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综述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新使命
——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九届年会综述
陈玥1,娜迪拉·阿不拉江2,段世飞3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1;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
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十九届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顺利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年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新使命”为主题,紧扣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的挑战与使命做出了积极回应。来自全国98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等单位的6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新使命”的主题下,分别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全球教育治理、教育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展开,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比较教育所出现的新思考与新内容。
一、 改革开放40年: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不断发展成熟。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王英杰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讨论了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新领域、新问题、新形势及新范式等内容。王英杰教授认为,比较教育作为有着鲜明国际烙印的学科,深受当代世界全球化的影响,必须从传统的一元式思维转变为多元式思维,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他认为,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当今,比较教育研究的新领域应该包括国际组织研究、“一带一路”国家教育研究、区域教育研究、教育国际化研究、国际理解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等方面。王英杰教授的讲话引发了与会学者对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现状、成就、问题与出路的深入思考。
一部分学者从比较教育的概念、研究范式、比较教育课程、比较教育教材、比较教育研究者、比较教育政策、比较教育理论等多个维度深入讨论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比较教育发展历程、现状与未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教育理论体系逐步成熟,学科身份在论争中逐步明晰,学科制度不断完善,但比较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范式、内生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比较教育需要从纵向上更多地关注其当代性意义,立足于服务人类教育发展的高阶追求,贡献中国智慧;从横向上更多地开拓其兼容性价值,在构建学术共同体、提升学科内生动力方面做出持续不懈的努力。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饶从满教授指出,单一国家教育研究不仅为比较研究奠定基础,而且有可能成为比较研究本身;单一国家研究成为比较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为单一国家研究寻找到合适的理论框架。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兰英教授对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式进行了分析,她提出中国的比较教育研究应该坚持“中道思维”,以形成中国式的文化表达,重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比较教育学科具有承袭历史、连接现实、指向未来的时间穿越性,具有跨地域、跨世界的空间跨越性,且有链接学科、实现整合的学科融合性。
另一部分学者从大会主题出发,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的新使命。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教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与比较教育的时代责任”的主题报告中指出,在新时代,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既是比较教育的时代责任,也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比较教育要致力于创新研究范式,构建共建共享的知识体系、理论体系、话语概念;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扩大中国的教育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援助,推动人类共同发展;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全球公民教育,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积极发挥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功能,打造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柯森对“教育对外开放新时代比较教育研究的转变与重构”进行了讨论,认为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教育对外开放进入了新时代,比较教育研究有必要自觉地做出转变与重构。这涉及从研究目的或取向到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研究路径与方法上的调整或重新选择。
二、 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全球教育治理与国际教育援助
当前国与国之间的合作程度与依存度越来越高,这使得各个领域的问题超出了单一国家的管理范围,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在包括教育的各个领域应通过广泛而紧密的合作实现全球治理。鉴于此,此次年会诸多学者对全球教育治理与国际教育援助两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对全球教育治理进行讨论时,与会学者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在全球教育治理背景下比较教育的新转向进行了深入分析。浙江大学阚阅教授从全球教育治理的场域、结构和路向三个方面,提出比较教育研究要更多地关注从国家到全球的教育政策发展的变化与挑战,高度重视国际层面的教育发展以及全球教育治理问题,关注全球教育治理相关的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沈伟副教授研究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治理的政策实践与价值依据。北京师范大学丁瑞常博士认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参与全球化教育治理的作用机制有基于教育观念构建的“认知式治理”、基于教育指标研发的“数字式治理”和基于教育政策评议的“规范式治理”三种类型。济南大学杨尊伟博士系统梳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1世纪议程》到《教育2030行动框架》之间发布的文献,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认为中国在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行动策略中应当从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治理观等方面采取行动,改革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沈蕾娜博士认为,世界银行也是全球教育领域重要的资助者、建设者和规划者,其治理方式也逐渐从“硬治理”向“软治理”转变。与会者一致认为,全球教育治理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比较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国际教育组织对全球教育治理的作用与影响以及我国如何积极参与全球教育的治理。
