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直接投资论文,产业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盲点

本世纪50年代起,西方经济学界通过对发达工业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行为的实证考察,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阐明国际直接投资动因及其条件的理论模型。

60年代美国海默等人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被认为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先导。海默首先提出了一个与传统国际资本流动学说不同的理论假设,即“市场的不完全性”。在海默等人看来,直接投资的兴旺必定是因为存在着产品或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包括技术不完全性),或是存在着造成市场分割的政府或企业对竞争的某些干预。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动因。因为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使得少数大企业获得了诸如产品差别、价格操纵、商标等垄断优势;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为一些企业带来了诸如专利、管理技术、获得资本的特殊便利性等垄断优势;此外,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还可以通过一体化经营方式获取规模经济收益。“垄断优势理论”的意义,在于它以市场不完全性为基础,建构了一个跨国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模型,即只有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够从事对外直接投资。至于该企业到国外去生产什么,进入东道国的何种产业,并没有给以说明。不过,一般来说,企业的垄断优势不可能摆脱原有产业的束缚,一旦进入新的产业,垄断优势也将趋于消失。据此则可推断:具备垄断优势的企业在东道国的生产只能是其在母国的生产结构或产业类型的复制。我们姑且不论这一结论是否与现实吻合,它至少可以说明由于缺乏对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深入研究,垄断优势企业在东道国的投资活动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区间内。

自“垄断优势理论”之后,不少西方学者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直接投资理论,其中最具综合性的莫过于英国经济学家邓宁在70年代中期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这一理论模型中,邓宁给出了导向跨国公司投资行为的三组基本变量: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企业优势强调的是跨国公司在其无形资产产权上的垄断优势,而内部化优势则是指为避开外部市场机制的不完全性,企业产权优势在其内部使用所带来的特殊收益。这两组变量可以说是在海默“垄断优势理论”以及巴克利等人提出的“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国际直接投资“企业选择”基准的细化,即对于国际直接投资来说,不仅要具备企业优势,而且企业对其优势的内部化倾向或偏好,是决定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类型选择的关键因素。它决定着跨国公司在商品贸易、许可证安排或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选择。“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创新主要在于它看到了跨国企业大多数重要的投资决策,包含有区位问题。因此,邓宁以为只有当内部化了的企业优势与区位优势同时存在时,才会产生跨国直接投资行为。这样,邓宁不仅通过引入国际生产类型选择,进一步完善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基准,而且将“区位选择”纳入了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体系之中。但邓宁同样没有能够就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问题作出明确分析。

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之所以忽视“产业选择”问题,既有其理论根源,也有其现实原因。其一,“产业”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历来是游离于西方经济学原理框架之外的。按照西方经济理论,尽管各经济部门有着自己的特点,但几乎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归纳入两大类,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单个厂商、单个消费者以及单一产品的市场,进行个量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学则以国民收入的总量均衡为考察对象。这种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决定了它对“产业”这一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与宏观经济系统之间的特定领域缺乏分析。其二,西方经济学认为,在自由企业制度条件下,市场机制能够自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投资的产业选择只不过是企业的个体行为,只要跨国公司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外部条件,跨国公司将在市场信号的导向下,自主完成在东道国投资的产业选择。或者说,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是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自发完成的。其三,西方直接投资理论是以美国等发达工业国的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作为其考察对象的。而发达国家作为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技术进步速度快,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强,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处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领先水平,因而,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单个企业的优势基本上反映了产业的整体优势。这使得西方国际投资理论往往以“企业选择”替代“产业选择”。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直接关系到国际经济秩序的根本性质。从总体上看,当今国际经济秩序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发达国家投资所形成的国际生产格局。这种生产格局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但同时却迫使发展中国家承担了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的损失。特别是战后,发达国家在其内部保持水平分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而由垂直分工所表现出来的“产业选择”倾向,表明不发达国家的内在积累能力受到发达国家资本国际积累的某种控制,积累能力流失国外,从而使积累更显不足,可供投资的量小。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不合理的产业选择方向,是造成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绕开“产业选择”问题的深层原因。

概括地说,从海默的开拓性研究到邓宁的综合分析,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囿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虽然在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却又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国际投资“产业选择”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

二、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意义

严格地说来,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都必须解决谁去投资(“企业选择”)、到何处投资(“区位选择”)以及投资于何种产业(“产业选择”)三大基本问题。尽管这三大基本问题往往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孤立的加以分析。但由于种种原因,“产业选择”对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或许有其特殊重要意义。

