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人口再生产的适度空间_生态环境论文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人口再生产适度空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性论文,生态环境论文,人口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 A

人口是一个包括了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多个方面的整体,分析人口问题是不能将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态环境割裂开来,而应当将其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进行分析。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前提就是要求建立人口再生产的适度空间和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幸福生存的需要。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构成社会生产的总体。社会生产之所以包括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首先它们都是社会存在、延续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两种生产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如果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不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不存在;如果没有人类的繁衍,那么社会的存在和延续就失去主体。其次,它们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生存和延续所进行的社会生产活动,也都对生态环境的平衡产生影响。人类自身生产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繁衍所进行的生产。它包括现有人口生命的生产(体力和智力)和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诞生和成长)。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虽然具有与其他动物一样的生物属性,如不同性别的出生、生长发育、死亡等,但是就其本质来说,它首先是一个社会过程。人类通过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从而建立起人类群体内部之间、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的社会和生物构成对生态环境结构的变化极为敏感,并影响着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另外,人口自身生产的社会属性,不仅涉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且还反映在人口增殖的自我调节常常受到社会文化、宗教、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类社会的存在要求人们既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又要进行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还要受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制约。作为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要求人口再生产必须保持适度的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分布,以使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性。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膨胀、生态环境污染、失业与贫困、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爱滋病流行等,而在这诸多滞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源中,适度人口空间与生态环境平衡之间相互依存及制约的问题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日益加剧的沙漠化、森林滥伐、水土流失、自然灾难、气候恶变、大气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迫使人们必须按适度人口目标去控制人口的增长,调整人口的结构,并改进人类自身的消费习俗和社会生产方式,以实现人口与生态环境处于协同、和谐的发展之中。

适度人口的目标是追求人类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由于经济学、人口科学及生态环境研究的发展,适度人口思想也就应运而生。因为经济生产、开发自然资源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结合,物资财富、生态环境只能供养或承载一定数量的人口。从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其《国家论》、《政治论》中所设想的理想国,认为一个国家的领土和人口规模应当相适应;18世纪出现的重商主义和重农学派的适度人口观点;近代马尔萨斯由两个公理得出两个级数学说,认为通过两个抑制,在“土地肥力递减律”约束下保持人口适度,从而奠定了“适度人口理论”的基础,到马克思、恩格斯划时代意义的“两种生产理论”;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人口学家索维更为系统地论述了适度人口的概念和理论;美国社会学家赫茨勒在其《世界人口危机》中提出的人口压力理论以及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些学说和理论为适度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拉开了序幕,奠定了基础。

适度人口与控制的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当前,适度人口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生态、社会3个方面开展。本文将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适度人口空间的关系角度,重点探讨生态适度人口问题。

1 生态环境构造及其可持续性

地球上所有生命体都是生存在各类环境之中。环境是指生命体所生存的空间的一切因素和条件总和,包括土壤、矿物、风、光、热、雨、大气层、海洋等水系以及各类生物圈。人们也把对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活动起直接作用的环境因素称为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常常是通过综合作用对地球上生命体的形成、进化或生存起着健康的促进或有害的妨碍作用,从而构成了能影响生命体生理变异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就是指直接作用于生命体结构、形态、功能和能量转化的各个生态因了的总和。人们在从生态环境摄取必要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以其自身的行为既适应、改造着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或危害着生态环境。任何生命体与生态环境的不同适应规模、状态组合都可组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森林、一座城市等。生态系统通常由4部分组成:①生产者,如绿色植物、光能等;②消费者,如人类和不同能级的动物等;③分解者,指各种具有分解还原能力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④非生物环境,包括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和自然因素(空气、太阳能等)。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空间和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内部人类和其他生物群落的结构与物质交换、能量流动输入输出的相对稳定状态。在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中,由于外部干扰的影响,生物种群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通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可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的稳定状态。然而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部的干扰或影响超出了这种调节能力,生态将会发生失衡遭受破坏,将会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如何保持生态平衡,以形成良性循环,使得生态环境的物质和能量能够再生循环,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形成一种持续性的平衡、和谐关系,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据199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2000年全球环境展望》报告中指出,21世纪对人类生存构成主要威胁的有3个问题:缺水、全球变暖和氮污染。以水资源为例,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掠夺性使用,没有考虑到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状况已经越来越严重,如果这种不明智地利用水资源的情况持续下去,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面对缺水问题;同时缺水问题又与人为因素造成的“非森林化”和荒漠化密切相关。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居全球第六位,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均占有量在全世界排名第121位。最近十几年,为了满足解决我国人口吃饭问题,华北地区粮食丰收是以大量采用地下水为沉重代价取得的,这样的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另外,全球变暖以及氮污染也最终将会使地球上的淡水不再适合人类饮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主任特普费尔说,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待这些生态环境失衡的威胁,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遭受痛苦的折磨。

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人们维持生存需要进行物质生产,需要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特性决定了生态环境的容量只能满足一定人口的生存需要。因此,探讨尽可能合适的、与生态环境和谐的最优人口数量——适度人口,是每个国家都不能回避的人口问题。

