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建构研究综述论文_王鲁玉,林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建构研究综述论文_王鲁玉,林晶

王鲁玉1 林 晶2?(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要:基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从文化建构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文化建构”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总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紧密相连,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场域中展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个体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最终达成预期目标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学习过程应紧随实践活动展开,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从中学习知识,坚守理想,坚定信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文化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0059-03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和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文化建构”研究思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一体化深入发展,各种文化、思潮在撞击中对话、在交流中发展。人们的交往实践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和思维结构也因之发生剧烈改变。这些新变化都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诸多新诉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经历了一番富有针对性地变革之后,依然存在着空泛化、教条化、标签化、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属性、弱化了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浸润功能,可能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过去那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演变为直给式的硬性灌输的方式,不但难以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1的效果,还可能因激起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而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预期效果。据此,我们提出从文化建构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尝试。

一、国外建构主义研究综述兼谈文化建构的内涵

国外建构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长足发展后,日渐成为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教育理念。建构主义学者认为最早的建构主义者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当代建构主义先驱是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当代最早系统提出建构主义理论者则是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和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确立了从文化历史视角研究人的意识形成和心理发展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继承了维果茨基的观点,并在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论述了文化、语言、价值及法律等对教育、对人类智力成长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建构主义日渐成为许多西方国家推行教育改革的基础性理论,成为人们研究教育的全新视角。1989年,建构主义教育研究,得到了美国艾森豪威尔项目的持续性支持和赞助,开展了系列性相关研究。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控制论系统论、激进建构主义、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观是这些研究集中系统探讨的六种重要观点。这六种观点构成了后来建构主义的六种核心范式。这六种核心范式均采用超二元论的方式来看待知识,不再如笛卡尔那样把知识视为绝对客观性存在,而是认为知识是由学习主体建构建构而成。应该说,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可以有效改变流行于西方的以心智为中心的内源性知识与以客观世界为中心的外源性知识的长期对立传统。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思潮的推动下,教育研究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开启了建构主义话语转向。总起来看,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有:(1)世界是人创造的,而非被发现的。这即是维科的著名观点“真理即创造”;(2)知识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3)人应具备质疑精神,人思考问题的重点不是“对或错”,而是促进知识呈现的方式。这些理论观点对学习理论和教育哲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已成为各国进行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导性理念。

建构主义越发展,理论分支越精细。根据建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建构主义划分为“个人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其中,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性动物,调社会文化在个体意义建构过程中发挥作用。受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人的知识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实践中得以建构的。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和范畴是由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提供的。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范围内开展而不可能超越他所处的历史和文化。正所谓,“我们用于理解世界和我们自身的那些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加工品,是植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往的产物。” 2说的正是此意。这一点同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文化是社会建构主义关于知识建构的核心要素。建构主义的这种观点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至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轫于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派(SSK: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gy)坚定地主张,自然科学知识也是社会历史文化建构的结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建构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日臻完善,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哲学、国际关系学、甚至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之中。

可以看出,“文化”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的核心影响因素,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文化建构”是“社会建构主义”谱系中最核心的分支。“文化建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学术范畴,它还具有很强的理论统摄功能。盛行于国际人文社会研究领域的现代性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后殖民主义思潮、女性主义思潮、新历史主义思潮、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等诸多当代文化研究思潮,都可以概括在“文化建构”范畴之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社会建构主义,特别是瑞士皮亚杰和苏联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认知观基础上提炼出了“文化建构”范畴。“文化建构”认为教育和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紧密相连,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场域中展开。“文化建构”以一定文化情境下的个体的知识学习、问题解决和价值观确立等认知活动为研究重点。据此,可以说,所谓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个体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最终达成预期目标的过程;所谓的教育过程,其实就是处于一定文化场域中的适教者和出于一定文化场域中的受教者之间的文化场域碰撞融合的过程。教与学都应紧随实践活动展开,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从中传授或学习知识。在问题的提出及解决过程中,适教者处于主导位置,受教者处于主体位置。“文化建构”内在的包含两层逻辑,一是文化“建构”逻辑;二是建构“文化”逻辑。本研究主要采取前一思路,着重研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意义、作用和功能发挥途径。

二、国内关于建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综述兼谈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尚未有明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建构”为主题的研究,但围绕建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成果却非常丰富。我们从对其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中寻找我们研究的问题,为本研究做一铺垫。