“产业”是介于厂商(微观经济组织)和国民经济(宏观经济体系)之间的范畴,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产品或服务的集合体,它构成国民经济体系内的各个不同的部门。因此,投资的产业选择实际上就是指投资部门的选择。在国际投资活动中,“企业选择”与“产业选择”既可以为同一过程,也可以分裂为两个不同的过程。即使在同一过程中,二者的区别仍然是客观存在的:(1)从选择的方式来看,国际投资的“企业选择”是微观投资主体生成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完成的,主要取决于各微观经济组织自身的竞争能力。“产业选择”除了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外,还会受到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的产业政策导向。70年代以来,东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产业政策的投入,即使美国也不例外。美国曾经制定过影响某些工业部门的投资和增长以及不鼓励和减少向另一些部门投资的部门政策。可见,国际投资的产业选择并不完全取决于产业市场的竞争。(2)从选择的目的来看,“企业选择”的结果是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占领东道国或第三国的产品或服务市场,保障垄断企业的高额垄断利润,或者说,为企业的利润极大化开辟新的经济空间。而“产业选择”不仅是为了保障跨国投资主体的收益增长,还在于为带动产业成长,实现产业结构迁跃创造新的途径,以便推动投资国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一选择目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3)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与“产业选择”在其选择过程上也是不同的。一个企业要发展为跨国公司,比较典型的成长阶段似乎是这样的:首先在国内市场确立强有力的地位;接着直接开展出口业务;最后在国外直接投资开办子公司。而一国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并不局限于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主导产业,也不局限于在产业市场中富于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总之,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选择属于微观决策范畴,而其产业选择则属于中观决策领域,同宏观经济发展目标联系更为紧密。因此,二者所依据的决策变量是各不相同的。

国际直接投资是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国际化的产物,发达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始于本世纪60年代,起步晚、规模小。进入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开始出现加速增长的势头。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在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数量扩张,而在于不断提高这部分资本的营运效率。而要提高国际直接投资效率,合理的产业选择是其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具体来说,优化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有利于重塑国际分工格局,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必要的基础。国际分工格局是决定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因素。现存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起源于传统的产业国际分工,即由发达国家控制着制成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为工业国的制成品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只要这种产业分工格局得不到根本改造,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建便缺乏可靠的现实基础。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单个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而是直接取决于各产业整体素质,从而取决于国民经济的综合素质。并且从长期来看,任何企业优势总是以产业优势为支撑的。因此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整体素质,是促进国际分工合理化和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客观要求。

其次,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优势,既有利于拓宽“南南合作”的途径,也有利于加速“南北对话”的历史进程。由于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路径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往往有着不同的产业优势。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的特点,通过各自优势产业展开广泛而密切的经济合作,是发展中国家增强其“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真正实现经济独立的有效途径。而且这种产业优势的互补不仅能够壮大发展中国家“集体经济”力量,也有利于为正式的全球性“南北对话”创造新的契机。

再次,优化国际投资的产业选择,是发展中国家提高资本跨国经营效率,发挥其助长母国产业成长和增强综合国力经济效应的重要保障。国际市场对于投资国的产业成长将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保障资源供给与扩大市场需求。能否合理地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是衡量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最后,我们强调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与企业选择的特殊性,并不否定二者的一致性。一方面有效的“企业选择”会增强本国的产业实力,从而进一步拓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经济空间;另一方面合理的“产业选择”,也有助于优势产业内的优势企业率先进入国际市场,并为海外企业的利润增长提供切实保障。因此,即使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来看,“产业选择”也是国际直接投资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制定,应当遵循先选择产业,再选择企业的一般程序。

我们对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意义的分析,隐含着一个假定前提,即“产业选择”本身是合理的、有效的。那么什么样的“产业选择”才是合理而有效的?对此需要作进一步探讨。

三、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基准

战后日本奉行的是贸易立国的方针,对外直接投资同美国有着显著差异,基本上属于贸易导向型直接投资。这种差异引起了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的注意,由此他提出了有别于英美学者的国际投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被称为“小岛清模型”。“小岛清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国际投资理论首次将“产业选择”纳入直接投资的研究领域。

国际分工的成本比较优势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利润率比较优势是“小岛清模型”的理论支点。小岛清认为:有些产业在一些国家已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成为该国的“边际产业”,而在另一些国家,该“边际产业”或许正处于优势地位,或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只是由于技术、资金等要素的短缺,使得该产业的比较优势在该国难以得到发挥。由此小岛清给出了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基本模型:应从本国已处于或即将处于劣势地位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因为将边际产业转向国外投资,让其在东道国重新找到立足点,便可以在扩大比较成本差距的基础上,使投资双方都从中受益。“小岛清模型”从“产业选择”的角度来研究国际投资问题,这在西方经济理论中无疑是一个创新。问题在于该理论实际上只是对战后一段时期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模式的概括,它并不能解释日本70年代以来大量出现的进口替代型投资行为。另外“边际产业”原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更不具有普遍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如果按照“边际产业”来规划对外直接投资,恐怕既无法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也很难在发展中国家之间开辟出多大的投资场所。总之,“小岛清模型”的意义在于它为国际直接投资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架构,而不在于这一理论的结论本身。况且该模型本来就不是为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而设计的。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应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次的基准:

第一层次,“产业区位比较优势基准”。这是指投资国与东道国同类产业相比较所具有的优势。应当承认,某种产业是否具备区位比较优势,是该产业能否形成跨国生产体系的前提条件。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意味着这种投资行为是对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进入,国际竞争将迫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必须符合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规则,即通过自身的某种特殊优势来占领国际市场。比较优势的存在是产生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动因或依据。然而产业比较优势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产业发展的历史、产业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以及资源供给的便利性或产业的市场优势等。概言之,凡是对某种产业的整体素质发生影响的因素,都有可能形成某种特殊优势。应当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产业优势”既不是产业的绝对优势,也不是指产业的全球优势,而是相对于某一特定区位即相对于东道国而言的比较优势。而同东道国相比较的优势产业,在投资国即母国的产业体系中,既可以表现为“边际产业”,也可以表现为“优势产业”甚至可以是母国的中等水平产业或一般产业。因此按照“产业区位比较优势基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出现了小岛清所说的那种“边际产业”,而在于是否出现了产业的“比较优势”。

但是与“企业优势”相比照,“产业优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业的各种优势往往是分散在不同企业中的,或者说“产业优势”是该产业内各企业的优势的集合。例如,一些企业代表着该产业悠久的发展历史,拥有较大的无形资产;另一些企业却代表着产业技术创新势力,或具有稳定的资源供货条件等。因此当这些企业处于分散状态时,并不能反映某产业的整体优势或综合实力。由此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应当在具有“区位比较优势”的产业内,组成优势企业集团,在“强强联合”的基础上,化单个企业的分散优势为产业整体优势,以不断拓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空间。实际上无论是欧美跨国公司还是日本综合商社,它们都是以大型企业为核心,进而组织多方企业联合的经济共同体。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只有从产业整体优势出发,组建跨国经营集团,才能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为发展国际直接投资争得一席之地。

第二层次,“产业内贸易量基准”。这是指某一产业内部各生产阶段、生产环节之间的商品交换的规模,也即产业内部初级产品、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之间的交易频度和交易数量。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产业内贸易量”则是指某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形成的与母国相关生产环节的交易份额。我们在前面曾经指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之一,是要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拉动母国产业结构跃迁的经济效应。而这一目标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国际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量”的大小。这种交易份额越大,对外直接投资也就越有利。因此,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就是要在“区位比较优势”的前提下,优先选择那些产品供求链长、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业。

毋庸讳言,市场本身不会自动创造出按照“产业内贸易量基准”进行“产业选择”的机制,市场力量不会自动向产业内贸易量大的产业倾斜。这种机制的建立离不开政府参数的调节,特别是有赖于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将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纳入国家的产业政策范围,使其成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优化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必要条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促使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行为与国家整体利益相协调,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干预作用也有所加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其说是反映个别企业自发的市场行为,倒不如说是反映整个日本经济适应变化中的世界经济环境的行为。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只有不断强化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宏观调控,才能使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有序的高效运行轨道。

产业内贸易量是由产业内各生产阶段的关联度或连锁度决定的。这种连锁关系被区分为前向连锁和后向连锁两种形式,如图所示。

图A

图B

其中图A所表示的产业综合体具有较高的后向连锁度,图B则表示具有较高前向连锁度的产业综合体。比照这两种产业部门,不难看出,对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来说,应选择后向连锁度较高的产业进行跨国投资。因为这种投资行为不仅可以扩大出口,而且可以利用国际市场带动国内多种相关产品的生产,从而推动产业的整体发展。而图B所表示的前向连锁产业适合于发展资源型直接投资,即这种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源来增加母国的产品供给。很显然产业内的产品供求链越长,其内部贸易量也就越大。

我们之所以将上述两大基准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暗含的思想是,这两大基准是对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约束。“产业区位比较优势基准”是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一般的基本约束,或者说符合这一基准要求的产业,便具备了海外投资的基本前提。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选择”已处于最优状态,相反它可能远离最优状态。“产业内贸易量基准”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效果约束,它能使国际投资活动不断地逼进最优状态。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一条件,才能使国际投资的产业选择既有效地利用了国际市场或国际资源,也有利于推动母国产业结构的成长,充分发挥其对母国经济增长的辐射效应。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发育阶段,创新对外直接投资的运行机制,完善其政策导向,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

标签:;  ;  ;  ;  ;  ;  ;  ;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_国际直接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