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之路论文,中国论文,区域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04(2001)03-0152-05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战略模式选择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使人们得以从更宽广的视野上和更长远的利益上,考虑建立这几个方面的动态平衡关系,更好地解决人类自身增长、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已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异显著,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和问题,整体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难度较大。
1.国土环境的先天脆弱性。中国国土的自然结构和地理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与“胁迫”,明显超出全球平均水平。中国6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或丘陵,33%的国土处于干旱或荒漠地区,55%的国土不适宜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35%的国土经年受到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影响。此外,中国处于全球地质构造最活跃的两大活动地带挟持之下,东部为环太平洋地质活动带,西部为喜马拉雅地质活动带,结果造成中国地震灾害频发。再加上受东亚季风的强烈影响,喜马拉雅寒极区的耸立,形成了各类频繁的自然灾害,每年约有5%左右的GDP为各类自然灾害所掠夺。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计算,中国平均综合发展成本与世界平均水平之比为1.25:1.00(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在这样脆弱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
2.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经济持续发展。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资源的数量和品种总体而言居世界前列,但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持系统”的人均资源量,却居于世界的后列。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资源,如耕地、草场、淡水和能源等,都已严重不足:一些人口和经济大省的人均耕地面积均在0.067公顷以下;草场退化严重。依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规定,每人每年拥有的可重复使用的淡水总量低于1000m[3]者,作为水资源数量压力指数的临界标志(注: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按此标准,我国有一半省份不能达到临界标志,面临缺水压力。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矿产资源不能满足国内需要。这种资源状况,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造成很大困难。
3.巨大的人口压力。在表达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定量指标中,居于首位的是实现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零增长”。西欧的一些国家目前人口净出生率已达到“零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这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前提。而对我国来说,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截止1997年底,我国总人口已达12.36亿,与解放初的5.4亿相比,增长了1.26倍,年平均增长1.8%。尽管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十年间仅下降了6.6个千分点(注:1998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照此速率,中国实现人口数量零增长,尚需15~20年时间。人口增长所造成的越来越大的压力,无疑加剧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稀缺性矛盾以及环境质量保护、地理空间竞分等问题。
4.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尚很低,经济实力有限。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可能把大量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用于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的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目前美国用于污染治理方面的资金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2%~3%。而我国由于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目前这一比重只有1%左右,致使现阶段我国的污染治理能力还赶不上污染增加的程度。近年来淮河治污、太湖治污、滇池治污等项目接连展开,但由于种种原因,收效并不明显,最主要的还是资金不足,措施有限。
上述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显得任重而道远。基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的国情特点,我们认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模式选择,应当是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建立相互协调而又各有侧重点的区域化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依据与可行性分析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在经济发展实践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通常总是在一个区域的水平甚至更小范围内进行的。从理论上说,这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
其一,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求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社会生态系统,以便治理者能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限制和条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进行组织和安排。这一定义至少包括:(1)对社会生态系统的明确划分,即首先要了解这一系统的基本特征,明确系统的优势及发展的约束条件;(2)计算出系统包括的人口数量,尽可能了解所有人的意志,使之都能参与决策;(3)在时间和空间上给系统划出界限,明确定义系统的空间范围、发展的时间界限以及系统的环境;(4)对系统进行全面描述,包括子系统、价值观、系统约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对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定义,要求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每一个单元,在自然特征以及经济政策的运用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能够从质上和量上给予准确划分。显然,在一个区域的较小范围内,比较易于做到这一点。
其二,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差异性特点要求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发展在地域上是不均衡的。人们无法在地球表面上找到任何两个完全相同的地方,地区之间资源的丰度,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区位的优劣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由此所孕育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自然也不可能是均衡的。其次,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本质上也要求这种不均衡的存在。在一个完全没有差异的空间中,物质的迁移、能量的交换、信息的流动将会全部陷于停滞,这其实不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是对发展活力的扼杀。因此,不刻意追求理想状态的“均衡”,保持合理的区域发展梯度,把区域的空间差异规范在某个临界阈值之内,在差异不超出这一阈值的情况下,寻求各区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才是正确的战略选择。
2.中国实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基础。异质性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之一。中国地域辽阔,再加上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巨大地区差距,为走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现实基础。
