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研究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工程;工程监理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提升,城市生产、生活对市政道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同时,广泛开展于各地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也成为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道风景,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政道路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管理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在监理工作中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抓住质量控制重点。
1 道路上路面的含义
路面是用筑路材料铺在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构造物。作用是保证汽车在道路上全天候、稳定、高速、舒适、安全和经济地运行。
路面通常由路面体、路肩、路缘石及中央分隔带等组成。其中路面体在横向又可分为行车道、人行道及路缘带;路面体按结构层次自上而下可分为面层、联结层、基层、垫层4部分。
2 路面垫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垫层施工中,要采用人工和机械结合施工,像天然混合砂石或者为筛分的碎石要先用装载机摊铺碾压,然后分级准备的材料要用搅拌机拌和均匀摊铺后再用人工精平。在摊铺垫层之前,要在放好的桩位挂线施工,清除路基上的杂物浮土等,并且要撒上一层水用来湿润路面。
若是在摊铺的过程中,摊铺层松铺厚度不同并且无法采取不同的松铺厚度预留值,不能保证均匀、连续不断的摊铺,将会造成路面平整度不好。经过凭证和整修的垫层,采用自重12t以上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就具有了合适的路拱和均一致的初始密实度,若果初始压实度不均那么后果将会是局部压实度不足,若是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进行摊铺,应该用推土机完全的排压后再平整,再继续碾压,在碾压的过程中要保证道路有一定的含水量,含水量充足可以保证压实得效果,每段路在完成碾压后最好在上面铺一层石粉或者中砂,这样有利于垫层成型,还能防止雨水进入侵蚀路基土方造成翻浆发软,垫层铺筑后,培路肩工作不要紧跟着开始,应该等垫层结板后再施工,这样做有利于排除渗透进垫层中的水。
3 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面基层是路面主要承重部分,一般由水泥稳定碎石或砂砾构成半刚性结构层,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以下过程。
(1)水泥稳定碎石(砂砾)要采用厂拌机摊,拌和摊铺前要通过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再通过试验路段调整配合比,最后确定施工生产配合比,水泥稳定碎石(砂砾)拌和站距施工现场不宜超过30km。
(2)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如多层,最好采用在初凝期3h内分层连续铺筑,分层碾压施工工艺,施工现场主要控制每层松铺厚度(松铺系数1.10~1.30),碾压厚度,施工宽度,压实度等。
(3)水泥稳定碎石(砂砾)质量控制主要在拌和站进行,要由驻站监理监督拌和站自检试验室,每日按批次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出场质量检验,主要项目为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泥剂量试验。
(4)碾压完成的水泥稳定碎石(砂砾)路段,应立刻采取覆土工布后,洒水养生措施7d以上,洒水养生要保证用清水,不能用酸碱性大的海水、污水等,水泥稳定碎石(砂砾)运输过程中要复盖苫布防止水分挥发和漏洒。
(5)水泥稳定碎石(砂砾)施工完成后,监理要进行以下质量检查:压实度;强度(取芯检测);摊铺厚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度;中线偏位。保证各项质量检查指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方可进行下步分项工程施工。
4 路面联结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联结层是路面基层与面层或上下面层之间的连接部分,一般由透层油、封层油、粘层油构成的结构层。
(1)透层油应在水稳碎石或砂砾半刚性基层洒水养生7d以后,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洒布。透层油采用沥青含量40%左右的慢裂乳化沥青。透层油的用量通过试验段喷洒确定,洒布量控制在0.7kg/m2~1.0kg/m2范围内,洒布透层油时一定要均匀,最好采用路面透层油洒布车施工。
(2)封层油采用热沥青和预拌碎石,在沥青混合料铺筑前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前先对路面进行清扫,然后洒布70号(粘性)热沥青,洒布量为1.2kg/m2~1.4kg/m2,再撒布拌和机预拌(120℃~140℃)5mm~10mm碎石,在预拌碎石时加入0.3%~0.4%沥青,且趁预拌碎石温度较高时进行撒布,碎石的覆盖率约60%~80%,以能看到下封层沥青为准,撒布预拌碎石量约为(6~8)m3/1000m2(经试撒确定)。