1.关于建构主义的研究

与国外的建构主义研究相比,国内相关研究要滞后的多,20世纪80年代才有学者涉足该领域。最近几年的建构主义研究大多集中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国际关系等领域。20世纪90年代晚期,特别是21世纪初,国内翻译、介绍西方建构主义研究成果的学者越来越多。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高文翻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美国学者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李步楼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的美国学者约翰?R?赛尔著《社会实在的建构》、汪涌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美国学者伯格和卢克曼著《现实的社会建构》、徐婧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美国学者肯尼迪?葛根著《社会建构的邀请》等。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统计相关论文发现,国内最早以建构主义为题进行研究的文献,是王至元、陈晓希于1983年发表的《从解构主义到建构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介绍之一》 4一文。此后,该领域的研究基本上一直处于沉寂状态,直到20世纪90年代晚期开始逐渐升温,2000年后进入了热点时期,特别是最近10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成倍增长。这说明中国的建构主义研究已经处于稳定发展期和成熟期。另外,通过文献统计,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建构主义研究虽然在多个领域呈现全面开花态势,但建构主义研究在这些领域中的发展并不平衡。20世纪80年代至2018年5月1日的基本情况按文献多少排序,依次为:英语(3416篇)、数学(478篇)、计算机(226篇)、语文(219篇)、体育(218篇)。另外,在建构主义相关的研究中,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文献较多,高等教育的研究较少,前者为1642篇,后者仅为700篇左右,相差悬殊。将建构主义应用于马克思主理论教育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检索仅发现袁斌昌于2004年发表的《建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 5一篇从建构主义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章。基于此,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本研究的理论诉求之一。

2.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整体状况

国内对于“马克思主义论教育”问题的认识与研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上朔至新文化运动,其时,国内开展马克思主义同其他理论思潮的宣传论战过程,实际上就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集中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内,直至新中国成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但其间也是充满了曲折和代价。20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启学科化新征程,与之同时,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专门化研究也开始正常化,系统化。党中央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下发的系列文件,则不仅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科化建设步入正轨,而且也为其科学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制度保障。特别是2004年起,伴随着党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正式启动,学术界也迅速掀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新浪潮。此后,相关研究成果逐年递增,大量教材、专著和学术论文得以出版和发表。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主题词的文章共计1619篇。其中,就学科分布看,高等教育966篇,马克思主义217篇,中国共产党154篇,思想政治教育130篇,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66篇,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49篇,职业教育20篇,政党及群众组织18篇,军事14篇,人物传记8篇,新闻与传媒8篇,哲学8篇,其他学科45篇。就研究层次看,基础研究(社科)1203篇,政策研究(社科)198篇,行业指导(社科)77篇,高等教育66篇,职业指导(社科)34篇,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15篇,其他层次研究10篇。就研究机构看,武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该领域的研究重镇,分别以63篇、49篇、48篇的高额产出位列前三甲。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论著也相继涌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有代表性的有,胡子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张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车树实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史初编》、阎志才的《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基本问题研究》、孙来斌的《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王新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规律及实效性研究》、李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概论》、赵康太的《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比较研究》、石云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史研究》(上下)等。

3.关于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的研究

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学者,很少有使用“文化建构”这一术语的,但围绕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展开研究的却大有人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赵卫民通过多个角度,探讨影响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因素 6;胡子克研究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环境的的演变,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影响 7;顾友仁详细分析了20世纪发生在我国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原因和带来的危害,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通的观点 8。罗成富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定文化传统下的理论产物,“以文化人”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功能。因此,我们应从文化视角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9。梅景辉指出,简单地意识形态灌输或最新政治动态的传达,不应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唯一渠道和方式,构建一种良好的文化语境,通过文化的同化与思想的共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对我们当前的意识形态自然而然地产生理解与认同,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最佳选择 10。肖香龙认为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为我们目前倡导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灵魂和主心骨,其实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则是应对和化解当前各种对文化自信的误解、曲解或消解的最好办法。她还进一步指出,现实文化环境和网络虚拟文化环境,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文化环境 11。杨晓慧教授认为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语境逐渐由原来的革命话语语境、政治话语语境,逐渐转化为中国特色的文化语境。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语境,消解抽象的学术化专业语境、市场经济的物化语境、各种社会思潮的多元语境、评价“中国道路”的西方语境的干扰和冲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范式、教学范式话语体系的转换和创新 12。严定双、李国兴着重探讨了网络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受众范围,正在借助网络文化得以日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渠道和教学资源,也借助网络文化日益丰富,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育模式、教师的话语体系和受教育者的意识形态等也因之得到了程度不同的冲击 13。

