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三级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论文_朱磊

朱磊

(嘉兴市康慈医院 浙江 嘉兴 314500)

【摘要】 目的:探究三级康复方案给急性脑卒中病患带来的临床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患共50例,按照所行不同治疗方式分组:行内科常规治疗的2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加行三级康复治疗的2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综合功能评分,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三级康复方案有助于急性脑卒中病患改善其生活质量与综合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鲜明。

【关键词】 三级康复;生活质量;综合功能;急性脑卒中;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8-0241-02

在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发生了鲜明的变化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急性脑卒中。急性脑卒中发病急、发展快,患者的存活率普遍较低,存活下来的患者中有将近70%处于残疾状态,其中又有40%左右的患者为重度残疾,这种情况无疑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与精神负担[1]。对此,临床一般通过功能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选择三级康复方案,试探讨其临床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7月到2015年8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患共50例,按照所行不同治疗方式分组:行内科常规治疗的25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同时加行三级康复治疗的25例患者归入研究组。研究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最小56岁,最大84岁,平均(71.37±10.66)岁;脑卒中类型:脑出血4例,脑梗死2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5岁,平均(71.03±10.14)岁;脑卒中类型:脑出血6例,脑梗死19例。两组患者就上述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等资料而言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行统计学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处于脑卒中急性期,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实行三级康复方案,分3个阶段为患者实施不同的康复治疗措施,各阶段时间及大概内容为:①第一阶段(发病后的一个月内):在急诊、ICU病房或神经科内为生命体征平稳下来的患者实施床旁康复治疗——电疗与运动疗法;②第二阶段(发病后的第2~3个月):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借助轮椅将其送至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③第三阶段(发病后第4~5个月):在患者恢复良好的前提下,将患者送至家中,由治疗人员按固定周期为患者进行上门康复治疗。康复疗法具体如下:

(1)运动疗法

为患者在早期保持良肢位,为其关节进行主动与被动训练,刺激患者的神经,在患者肢体功能有所恢复后为其进行床上转移训练、桥式训练、起坐训练、站位训练、步行训练以及上下楼训练。对于存在痉挛情况的患者,要为其实施抗痉挛手法,并进行拮抗肌力训练。以上训练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左右,家属和护理人员在旁协助或陪同,以免患者因训练不当而发生损伤。

(2)电疗:借助仪器调制出正弦中频电,以此为患者的上肢伸肌与下肢屈肌实施功能性刺激。频率为每次20分钟,一日一次,连续进行20~30天左右的电疗。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评分(ADL):可分为进食、穿衣、控制大小便、床椅移动、入厕、洗澡、修饰、平地行走以及上下楼梯等多个维度,以巴氏量表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自主生活能力越强。

(2)综合功能评分(FCA):安排未参与治疗的医师于患者发病时、半年后分别进行综合功能评定,以衡量患者的功能康复程度,总分108分,得分越高则综合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参与实验研究的患者,其临床所得相关数据均行软件包——SPSS 17.0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行(x-±s)表示,并进行t值检验。两组实验所得数据,经统计计算为P<0.05,则表明分组效果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ADL评分

见表1,研究组治疗后的ADL评分要远远优于治疗前,其评分变化程度远超对照组变化程度,统计学有差异(P<0.05)。

3.讨论

现阶段,脑卒中因其较高的病残率而广为人们所关注,鉴于幸存患者所出现的残疾,为了减轻患者的家庭、社会负担,医学工作者试通过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的预后。而患者预后能否得到良好改善,关键在于患者脑皮层受到的损伤能否得到及时的恢复,临床所行的康复治疗究其根本是对脑皮层施加外界刺激,使脑神经在外部环境反馈下出现自适应性的功能重组,从而改善患者受损的肢体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2]。当前,临床实施的康复治疗有三个等级,一级康复是医院急诊为患者进行的早期常规治疗,二级康复是康复中心或康复科为患者在恢复期实施的康复治疗,三级康复则是针对患者所处的不同时期所进行的个性化康复治疗,其结合了不同时期患者中枢神经的功能恢复程度,对患者的局部血运、肌肉肌力进行了刺激,使患肢的神经功能得到了重塑[3]。而结果中研究组出现明显改善的ADL评分与FCA评分(P<0.05),便是三级康复方案显著效果的直接体现。

4.结语

对于急性脑卒中病患而言,于其急性期早期进行三级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其综合功能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应为患者积极实施三级康复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霜,张继荣,龙燕等.三级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01):62-63,69.

[2] 闫青,雄鹰,耿燕等.三级康复体系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2):24-26.

[3] 魏海棠,杨珺,刘志霞等.三级康复体系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4,29(01):8-11.

论文作者:朱磊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急性脑卒中三级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论文_朱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