第一,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的不同,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基础。首先,我国各区域自然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差别较大。东部自然条件基础得天独厚,西部则先天环境严酷、条件恶劣,极大地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其次,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对经济发展起很重要作用的区位因素(通常用区位度来表示),在我国各地区间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度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再看资源禀赋条件,由于资源空间分布的随机性,我国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也极不平衡。北方缺水而多能源,南方则多水缺能源,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却因开发利用条件差,成本过高而难以发挥优势。上述诸种客观存在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发展的不同自然基础,从而要求实施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条件。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一方面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的、历史的和政策的种种原因,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以1997年人均GDP为例,东部沿海各省均在8000元以上,而西北西南各省区除新疆外,仅有4000元左右(注:1998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各地区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高度也不尽相同。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西藏、青海、内蒙等省区,产业结构尚处于由落后的农业为主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之中,而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京、津、沪地区的产业结构基本达到了现代化高度,发达的农业完全溶于第二三产业之中。1997年北京市GDP中第一产业仅占4.7%;天津市占6.00%;上海市则只占2.3%,而西藏自治区同一比例则高达39.7%(注:1998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此外,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使其对人口的吸纳度各不相同,从而对资源和环境所产生的压力也不相同。当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增加到某一很高水平时,会严重产生对食物和其他资源的竞争,产生空间拥挤与环境质量恶化现象。目前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劳动力大量涌入,人口密度增高,这类问题显得比较突出。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的模式实施,必须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寻找各自的侧重点或突破口,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现阶段中国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途径与对策
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建议分两步进行。考虑到行政区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省内部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上一般具有同质性,以省(包括自治区和直辖市,下同)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因此,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应以省为基本单元,依据各省不同的自然环境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布局等方面的特点,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省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可相机转向大的经济协作区和流域,如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四盟)、中部地区、西北地区(含内蒙古西三盟)、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各区亦应有不同的战略侧重点,如西北和西南地区重点可放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上,确保我国大江大河源头和上游地区生态的良性循环;而东北、东南和环渤海地区,重点可放在工业污染的治理和城市群的建设上,等等。
当前,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对各区域的发展条件进行科学分析论证,编制审定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情况、动态演化以及实现目标的难易程度,对各个省区而言,具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具体表现为各地区的区位优势指数,空间结构的合理度,区域开发度,建设成本难度系数,生态环境脆弱度等。在全国范围内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国家有必要搞清楚区域之间的差异程度,在“自然—经济—社会”复杂巨系统的总体分析评价中,得出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难易程度,各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程度,以及在社会公平方面应负担的份额。进而在宏观调控中,合理地确定投资配额与保险概率的测算标准,估算出较为准确的投资回报,拟定符合地区特征的发展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规划。
2.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合理布局全国产业,协调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按照这一方针合理布局我国生产力,还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和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以便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一致。例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气候干燥、缺水,对废水等工业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差,发展大型能源原材料工业要根据稀释自净能力和其他要素的情况,进行合理布局,以减少工业污染。对于已形成较好经济实力的东部地区来说,今后的重点在于实行技术创新,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增加产品的科技和知识含量,在污染治理方面加大力度。广大中西部地区则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在工业化过程中要吸取经验教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是当前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落实全国可持续发展基本战略任务的重要实际步骤。通过对不同类型实验示范区经验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科学研究,将总结出具有普遍推广、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针对我国当前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先行设置两类实验示范区,即生态型示范区和治污型示范区。生态型示范区应主要建立在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及上游地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整个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十分重大。这类示范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中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而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探索如何减轻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造成压力的正确途径,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在价值观方面,要正确评判这些地区所提供的生态效益的价值和贡献。治污示范区应设立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这类地区由于近年来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膨胀,使原本较为优越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已影响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将会在越来越多的地区表现出来,为避免其他地区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结这一类示范区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意义,其示范作用也更为深远。这类示范区的主要任务是连续收集、观测区内自然、经济、社会及废弃物排放的数据,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模型,揭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两组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提出合理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模式、方案,供管理部门抉择。
标签:可持续发展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