其三,巡检工作不到位。在城市燃气管道投入运行之后,城市燃气管道相关单位承担着管道运行维护的责任,它们需要组织人员对管道日常运行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排除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或是突发问题,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燃气泄露事故的发生。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管道运行巡检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十分常见,这也为燃气泄露埋下了隐患。
三、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与人员流动
教育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及境外办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北京师范大学王璐教授和宁波诺丁汉大学孙珂副研究员分别以我国西交利物浦大学与宁波诺丁汉大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所高校办学机构和办学项目的特点,以及中英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秦琳博士就德国高校跨境办学的政策路径、制度特色及经验启示进行了讨论,认为德国高校跨境办学以服务国家对外战略、提升德国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国际影响力为根本目标,有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和公共财政支持,具有显著的非盈利导向,主要以“联合大学”为办学模式。
中国以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为原则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也为全球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教育行动成为当下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陕西师范大学 “一带一路”建设与中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琪教授在“一带一路”主题报告中,全面分析了“一带一路”建构的历史变革、时代内涵和时代意义。与会学者从不同维度和层次出发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比较教育进行了讨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郄海霞教授就“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构建与区域教育治理模式创新进行了讨论。东北师范大学赵娜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进程,提出了普及发展型、质量提升型、个性化服务型三种类型,为我国如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针对性投资合作与经济交流提出了建议。哈尔滨师范大学宋丽荣副教授指出,可探讨在协同创新的框架下构建中俄边境跨文化教育共同体,建立“互联网+”的中俄教育交流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留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济大学江波教授从历史角度分析和介绍了中国学生留学法国、中法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等发展趋向,并对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一些学者也针对我国来华留学生质量和层次偏低、留学教育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海南师范大学李振玉教授对海南省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海南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存在管理理念落后、留学生教育层次不高、缺乏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等问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张惠老师汇报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学生流动的最新研究。
此次比较教育年会,继承了往届年会对发达国家教育研究的传统,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对发达国家的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基础教育方面,重庆师范大学杨思帆教授对美国、中国、印度三国处境不利儿童教育补偿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三国在“教育公平”的理念、政策、实施项目和综合保障体系方面的相似性及差异性。华东师范大学郑太年副教授对美国布鲁克林技术高中等10所科技高中的学校课程设计和教学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美国教育创新对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借鉴意义。
教育国际化一直以来都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与会学者主要从留学生教育、境外办学、区域教育、合作办学等角度对当今教育国际化进行深入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张民选教授从上海基础教育的PISA测评和TALIS项目出发,分析了中英教师交换项目的现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分享了中国团队对上海数学教育经验和优势进行的相关研究,指出今天中国的比较教育有责任讲好“中国故事”。
四、“一带一路”倡议:全球视野下的比较教育研究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核算软件为:SPSS22.0版本,其中两组儿童的矢状高径采用“均数±平均差”的形式来表示,并用t值来检验。检查结果采用“%”形式来表示,用卡方来检验。若P<0.05,则两组儿童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就铁路仓库货运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其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前景。具有唯一性与穿透性的电子标签可以提高管理者对货物的实时管理水平,同时以三位数字地图为基础,就货物的实际地理位置加以掌握。对于一些新建的铁路线路而言,GSM-R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更是实现了数字地图的功能。
华东师范大学祝刚副教授针对中国“外向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表现的指标体系、加强国际留学生管理等应对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张梦琦博士认为,可以从国际、国家和高校三个层面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进行理论审视,利用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理论新构想引领“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
