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_心理素质论文

论思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_心理素质论文

谈思品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素质论文,中学生论文,思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础课,从教育内容到教育目标,无不肩负着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双重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挖掘课文中的心理素质培养因素,努力把握住思品教育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实施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提高了德育实效,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低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的合群心理,使学生从小学会与他人交往的言行规范。

低年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刚入学时,又对学校里的一切感到陌生,不能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表现出胆小、冷漠、任性的心理特征。从低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合群心理培养,引导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规范,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自觉接受教育,而且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从而进一步加快个体社会化的进程。

在低年级思品课本中,《我上学了》、《课间游戏守秩序》、《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说话要有礼貌》、《不打扰别人》、《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可爱的班集体》、《团结起来力量大》、《我爱帮助同学》、《心中有他人》、《讲谦让》等课文均是进行合群心理培养,教学生学习人际交往艺术的好教材。教学中,我们对这类课文的内容和教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双重目标。如在教学《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图中形象,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和同学一起生活、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鼓励他们学习同小伙伴友好相处,不断适应集体生活。本课的两道练习题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和补充。我在让学生看图明意,说图明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融进故事中表演出来,设身处地地体会“离开伙伴真没意思”、“还是和伙伴们一起玩快乐”、“在集体生活中要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的愉快感情,激发学生喜欢和伙伴在一起活动的愿望。

造成学生交往失败或交往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不懂交往礼仪是其主要原因。在教学中,我们不仅注意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使他们明确人际交往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正常的交往礼仪。比如,第二册《说话要有礼貌》一课是通过两个同学以不同的交往方式去借锤子,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使学生体验到礼貌交往是获得交往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我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再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并设计如下问题进行讨论:(1)叶锋为什么要去向黄爷爷借锤子?(2)叶锋借到了锤子吗?为什么?他当时的心情怎样?(3)小亮为什么能借到锤子呢?(4)你从中懂得了什么?(5)设想一下,叶锋是怎么还锤子的? 学生通过有情有景的对比分析,深刻体验并领悟到礼貌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逐步掌握了人际交往的要领。

结合思品教学培养合群心理,学习交往艺术,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中、高年级的《热情大方对外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真正的好朋友》、《有事大家商量》等课的教学中,我们同样注意相机渗透,进行强化训练,帮助学生克服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心理障碍,不断提高交往水平。

中年级: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态度与评价,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对人的行为起调节作用。中年级学生对学校生活基本适应,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一般都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信心不强,自我发展的需要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产生轻视自己的情绪,即产生自卑感。比如,有的“差生”,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总认为自己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是个失败者,无能的人,由此而直接影响他们的内驱力,成就动机得不到合理发展,成绩仍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思品教学中,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辅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学会对自己进行较客观的评价,形成自我调节的心理机制,从而找到一条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第七册《接受别人的意见要虚心》一课是借用一个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正确认识自我,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好处。课前,我把课文内容进行了配乐录音,把书上的两幅图制成幻灯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边听录音、边看图、边思考:(1)两棵小白杨都生了虫子, 结果一棵长得茂盛,一棵却枝枯叶黄,这是为什么呢?(2 )听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初步懂得掩盖自己的缺点、错误,骄傲自大,是不对的。只有看清自己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帮助,才能使自己更快地成长和进步。接着,我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谈体会,使其通过内心体验提高认识,增强意识性。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课意在教育学生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为此,我在引导学生学文明理的同时,让他们各自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公正地认识自己。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场说“长”接力赛,让学生开火车说出同座同学的一两个自己所缺少的(或不及的)优点和长处,比一比谁说得准确。通过以上的交流,既让自以为是的“优等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又让那些“差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消除了自卑心理,树立起敢超先进的信心和决心。为学生自觉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高年级:加强耐挫心理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学业负担日渐加重,家长、老师对他们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迷茫与烦恼。由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面对纷至沓来的困难和挫折,许多人无所适从,因此而灰心丧气,精神萎靡,失去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就会使这些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好学生也会因为变成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而落伍。为此,《思品教学大纲》高年级教学要点第十九条中明确指出:教育学生“做事要有毅力,胜不骄,败不馁,不怕困难和挫折。”

在教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艰苦奋斗代代传》、《要有毅力》、《胜不骄》《败不馁》等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生动的事例讨论分析,加深对挫折的认识,归纳遭受挫折后的种种表现,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其次,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展示课文中的典型形象,挖掘其精神实质。如不断攀登高峰的“铁榔头”郎平;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南京路上的好八连;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居里夫人;勇于在逆境中锻炼成长的毛泽东;不被敌人残酷迫害所吓倒的徐特立;面对千百次失败毫不气馁的爱迪生、诺贝尔;在考试失败面前不灰心丧气的童弟周……用他们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和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感染、激励学生,使其从中体会到,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只有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毫不动摇,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之,才能不断进步,获得成功。第三是进行耐挫心理训练。比如,学生通过学习《败不馁》一文,初步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败不馁才能进步。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你遇到过考试失败、比赛失败吗?当时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对待的?结果怎样?从这些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经过内心体验,加深了认识,提高了耐挫能力。教学中我还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接受锻炼,磨砺意志,促进心理素质发展。

标签:;  ;  

论思维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_心理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