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 江苏苏州 215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在抗凝药物使用中实施专科护理质量指标管理的效果。方法 应用护理质量指标对抗凝药物使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给药评估、给药执行、抗凝药物知识宣教落实三个环节,并建立了阈值,每日跟踪质量指标落实情况,每月统计数据,并将结果与阈值比较,保证抗凝治疗的规范与安全。结果 3项抗凝药物护理质量指标均达到阈值范围。结论 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抗凝药物护理管理中,有效规范护士在抗凝药物使用中的护理行为,提高患者对药物知识的认知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护理质量指标;抗凝药物;管理;安全性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436-02
抗凝疗法是外周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中应用最常见的方法。目的是降低机体的凝血过程使高凝状态得到控制,预防血栓发生,使已形成的血栓不再继续发展【1】。但同时抗凝治疗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些抗凝药物治疗安全范围小、药理作用复杂和易受患者饮食、用药剂量等诸多因素影响,抗凝不足易致血栓形成和继发性血栓栓塞,抗凝过量会出现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2-3】。基于抗凝药物在血管外科疾病治疗护理中的重要性及并发症的危害性,我科从2016年12月起尝试将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抗凝药物的管理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成立抗凝药物使用管理小组,形成护理质量指标
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主管医生、带教老师、床位护士为组员的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立后明确管理职能,包括职责分工、抗凝药物种类梳理、抗凝药物使用要求、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及质量控制流程等。
形成的质量指标主要围绕抗凝药物给药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给药评估,给药执行、抗凝药物知识宣教落实3个方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阈值的制订是考虑到抗凝药物的重要性、副作用的严重性,兼顾客观实际可行的原则,参考本病区前一年上述3项指标的统计数据,确定阈值为护士给药评估落实率95%;护士给药过程执行正确率95%;抗凝药物知识宣教落实有效率80%。
2 临床应用及效果
2.1准备
2016年12月,病区质量管理小组针对3项指标及阈值制订具体的落实措施。由明确主管医生负责培训抗凝药物相关知识,带教老师负责改进措施落实,床位护士及护士长负责质量指标监测及结果反馈。
2.2 实施
2.2.1 提高给药评估的落实率
抗凝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出血,给药前后的评估是及时发现出血并发症的关键措施。因此提高给药评估的落实率十分重要,针对新进护士对抗凝药物知识不了解,部分低年资护士对抗凝药物副作用认识不足,导致评估意识不强,评估内容不知晓的现状,请医生讲授抗凝药物相关知识;科室制订抗凝药物使用手册;完善新手入科手册内容,每个新入科护士接受培训后考试,合格视为掌握。向低年资护士讲述以往抗凝药物评估不到位造成的不良事件,提高评估意识。要求护士对本班执行的检验结果及时关注,如在下班前未发出报告者必须以口头、书面二种形式交给下一班。针对泵控药物巡视单设计不科学是护士巡视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组织护士集思广益设计既省时又方便正确记录的监测单。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评估率达到了95.8%。
2.2.2 保证给药过程的正确执行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治疗剂量范围窄,个体差异大,药效易受多种食物和药物影响【4】,对给药的时间要求必须精准。针对部分护士工发药不按时、发药到口执行不到位的现象,质量管理小组开展循证护理,明确华法林每晚20:00点发药的机理,增强护士按时发药的意识。针对科室原有皮下注射方法不科学,腹壁皮下瘀斑发生率较高的问题,经过2个月对200位患者的跟踪,优化皮下注射流程,减少了皮下瘀斑的发生。针对部分低年资护士更换泵控药物方法不正确,更换不及时的问题,利用教学查房现场指导低年资护士正确的更换方法,使护士明白为何要这么做,提高执行力;每个护士由总带教老师考核合格后执行该项操作。经过一阶段的改进,使给药执行正确率达到了96.2%
2.2.3 提高抗凝药物知识宣教落实有效率
针对以往护士健康教育只注重形式,不关注患者真正掌握及落实的状况,向护士讲述健康教育的目的,如何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平时由带教老师、床位组长、护士长注重对低年资护士健康教育落实后的评价。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许多存在着恐惧、抗拒的心理,宣教时着重向患者讲解抗凝治疗的必要性,抗凝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抗凝药物知识宣教落实中尤为重要,请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讲解沟通的技巧,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现身示法,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沟通能力。实施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有一对一讲解;每周的同病种小组聚会式学习;每月的公休座谈讨论;科室海报宣传栏;每个病房一本的抗凝药物患者宣教手册;床头《口服华法林》提示牌提醒每班护士及时评价宣教落实后的有效性,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可视电视的讲解;科室微信公众号中护理咨询及护理宣教二个栏目为患者提供咨询答疑。最终患者宣教落实有效率达到86.25%
2.3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小组除对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一项每周监测一次外,每日对服用华法林及泵控肝素患者进行跟踪监测,每月月底对上述指标进行汇总统计,未达标的指标在每个月的质量改进会上向护士反馈,组织护士分析讨论,寻找原因,最终筛选出根本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在下月中落实,如此循环往复,达到持续改进质量的目的。
3 讨论
护理质量指标的应用保障了患者抗凝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有效规范了护士在抗凝治疗中的行为,增强了护士主动参与意识,获得了质量控制的满意结果。
[1]胡德英,田莳.血管外科护理学[M]//李春亭,梅永红.血管外科常见手术方式与药物治疗及护理.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2-55.
[2] 赵海芳. 强化健康教育对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患者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81-182.
[3] 吴旭,崔英. 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抗凝药物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3):1555-1557.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3版)[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2,50(7):807-811
论文作者:黄庆红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7
标签:药物论文; 护士论文; 指标论文; 患者论文; 质量论文; 给药论文; 年资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