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目前,我国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繁荣发展,从某些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建筑事业在向前发展着。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可以发展的如此迅速,也就是经济发展与建筑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原因是有些城市希望拥有一座座高大的建筑,除这之外,还应是由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能够在有效面积的土地上发挥出最大的使用。建造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所需的费用要比一般的建筑高许多。虽然如此,但依然是不会阻挡我们高层建筑的前进步伐,其原因是我国的建设发展需要它们。它们能够让土地使用率提高,所以高层建筑发展的速度快就成为必定的现象。
关键词: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迅速的深入发展,城市用地与急剧巨增的人口矛盾越来越明显,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数量为了配合城市化的进程的需要不断的增大,城市建筑开始往高层发展。但是随之数量的增多,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在对其建筑结构当中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持久性上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建筑结构与高层建筑的整体性以及使用功能是直接相连的,因此在设计的过程当中更是需要重视。
1.复杂高层与超高层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1对建筑构造进行合理化分析
在进行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确保对建筑整体构造设计人员进行合理化安排。立足于建筑整体实用性以及稳定性原则,提高对建筑细节方面的高度重视,对于一些应力负荷较为集中化的区域,应适当的强化加固设计。除此之外,针对外界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也应该逐渐提高关注,因为外界因素对建筑整体起着较为直接性的影响。例如:自然天气中的温度因素、风力因素与风向因素等具体的气候因素,直接对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建筑物真题发生侧移或者形变的状况。此外对于建筑材料的实际性能,设计人员也应该对其进行明确确认,对建筑从材料的延展性与形变能力进行全面的掌握,避免建筑工程由于建筑材料产生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1.2优化建筑构造设计方案
针对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其较为关键的基础前提就是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确定结构设计方案时,要立足于实际的工程情况,进一步优化与协调建筑工程成本的购入关系,以此制定出全面性的设计方案与评价方案,在进行实际的评价体系过程中,将建筑施工的基本设计要求。建筑工程材料与建筑施工工艺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于复杂高层以及超复杂高层进行有效对比,从而选出合理化的设计方案,促进建筑工程的开展。
1.3完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简图
在进行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合理的采用计算简图的形式,将建筑物的实际结构进行精准化分析,将数据支持的相关内容融入到建筑设计方案中,强化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考虑到计算简图的因素,在进行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时,应将建筑直观特点以及全面性特点充分的展示出来,进而有效的反应出建筑工程结构的真实信息,并且通过建筑结构计算简图,有效获取设计方案的重要内容。
2.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点
2.1计算简图要适合
计算简图是对于建筑物结构进行计算的基础,它是直接关系到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人们需要从计算简图抓起,合理选择,慎重研究,对存在于计算简图中的误差,要确保其值控制在技术规程允许的范围内。
2.2构造设计要合理
在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必须确保构造的设计谨慎并且合理,重点要注意加强一些薄弱的部位,防止出现薄弱层,充分的考虑到温度应力对于建筑物的影响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注意构件的延性与钢筋的锚固长度,在对立面和平面进行布置时要保证平整均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方案选择要合理
在进行基础方案的设计中,设计者要考虑到载荷的分布情况,工程所在的地质条件、自然因素,施工方的施工条件与周围建筑物对所设计建筑物造成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因素,以此来保证基础方案的选择合理又经济,达到最优的效果。
2.4结构的方案选择要合理
建筑方案的合理性是取决于结构方案是不是合理,所以在选择方案时,不仅要充分的考虑到经济因素,而且还要考虑方案的结构形式与结构体系,同时可以充分的结合设计材料、要求、施工与自然因素等方面来确定结构方案,保证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3.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3.1结合要求和实际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类型越发多样化、专业化,施工技术也变得更加细化、丰富化,在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首先要注意的是用工方要求以及施工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比如高支模技术,复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施工均会应用到高支模技术,在结构设计时就必须提前考虑。
3.2建筑施工的基本过程
对于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性的考虑建筑可行性问题,一旦缺少对可行性问题的考虑、缺少比价合理设计、过多的采用先进技术,就会导致难以满足实际的建设要求。在进行整体的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将钢材的传力效果进行充分的考虑。此外要有效的考虑到复杂节点钢筋的可靠性以及施工的操纵特点。对于型钢以及混凝土梁柱节点的部分,应有效解决相交的问题,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案步骤如下:将钢筋板与加劲板进行有效焊接在一起;将钢筋对型钢进行绕过;运用钢板上进行开洞的方式穿钢筋。现阶段复杂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的相关设计方面的具体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施工工艺更加具体化,这种情况下,使得建筑架构越来越稳定。
3.3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工作
针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设计的几个要点,相关计算工作主要是围绕抗侧力相关内容进行。侧力方面主要计算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就风荷载而言,主要采用风洞测压试验,确定建筑的风荷载值,尤其是剪力墙等结构,该实验需在不同时段反复进行,获取较为精确的数值并了解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另外,也需了解地区气候基本情况,如果地区风力较大,则设计时需采取抗侧力较高的方案。地震荷载方面,主要是结合反应谱和场地人工波进行,同时根据地区地质条件,进行必要的计算机模拟实验,分析不同震级情况下建筑所需的抗侧力水平,基本原则是在保持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尽量增加抗侧力。
3.4确保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
对于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主要是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建筑设计人员应立足于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具体承受强度,进而有效开展与抗震设防烈度的相关设计工作。每一建筑物的高度都不能保持一致,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着重于以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实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性的考虑到抗震设防烈度的各种实际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避免建筑过程中出现的建筑误差,保障局面的生命安全。有效增强抗震技术水平,能够增强建筑物的经济适用性以及安全性,因此,建筑设计人员应该着重于关注建筑细节,确保人民公众的财产安全以及生命安全。
4.结束语
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是当前和未来建筑的重要发展趋势,其设计和建设均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这对施工设计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目前来看,可以通过降低自重、加强抗侧力、采用针对性的技术手段等方式提升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同时向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学习,重点考虑抗震性能,通过这些方式,我国的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水平有希望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吴荣德,李国方.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40.
[2]常国强.探讨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J].科技与创新,2016,04:101.
[3]胡先林.试论复杂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10:124-125.
论文作者:李日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4
标签:高层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物论文; 简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