染及细菌感染患儿血清WBC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组,治疗后3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WBC计数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发病往往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有关,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的降钙素原(PCT)含量非常低,一旦发生病原体感染,PCT浓度将大幅度升高,可见血清PCT可以作为判定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判定炎症反应发生时,可以将超敏C反应蛋白(CRP)作为检测的关键指标,一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CRP浓度将迅速升高,在1~2d内达到峰值,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白细胞(WBC)是细菌性感染临床检测的传统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患儿免疫状态,被用于患儿生理病理状态鉴别中[5-6]。
在本组研究中,对细菌感染组、混合感染组、其他组及健康新生儿WBC、CRP、PCT水平进行检测,以期获取令人满意的检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首次检测血清各指标浓度,混合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WBC、CRP、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可见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与健康新生儿血清指标浓度差异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治疗后,细菌感染组及混合感染组患儿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说明血清PCT、CRP、WBC均能作为感染性肺炎诊断的有效指标。同时发现,治疗后,其他组患儿WBC计数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可能与WBC受年龄、药物作用、日间变化等因素影响有关,但PCT与CRP能有效弥补WBC检查的缺陷与不足,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在临床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生化指标检测中,WBC、CRP、PCT联合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评估等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韩桂贤,肖招英.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6):938-939.
[2]张亚敬,陈彦香,黄列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甲状腺激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2):120-122.
[3]方跃华,金霆,邱小麟等.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临床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0):3278-3278.
[4]苏屿,黄涛,魏海波等.血清PCT及IL-6快速检测在新生儿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2):100-103.
[5]梁结柱.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003-1004.
[6]李晶,何海兰,朱小石等.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细菌感染性肺炎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4,26(5):649-650,655.
论文作者:吴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新生儿论文; 血清论文; 性肺炎论文; 细菌论文; 患儿论文; 指标论文; 蛋白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