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萤 云南省广南县第三中学校
【摘要】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特征,集中表现为独立思考,教师主导作用是启发性。我们只有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究、创新、评价、合作等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此,我就自己对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谈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主体地位;美术鉴赏;提高审美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1-124-02
1、在情景创设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的优秀教师应具备能用幽默的方式讲课。打心眼里信任学生,严厉而又公平,对所有人都坚持同样的标准。有较强的控制能力,能时刻与学生在一起,善待学生,关心学生的变化,聆听学生的心声,会表示承认和赞赏学生。在情景创设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媒介、学习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材质机理以及细节中获得感受,从而开展比较分析和评价。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情景创设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呢?我认为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情景创设会取得较好效果。
1.1营造和谐、平等、民主、欢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在以往的教学中,以教师满堂讲为主的被动式教学,学生只能洗耳恭听,课堂枯燥乏味。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凸显。在参与式、引导式教学中,平等、自由、欢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使学生的潜能,创造性思维, 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的得到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路程中,生活环境、经历的不同,对知识结构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着不同的处理问题方式和解决问题方式。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个人观点,尽量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赏、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尝试新的技法、探索新的技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教与学充满激情与互动。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鼓励学生和用言语、表情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参与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美术教学中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的目的。
1.2创设生活情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充足的动力。
有这样一句话: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所有的美术创作不是生活豪无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艺术是生活的升华。如果要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美术鉴赏课的情景创设中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他们乐于接受的素材。这样,学生就会有更多理解、感知、体验、思考、探索、创造和评价美术作品知识素材。 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例如在对动漫的概念的解释中,教师可以将概念中的名词换成学生生活中常看到的实物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来了解概念。
1.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问卷调查中,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教师在提问时,应把学生带入思考问题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探索问题的习惯。在创设愉快的问题情景和活动中结合生活实际,把学习的内容和问题贯穿于情景活动中。由学生自主参与讨论、研究、探索,最终总结出自己的结论,然后由教师在作总结归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美术鉴赏能力的养成学习中,教师有目的的提出设疑,能有效的维护课堂秩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教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出决定,如何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将问题隐藏于情景之中,在情景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要实现创设课堂问题的一个理想情景,就需要制造课堂自由问答的气氛,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与教学目的相一致。问题需要明确到点上,不可模棱两可,要让不同的学生回答,让学生积极思考、感受和了解艺术家与美术作品的关系,时代与趣味的关系,主题与风格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技法和情感的关系;引导寻根究底的对话,引发学生主动讨论。从中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绘画技法,样式和风格。[2]
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整个心理发展设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提问公平性,问题不宜过大,如果问题太大,应缩小为无数个小的问题,让问题简单明了化,一一让学生进行解答,同时,问题需要接近学生生活,才能引发学生主动讨论。 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呈现的基本问题,形式特征,艺术手法和重要细节的感悟和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我们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都以大容量班级为主,所以就会出现个别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唱起了独角戏,充当整堂课的主角。小组合作讨论,对于那些害羞的、不愿意在公众面前讲话的同学来说,这种方式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理解和信任,营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而自由讨论能够调节课堂的节奏和气氛,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和交流。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 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的建立。此外,在集体讨论中学会倾听、接纳、尊重彼此的观点及意见。所以在参与式和引导式的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通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学习,让学生运用多种知识,多种媒介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1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小组人员的结构建立。
在以小组学习中,我们必须考虑组内的人员结构。根据学生的性格,成绩,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情况,结合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分组。根据学生意愿进行组合,教师基本上要尊重同学的分组。对于个别不太合理的分组可以做适当的调整,但要向学生说明理由,最终还是要征求学生自己的意见,使小组的人数和人员结构更合理、更科学;减小组与组之间的差异,使每个组在各方面的情况都相差不多,尽可能使各小组间的竞争公平、合理;从而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并分享新的信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2、在美术鉴赏课中,明确个人与小组的责任。
在以往的课堂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小组学习时找不到存在感,感觉自己可有可无,从这样的现象可以得知,我们需要明确个人与小组的责任。
将学生分为四到六人一组。组内的每个成员必须在每一次小组活动中承担不同的职责;例如,将组内学生按六人一组,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分工。纪律管理员负责管理组内的纪律,计时员负责计时,记录员负责记录发言和划出重点,汇报员负责注意时间和向其他小组讲出本组的讨论结果,两名评价员一负责对其他小组以及本组的内容做出客观的评价。
总之,在一堂成功的美术鉴赏课中,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健康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情操等,才能培育具有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和有个性的新一代学生。从而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中,既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又要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学环境中,主动参与探索,逐步形成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南希?塞西尔与珍妮?法菲尔《老师如何提问,学生才会思考》,译者:刘夏青、孙明玉、刘白玉、张娜;译版次:2016年5月第1版;中国青年出版社,04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5.
作者简介
周萤,女,1989年10生,壮族,云南省广南县人,云南艺术学院本科毕业,现在广南县第三中学校任教,研究方向是美术教育。
论文作者:周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0
标签:学生论文; 美术论文; 教师论文; 情景论文; 小组论文; 能力论文; 美术作品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