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推进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一、推进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仝朋飞,赵华飞,崔硕,陈煜华,卢飞[1](2021)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断指患者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断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8例断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手功能主观状态情况以及静态两点辨别距离(2PD)。结果研究组术后恢复良好率(87.76%)高于对照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手功能主观状态评分六个维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疼痛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外观、满意度、日常活动、工作状态和整体手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手指2PD距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手指2PD距离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断指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手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临床治疗效果显着。

王岩,温贤聪,刘德恒,梁小虎,朱晓宙[2](2021)在《游离前臂静脉皮瓣在合并皮肤血管缺损断指再植中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断指伴皮肤血管缺损患者采用游离前臂静脉皮瓣开展再植治疗效果。方法 68例实施断指伴皮肤血管缺损治疗的患者,均实施游离前臂静脉皮瓣方式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总满意度。结果 68例断指伴皮肤血管缺损患者实施游离前臂静脉皮瓣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4%,总满意度为91.17%。结论断指伴皮肤血管缺损患者采用游离前臂静脉皮瓣开展再植治疗,操作方法简便,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

祁东旭[3](2021)在《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应用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缺损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自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采用携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及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采用携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9例20指作为观察组,并将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17例20指作为对照组。术后6个月随访,依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分别从皮瓣外形、质地,颜色、痛觉、触觉、静止两点辨别觉(static two point discrimination,S2PD)、持物稳定性及指间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对比分析2组病例的晚期功能,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评定标准对比分析两组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后指腹感觉恢复情况;术后12个月随访,采用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Cold intolerance symptom severity,CISS)量表问卷,对比分析2组病例患者伤指耐寒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14个月,两组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指腹饱满,供区均无明显痛觉过敏,患指指间关节活动度均无明显受限。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观察组4-8mm,平均5.70±1.26mm,对照组4-8mm,平均6.30±1.17mm,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受伤指近位指间关节的总主活动度范围:观察组91°-99°,平均94.25±2.73°,对照组85°-95°,平均90.35±3.10°,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远指间关节的总主活动度范围:观察组58°-78°。平均68.95±6.02°,对照组54°-74°。平均64.85±6.14°,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术后1年随访受伤指的寒冷不耐受严重程度评分范围:观察组6-24分,平均为14.60±5.77分,均为轻度不耐寒,对照组8-44分,平均为24.60±10.40分,其中8指为中度不耐寒,其余指均为轻度不耐寒,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根据“手部皮瓣晚期检查内容及评定标准”评定:观察组优11指,良8指,优良率95%,对照组优7指,良9指,优良率80%。结论:采用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同指指端缺损相较于传统的带神经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也可获得较好的感觉,手术一次完成,无需牺牲指动脉及指固有神经,供区损伤小,术后伤指无明显指间关节活动障碍、寒冷不耐受严重程度也较低,是可供选择的修复指端缺损疗效较为显着的手术方式之一。

韩臻,张月娟,高飞,董全宇,黄恒,毕本军[4](2020)在《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共收治6例手指离断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其中3例合并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1例单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首先行断指再植术,直接吻合或取浅静脉桥接修复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掌侧留有面积为0.5 cm ×1.5 cm~1.2 cm×2.0 cm的创面,采用了同指带单侧指掌侧固有动脉和神经的顺行推进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推进皮瓣面积1.5 cm×5.0 cm~2.2 cm×6.0 cm。均一期行急诊手术修复,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本组6例术后皮瓣及断指全部成活。随访2~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血运良好,再植指体及皮瓣外形饱满,TPD 4~6 mm,患指近指骨间关节主动活动正常,远指骨间关节活动度35°~60°。结论对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离断手指,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进行修复,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是一种较理想选择。