2 人口数量、素质与生态环境负荷分析

人口、经济和自然资源是密切相连的。在生态环境中,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两大类:一是有机资源或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等;二是无机资源,包括空气、水、光、土壤、矿物等。其中,矿产资源属于耗竭性资源,一旦耗尽不可恢复。而动植物、土壤等资源如果合理利用的话,则它们具有可更新性,甚至还可扩大提高原来的数量与质量,但是,若利用不当,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将会遭受破坏,只有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恢复原样。社会财富或效益是与人才资源、资金和自然资源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的,即:Y(t)=f(L、K、N、t),Y(t)为某时间内的社会财富或效益;L为人才资源;K为投入的资金;N为自然资源。

上述表达式表明高素质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可以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不断产生出高效益的生物能量,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寻找替代资源和节省生态资源,以避免生态资源的枯竭或供给不足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我们在讨论人口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时,还要考虑到人口素质在创造社会财富、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口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人类改造和利用生态环境的能力也随之提高,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首先,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其次,由于社会财富的日益增加,也刺激了人口的迅速增长;第三,人类生存空间扩展,人口承载量进一步扩大。但是,人口数量与生活消费需求增长的双重压力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沉重的负荷。因此,我们要通过控制人口生产和活动方式,保护生态环境与资源,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和人口发展三者关系的平衡。

中国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且日益加大。西部地区(9省1市)的经济发展显著滞后于东部地区,这是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存在人口膨胀、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同时人力资本存量、传统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的限制也是西部贫困的原因。可以说我国西部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人口与生态环境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从两个方面分析:①生态环境恶劣且脆弱。首先,该地区处于内陆腹地,降雨量小,水资源缺乏;植被稀少且再生能力差,据调查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其次,多年积蓄起来的人口膨胀压力使人们对土地、森林、草地进行掠夺性的开发,致使整个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存在大面积的干旱、洪涝及水土流失。第三,西部是我国工业性污染日趋严重的地区,例如,其乡镇企业规模小、排污量大,挤占大量农用耕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可忽视。②人口数量庞大,人口素质偏低。西部9省1 市总人口为2.73亿,农村劳动力达1.4亿,据估计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6千万,劳动力剩余率(剩余劳动力与总劳动力的比率)为51.1%。但是西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却十分低下,15岁以上成年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仅为36%,成人文盲率为28.7%(东部分别为48.7%和19.4%)。下表显示根据人口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计算的我国东、西部人类发展指数的比较情况,主要反映了我国东、西部人口素质的差距。

 1995年我国东、西部人类发展指数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与人口素质密切相关的人类发展指数在东、西部之间差距明显。西部农村人口数量多,劳动力素质低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人口数量大且不断膨胀对生态环境平衡造成巨大压力:由于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人们为了生存,对有限的森林、草场等进行掠夺式开发,以获取生活资料,导致可再生资源耗尽、枯竭,生态环境失衡;②劳动力素质低下使得在经济运行中,人力资源和其他物化资源很难做到优化配置,效益低下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同样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作用;③人口科学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在群众中难以形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

3 实现我国生态适度人口目标的思考与对策

我们在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时,应该将实现生态适度人口的目标放在一个核心的位置上,生态适度人口的目标就是在保证人类生存和生活需求的条件下,实现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和良性循环。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赫茨勒的人口压力理论,当今世界人口已形成一股强大的人口压力,即人口增长超过生产资料增长的压力,地球的各种资源存量是有限的,地质资本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将很难恢复。他认为,由于人口的激增,人们不得不更加紧张地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乃至达到滥采滥用的地步,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在任何国家,人口和生态资源、技术、文化状况之间存在一种最好、最理想的关系,这种关系起着一种客观标准的作用,“适度人口”就是对这样的现实关系做出评价。地球空间的固定性和资源利用的局限性,决定了人口在不同的时空间里存在着一个承载量的界定,即人口容量。从生态角度来看,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物质能量循环相对平衡和不断满足人口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地球或某一区域的生态资源在长期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所能抚养的人口数量。如果确立在既能保障生态平衡,又能使人口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的条件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长期和谐共处,那么,此时的人口容量即为生态适度人口界值。

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社会的全面发展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与人口、生态环境的关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①可持续发展不否定经济增长,但要重新审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减少每单位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压力;②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可持续性”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技术措施和政府干预实现;③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④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承认并要求体现出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⑤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以适宜的政策和体系为条件,强调综合决策和公众参与。

如何将生态适度人口的目标纳入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框架中并实现其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可持续发展和生态适度人口的中心都是人,即不但要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还要提高人本身的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心理、较高的文化科技知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②稳定低生育率,控制人口增长。不断膨胀的人口数量仍然是我国人口问题中的主要矛盾,它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但是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生态环境处于超负荷状态。以粮食生产为例:从1985年到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由46662吨增长到50454吨,平均增长速度为0.78%;而同期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3%,人均占有粮食则由0.434吨下降为0.412吨。③提高人口素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人口素质的高低在树立生态伦理观,培养人们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方面是十分重要的。人在大生态环境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能否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取决于人口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劳动力素质。人力资本的增加可以实现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节省生态资源。教育和培训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入,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因此,应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出有文化、有知识技能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高素质人口。④重组区域总资源,促使产业生态化。根据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将能够得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最佳综合效益的产业作为开发重点,要充分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收稿日期 2000-09-05)

标签:;  ;  ;  ;  ;  ;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与人口再生产的适度空间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