学者们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华南师范大学李阳琇副教授调查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指出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需求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呈现出学习目标需求的激励性、学习条件需求的差异化与学习进程需求的个性化三大特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老师江健提出“一带一路”背景下要培养新型复合型英语人才,需要推行专业技能和英语技能“双融合”的创新培养模式。浙江大学辛越优博士和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屈廖健博士也都讨论了当前我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的培养问题,指出当前存在的复合人才培养不足、国家和区域覆盖不全等现实问题。
五、发达国家教育研究:国别研究与区域研究的继承性
从论文分析中可知,纪检监察治理基层区队“微腐败”的有效措施十分关键。本文通过阐述基层区队的纪检监察现状,提出了基层区队“微腐败”的有效治理措施,说明了反腐措施的具体运用与获取的效果。望此次研究的结果,能获得相关人员的重视,得到相应的借鉴,推进纪检监察队伍对基层区队反腐倡廉工作的改革进程。
在高等教育方面,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教授对比分析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与中国高校本科的课程结构体系,指出我国通识课程基本是选修课程,存在内容杂、结构乱等问题。西安交通大学何小超博士介绍了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定向学习培养模式,提出我国人才培养中应当丰富讲座报告、合理安排实验室教学活动、为低年级学生开设通识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天津大学覃丽君副研究员介绍了美国工程教育博士培养遵循跨学科的逻辑,打破工科和文科的界限,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
与会学者还对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国际教育援助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援助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讨论。前英国国际与比较教育协会主席、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育学院的克斯·勒温(Keith Lewin)教授做了主题为“坚持可持续发展:面向2030年教育的机遇、风险和全球挑战”(Susta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Risk,and Global Challenges for Education towards 2030)的学术报告,分析了如何才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谷贤林教授对美国基金会教育援助的动机及其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美国基金会的对外教育援助不仅是为了履行其作为慈善机构的使命,也夹杂着对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追逐,故其对教育援助项目的选择主要基于对象的地缘战略意义及能够产生的外溢影响。北京理工大学王小栋博士分析了英国教育援助的成效与问题,并从援助质量、国际合作、政策调整、女童教育等方面,总结了英国教育援助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北京师范大学滕珺副教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受援格局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应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援助的投入,在选择援助对象时应优先选择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援助,通过双边项目和多边援助相结合的方式,加大教育援助的力度。香港大学叶薇博士研究了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变迁与特点,提出中国对非洲教育援助的变迁体现了从部分融入国际机制到积极参与和塑造国际机制的转变。
在教师教育方面,浙江大学祝怀新教授分析了新时期日本教师培养在完善职教大学院制度、更新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和种类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四川外国语大学唐晓玲副教授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官网发布的数据,从多维度分析了25个成员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收入状况,指出工作年限和经济发展水平两项因素对教师收入水平影响显著。华中科技大学李函颖博士通过访谈,研究了美国佐治亚大学教师的晋升评价问题。
关于各国职业教育与就业相关研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孙翠香教授具体分析了以色列“多层级”和“公职”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西北师范大学王新俊博士从智力保障、人力保障和物力保障三个层面具体阐释了芬兰应用技术大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保障体系。
本次年会与会专家、学者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比较教育发展的新使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未来,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国际社会传播中国优秀的教育经验、扩大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并且推动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为实现这个美好愿景,比较教育需要承担相应使命,比较教育学者应继续努力,在全球化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渔民中,流传着一个关于飞鱼的传说:每一群飞鱼中都有一条全身蓝色的“飞鱼王”,若能捕获“飞鱼王”,数百尾飞鱼便会随之“飞”进船里。
作者简介: 陈 玥,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
娜 迪拉·阿不拉江,女,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段世飞,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系统中选用的SIM300 GPRS无线数传模块内嵌TCP/IP协议簇,模块与单片机通过串口进行通信,选择TCP协议作为GPRS的传输协议,模块自身便会自动完成Internet网络的接入,实现数据的传输。调用AT指令对SIM300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单片机通过串口发送AT命令,控制SIM300模块上网登录,建立TCP连接,进行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GPRS驱动程序主要函数如下:
责任编辑:曾晓洁
标签:教育分会论文; 比较教育研究论文; 师范大学论文; 比较教育学科建设论文; 一带一路论文; 中国教育学会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论文;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论文;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