方杰[5](2020)在《伴指固有动脉缺损手指创面修复术式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在新鲜上肢标本(天然乳胶灌注)上对骨间背动脉、桡动脉掌浅支、指固有动脉和前臂掌侧静脉进行解剖学研究。依据解剖学基础,开展应用骨间背动脉皮瓣、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指动脉皮瓣和前臂掌侧静脉皮瓣,flow-through桥接修复伴有指固有动脉缺损的创面,并收集相关数据,比较四种皮瓣修复伴指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的经济性,为修复伴指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提供阶梯化选择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新鲜人体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分别测量骨间背动脉和桡动脉掌浅支动脉起、止点外径,其血管蒂长度,指固有动脉于近节指骨远1/3段内的外径和前臂掌侧近腕关节处皮下静脉的外径,并记录前臂远1/3段掌侧皮下静脉的数量。临床上分别选择这四种皮瓣修复合并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进行随访,观察皮瓣外观,测量皮瓣两点辨别觉和患指总关节活动度。皮瓣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患者对患指外观满意度和皮瓣成活率均纳入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应用邻指指动脉、骨间背动脉穿支flow-through皮瓣修复各1例,静脉皮瓣修复18例(A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22例(B组)。结果1于近节指骨远1/3段区域内测量示指至小指的桡侧和尺侧指固有动脉外径,分别为(1.01±0.16)mm、(1.29±0.15)mm、(1.28±0.13)mm、(1.33±0.12)mm、(1.25±0.13)mm、(1.11±0.13)mm、(1.09±0.12)mm、(0.98±0.11)mm,骨间背动脉、桡动脉掌浅支动脉管径与指固有动脉接近,其近、远端外径分别为(1.45±0.10)mm、(0.80±0.09)mm和(1.28±0.32)mm、(1.10±0.32)mm;骨间背动脉蒂长为(13.2±1.5)cm,桡动脉掌浅支血管蒂长为(2.66±0.56)cm;前臂掌侧静脉平均外径为(1.68±0.29)mm,平均有(5.3±0.82)条静脉。2临床开展皮瓣和患指均顺利存活,无伤口感染。邻指指动脉flow-through皮瓣修复术后6个月随访,外观满意,两点辨别觉为6 mm,患指关节活动度优。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后2个月随访,皮瓣外观臃肿,示指TAM=95°,示指关节活动度恢复差,患者满意度为不满意,指端两点辨别觉为9mm。A组和B组中40例皮瓣均获得随访,经统计分析,A组和B组手术时间和末次随访皮瓣两点辨别觉测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皮瓣外观及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均为100%,供区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1指固有动脉的管径匹配度高于其他三者,但可供皮瓣面积有限,且牺牲供指主干血管,经济性较其他三者低;2骨间背动脉管径与指固有动脉接近,血管主干较长,可修复大段缺损,但文献报道骨间背穿支蒂长度为(2.5±0.2)cm,皮瓣移植时易出现血管迂曲打折,影响皮瓣血液供应,且皮瓣臃肿,不利于手功能恢复,需再次手术整形的可能性大,经济性降低;3静脉皮瓣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桥接修复伴有动脉缺损的手部小面积创面,均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满意的临床疗效,经济性高于指固有动脉皮瓣和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4桡动脉掌浅支皮瓣可适用于修复指动脉缺损长度在2.6 cm的重建,骨间背动脉穿支皮瓣和静脉皮瓣可适用于修复缺损长度在5 cm以上的重建;5在这四种皮瓣中,推荐应用静脉皮瓣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作为修复指动脉缺损的手指创面的首选治疗方法,依据感觉恢复首选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依据操作难易程度,静脉皮瓣操作相对容易;邻指指动脉皮瓣和骨间背动脉皮瓣均因其具有固有的缺点,不推荐为首选方法。图35幅;表7个;参151篇。

张成[6](2019)在《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目前临床上报道的用于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术式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多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本文主要探讨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2018年9月,收集了在临床上应用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多手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31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5~64岁,平均49岁。术前所有患者都进行X线片检查,X线片检查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多个手指指端软组织或骨质的缺损,术后定期对31例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病人皮瓣的外观、功能、感觉及存活情况。结果:术后31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29例创面一期愈合,2例出现轻度感染,经积极保守治疗后实现创面愈合。31例患者随访3个月~2年平均随访1年。移植皮瓣完全覆盖缺损,未见坏死、磨损及破溃发生,未出现切口瘢痕挛缩,感觉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患者对于移植的皮瓣感到满意。结论: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外形美观、保留了手指的长度、无需显微外科技术、成功率高及功能良好的优点。