(3)粘层采用快裂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3kg/m2~0.4kg/m2,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喷洒后严禁车辆和行人通过。气温低于10℃时不得喷洒粘层油。施工时应使粘层油的破乳和水分蒸发当天完成,并紧跟着在当天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5 路面面层质量控制要点
本文仅探讨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道路面层一般分为表面层、上面层和下面层,下面层主要传递上面层车辆荷载到基层、垫层及路基;表面层,上面层主要承受车辆轮胎磨耗及车辆动荷载和静荷载。
(1)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合料拌制、运输、摊铺和压实等各工序的施工温度;当施工气温低于10℃时,则不宜摊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采用场拌机摊,沥青拌和站出料前要通过试验室确定配合比,再通过试验路段调整配合比,最后确定施工配合比,用于实际生产以保证沥青混凝土出场质量。
(2)建成后的路面结构要符合连续体系要求,施工中必须注意路面各层之间连接,对连接起关键作用的透层、封层、粘层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必须切实保证,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执行,另外各层施工时间之间的衔接应有序紧凑,以避免层间污染,保证各层之间的紧密结合。
(3)下面层一般采用中粒式(AC-16C)或(AC-20C)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其下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应采用A级或B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要求应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粗集料应选用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抗压碎、耐久性、抗冲击以及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的优质花岗岩碎石料。同时要求质量均匀、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表面粗糙。
(4)表面层及上面层一般采用细粒式(AC-10C)或(AC-13C)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一般应采用SBS成品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基质沥青采用A级70~90号沥青,添加的改性剂为热朔性橡胶类(苯乙烯),常用机械搅拌法,直接将改性剂加入到热的沥青中去,其技术要求应符合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5)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完成后,监理主要进行以下10项质量检查:压实度;摊铺厚度;弯沉值;平整度;抗滑性;渗水系数;纵断高程;中位偏位;宽度;横坡度。
6 路面施工质量监理控制重点
通过在广州市南沙区蕉门河中心区双桥项目车型桥连接线道路施工监理实践,总结出路面施工质量监理控制重点如下。
(1)垫层施工控制好碾压时填料最佳含水量。
(2)基层施工控制好水泥稳定碎石拌和质量和摊铺厚度及压实度。
(3)乳化沥青透层施工控制好乳化沥青m2用量和喷洒均匀度。
(4)沥青碎石封层施工控制好沥青m2用量和预拌碎石沥青含量及温度。
(5)下面层施工前要铺筑试验路段,验证施工方案可行性和沥青混凝土
配合比,混合料质量控制主要在拌和站,要设专监管控,做好出料自检和抽检,施工现场重点控制摊铺前温度在150℃~170℃范围内,摊铺后温度在130℃~150℃范围内,每隔50m测松铺厚度,达到碾压要求。
(6)粘层施工要采用快裂乳化沥青,要主控单位面积内的用量和喷洒均匀度。
(7)上面层(表面层)施工前,先确定合理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混合料质量控制重点在拌和站,要设专监管控改性剂投料情况,通过做好每天出料马歇尔稳定度检测试验,控制好碎石粒径和沥青含量不超标,施工现场主控沥青混凝土温度,摊铺前温度在155℃~175℃范围内,摊铺后温度在135℃~155℃范围内,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必需达到要求,每隔50m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和环节较多,这就要求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参与建设的人员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监理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对于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问题,及时尽早采取预防的办法,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雄斌.浅谈抓好交通工程质量监理的方法和手段[J].建材与装饰.2017(07)
[2]李俊俊,杨卓.公路监理的质量控制措施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
论文作者:江旭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碎石论文; 面层论文; 砂砾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