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种心理方法_教育心理学论文

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种心理方法_教育心理学论文

试谈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几种心理学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种论文,品德论文,小学生论文,心理学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人的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社会风气的熏陶下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品德的形成既受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也受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它受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内部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整体观念,遵循小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对小学生施加有效的影响。

一、知行并重法

知行并重法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道德知识教育,又注意组织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思想与行为统一起来,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小学生培养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小学生道德行为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具体,训练有序

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必须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尊敬师长”一条,有的学校把它具体化为:遇到老师要敬礼;上课时要立正,并向老师问好,等老师回礼后再坐下等。要求具体便于小学生执行规范,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环环相扣,持之以恒

行为习惯的形成不是靠机械的重复,而是靠有节奏、有意识的练习。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训练通常有五个环节:一是讲解,即向学生讲解道德规范的意义及具体要求;二是示范,包括教师示范、同学示范、家长示范和大众传播媒介的示范等,通过示范使学生行有标准,学有榜样;三是训练,这是整个教育训练的中心环节,要按照训练的总体计划和具体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方式的训练;四是监督,即建立一定的制度,监督学生在各种场合按一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五是评估,即定期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评价鉴定。以上几个环节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

3.坚持说理,尊重学生人格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富有成效的说服教育有着必然联系。通过说理,教师应向小学生提供如下信息:什么行为可以接受或不可以接受;为什么这些行为可以或不可以接受;评价行为的标准。在行为训练中,说理的心理学意义,不仅在于对某一具体规范的理解与执行,更在于对小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其自尊心的肯定,这对于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及日后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尤为重要。

4.意义障碍的排除

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但是学生并不一定能立刻接受它们,甚至拒绝接受。这种对道德知识和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心理抗拒称为意义障碍。意义障碍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对具体人的意义障碍。造成这种意义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教师未考虑学生的动机,常常把小学生本不存在的动机强加在他们身上,使他们对该教师有看法,从此不再接受老师的意见,有时甚至会发展为激烈的对抗状态,使师生关系恶化。要排除这种意义障碍是比较困难的。首先要查明产生意义障碍的原由;其次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通过谈话和采取必要的实际行动,使小学生理解教师的善意。对抱有对立情绪的小学生,教师应采取迂回的办法,引起其内心冲突,然后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从而使意义障碍得以排除。

二是对具体要求的意义障碍。造成这种意义障碍主要由于教师未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态度而机械重复某些要求,致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拒绝接受。例如,一名学生的某门功课成绩不好,学习无兴趣,而教师却不厌其烦地大讲学习该门功课的重要性,并且以成绩差为由,挖苦这名学生,使这名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产生意义障碍。消除这一障碍的关键,是改变对学生的态度和教育方式。比如,教师一改以往训诫的口气,以友善的态度、和蔼的口吻向学生提出要求,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反之,如果以往对学生过多采用请求和规劝的方式而未能奏效,教师就应将要求提得更坚决和严格些。此外,教师在表达教育的要求时,应尽量运用教育技巧,如适当的举止、语言、表情、手势等,以便能较快地排除意义障碍。

二、榜样引导法

榜样引导法是指以他人的优良品德和规范言行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引导法的特点是通过展示道德榜样的言行和思想活动及其成长的过程,把一定社会、阶级对年轻一代的道德要求和儿童的成长规格具体化和现实化。

榜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榜样对小学生言行的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上。导向作用,即通过树立道德榜样,为小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目标,从而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调控作用是指小学生通过与道德榜样的比较对照,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自觉抵制外部诱惑,终止不道德的意念和行动,逐渐与道德榜样方向趋同。

1.为小学生提供可敬、可信与可亲的榜样

给小学生提供的榜样要可敬、可信、可亲。榜样只有可敬才具有权威性,才能使小学生发现自己与榜样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向往榜样,仿效榜样。榜样只有可信,才具有真实性,才能使小学生感到自己是能够学习的,推动他们把榜样的言行当做自己言行的典范。榜样只有可亲,才具有感染力,才能使小学生把学习榜样当做一个自觉的行为,促使他们将榜样的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2.纠正小学生模仿上的偏向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经常模仿一些不适当的场景和人物的行为,如模仿影片中反面角色的言语和动作等。这主要是受好奇心的驱使,因为反面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服饰是典型化了的,加上演员出色的表演,所以,哪怕只有一句话与众不同或一个新奇的动作,也极易引起孩子的模仿。

应当如何纠正小学生模仿上的偏向呢?简单地反对他们模仿反面角色,有时反而会增加其模仿的兴趣。正确的做法是做好引导和预防工作。有经验的教师或家长,往往对小学生观看的电影、电视和戏剧等文艺节目加以选择,在观看前进行指导性谈话,表达对剧中的反面人物厌恶的情感,降低刺激的新异程度,从而有利于小学生抑制对反面角色的模仿。

三、角色扮演法

角色即社会角色,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为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的学习是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进行的,如教师角色就与学生角色密不可分。角色的学习经常随着角色的改变而进行,因而角色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可以说,人们正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在不知不觉的角色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把社会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

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行为的训练,对于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有位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他把幼儿一一配对,让其中一个孩子担任需要别人来帮助他的角色,如他想搬一把椅子,可是椅子太重他搬不动;另一个孩子扮演帮助别人的角色,要他想出合适的办法来帮助别人,并且表演出来。然后两人交换角色。如此训练一周后,为孩子提供如下情境,以此测定帮助别人的行为是否有进步:一个孩子从床上跌下正在哭;一个孩子站在车辆往来的马路上;一个孩子受伤了。结果发现,受过互惠训练的孩子比起未受过互惠训练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帮助行为。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角色期待是不可少的。角色期待是指团体中多数成员期望或要求其中某一成员做出的某些应有的行为方式。期望是实现角色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角色期待是他人提出的希望,只有当这个人自己领会并按照这种希望去行动时,才能产生一定的期待效果。

如果人们对一个角色的期待与要求不一致,或者一个人身兼的几个角色之间要求不一致,就可能使人处于角色冲突之中。在交往中,人们应学会扮演多种角色,在一定场合还需要灵活地变换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境中有效地工作。此外,角色冲突还表现为角色改变时,新旧角色之间发生的冲突。例如,某个小学生干部在改选时落选,一下子会觉得很不适应,应该如何帮助陷入角色冲突的小学生,完成新旧角色的转换呢?需要指出角色行为的差异,指导他们改变角色行为,并创设情境使得他们在集体中正常地交往,逐步塑造新的行为方式。

标签:;  ;  

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种心理方法_教育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