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世赛标准的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策研究论文_李墨男 张海松

基于世赛标准的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策研究论文_李墨男 张海松

(哈尔滨技师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科研课题,黑龙江省技工教育教科研基地。课题名称:结合世赛标准的汽车维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Z20180010

摘要: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一方面能够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增强技能人才技术与知识水准,使学生的职业发展得以延续;另一方面,有益于于营造良好的职业院校学习环境,使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更易实现。本文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内容展开分析,提出职业素质教育的优化对策,期望为后续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参照。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职业素养教育;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技能人才在能力及素质方面与社会实际要求相差甚远,这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职业院校仍在沿用传统应试教学思想,在尝试强行将知识与技术灌输入学生的脑袋中,这样无疑会造成学生厌学的心理,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便是学生个人素质影响,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与道德意识的认知较模糊。因此,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理应被职业院校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世界技能大赛概述

世界技能大赛是我国与世界技能组织成员进行技术交流的主要沟通渠道,也是展现我国专业技术实力的重要平台。从世赛标准内容来看,多数专业技术评审项目对参赛选手的年龄都有所要求,并且大多限制在22岁以内,这便使得我国参赛人员多数出自各个职业院校团队,因此这些职业院校团队的精神风貌便代表了我国的社会形象。而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同样能够为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引导,使我国技能人才培养的水平得以提升,与国际接轨。

二、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现状

1.传统教育模式局限性较大

知识至上的教育理念认为,只要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可将其运用于实际的职业岗位中;技能至上的教育理念认为,只要学到了实际技能,就能拥有工作、前途和高薪。从知识至上到技能至上,我国职业院校目前普遍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实施工学结合、技能至上的办学理念。这种理念使得院校教育只看到知识与技能的显性价值,而忽视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深层面的“素质”的教育。另外,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与惯性的影响下,职业院校在培育人才时,更注重知识与技术的培训,而后再为人才提供零距离上岗的平台,以便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就业渠道,此种形式已经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惯用流程,若加入职业素养教育课程,则势必会减少其他课程的占比时间,这也是目前职业素养教育无法在现阶段教学体制中真正立足的根本原因之一。

2.职业基本素养教育边缘化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基本素养养成教育普遍持混沌态度,普遍存在职业素养教育地位边缘化、手段简单化、内容空洞化等问题。如有些院校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简单化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或心理教育;有些院校也只是孤立地增加了专门的职业基本素养课程,或在专业教学中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并没有将职业素养的内容融入或渗透其中;尤其是各种实践教学过程,只重视训练单项职业技能,完全忽视或缺少职业素养养成的教育内容或环节。此外,其他的培养途径如班级活动、课外活动、拓展训练对于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效果也是有限的。

3.技能人才素质因素影响

据调查可知,我国在传统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基础道德素质教育方面仍处于边缘化状态,这便使得多数职业院校人才不具备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观,甚至有不少人秉承利益至上的观念,荒废学业投身于社会交际当中,如此都极易影响职业院校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使职业院校的社会地位难以巩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出于社会认知的偏差,多数家庭对于职业教育普遍抱有偏颇的认知,甚至不愿意让孩子接受职业教育,因此多数职业院校招生工作的开展受到阻碍,并且在此种社会环境中的学生,也极易产生自暴自弃等情绪,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基础专业水平,使专业技术学习普遍存在使命感不足、团队合作能力差且自信心匮乏的状况,不但极易限制专业人才职业道路的未来发展,更极易加重高素质人才流失问题。

三、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优化对策

1.职业院校应给予职业素养教育重视

根据职业素养教育资料可知,职业素养可分为显性与隐性,其中知识与技能水准是评价显性素养的关键评审要素,它即决定了专业人才职业的发展出路,也为企业与单位提供了数值明确的划分门槛;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则归属于隐性素养,它直接影响了专业人才在企业发展道路中能走多远。因为只有员工思想道德意识较高,才能更好的响应企业工作,并能够持续优化自身知识与技能储备,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此类人才更具优势,既能够为企业更好的创造价值,也能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谋求更高的途径。

因此,职业院校应遵循现阶段企业经济发展趋势积极落实职业素养教育工作,并在课程安排中提供适当帮助,确保能够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受教育空间,并能够更深入的感受到职业荣誉感,才能使知识与技术全面发展,为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2.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专业技术培养的核心。基于传统应试教育等影响,目前多数职业院校在知识与技术的教导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使得不少专业人才对职业工作内容与结构存在较大的认知偏差,甚至在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落实期间,教师也忽略了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单纯将教育归类于思想品德范畴,这样势必会影响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道路。因此,在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落实期间,院校应着重关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在塑造正确的职业道德认知与技术能力同时,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提供先进技术讲座,并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参观游览,才能让学生更清晰的认识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为后续职业基本素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3.融入多管齐下的教学培养策略

首先,职业院校应以职业素养教育为基础,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拟定详细的教育方案,使专业人才素质、技术与知识全面发展,并通过素养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钻研性,才能使后续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其次,职业院校还需要改变以往教学管理模式,确保以职业素养教育为内核,向社会招揽高素质的技术导师,并营造更舒适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摒弃以往浮躁心理,更深入的了解职业文化、职业精神与职业规范,以便为后续高素质人才养成提供帮助;最后,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落实期间,理应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课堂与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知识引导与帮助,确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处好关系,才能帮助教师更好的落实教学方案,使学生的行为举止与综合素养发生质的改变。

五、结语

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使得学生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水准,以便为将来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同时借由世赛标准的引导,使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持续优化,以便更好的适应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如何引入世赛标准来指导职业院校的职业素养教育,必须明确职业素养教育工作的核心与目标,并提供详细的优化对策,才能为后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任玉仪.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J].科技展望,2017(5).

[2]孙小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下的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J].长江丛刊,2017(21):253-253.

[3]李秀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4]刘雪.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研究[J].才智,2018(21):139.

[5]乔付,吴淑婷,汪文彬,et al. 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

论文作者:李墨男 张海松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基于世赛标准的职业院校职业素养教育对策研究论文_李墨男 张海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