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忠文
湖南省汝城县马桥镇外沙学校
摘要: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开展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导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同时要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学生进行后续的物理知识学习打好基矗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事关初中物理课改革,也是当前高效课堂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时效性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事关初中物理课改革,也是当前高效课堂的需要。随着新课标的逐步实施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单纯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运用鼓励式教学,并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鼓励尝试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需要对其进行鼓励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鼓励教学来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知识学习,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在开展相应的教学引导过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到知识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知识的教学往往涉及到部分的物理实验,所以针对实验性较强的物理知识来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实验中去,通过进行物理实验来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加强对物理定理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帮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予以知识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不仅掌握物理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动手能力。比如在针对蒸发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应的教学条件,为学生准备一定的酒精,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去参与实验,当酒精滴到桌子上或者手背上会发生什么现象,以此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开展相应的物理教学实验,从而能够更加积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蒸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运用竞争激励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然还可以采用竞争的方式来鼓励学习。在进行个人竞争的鼓励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展示出知识学习效果,并且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其他学生做比较,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的掌握和了解自身在物理知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激发起学生实际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让学生在追赶其他同学的时候,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和效果。比如在针对物理知识"大气压强"的教学过程总,教师可以结合针孔照相机实验和借助塑料袋做热气实验以及对易拉罐加热,然后放在水中的实验方式,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指导,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竞争,看看哪组先成功做好实验,哪组先通过实验得到物理知识,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三、运用启发激励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学习,为学生设置激励教学策略,并将这一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好的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知识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预习过程中预先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对其中不懂的问题和方面做好标记,等到开展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知识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读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内容来标记出知识重点和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阅读的能力。当然,在进行物理知识预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敢于提问,积极结合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理解。比如在针对物理知识"浮力"的教学过程中,多数采取的实验方式是将鸡蛋放在浓盐水中,然后让学生观察鸡蛋的漂浮情况,并做好记录,同时,教师可以逐步的对浓盐水进行稀释,然后让学生观察鸡蛋在水中的位置变化,做好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再次缓慢的加入浓盐水,让学生观察鸡蛋在水中的位置变化,通过多次试验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加深对浮力知识的理解,最终结合物理实验来总结出物理浮力知识和浮力定律。
四、重视物理实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观察与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所以要重视物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学生可以在实验中边学边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学生对物理基础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时候,要学会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电阻》这一节课时,依据导体电阻跟导体温度的相关原理,在课前制作了一个"酒精灯点亮灯泡"的教具。将两节干电池放到盒子里不让学生看见,再将小灯泡和小玻璃条用导线串联起来,然后接在盒内的电池上。上课的时候,首先拿出这个小教具,问学生:"大家见过酒精灯能点亮灯泡的现象吗?",学生纷纷答道:"没有",然后,通过酒精灯对小玻璃条进行加热,几秒钟后,灯泡突然变亮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各个睁大眼睛认真观察,通过灯泡变亮这个小小的变化,顺势导入新课。仅仅通过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有趣的实验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一下子对新知识产生了渴求。
五、结语
总体来说,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物理素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不断优化和创新物理教学策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鼓励尝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竞争激励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运用启发激励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重视物理实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此来更好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育仁.激励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22):155-158.
[2]李兴虎.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J]学周刊,2018(09):26.
[3]朱兴荣.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J]西藏教育,2017(08):116-118.
论文作者:涂忠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物理论文; 知识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学生进行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