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黄萍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黄萍

上海飞弘电气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00

摘要:道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病害,比如桥梁表面出现裂痕、路桥不均匀沉降等,从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本文针对当前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常见病害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施工处理技术,必须从现状入手,做好处理工作,满足施工要求。

关键词:道路桥梁;常见病害;处理技术

在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不断发展的形势下, 车辆也越来越多, 交通运输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并且出现了超载的情况, 进而使道路桥梁工程出现疲劳运作、超负荷等问题, 而且这一系列的问题已经成为了道路桥梁工程的病害, 这样不但会降低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 同时也会对道路桥梁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基于此, 加强对道路桥梁常见病害的处理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1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桥面铺装层裂痕

桥面铺装层裂痕是一类较为常见的道路桥梁工程病害,让其桥面产生裂痕的因素极为繁杂,其主要是受到温度以及混凝土配比等印度的影响,桥面铺装层通常是半刚性结构,半刚性接受是柔性路面以及刚性路面的中层,采用半刚性结构可以更好的提高总体道桥铺装面的强度数值,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保障路面的压实程度。但是该半刚性结构对于外界的温度影响会比较大,一旦其温度产生变化,那么其就会产生裂纹的现象。在一些温度差异数值比较大的北方区域,其产生裂痕的概率会比较高。车辆出现超载、急刹车现象时,其路面自身的承受力度就会直接大于其自身的负荷能力,同时其还会给路面形成磨损以及挤压等的问题,进而让其产生裂纹,除此之外,混凝土配比数值或者锯缝时间不适宜,也会让道路桥梁路面出现裂痕。

1.2地基沉降不均匀

如果道路桥梁路面受力不够均匀,那么其道路桥梁的路基面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甚至还会让其路面出现裂纹。让其地基出现沉降的因素比较多,一旦其图纸的设计以及工程勘探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裕,就会导致其设计图纸不够科学化,同时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在实际的施工时,施工人员产生违规性的操作,或者其操作工序错误,没有及时的开展后续的竣工养护工作等,都会诱发其道路桥梁出现沉降不均问题。

1.3梁端头局部破损

当工程施工设计自身缺乏科学性,就会让其伸缩量值的计算出现误差等的问题,无法较为严苛的依照操作流程去开展各项的养护工作,进而使得梁端头塑封产生变形或损坏等的问题。

1.4钢筋生锈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项目中,钢筋是其极为关键性的施工原材料,如果在存放钢筋原材料时,其材料产生了锈蚀的问题,那么其就会使得其道路桥梁内部结构的承载性能受到影响。如果混凝土产生裂缝以及麻面的问题,那么就会让各类杂质进入到其内部之中,进而出现钢筋锈蚀的问题,拉低了总体道路桥梁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水平。

2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原则

在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活动时,需要就其所应用到的各类技术进行深度的分析,遵守相应的桥梁施工应用准则,了解并设置好控制的要求,完善各类处理技术内容,使得其技术模式的效用可以更为完整的发挥出来,设置好道路交通的主要承载形式。

2.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开展道路桥梁加固工作时,相关的施工单位就需要及时的进行勘察以及设计工作,了解该工程项目对于结构以及性能等层面的要求,要对承载力进行准确分析,制定最佳加固方案。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对性能进行了解后,结合方案要求对各个细节进行处理,保证方案的完整性。

2.2实现最大化应用

考虑到道路桥梁结构的特殊性,为了避免出现结构损坏或者其他现象,要对使用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检测现有构件的承载力,对可靠度进行分析,最大化保留原有的构件,实现工程有效实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优化设计方案

在道路桥梁加固处理和设计过程中,要设计多种方案进行选择,以现有责任系统为基础,考虑到工程整体的经济指标和社会效益,对其进行优化分析。施工方案和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桥梁施工质量,在允许的范围内要缩短工期,满足施工要求[3]。2.4突出总体效益道路桥梁的加固作用明显,仅仅是对薄弱的组成构件进行加固和处理,完成后整个体系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在加固处理前,需要对结构整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最大程度保证桥梁结构的完整性。

3施工处理技术

3.1混凝土裂痕修补技术

混凝土一旦产生结构裂缝,就会加快混凝土结构的腐蚀速度,对道路桥梁的使用性能与使用周期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混凝土病害进行处理。若裂痕大小不足0.2cm,可在其表层涂抹丙酮和酒精,待裂痕表面干燥后涂抹环氧树脂浆液,并每隔4~5min涂抹一次,直至涂抹厚度达到1mm。当裂痕大小超过2cm时,则可采用化学压力灌浆技术,从而提升道路桥梁稳定性,防止裂痕扩大。以下是两种常用的裂痕修补技术。

3.1.1表面修补技术

此技术是应用频率较高且简单的混凝土裂痕处理技术,主要用来处理深层次裂痕和表面浅层次裂痕。通常使用水泥浆或环氧胶泥涂抹裂痕表面然后在混凝土表面涂抹油漆或沥青等防腐性较好的材料。

3.1.2填充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在裂痕宽度较大时使用,使用该技术时应先在桥面裂痕处凿开一条较深的凹槽,而后将沥青、水泥砂浆、定基橡胶等化学补强效果与防水效果较好的材料填充到槽内,从而控制裂痕,提升桥面稳定性。沉降病害加固增强技型钢、玻璃钢、外部结构等进行粘合,从而提升道路桥梁承载力。

3.2优化设计方案,做好后期养护

相关设计单位在设计初其应结合工程实际,反复修改并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从而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技艺,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后期养护是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薄弱环节,养护不到位是后期出现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道路桥梁竣工后应立即实行交通管制,从而预防道路桥梁表面遭受损坏,减少其病害出现。同时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常见的滑溜、松散、裂痕、坑槽等病害进行处理,并限制带钉轮胎车辆与大型货车通行。此外,当道路桥梁出现异常情况,相关工作单位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及时调整养护治理计划。

3.3端头破损处理技术

端头破损处理技术具有凝结速度快的特点,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设备的喷射力,将硅胶材料喷射到指定的位置,然后进行浇筑、捣固等措施,来让硅胶材料与桥体有效的粘结到一起达到处理效果。硅胶材料能满足刚度和柔韧性要求,应用优势明显。

3.4养护技术

道路桥梁的养护是施工的关键环节,如果养护不到位会出现其他病害现象。因此,在处理阶段,对于常见的松散、波浪或者裂缝等现象,需要采用新型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如果存在超标的现象,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养护结束后采用综合评价体系对路面压实度进行评价,详细评价流程。在对原有的养护治理计划进行调整后,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磨损现象,要限制超重型货车通行,避免增加路面承载力,出现其他病害。

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多病害,给桥梁带来一定的通行压力。考虑到交通设施建设的具体要求,在实践阶段,需要对病害类型进行分析,按照国家相对应的规定标准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可以不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延长我国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进而提升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道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术工程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可对公路桥梁整体结构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采取桥梁加固技术对其进行处理。如增加截面积和钢筋配比,从而增强桥梁上方结构稳定性,提升桥梁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道路桥梁工程系简介[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李善智;;探究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与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7期.

[3]杨贵明;;提高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12期.

论文作者:黄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论文_黄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