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电力系统运维水平;“4+N”值班方法
1 变电运维值班方法及其优缺点
1.1两班倒值班方式
此种值班方式需将所有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分为两个组,每个组需工作24小时,并在工作结束后休息24小时,每2天轮换一次,每个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每周需工作84小时。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优势为:首先,值班班长可迅速、直接的安排每个值班人员的工作任务,对其管理工作有利;其次,每个班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数量及人员大致相同,管理较为简便;最后,所有变电运维工作人员都了解本变电运维站的工作环节及工作岗位的要求,可有效提升各岗位配合质量。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劣势为:首先,每个值班组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如此才可保证变电维护工作可顺利进行;其次,变电运维工作人员与排班时间较为稳定,灵活性较差;最后,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压力较大。
1.2三班倒值班方式
此种值班方式需将所有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分为三个组,每个组需工作24小时,并在工作结束后休息48小时,每3天轮换一次,每个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每周需工作56小时。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优势为:首先,值班班长可迅速、直接的安排每个值班人员的工作任务,对其管理工作有利;其次,每个班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数量及人员大致相同,管理较为简便;最后,并未进行倒班运维,所有变电运维工作人员都了解本变电运维站的工作环节及工作岗位的要求,可有效提升各岗位配合质量。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劣势为:首先,每个值班组需要多个工作人员,如此才可保证变电维护工作可顺利进行;其次,变电运维工作人员与排班时间较为稳定,灵活性较差;再次,若出现突发事件,并不能迅速调动工作人员,致使其他工作难以配合;最后,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较长,可能出现负面情绪。
1.3四班倒值班方式
采用此种值班模式需将变电运维人员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工作人员需工作24小时,并在工作结束后休息72小时,每4天轮换一次,每个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每周需工作42小时。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优势为:首先,值班班长可迅速安排值班工作,管理较为简单;其次,每个班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数量及人员大致相同;最后,每周工作时间较短,运维人员休息时间较多。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劣势为:首先,每个组需多个运维人员才可顺利完成变电运维工作;其次,运维人员及班组排班时间较为稳定,灵活性较差;最后,操作人员调动难度较大。
1.4四班二倒值班方式
采用此种值班模式需将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分为四个值班组,一个值班组需在第一天白天工作8个小时之后,在第二天夜班工作16个小时,每4天轮换一次,每个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每周需工作42小时。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优势为:首先,工作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长,工作人员休息时间较长;其次,工作人员每周工作之间较短;最后,并未进行倒班运维,所有变电运维工作人员都了解本变电运维站的工作环节及工作岗位的要求,可有效提升各岗位配合质量。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劣势为:首先,班组之间需进行多次工作交接,工作连续性较差,同时将增加电力企业车辆安排难度;其次,每个组需要的工作人员数量较多,如此才可保证运维工作可顺利进行;最后,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调动操作人员。
1.5“4+1”值班方式
采用此种值班模式需将变电运维工作人员分为四个值班组,一个值班组需在连续工作24小时之后倒班,在第二天白天转为变电运维班,或者在上运维班之后24小时倒班,之后工作人员可休息48小时,每4天轮换一次。此外,还需执行隔班备班工作制度,每个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每周需工作56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优势为:首先,并不存在倒班运维区分,运维人员了解本变电运维站工作内容及工作程序,可有效提升各岗位配合度;其次,每个值班组运维人员较为固定,管理较为简单;再次,白天值班人数较多,工作人员调动灵活性较强;最后,夜间设置有隔班备班若发生紧急事故可迅速调动运维人员。
选用此种值班方式的劣势为:首先,运维人员上班时间较长(连续上班时间达到32小时),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较大;其次,电力企业需为夜间隔班备班运维人员配置车辆;最后,运维人员每周需工作56小时,休息时间不足,易出现负面情绪。
2变电运维值班方法的优化对策
2.1“常白班”模式测算
“常白班”模式:班组采取工作日8小时工作制、24小时及非工作日(周一至周五夜班和周六日全天)应急值班相结合方式。在不增加人员的前提下,每年增加了数个新的变电站同时。减轻了运维人员工作强度,解决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根据班组驻地所处地理位置及距离市区车程远近情况,分为市区、近郊和偏远三类班组;市区和近郊运维班组推行“常白班”值班模式,即工作日上班,夜间和非工作日按照班组驻地距离所辖变电站的远近,可以适当安排部分运维人员在家备班或办公室值班,便于应急处置;“常白班”值班模式后,班组办公地点迁移至市区,全部班组人员按工作日白班(周一至周五)上班,工作日夜间和非工作日,由班组内可以安排两名运维人员在家备班或办公室值班,便于应急处置;偏远(车程超过1.5小时)运维班组考虑应急处置响应效率,留一值(6人)仍保留原有倒班方式,班组其余人员,也实行部分“常白班”值班模式,为了保证事故情况下快速到达现场处置。
2.2工作日白班
白班期间,运维人员至少能达到10-12人,2人一组、分为5-6组,运维人员集中在办公室上班,负责变电站的例行业务和配合工作。比“三班倒”模式下4-5人增加近3倍,完全满足白天工作量相对多的需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工作日白班人员原则上将非工作日的巡视、设备维护等工作在周一至周五做完,非工作日只留有应急处置人员,其他人员周六日休班。
2.3非工作日班、工作日夜班
此期间,班组执行主备班和副备班制度,作为应急处置、担任临时性工作。每天至少安排2名运维人员作为主备班,在办公室值班;其他运维人员按2人一组排序、明确组序号,原则上安排1个组担任副备班,作为主备班的后备人员,在家备班。
2.4班值(组)优化与调整
主备班人员按照倒班方式值班,副备班人员正常参加工作日工作;当非白班期间,副备班人员参加工作后,由班长安排倒休。对于临时性工作较多时,由班长按备班次序,电话通知副备班人员参加工作。班长每月制定备班计划,人员定期轮换。这样,非白班期间由主备班人员值班,发生临时性工作可以随时进行处置;副备班人员作为主备班人员不足时的人力储备,不会发生工作多时,因人力不足影响工作的问题。
2.5合理安排班组应急力量
一是市区运维班主备班人员在办公室值班,至少有1名具备主值及以上运维人员;变电站发生故障时,安排值长及以上人员到现场。二是近郊运维班组在原运维班驻地站安排2人、1台运维车备班,在变电站发生异常或事故时,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在特殊情况下,推行班组间联动工作机制。当出现电网大面积异常时(如通讯中断),如班组驻地当值备班人员不足,由班长立即汇报主管主任,由变电运维室就近组织抽调其他运维班人员临时补充,然后班长再组织休班人员到站,替换其他运维班人员。这样既保证了运维人员到站的时间要求,又解决了应急人员不足的问题。
3结语
过对变电运维值班方式的调整,运维班组的人员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缓和了运维但停、送电现场多,工作量大的矛盾;避免了异常处理、倒闸操作等特殊性或连续性工作时工作人员连轴转,工作精力降低,安全不可控等问题的出现。人员利用率明显提高,还避免了人员加班,保证人员精力充足和工作安全。
参考文献:
[1]郭飞飞,牛俊勇.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J].通讯世界,2017,07:191-192.
[2]林长青.变电站运维值班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视界,2016,22:299-300.
论文作者:员晶晶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班组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小时论文; 方式论文; 白班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