杨林[7](2018)在《带指固有神经掌皮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应用带指固有神经掌皮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手足显微外科自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采用携带指固有神经掌皮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5例30指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男19例,女6例;年龄16~63岁,平均39.8岁。致伤原因:机器冲压伤12例,机器绞伤7例,切割伤6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0.5 h~6周,平均42.9 h。受伤指别:示指9例,中指10例,环指7例及小指4例。其中3例同时伤及2指,1例同时伤及3指。创面伴有指骨骨折、外露或部分骨缺损11例,肌腱外露14例。皮瓣的指固有神经掌皮支与创面指固有神经残端在显微镜下行端端缝合。创面缺损面积范围为1.3 cm×1.5 cm~1.7 cm×3.0 cm,其皮瓣切取面积范围为1.4 cm×1.6 cm~2.0 cm×3.5 cm,平均面积为2.1 cm×2.5 cm。皮瓣供区取自前臂内侧全厚皮片植皮修复,全厚皮片供区(第二供区)直接缝合。结果:皮瓣全部存活,供、受区创口均Ⅰ期愈合。其中有1例发生静脉危象,经拆除部分缝线后愈合。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皮瓣外形较饱满、质地柔软,恢复部分浅感觉,无供区疼痛及指间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5~8 mm,平均5.7±1.4 mm。术后1年随访受伤指的对寒冷不耐受量表评分范围为4~46分,平均为20.1±6.7分,只有2例发生中度不耐寒。术后18月随访受伤指掌指关节的总主活动度范围60°~90°,平均77.3±6.7°;受伤指近指间关节的总主活动度范围95°~115°,平均106.2±4.1°;其远指间关节的总主活动度范围55°~75°,平均66.8±4.0°。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手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8例。结论:采用携带指固有神经掌皮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感觉,手术一次完成,无需牺牲指固有神经背侧支和指背神经,供区损伤小,是可供选择修复的手术方式之一。

刘天星[8](2017)在《原位回植加皮下口袋包埋方法在成人手指末节离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原位回植加皮下口袋包埋方法在成人手指末节完全离断中的临床应用,并探讨该术式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48例(50指)患者均为手指末节尖端到远位指间关节之间完全离断的成年人。手指受伤类型包括切断伤、挤压伤、碾压伤,并且无法行吻合血管的断指再植术治疗。回顾性研究这些断指患者采用了原位回植加皮下口袋包埋的治疗方法:先拔甲、去表皮、离断指体原位回植缝合、骨折克氏针内固定、然后将离断指体包埋在皮下(手掌或腹部)口袋中;术后3<sup>4周,二期手术将患指从皮下口袋中小心拔出。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3<sup>24个月(平均11个月),在48(50指)例患者中,患指完全成活35指(70.00%),部分坏死10指(20.00%),完全坏死5指(10.00%)。切断伤断指损伤类型、挤压伤或碾压伤断指损伤类型的成活率分别为85.19%、47.62%。Tamai I区的成活率和Tamai II区的成活率分别是84.62%,54.17%。术后效果评价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平均两点辨别觉7.5±1.4mm;掌指关节(MP)、近位指间关节(PIP)、远位指间关节(DIP)的平均关节运动度分别为80.4±6.7°、92.1±7.7°、78.8±3.7°。软组织损伤严重程度是影响患指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末节断指的离断平面。术后患指没有出现严重的感染及并发症,即使回植指体坏死。术后完全成活患指的外观、感觉及功能恢复满意,术后患指对患者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结论:原位回植加皮下口袋包埋方法是治疗无再植条件成人末节手指离断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特别对软组织损伤较轻和位于Tamai I区的离断手指总体疗效满意。离断指体软组织损伤严重和离断平面位于Tamai II区是影响患指成活率的两个重要因素。

王强[9](2017)在《三种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拇指在整个手中所挥的功能与作用约为50%,因此,对拇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采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食指背侧皮瓣以及踇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68指,对比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手足外科收治的拇指指腹缺损患者68例68指,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26例26指,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B组24例24指,应用食指背侧皮瓣修复;C组18例18指,应用踇趾腓侧皮瓣修复。左手拇指指腹缺损37指,右手拇指指腹缺损31指。男38例,女30例。切割伤患者24例24指,重物砸伤患者20例20指,挤压伤患者18例18指,电锯伤患者6例6指。68患者中年龄最大为59岁,最小为19岁。创面面积为1.0cm×1.5cm-2.0cm×4.0cm。患者从受伤到就诊手足外科的的时间从0.5h到8h。按照分组情况采用对应的手术方法治疗。随访时间为6-12月。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随访内容皮瓣外观、感觉恢复情况、手部皮瓣晚期评定标准、两点辨别觉等相关指标。结果:皮瓣修复术后,B组和C组均有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C组有3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术后随访A组有3例皮瓣臃肿,B组有2例皮瓣臃肿,C组所有皮瓣外形满意、无皮瓣臃肿。三组病例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病例在感觉恢复情况、手部皮瓣晚期评定标准、两点辨别觉以及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情况方面均有显着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在感觉恢复情况、手部皮瓣晚期评定标准、两点辨别觉方面均为最佳,但是在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方面大于A、B两组。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时间为三种方法中最短的并且出血量最少,手术操作简单,符合就近转移的原则,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食指背侧皮瓣两点辨别觉恢复优于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但是术后实体感觉恢复差,部分患者皮瓣感觉仍定位为食指,且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大于拇指桡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一般不作为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首选方法。踇趾腓侧皮瓣在感觉恢复情况、两点辨别觉、手部皮瓣晚期功能评定方面均为最优,是修复拇指指腹缺损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但是手术时间最长且出血量最多,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总之,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患者的个人需求及经济条件、手术医师的临床经验、医院技术水平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以达到合理有效的治疗。

