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国家经济与就业情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况论文,国家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达市场经济国家
1980年以来OECD国家的GDP总体上呈持续增长态势。自90年代初以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极低的通货膨胀,这是长期实行金融和货币紧缩政策的结果。经济和就业增长在各国是不平衡的,同样以1980年的就业人数为100,各国2001年的就业相对量分别是100~160,差异显著。在1993年至2000年间,美国的经济增长受新经济因素影响非常强劲,其次是英国、荷兰、爱尔兰、芬兰和其他几个国家,德国和日本则弱得多。2000年以后,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各国的GDP增长都有所放缓甚至停滞或倒退。
与经济增长的趋势相对应,就业作为一种引致需求,呈现出和GDP一致的变动趋势。大多数OECD国家就业人数持续增长,但增长越来越平缓。至少部分地由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别,它们的就业趋势也呈现出不同状况。荷兰的就业增长最快,其次为芬兰、美国、英国,这些国家的共同点是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机制较为有力,其中美国劳动力市场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为灵活、政府干预最少,而荷兰、芬兰和英国在80年代以后陆续对本国的劳动力市场进行了许多修复措施,减少政府干预和福利支出效果明显。因此,同样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否灵敏直接决定了经济和就业增长的长期表现。
从1997年起,欧盟国家开始重视就业问题,卢森堡会议后制订了欧盟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协调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经济政策中的就业促进内容。德国、爱尔兰、荷兰、芬兰的失业率明显下降,其中爱尔兰从1997年的10.3%下降到2001年的3.8%最为显著。日本失业率在90年代以前一直低于3%,然而,1990年起受经济衰退影响,失业率从2.1%攀升至2001年的5.1%,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美国受经济发展变缓的影响,2000年起失业率开始不断上升,2002年8月,美国的官方失业率为5.7%,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最新颁布的统计数据,2002年7月,OECD国家的标准失业率为7.0%,比上月高出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出0.7个百分点;在欧洲地区,标准失业率保持在8.3%,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二)转型经济国家
在转型经济国家,自1989年来经济活动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在波兰、捷克等国家,增长较早开始恢复,在1995年恢复到1989年的水平后依然持续增长;相比之下,捷克经历若干波动后在2000年恢复到初始水平,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与其相反,另有一些国家仍陷于困境,例如俄罗斯、保加利亚,1989年至1997年期间两国的GDP在波动中呈总体下降趋势,在经过8年的衰退以后,俄罗斯和保加利亚经济开始走出低谷,经济有所回升,但生产和就业水平仍低于经济转型前的水平。这一转型国家经济和就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与这些国家所采取的激进式改革战略有关。
从现状来看,大多数转型国家就业的未来形势远不是光明的。公开失业率保持高位,贫困程度加剧,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的崩溃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减少,从而引起就业下降,保加利亚的就业指数自1989年以来下降了30%。经过转型初期不同程度的下降之后,某些国家的就业指数开始回升,例如波兰和捷克,但是直到2001年,就业指数远未达到转型前的水平,而且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继续上升。这说明,即使那些GDP已经恢复到转型前水平并有继续增长的国家,仍然无法把就业人数恢复到转型前的水平。这一特征与转型前计划经济高劳动力参与率和企业低效率有关,也与这些国家本身正处于从工业化社会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困难之中。以高参与率为例,1970年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总劳动力参与率(78.4%)比同期资本主义国家(67.1%)要明显高。因此,当前,较高的失业人数必须通过建立劳动力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来逐渐消化吸收。从这个角度,即使这些转型国家采取了激进式的改革方案,切实解决失业问题和促进就业却必须待以时日,很难在短时期里奏效。
(三)东亚国家与地区