4.结论

国内相关研究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文化建构研究的启发源和出发点。考察国内相关研究,会发现:(1)目前学者很少有将建构主义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几乎是个空白。因此,将建构主义引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设想,既属于建构主义研究新领域的开拓,又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新视野的开拓;(2)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性研究、原则性研究、实效性研究、教育路径研和教育主客体关系研究的尝试性探索多、深入性钻研少,分散性立论多、集中性论述少,个中原因,与没有发现一个具有统摄性作用的研究范畴有关,据此,我们欲引入“文化建构”概念,希望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究、集中论述以上问题;(3)在研究“灌输论”问题上,学者们纯粹地辩护性和质疑性多于建设性完善性方案的探索,据此,我们认为,文化建构观点,通过发挥文化力量的作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探索,可以有效彰显受教育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以完善灌输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4)在研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作用时,学者们往往只是将文化因素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视域”“语境”或者“环境”,这些界定都只是将文化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背景,这或多或少地弱化了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能动性作用。西方后马克思主义学派和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认为文化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的被动反映,而且有其独特的能动性,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强调的文化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观点。我们认为 “文化建构”恰恰可以突出文化的能动性。同时,我们还发现,目前的研究虽然看到了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很少有详细论述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作用的切实可行的路径设计。基于此,我们将在本研究中着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建构路径。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建构研究的意义

从文化建构的角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就理论意义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建构研究无论对于国内的建构主义研究,还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来说,都属于全新的理论研究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并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实践中,长期流行的“灌输论”具有补充其缺陷的作用。同时,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提出的诸多建设性观点,在理论上起到统领意义。就实践意义看,文化建构有利于有效地激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微循环。主渠道和微循环的划分是刘建军教授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微循环》一文中提出,他认为,就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渠道,而师生交往、专业课学习、学生社团、校园文化活动等则构成微循环。就全国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党政系统特别是党的系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民间个体和组织所从事的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则是微循环 14。我们认为,文化力量是可以有效激活这些主渠道,特别是微循环的重要抓手。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具可行性;文化建构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习总书记说,“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15我们认为文化建构恰恰可以达到这样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效果。可以大大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文化建构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为收实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当做到以施教者为主导,以受教者为主体,这是学界多年来的研究达成的基本共识。通过文化建构正可以有效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教—学”关系的“哥白尼式革命” 16。

注: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第26页。

2.KJ.Gergen,Realities and Relationships:Soundings in Social Consstuc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everdity Press,1994,p.4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页。

4.王至元、陈晓希:《哲学研究》1983年第5期,第33-40页。

5.袁斌昌:《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第12期,第24-26页。

6.赵卫民:《文化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代性语境及其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12-14页。

7.胡子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顾友仁:《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罗成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文化取向初探》,《理论月刊》2007年第9期,23-25页。

10.梅景辉:《文化形态与意识形态的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现代性语境及其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12-14页。

11.肖香龙:《文化自信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6期,130-136页。

12.杨晓慧:《探寻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语境》,《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第130-160页。

13.严定双、李国兴:《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探析》,《岭南学刊》2017年第3期,第41-46页。

14.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微循环》,《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9期,第56-59页。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年12月7日,http://theory.people.com.cn.

16.[美]约翰?杜威著,赵祥麟 任钟印 吴志宏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教育史上杜威第一个将现代教育相对于传统教育的中心转移比喻为“哥白尼式革命”,杜威说:“现在,我们教育中正在发生的一种变革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场革命,一场和哥白尼把天体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那样的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这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上下),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2]高文 徐斌艳 吴刚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林聚任:《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研究》,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年版。

[4]胡子克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概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5]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史研究》(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本文系2017年宁夏高校项目(NGY2017202)和宁夏师范学院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鲁玉,(1980——),男,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宁夏师范学院马克主义学院教师;林晶,(1973——)女,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论文作者:王鲁玉,林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文化建构研究综述论文_王鲁玉,林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