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建丽
云南师范大学 哲学与政法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十八大伊始,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的局势,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顶层设计思想。该思想的提出,将成为党和国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攻方向。“四个全面”既是理论又是实践,是新常态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键词:中国梦 视域 四个全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常态。尤其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典型,在他执政两年多的实践中,他的思想风格、执政理念、执政特色和执政魄力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将中国推进了新常态。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内涵和逻辑关系,有助于对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一、“四个全面”的提出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提出都有其背景和进程的完结,“四个全面”这一思想也毫无例外。
(一)“四个全面”提出的背景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取得的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正所谓水涨船高,在我国的现实环境中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部分党员干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一些地方干群关系紧张,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1]
此外,在国际上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和问题,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所谓“树大招风”,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各种手段来企图阻碍中国的发展。不管是经济上、政治上、安全上,都会想尽办法来影响中国的前进。将别国的问题国际化,如中国的南海争端、钓鱼岛问题。
面对纵横交错的国内外局势,我党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把握和清醒认识到了国内外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四个全面”,因此在不同背景下,“四个全面”理论也就具有了不同的时代意义。
(二)“四个全面”提出的进程
“四个全面”的提出如同“百年”方针和中国梦的提出一样,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它需要有其成型的过程。“四个全面”成型历时两年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次提出来是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上,习总书记将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写入报告,既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概念,又明确了其内涵和时间表。“全面深化改革”首次提出要数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次在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上提到,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具体内容以及重大任务等,开启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全面从严治党”首次提出是在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这就把习近平讲的“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2]更加细化、具体化了。第一次提出“四个全面”则是在第一次将“四个全面”一起提出来则是在2014年12月13日江苏调研时,他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3]“四个全面”的提出是基于中国梦的巨轮,在问题出现并解决的过程中,为了扬起中国梦的风帆快速向前行驶中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四个全面”并为其保驾护航。
二、“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
“四个全面”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因此,我们在认识和理解时,应该结合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来全方位的掌握其中的内涵和内在逻辑关系。
“四个全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始终贯穿于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之中。关于“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习近平在2015年2月2日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集中论述了“四个全面”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的举措,每一个“全面”又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这表明了“四个全面”已成为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它将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指示灯和主攻方向。具体而言,“四个全面”又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辩证统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之中。[4]
目标决定举措,举措造就目标。四个全面作为奋斗目标实现的四大举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助推器,它以一种动力的形式推动着目标前进,而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目标的忠实保障,与全面深化改革同为支柱,共同支撑和推动奋斗目标的早日实现。在三大战略举措中,全面从严治党处于核心地位,为实现奋斗目标保驾护航。由此可见,“四个全面”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层层深入的逻辑关系,形成一种“一个中心,三个抓手”——以小康为中心,以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为抓手的态势,三个抓手必须紧紧抓住中心共同发力才能顺利实现目标中心。因此,只有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实现全面小康才有动力;只有全面依法治国,建立规则秩序、推进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障;只有全面从严治党,锻造领导核心、提供政治支撑,实现全面小康才有保证。[5]
三、中国梦与“四个全面”的内在联系
“中国梦”是继党的十八大召开,习近平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以来一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热门的话题。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6]这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而“四个全面”又是在中国梦的长河中提出来的。因此,它们之间必然存在天然的内在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梦想承载希望、成就未来,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奋然前行的精神火炬。中国梦一经提出,凝聚了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7]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从全面小康的内涵中可看出,到2020年建成的小康是一个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目标和中国梦奠定坚强基石的小康。习总书记提出:“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作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一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这一长远目标上的一个关节点,同时也是我国在21世纪发展征程中的一个关节点,这让实现中国梦的长远目标更加细化,使我们对实现这一目标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中国梦伟大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几代人、几十代人分阶段的长期努力和奋斗。当前,我国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而十八大强调的全面小康,根本在于“发展”,因为作为新事物必然有它的生命力,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也是当今中国的主题。全面小康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富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小康。核心在于“全面”,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也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习近平强调,全面小康是不分地域的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小康,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也是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8]然而,建成全面小康的道路是曲折的,它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党以不畏艰难、奋勇向前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中。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只“抓手”从不同层面为其扫除一切障碍,并保驾护航让其顺利驶进人民怀抱的港湾。中华民族也将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迈向伟大复兴。
(二)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中国的发展是靠改革,因此当今和今后的中国也需要靠改革来创造更多的新发展。因为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9]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全面”是重点,“深化”是关键,“改革”是根本,这是新形势下的改革,是改革开放的新常态。但是不同时代背景也会面临改革的挑战和问题。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攻坚期表明改革的难度加大,深水区表明改革的风险加大[10]。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一种继承,更是一种创新。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了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于是在新阶段必须要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精神进行改革,让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为人民的幸福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也要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主动出击抓住机遇,在世界发展潮流中努力创中国的新高。
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姊妹篇”的全面依法治国保障,以法保障改革的各种举措,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法来规范,改革将不可能有效推进,社会也将陷入混乱。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党需要正身肃纪,从严治党,以改革方向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于此中华民族才能在改革中不断走向伟大复兴。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法制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社会稳定靠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靠法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过法治,也有过人治,而在现代社会,世界各国都积极追求以建立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的体系。因为法律不允许任何组织机构、任何人凌驾之上,所以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更离不开法治。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姊妹篇”,二者还被称为“两翼”和“双轮”。因此,全面依法治国就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
全面依法治国之“法”是宪法和法律,习近平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11]因为宪法是我国的母法,是根本大法,一切法律法规必须依照宪法为蓝本。因此,全面依法治国被专门列为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将法治纳入新常态,将过去的法治“十六字方针”变为“新”的法治—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就更体现了我们党的决心和信心,从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中找到最能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运行机制。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障,为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扫除颠簸,铺平道路。
(四)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革命战争年代靠的是流血牺牲,但在和平年代并不是说共产党就可以一劳永逸,相反在新常态下,更需要党掌好“中华号”巨轮的舵,拨准方向盘,因为现今中国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无路可退。因此,中国共产党不得不从自身抓起,从严抓起,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就从作风上抓起,坚决“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大反腐力度,从中央到地方打倒的老虎、苍蝇不计其数,这就给广大党员干部上了一次很好的警示课。全面从严治党是要求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大建设”上综合治理,真正做到“真金不怕火炼”的好党员。因此,在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中,党必须严于律己,自我修身,努力做到慎独,始终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这样中华民族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伟大复兴。
“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与中国梦有着割舍不掉的内在联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鲜活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其开路,全面从严治党为其做保证。中国梦犹如巨轮的“轴心”,而“四个全面”犹如巨轮的“轴”,要想巨轮前进,所有轴必须紧跟轴心同心协力,同时发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缩短圆梦史,与此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奋斗,为中国梦书写下自己的篇章。
[1][10]张建,“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2)
[2]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3-17
[3]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2-14
[4]人民日报评论员: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5
[5]人民日报评论员: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二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6
[6]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
[7]安子州,以“四个全面”托起伟大中国梦[N].人民网,2015-3-2.
[8]人民日报评论员:让全面小康激荡中国梦——二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N],人民日报,2015-2-26
[9]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11]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2-12-4
作者简介:丰建丽(1990.1—),女,云南大理人,云南师法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论文作者:丰建丽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中国论文; 依法治国论文; 深化改革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人民日报论文; 习近平论文; 治党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