在过去几十年里,依靠高额储蓄与资本积累、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和灵活的市场机制,东亚国家与地区以高经济增长和低失业率创造了“东亚奇迹”,其中就业指数直线攀升,失业率低于5%,接近于充分就业状态。自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在这些国家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GDP骤减,失业率迅速攀升。在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如印尼、韩国和泰国,过去轻松超过7%的年增长率变成了负数。1998年,印尼、韩国的GDP分别比上年下降了13.1%和6.7%。在印尼,经济状况和就业状况的恶化造成了可怕的社会后果。这个国家不仅要应付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的直线上升,而且还要面对干旱、分配问题和进口能力严重下降所造成的食品短缺。1999年,印尼的失业率为6.4%,比上年增长了0.9个百分点,并呈现出继续上升的趋势。自1998年初开始,韩国的就业量急遽减少,失业率在短短的4个月里几乎增长了一倍(超过5%),1998年6月进一步提高到7%,全国共有150万失业者。
然而可喜的是,并非所有国家都受到了这样的负面影响,自1999年起,大部分国家的GDP开始有所回升并保持好的发展势头,失业率也相应下降。韩国1999-2001年的失业率分别为6.3%、4.1%和3.7%。马来西亚也呈现出失业率降低的趋势。从就业指数来看,各国的经济和就业状况呈现出乐观的发展前景。这一变化说明东亚国家与地区的长时期就业状况是好的,而且这一总体上升趋势并没有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太多负面影响,在相当长时期,包括中国的东亚国家仍然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这对中国保持经济和就业增长非常有利。
(四)各国就业与职业结构转换的长期趋势
各国长期发展历程表明,社会经济系统变迁最直接的表现和关键所在是就业与职业结构的顺利转型。各国就业与职业结构转换的长期趋势是,劳动者逐渐从第一产业(农业和矿业)转向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应劳动者的职业结构也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和各种服务业员工。其中对第三产业的理解应该全面,它包括个人服务业(与个人消费有关的餐饮、旅游、娱乐、家庭服务等)、社会服务业(政府活动、教育、医疗、法律等各种公共服务)、流通服务业(包括通讯、运输、批发和零售等)和生产者服务业(主要是指为企业提供的辅助性服务)。虽然这一就业与职业结构转换在所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都会出现,但是,各国的结构转换有着不同的模式和发展轨迹,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转换模式非常重要。
著名学者卡斯特(Manuel Castells,2001)发现,早在1921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就已经是后农业社会了,农业劳动力仅占7.1%。美国、德国和加拿大却仍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占总就业的1/4~1/3),而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则是以农业和商业方面的职业为主流的社会。从各个不同历史起点开始,各国就业结构的发展便迈向共同的趋势,其特点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增长,而农业不断衰退,这一共同的趋势体现在德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的工业化过程里。然而在这一共同趋势之下仍然可以看到其中就业-职业结构转换的不同模式:其中一种是盎格鲁-撒克森国家模型(典型是美国),从制造业向先进服务业转移,同时维持传统服务业的就业人口;另一种则是日本-德国模型,这两个国家都扩张先进服务业,同时维持制造业的基础,但是将某些服务活动内化于工业部门之中。考察七大工业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及加拿大)主要职业类别的分布,我们发现:即使同样被认为是信息化社会,不同社会的职业结构之间仍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例如,将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和技师纳入同一个类别来看,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一类工作在90年代早期几乎已占全部劳动力的1/3,但是在日本,同时期这一类工作却仅占14.9%。另一方面,技工和操作员占日本劳动力的31.8%,这大大超过北美地区。卡斯特的这一发现对于我们探索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很有启发意义。
另外,转换的不同阶段对社会经济系统会提出不同的挑战,因此转换的难易程度会不一样。各国长期的就业-职业结构转换的历史表明,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和个人服务业转换时,由于初级制造业劳动技能不高,所以农民变为工人比较容易,但是进一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会遇到人力资源质量的限制;发达工业化国家的上述劳动力转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技术工人的收入已经很高,向其他部门转移的阻力会更大。随着全球化、技术发展和工作组织方式的变化,尤其是这些变化的不断加速,社会经济转型对国民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联邦德国1995-2010年间职业结构的转换能够顺利完成的关键是灵活的职业市场机制和教育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