赵学姝[10](2017)在《对侧动脉吻合口近端结扎静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对侧动脉吻合口近端结扎静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治疗效果,为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指末节离断24例26指进行研究,行断指再植术,术后观察循环危象发生情况,再植手指成活率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应用对侧动脉吻合口近端结扎静脉化再植26指成活24指,坏死2指,其中1例由于患者术后不配合治疗,另1例撕脱伤由于指体损伤较重,成活率达92.3%。术后静脉危象出现5例,出现率19.2%。成活指体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4例16指,良6例6指,差2例2指。结论应用对侧动脉吻合口近端结扎静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简化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静脉移植率,是末节断指再植尤其是无可吻接静脉断指再植理想方法之一。

二、推进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断指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研究组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2.3 两组手功能主观状态比较
    2.4 两组患者手指2PD距离比较
3 讨论

(2)游离前臂静脉皮瓣在合并皮肤血管缺损断指再植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措施
        1.2.2 术后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2.2 患者治疗总满意度分析
3 讨论
    3.1 皮瓣部位选择可行性
    3.2 采用静脉皮瓣的可行性
    3.3 开展游离前臂静脉皮瓣的优势
    3.4 手术注意事项

(3)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指端缺损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伴指固有动脉缺损手指创面修复术式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解剖学研究
    1.1 实验标本
    1.2 实验器材
    1.3 实验方法
        1.3.1 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1.3.2 标本解剖
    1.4 统计学方法
    1.5 结果
    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2.1.2 一般资料
        2.1.3 手术方法
        2.1.4 术后处理
        2.1.5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邻指指动脉岛状皮瓣flow-through修复
        2.2.2 骨间背动脉皮瓣flow-through修复
        2.2.3 静脉皮瓣和桡动脉掌浅支皮瓣flow-through修复
    2.3 讨论
        2.3.1 手指皮肤生理特点及修复要求
        2.3.2 皮瓣的疗效分析
        2.3.3 注意事项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 伴指固有动脉缺损的手指损伤修复进展
    3.1 血管移植联合皮瓣修复创面
    3.2 指动脉转位修复
    3.3 Flow-through皮瓣桥接血管修复
        3.3.1 非生理性静脉皮瓣桥接修复
        3.3.2 生理性穿支皮瓣桥接修复
    3.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术前准备
    1.3 手术方法
    1.4 术后处理
结果
讨论
    2.1 残端缝合术在手指指尖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2 指尖损伤的Allen分类法
    2.3 多种改良邻指皮瓣在指尖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4 多手指指尖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
    2.5 非显微外科技术与显微外科技术优缺点比较
结论
参考文献
典型病例
综述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已完成的论文
致谢

(7)带指固有神经掌皮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背景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二、手术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一、带指固有神经掌皮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解剖学基础
    二、本术式操作注意事项
    三、指端软组织缺损治疗方式的选择
    四、本术式的优点
    五、本术式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原位回植加皮下口袋包埋方法在成人手指末节离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9)三种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对侧动脉吻合口近端结扎静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断指分型:
        1.2.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推进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创面修复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断指患者的疗效分析[J]. 仝朋飞,赵华飞,崔硕,陈煜华,卢飞. 临床研究, 2021(12)
  • [2]游离前臂静脉皮瓣在合并皮肤血管缺损断指再植中的疗效观察[J]. 王岩,温贤聪,刘德恒,梁小虎,朱晓宙. 中国实用医药, 2021(17)
  • [3]带指背神经的指动脉背侧终末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D]. 祁东旭.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4]指掌侧固有动脉顺行推进皮瓣在合并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 韩臻,张月娟,高飞,董全宇,黄恒,毕本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0(06)
  • [5]伴指固有动脉缺损手指创面修复术式的对比研究[D]. 方杰.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序贯邻指皮瓣联合鱼际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D]. 张成. 滨州医学院, 2019(02)
  • [7]带指固有神经掌皮支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端软组织缺损[D]. 杨林. 扬州大学, 2018(01)
  • [8]原位回植加皮下口袋包埋方法在成人手指末节离断中的应用研究[D]. 刘天星. 南华大学, 2017(04)
  • [9]三种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 王强. 贵州医科大学, 2017(01)
  • [10]对侧动脉吻合口近端结扎静脉化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J]. 赵学姝.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0)

标签:;  ;  ;  

推进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