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筱筠(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637300)
【摘要】目的: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心理干预给予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活性给予每天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时间、治疗依从性。结果: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护理时,在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在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有助于预后效果和护理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心理护理干预;胆碱酯酶;依从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506-01
一旦发生有机磷中毒,一般情况下,患者病情比较危急,家属和患者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沮丧、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将会对救治效果带来严重影响。在给予护理干预时,应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绪,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活性给予每天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时间、治疗依从性,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对照组中有女性患者17 例,男性患者13 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8±11.3)岁;观察组中有女性患者16 例,男性患者14 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8±11.4)岁;两组患者中毒类型均为敌敌畏、氧化乐果、对硫磷、甲拌磷等。
1.2 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收治的60 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措施包括家庭方面、急性期心理干预、不稳定期心理干预、恢复期心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活性给予每天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时间、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治疗依从性包括三个级别:患者身心稳定,积极配合相关检查且安心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为好;患者身心状态比较好,配合治疗比较积极,治疗效果颇为满意为较好;患者身心状态较差,不愿意配合治疗,疗效差为差。
1.4 统计学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软件包为19.0,使用t 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没有可比性。
2 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9.1±3.4)d、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时间(7.4±1.8)h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2.5)d 和(8.9±2.1)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3 讨论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主要基于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以控制和稳定患者情绪为主,尽量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应激,避免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影响,充分调动患者积极主动性,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大多有机磷口服中毒的患者多数有明显的自杀倾向, 其突出特点是强迫性就诊, 极不配合抢救与治疗, 否认病史, 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烦躁、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 负性心理必然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诱发加重病情,因此进行心理干预十分必要[1],(1)以诚相待,解除患者的负性心理, 语言沟通是与患者思想交流的基础,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言语非常敏感,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在相互平等、尊重、信任、合作的基础上文明礼貌地与患者交谈,态度和蔼、仪表端庄、平易近人,树立良好自我形象,拉近与患者的距离,成为患者的贴心人,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同时要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指导家属采用鼓励性语言,给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心和自身的重要,激发患者重新生活的勇气,使患者对生活树立信心、自尊、自强、自爱,防止其再次自杀,促进早日康复[2];(2)帮助患者稳定情绪,随着患者病情趋于平稳,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患者多会产生自责心理,出现急于出院的不稳定情绪,不配合治疗,这必然会影响到病情的控制,因此,一定要患者家属协助医护人员,从劝慰、劝导、劝勉“三劝”着手进行疏导,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认识到恢复期治疗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人生信念,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3]。
相关研究显示,对于有机磷中毒患者而言,心理干预护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紧张度、患者适应能力的提高、不良心态的改善、护理效果的提升。在患者恢复期间,可以对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消极心理的消除,通过有效的沟通,患者也会学会对自己情绪给予有效控制,保持放松心态,进而培养积极健康心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回归家庭[4]。
综上所述,对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护理时,在有机磷中毒常规护理在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还有助于预后效果和护理效果的提升,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刘玉峰. 心理干预对清醒反抗型服毒患者洗胃效果的观察[J]. 护理研究,2014,19(3):278-279.[2] 高爱云, 戴青梅, 陈丽英. 循证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间综合征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4,12(7):151-152.[3] 冯敏芳, 边海芳, 傅程瑶. 急性有机磷中毒致中问综合征的急救及护[J].护士进修杂志,2014,24(9):132-133.[4] 陈爱, 黄梅, 杨小平. 心理干预在救治重度有机磷重度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8(11):470-472.
论文作者:何筱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7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有机磷论文; 胆碱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9期供稿论文;